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園醫話》~ 病症卷三 (26)
病症卷三 (26)
1. 一、傳染病類
七月八日第四方(脈案)嘔吐已平,肌熱時甚時輕,大解熱泄,腹疼重墜,次數頻多,煩滿痞悶,口渴思涼,神志轉清,(此是佳兆)舌苔薄膩,脈弦滑而緊,暑滯濁熱,留連腸胃,症勢雖堿,濕熱仍未全除,再以原方加減治之。
鮮薄荷一錢、川連一錢五、另以吳萸五分煎水炒益元散四錢、鮮藿香一錢、枯芩一錢、通草一錢、鮮石菖蒲四錢、杭芍四錢、麩炒枳殼一錢、萊菔子一錢、金銀花四錢、廣木香一錢五、梔子皮一錢、香豆鼓二錢、連翹一錢、扁豆皮二錢、鮮荷葉四錢、香附米一錢、鮮佩蘭一錢、鬱金一錢五、紫雪丹七分,分二次沖入,水煎分二次服。
七月九日第五方(脈案)暑滯積熱,黏滯腸胃,肌熱未盡,大解次數雖減,所下黏滯未淨腹仍墜痛,煩渴痞悶,舌苔膩,脈弦滑。所幸漸能飲食,精神已清,不致發生他變,再以宣通、清化、肅降為主,病去八、九,可望痊癒矣。
金銀花四錢、炒白芍四錢、木香檳榔丸三錢、布包香附米二錢、鮮佩蘭二錢、益元散四錢、炒黃芩一錢、萊菔子一錢、薏仁四錢、廣木香一錢五、枳殼一錢五、麩炒扁豆皮四錢、鮮荷葉四錢、川連一錢五、鬱金一錢五、通草一錢、鮮石菖蒲二錢此方約服五、六劑痊癒。
此溫病逆傳最危險之一例,最有研究之趣味,此症西醫亦斷定為腸窒扶斯並無錯誤,何以有用盡種種方法,竟不能治癒,且愈止吐而吐更甚,愈退熱而熱愈甚邪?於此可以證明中西醫必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中西藥必各有所宜,絕不能強為攏合。余既主張用西藥,即講西醫醫理,用中藥,即講中醫醫理,方能徹底認識治法。
最大目的,在使病者不死,又何可固執一途耶?余主張只學西醫,不能完全適用於現代之病症,不學正當精純之中醫,亦不能適用於一般之病症。所可慮者,中醫只學淺近西醫之皮毛,即自命為通西醫,有志之西醫,研究中醫,又苦於不得良師,只於五里霧中自古中醫市儈故意捏造玄虛,使入迷惑,反將靈驗精純之醫藥,隴以煙霧,壞根即在於此。
學得腐敗不靈之中醫,即自命為通中醫,牽強拉扯,直欲將中西醫混為一談,危哉危哉,殺人之機會更多矣。此暑溫與其他溫病,大同小異,溫病之可以致人死命,內閉一症,(即此症)最為難治.此方最靈,試驗多矣。此症在庸中醫,必用小陷胸湯,再下一等之庸中醫,必用承氣湯,再下一等之庸中醫,見有表熱:便解表發汗而用桂枝湯。
但用小陷胸湯,必無效,用承氣湯、桂枝湯,一劑而精神昏迷狂躁,必致上竭下厥,立成不治之絕症矣。此餘閱歷四十年之實驗談,並非武斷。親見此症誤於中藥者,不知凡幾,筆難盡述。凡遇此逆傳重症,嘔逆昏迷,頭痛煩躁身熱(七八日之後)務宜仿照此方法,百試百驗也。
白話文:
一、傳染病類
7月8日,患者嘔吐已止,體溫時高時低,大便次數頻繁,且帶有熱氣,腹痛且墜脹感明顯,頻率高,感覺胸腹脹滿、悶氣,口渴想喝涼水,精神狀態好轉(這是好兆頭),舌苔薄而略厚膩,脈象弦細而滑,診斷為暑熱鬱積在腸胃,雖然症狀減輕,但濕熱尚未完全清除,繼續使用原方加減治療。
處方:鮮薄荷1錢、川連1錢5分、吳萸5分煎水炒益元散4錢、鮮藿香1錢、黃芩1錢、通草1錢、鮮石菖蒲4錢、白芍4錢、麩炒枳殼1錢、萊菔子1錢、金銀花4錢、廣木香1錢5分、梔子皮1錢、香豆鼓2錢、連翹1錢、扁豆皮2錢、鮮荷葉4錢、香附米1錢、鮮佩蘭1錢、鬱金1錢5分,紫雪丹7分,分二次沖服,水煎分二次服用。
7月9日,患者暑熱積滯腸胃,體溫尚未完全恢復正常,大便次數減少,但排出物仍黏滯不清,腹部仍墜痛,煩渴、胸腹脹滿,舌苔厚膩,脈象弦細而滑。幸好患者已能進食,精神狀況良好,病情沒有惡化,繼續以宣通、清熱、降逆為治療原則,病情已痊癒八九成,預計很快就能痊癒。
處方:金銀花4錢、炒白芍4錢、木香檳榔丸3錢、布包香附米2錢、鮮佩蘭2錢、益元散4錢、炒黃芩1錢、萊菔子1錢、薏仁4錢、廣木香1錢5分、枳殼1錢5分、麩炒扁豆皮4錢、鮮荷葉4錢、川連1錢5分、鬱金1錢5分、通草1錢、鮮石菖蒲2錢,此方約服用五到六劑即可痊癒。
此案例是溫病逆傳中最危險的一種,也是最值得研究的病例。西醫診斷為腸梗阻並無錯誤,但為何使用各種方法都無法治癒,反而嘔吐更嚴重,退熱後反而更熱呢?這證明中西醫各有優勢和不足,中西藥也各有適用場合,絕對不能強行融合。我主張,使用西藥就講西醫理論,使用中藥就講中醫理論,才能徹底了解治療方法。
最大的目標是讓病人不死,為何要固執於單一療法呢?我認為只學習西醫,無法完全適用於現代所有疾病;不學習正統精純的中醫,也無法適用於所有疾病。令人擔憂的是,一些中醫師只學習西醫的皮毛就自稱通曉西醫;而一些有志於研究中醫的西醫師,卻苦於找不到好的老師,只能在迷霧中摸索。古代一些庸醫故意捏造玄虛,以迷惑世人,將靈驗精純的醫藥蒙上陰影,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此。
一些人學到的是腐敗無效的中醫,就自稱通曉中醫,牽強附會,想要將中西醫混為一談,真是太危險了,造成病人死亡的機會更多了。這種暑溫和其他溫病大致相同,溫病可以致死,其中內閉(即本病例)最難治療。此方療效極佳,經多次驗證。庸醫治療此症,通常會使用小陷胸湯;更差的庸醫會用承氣湯;再差的庸醫,看到表熱就會用桂枝湯解表發汗。
但使用小陷胸湯必然無效,使用承氣湯或桂枝湯,一劑下去病人就會精神昏迷、狂躁,導致上焦虛脫下焦厥冷,很快就會變成不治之症。這是我的四十多年臨床經驗總結,並非武斷之言。我親眼見過無數因中藥治療錯誤而導致此症的病例,無法一一列舉。遇到這種逆傳重症,出現嘔逆、昏迷、頭痛、煩躁、發熱(七八天后)的情況,務必仿照此方法治療,百試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