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傑著,張紹舜、郭柳霞點校

《止園醫話》~ 病症卷三 (44)

回本書目錄

病症卷三 (44)

1. 一、傳染病類

7.喘息,肺癆患者,因身體衰弱,稍有勞動,輒好喘急,若日久病深,覺胸際氣悶、氣短,皆肺癆已生空洞之征,但輕微之喘息,則無關緊要也。肺癆感覺胸內有疼痛或癢者亦有之,乃肋膜被侵害之征,並非宅征,以肺之本體,並無痛感故也。

8.貧血,肺病癆菌在體內,破壞一切,血液受此影響,因而全身呈中毒西醫血液中毒解釋為血液內混合菌之毒質,不可作中醫中毒解。現象,故病者面黃肌瘦,特別現枯槁蒼白之色,此一般肺癆患者,共同之現象,女子多有月經閉止者皆由虛弱來也。

9.怔忡,此為中醫病名,心臟衰弱之徵象,肺癆病於大失血後,多有此症,患者常覺心內忐忑不寧,為一危險之症狀。此症多不注意,然實危險。

10.泄瀉,此亦中醫病名,肺癆病最後之危險現象也,俗名瀉肚此時腸之結核已形成,衰弱已極,食物不能吸收,滋養之來源斷絕,為一般肺癆病患者之收場,浮腫現象,亦多於末期見之,尤以下利(瀉)患者為顯著。至可慮也。

西醫對肺癆之認症,可為確實明瞭,較之中醫勞傷,虛損、癆瘵、肺痿等說,踏實可取,惟論此症之脈,不如中醫明顯。蓋此症至二期,脈必虛細而數,或只虛細,或現結代(失血後)絕無可疑。若在第一期,氣血尚未大衰,或有弦細、弦數,及稍覺浮洪(右手居多)之脈,失血過多,則脈虛大無力(芤脈之類)者亦有之。

此皆余由經驗得來,並非抄襲古說,故以上論症,概取西醫,獨缺略脈搏一項,特錄中醫脈理於此,以補西醫之缺點,希望醫者詳細參考,據此認症,似較顯明。再肺癆症,雖如上述,其症狀大多數固然一律,然以余之經驗,亦有例外患者,不必各症皆具,即主要症狀,亦大半皆無(不咳嗽,不吐血,不發熱),纏綿日久,(或僅有吐血)中西醫均認定為肺癆病,並經愛可斯光照診,毫無疑義者,而主要症候,竟缺如,或時一發現,即便消失,如此遷延,終歸不治者有之。

又有肺癆斷定千真萬確,經有名各醫院照診,有名中醫診斷毫無疑義,然中西醫一用治肺癆之方法,則立時加重,絕非誤診,亦絕非誤治,而絕對不適用中西治肺癆之藥品,反而恣用大涼藥,例如生地、石膏等,而漸減輕者,亦有之,此例外,實屬奇特,皆余親歷,因附錄於此。

須知西醫論症,固屬確實,然紙上談兵,尚不能盡此症之變態,此外是否尚有特例,亦未可知,是以吾輩醫者,要虛心也。(與肺結核類似之症頗多,但以二例外,絕非誤認。)

【治法】治療肺結核,以愈早愈妙,最好是預防法之講求,然普通患者,往往缺乏此種常識,不幸而罹本病,乃又以其為慢性疾患,恆被視為無關重要,倏然失其容易治療之時期,最為可惜,迨至患者自覺危險,遍訪良醫,十之八、九,已入於不易療治第二、三期之階段中,於此時期,若再誤於中西醫藥,治法不善,反致增加病勢也。則自入岐途,未有不斷送生命者。

白話文:

一、傳染病類

  1. 喘息:肺癆患者因身體虛弱,稍微活動就容易喘,如果病情持續時間長,病情加重,就會感覺胸部悶、氣短,這些都是肺部已形成空洞的徵兆。但輕微的喘息則不必擔心。有些肺癆患者會感到胸痛或胸癢,這是肋膜受損的徵兆,並不是肺部本身的問題,因為肺本身沒有痛覺。

  2. 貧血:肺癆細菌在體內破壞組織,影響血液,導致全身中毒現象(西醫稱為血液內混合細菌毒素,與中醫中毒的定義不同),病人因此面黃肌瘦,尤其顯得枯槁蒼白,這是肺癆患者的普遍現象。女性患者常伴隨月經停止,都是由於身體虛弱造成的。

  3. 怔忡:這是中醫的病名,指心臟虛弱的徵象。肺癆患者大出血後,常出現此症,患者感到心神不安,這是一個危險的症狀,常被忽視,卻十分危險。

  4. 泄瀉:這是中醫的病名,是肺癆病晚期的危險徵兆,俗稱拉肚子。此時腸道已形成結核,病人極度虛弱,無法吸收食物,營養供應中斷,是許多肺癆患者的死亡前兆。浮腫也多見於晚期,尤其腹瀉的患者更明顯,非常危險。

西醫對肺癆的診斷明確可靠,比中醫的勞傷、虛損、癆瘵、肺痿等說法更具體實際,但是論及脈象,不如中醫的描述清楚。因為到了肺癆的第二期,脈象必定虛弱細小而頻數,或者只是虛弱細小,或者出現結代(大出血後),毫無疑問。如果在第一期,氣血尚未衰竭,脈象可能弦細、弦數,或略微浮洪(右手居多)。出血過多,則脈象虛弱無力(芤脈)的也有。

以上這些都是我根據經驗所得,並非抄襲古籍。所以以上論述,主要參考西醫,只略去脈搏一項,特地記錄中醫的脈理於此,以補充西醫的不足,希望醫生們仔細參考,這樣診斷會更明確。再者,雖然肺癆的症狀大多相同,但根據我的經驗,也有例外,並非所有症狀都會出現,甚至主要症狀也可能大部分都沒有(不咳嗽、不吐血、不發熱),病情纏綿日久(或只有吐血),中西醫都診斷為肺癆,經X光檢查也無疑義,但主要症狀卻缺失,或者一出現就消失,如此反覆拖延,最終不治的也有。

還有一些病人,肺癆診斷明確,經過知名醫院和中醫診斷都毫無疑問,但使用中西醫治療肺癆的方法反而病情加重,絕非誤診或誤治,反而使用大量寒涼藥物,例如生地、石膏等,病情卻逐漸減輕,這樣的例外情況非常特殊,都是我親身經歷的,因此記錄於此。

要知道,西醫的論述固然可靠,但是紙上談兵,還不能完全涵蓋疾病的各種變化,此外是否還有其他特殊情況,也未可知,所以我們醫生,必須虛心謹慎。(與肺結核相似的疾病很多,但以上兩個例外,絕對不是誤診。)

【治法】治療肺結核,越早越好,最好的方法是預防,但一般患者往往缺乏這方面的常識,不幸患病,又因為它是慢性病,常常被視為無關緊要,錯過了容易治療的時期,非常可惜。等到患者自覺危險,四處求醫時,十之八九已經進入不易治療的第二、三期,如果此時再誤用中西藥物,治療方法不當,反而會加重病情,就會誤入歧途,最終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