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園醫話》~ 病症卷三 (46)
病症卷三 (46)
1. 一、傳染病類
若屢屢用西藥退熱,則必致剝奪淨盡,一毫熱氣皆無,此熱退盡之日,即人體內生活力耗盡之日,心臟不停何待乎?故余主張治肺癆之熱,可以使熱收縮,不可使熱放散,自以為頗有精義。蓋一部分西藥退熱,是使熱放散於體外,故病人雖覺暫時輕快,實則等於剝奪其生活力一次,默默中反使肺癆病患者,更受莫大之損失。本此主張,故余用中藥退熱,只是使熱收斂,保存含濡,絕不令其外散。
西醫認此熱為有害,故退熱之藥,與治實熱(例如溫症)之藥同,余認此熱為人體內極寶之物,人之所以能恢復健康者,全賴此熱。若此熱用西藥或中藥內之發散藥,強制使其放散,則旋散旋熱,去一分熱,即去分生活力,生活力盡,而人死矣。故余主張必使此熱收斂於氣血之內,不可排除於人體之外;必使此熱退回於氣血之中,不可放散於皮膚之外。
西醫患此熱之多,余恐此熱之少也,余本此主張,歷試多年,實有奇效,此論與西醫說正相反,與中醫說亦不盡同,然余治病重實際,既不敢空談誤人,(古醫書多有此弊)亦不敢盲從新說,願有心人一試之。
2.咳嗽,亦為本病主要之徵候,此種極頑固之咳嗽,雖一般患者,不必盡有,然咳嗽一症,治療上實感困難,且愈咳則肺愈震動,愈震動則炎症部愈大,而痰亦愈多,肺內侵潤部分,更易擴充,故止嗽之法,在本病過程中,與退熱方法,同一重要。蓋本病之咳嗽與熱,相輔而行,愈咳則愈弱,愈弱則愈熱,熱減咳亦減,熱加咳亦加也。
止嗽之藥,中藥之白芍,應居首位,凡日期稍久有肺癆嫌疑者之咳嗽,以白芍為主藥五、六錢,佐以杏仁、貝母、紫菀、桑白皮、枇把葉等作煎劑或加梨引,三、五劑後,無不大效者。稀痰過多,茯苓為必用之品六錢以上,若係稠痰,則橘紅、遠志根,必須加入,三期之末,病人有痰極稠,不易吐出者更危險。皆中藥之有卓效者。
然以余之經驗,中藥止咳,效力常久,是其優點,但大多數只能緩緩減輕咳嗽,若令病者完全不咳,則殊感困難。西藥止嗽之品,有特效者,例如鹽酸歇魯因、莫爾比涅阿片,哥羅仿等,凡阿片製劑,對於小兒,非常危險,萬不可用,慎之慎之。皆不外麻醉之類,不可濫用。
其比較和平者,則有拕洶兒氏散。此藥雖亦含有阿片,但含量甚少,對於小兒尚可用,然亦必須小量。是以單論止咳藥之效力,中藥固不及西藥之有速效,然西藥麻醉品,並非真能治療本病不過麻醉作用所致,故藥力一經消失,仍然咳嗽,較中藥之對於咳嗽,確能根本減輕之現象,似屬各有短長。
然醫者如能於相當場合,利用西藥以濟中藥之所短,則相輔而行,實有不可思議之妙,是在醫者運用得當耳。
白話文:
一、傳染病類
如果一再使用西藥退燒,必然導致體內熱氣完全被剝奪,一點熱氣也沒有。燒退盡的那一天,也就是人體生命力耗盡的那一天,心跳還能持續多久呢?所以我主張治療肺癆的熱症,應該讓熱收斂,而不是讓熱散發出去,我認為這很有道理。因為一部分西藥退燒,是讓熱散發到體外,病人雖然感覺暫時舒服了,實際上等於一次次地剝奪他們的生命力,不知不覺中反而讓肺癆病人遭受更大的損失。基於這個主張,我使用中藥退燒,只是讓熱收斂,保存體內的津液,絕對不讓它外散。
西醫認為這種熱是有害的,所以退燒藥和治療實熱(例如溫病)的藥物相同。我認為這種熱是人體內非常寶貴的東西,人之所以能夠恢復健康,完全依靠這種熱。如果用西藥或中藥中的發散藥,強制讓它散發,就會反覆發燒,減少一分熱,就減少一分生命力,生命力耗盡,人就會死亡。所以我主張必須讓這種熱收斂在氣血之內,不能排出體外;必須讓這種熱退回到氣血之中,不能散發到皮膚之外。
西醫治療這種熱症的病人很多,我卻擔心這種熱症的病人太少。我基於這個主張,多年來進行臨床試驗,確實有奇效。這個論點與西醫的說法完全相反,與中醫的說法也不完全相同,但我治病重視實際效果,既不敢空談誤人(古代醫書多有此弊端),也不敢盲目跟從新的學說,希望有心人可以嘗試一下。
咳嗽也是這種疾病的主要症狀,這種非常頑固的咳嗽,雖然不是每個病人都有,但咳嗽這個症狀,治療起來確實很困難,而且咳嗽越多肺部震動得越厲害,震動得越厲害炎症就越大,痰也越多,肺部受侵蝕的部分更容易擴大,所以止咳的方法,在這種疾病的治療過程中,與退燒方法同樣重要。因為這種疾病的咳嗽和發熱是相輔相成的,咳嗽越多越虛弱,越虛弱就越發熱,熱減輕咳嗽也減輕,熱加重咳嗽也加重。
止咳的中藥,白芍應該放在首位,凡是病程較長、有肺癆嫌疑的咳嗽,以白芍為主藥五到六錢,輔以杏仁、貝母、紫菀、桑白皮、枇杷葉等煎服,或者加梨汁一起服用,三到五劑之後,大多都有明顯效果。稀痰過多,茯苓是必須使用的藥物,用量六錢以上;如果是稠痰,則必須加入橘紅、遠志根。到了病程後期,病人痰液非常稠,不容易咳出來就更危險了。這些都是中藥的顯著療效。
但是根據我的經驗,中藥止咳,療效持久,這是它的優點,但大多數只能緩緩減輕咳嗽,要讓病人完全不咳嗽,則非常困難。西藥止咳藥物,有一些特效藥,例如鹽酸麻黃鹼、嗎啡、氯仿等,凡是阿片製劑,對兒童都非常危險,絕對不能使用,一定要小心再小心。這些藥物都是麻醉劑之類,不能濫用。
比較溫和的藥物,有可待因合劑。這種藥雖然也含有阿片,但含量很少,對兒童也可以使用,但也必須少量服用。所以單純比較止咳藥的療效,中藥的確不如西藥見效快,但西藥麻醉劑並不能真正治療這種疾病,只是麻醉作用造成的,所以藥效一旦消失,仍然會咳嗽,而中藥確實能夠從根本上減輕咳嗽的現象,似乎各有優缺點。
但是如果醫生能夠在適當的場合,利用西藥來彌補中藥的不足,這樣相輔相成,就會有不可思議的效果,關鍵在於醫生運用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