《止園醫話》~ 病症卷三 (53)
病症卷三 (53)
1. 一、傳染病類
王維山,住北京府右街八號,年二十四歲。直係血族中,因患肺癆病而死者,已數人,於二十七年四月來診。因供警職,不易請假,故僅有咳嗽,仍勉強支持。以前僅有劇烈之咳嗽,自覺身體格外疲勞,不思飲食,近忽失音,咯血,咽痛而乾,自汗,吐稀痰極多,特別感覺胸內灼爍極甚,午後體溫更高,不能向左邊躺臥,診脈細數。肺癆雖大多慢性,然至第三期亦有兩三月內即致命者,此症現象,頗似此類。
認為第二期肺癆,乃以本方以白芍為主治之,即止血,未出一月,嗽止,汗止、失音亦去、飲食增加,即最痛苦之胸內灼熱與最可慮之午後發熱,亦隨之即愈,誠大幸也。此症若再勤務,必不能治,且其血族遺傳,又有此症,殊屬危險,余勸其先辭職務,是以治癒較速,以其體氣尚未大衰也。
吳夫人,住北京新街口時克亮胡同一號,年三十餘歲,於二十六年四月,先患滲出性叻膜炎,經治癒者,吳君充第二監獄醫職,自己治癒。誘起肺病,有極頑固劇烈之咳嗽,所吐之痰甚多,且稀,有腐敗臭味,午後熱度微高,飲食大減,脈沉澀,恆覺胸脇有水瀦留。此症在中醫,多以為痰飲,實則病理上,以肋膜炎誘起肺結核者,此例正多,是此症已成肺癆病,且浸潤極速,稍延誤,必不能治矣。據吳君病者之夫稱曾服止嗽藥及注射百克妥爾等藥,均未見效。
延余診治,先服湯劑,以茯苓為主,白芍次之,飲藥同前例。即大效,繼服膏劑,約月餘而癒。
曹君,住西四大拐棒胡同二十三號,年二十一歲,係鞋匠學徒,於二十六年三月延診。
據稱病因患溫症水瀉,每日勉強飲酒治病,或告以偏方,如此誤人甚矣,約二月之久,遂患咳嗽痰喘,頭暈、盜汗特甚,午後發熱,失眠,衰弱已極,兩肩高聳診脈,右手無脈,左手脈細數而微,飲食極少,脫力種種危象畢露。至此已延遲三月餘矣。余既認定為第三期肺癆,乃與前藥,以白芍為主,不用茯苓,佐以杏仁、生地、沙參、橘紅、牡蠣、貝母、竹葉、元參、梨等味。月艮五、六劑後,喘止、盜汗止,咳減,熱度下降,右手脈出現,精神已振。
此症中間曾用拕氏散、重曹,凡七日,均見大效,用此藥時,均在白天,夜十點鐘服中藥,特記於此。肺癆病主方此方不可不經診斷隨便濫用,加減時務宜慎重。
白芍六錢至一兩、茯苓五錢至一兩、山藥四錢至八錢、生地三錢至八錢、熟地四錢至八錢、芡實四錢、苡仁四錢、貝母二錢至五錢、沙苑四錢、杏仁四錢至六錢、橘紅五分至一錢、梨一枚為引。
吐血加藕節八錢、漢三七末一錢。
虛汗加生牡蠣一兩、鱉甲一兩(先煎)。
咳甚加炙紫苑四錢、粟殼三錢、炙桑皮三錢。
白話文:
一、傳染病類
王先生,北京府右街八號居民,二十四歲。家族中有肺癆病史,多人因此病去世。二十七年四月就診。因其從事警務工作,難以請假,即使咳嗽嚴重,也強撐著工作。之前主要症狀是劇烈咳嗽、疲勞、食慾不振,近期還出現失聲、咯血、咽喉痛乾燥、自汗、咳大量稀痰,尤其胸部灼熱感強烈,午後發熱,無法左側臥睡,脈象細數。雖然肺癆大多是慢性病,但到了晚期,也有可能在兩三個月內致死,王先生的情況非常符合。
我診斷為肺癆中期,以白芍為主藥進行治療,主要是止血。不到一個月,咳嗽、盜汗、失聲都消失了,食慾也增加了,最痛苦的胸部灼熱和午後發熱也隨之痊癒,非常幸運。但如果他繼續工作,病情肯定無法治愈,再加上家族遺傳病史,風險很大。我勸他辭職,這樣才能更快痊癒,因為他的身體還沒有嚴重衰弱。
吳女士,北京新街口時克亮胡同一號居民,三十多歲。二十六年四月曾患滲出性胸膜炎,後自行痊癒(其夫吳先生是第二監獄的醫生)。然而,胸膜炎誘發了肺病,出現頑固而劇烈的咳嗽,咳出大量稀薄且有腐敗臭味的痰,午後略微發熱,食慾大大減少,脈象沉澀,總是感覺胸脅有積水。中醫常將此症歸為痰飲,但病理上,胸膜炎誘發肺結核的病例很多,吳女士的情況已經發展成肺癆,而且病情惡化迅速,稍有延誤就會無法治療。據其丈夫說,她曾服用止咳藥物和注射過鏈黴素等,均無效。
我診治後,先服用以茯苓為主、白芍為輔的湯劑,效果顯著,接著服用膏劑,大約一個多月就痊癒了。
曹先生,西四大拐棒胡同二十三號居民,二十一歲,鞋匠學徒。二十六年三月就診。
據說他最初患溫病伴水瀉,每天勉強飲酒“治病”,或聽信偏方,如此誤治了約兩個月,最終導致咳嗽、痰喘、頭暈、盜汗加劇、午後發熱、失眠,身體極度虛弱,兩肩聳起,脈象右手無脈,左手脈細數微弱,食慾極差,各種危象畢露。到就診時,病情已延誤了三個多月。我診斷為肺癆晚期,用藥與前例相似,以白芍為主,不用茯苓,輔以杏仁、生地、沙參、橘紅、牡蠣、貝母、竹葉、元參、梨等藥物。服用五、六劑後,喘息、盜汗停止,咳嗽減輕,發熱下降,右手脈搏出現,精神也好了許多。
治療過程中,曾使用過“拕氏散”(注:此處“拕氏散”應為某種中藥方劑,但原文未註明具體組成)和重曹(碳酸氫鈉),連續服用七天,效果顯著。服用此藥在白天,晚上十點服用中藥,特此說明。肺癆病的主方不可未經診斷就隨便使用,加減藥物時務必謹慎。
白芍六錢至一兩、茯苓五錢至一兩、山藥四錢至八錢、生地三錢至八錢、熟地四錢至八錢、芡實四錢、苡仁四錢、貝母二錢至五錢、沙苑四錢、杏仁四錢至六錢、橘紅五分至一錢、梨一枚為引。
吐血加藕節八錢、漢三七末一錢。
虛汗加生牡蠣一兩、鱉甲一兩(先煎)。
咳甚加炙紫苑四錢、粟殼三錢、炙桑皮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