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園醫話》~ 病症卷三 (11)
病症卷三 (11)
1. 一、傳染病類
)病狀大略相同,再多則成瘟疫之類,此一般共同之誘因也。
2.個人誘因,此則由於一個人之環境,或不慎而誘起本症之謂。例如冬口室內溫度過高,或常在不潔空氣中工作,或飲食不潔,或身體過弱之類。此種誘因,只限於某種人,始有釀成溫症之可能,大多數人絕不感染,(中醫所謂冬不藏精,春必病溫云云,即指此類而言,並無何種奧妙之處,不可混入玄說。)此個人之誘因也。
此症在冬季最易與傷寒誤認,(非冬季傷寒症絕少。)然冬季溫病亦有之,醫者必注意此時是否氣候有大變動,是否有溫症流行。再證之病象、脈象與經驗,細心體認,當能分辨。嚴冬之季,最宜注意,初起倘有誤認,服藥必見病加,(例如溫病初起,認為傷寒,與以麻黃、桂枝,表證不但不解,反而內外大熱.口鼻出血之類,或傷寒初起,認為溫病,與以清涼解肌之品,惡寒更甚,表證加重,脈更緊細之類)必須及早反轉治法,萬不可偏執己見,誤人性命,初學醫者。戒之戒之。
【症候】溫病症候亦可分為三期說明之。注意三期字樣係以病之輕重言,不以深淺言也。
第一期:(中醫所謂上焦症。)頭痛或暈、有微惡風寒者,亦有否者。身熱、午後更甚,(此與傷寒初起,最易分辨之點,縱或發熱,輕重不同,但多少總有發熱證象,傷寒初起則否。)口渴,初起或有或無自汗,或有或無咳嗽,多有脈洪大,(右手尤顯明,但初起亦有脈象微大者,然絕無傷寒之緊弦等脈也。
)胸悶不食,嘔多劇烈,此症大多數頭痛極甚,而不惡寒,(此與傷寒不同之點)且絕無鼻塞聲重者,亦與傷寒不問,若在傷寒症,頭痛極甚,則未有不惡寒者,惟嘔噁症,傷寒為甚,初起之時,若以種種症象辨之,此嘔症亦不致與傷寒誤認也。鼻乾、舌苔多薄白、或無身痛或酸,此為必有之症,既不惡寒而身痛或酸,更易知其為溫症矣。此溫病初起之症候也。
溫病惡寒頭痛身痛甚者,亦必酌量於清解藥中稍加解表之藥,例如防風、荊芥等,但不得與傷寒症相混,而誤用麻、桂、羌活、細辛等藥也。
第二期:(約在五、六日之後,所謂中焦症也。)身熱更甚、因第一期即身熱,神昏譫語、嘔乾嘔噦、或厥逆舌蹇若短面赤目朦、或頭面腫、舌苔厚膩而黃、或乾裂、或有黑芒刺、咽痛、口渴欲冷飲、腮腫、或關節腫、(各症不必皆具,但有一二者多。)耳聾(此症溫病最多,第二期多實邪,第三期則虛邪,不可相混也。
)、鼻衄、腹痛、腹硬滿,大便閉,或下利小便短赤、或有沉澱(白粉樣)或小便閉、脈多沉數有力、(亦有沉弦而緊小者)或洪大而數、身痛、(有腿足腫者)或咳喘、心煩、或發黃,或發斑疹、(凡或字即不一定之詞,不可認為各症一併皆發也,發疹即西醫所稱發疹窒扶斯。
白話文:
一、傳染病類
許多人的病狀大致相同,數量增多就會演變成瘟疫,這是普遍的誘因。
個人的誘因,則是由於個人的生活環境或不小心而引發疾病。例如冬天室內溫度過高,或經常在不潔淨的空氣中工作,或飲食不潔,或身體虛弱等等。這種誘因只會影響特定的人,才可能導致溫病,大多數人根本不會感染。(中醫所謂「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就是指這種情況,並沒有什麼奧妙之處,不要牽涉到玄學。)這就是個人的誘因。
溫病在冬季最容易與傷寒混淆。(非冬季很少出現傷寒。)但冬季溫病也是有的,醫生必須注意此時氣候是否發生重大變化,是否有溫病流行。再根據病症、脈象和經驗,仔細辨別,就能區分。嚴冬季節更要小心,初期如果誤診,用藥後病情必定加重。(例如溫病初期,誤認為傷寒,使用麻黃、桂枝,表證不但不能解除,反而內外燥熱,出現口鼻出血等等;或傷寒初期,誤認為溫病,使用清涼解肌的藥物,惡寒加重,表證加重,脈象更緊細等等)必須及時改變治療方法,絕對不能固執己見,誤人性命,初學者尤其要謹慎小心。
【症候】溫病症候也可分為三個階段說明。注意,三個階段的劃分是根據病情輕重而言,而不是根據病程深淺來劃分。
第一階段:(中醫所謂上焦症。)頭痛或頭暈,有些病人會有輕微惡風寒的症狀,也有些沒有。身體發熱,午後更甚。(這是與傷寒初期最容易區分的地方,即使發熱,輕重程度不同,但多少都會有發熱的症狀,傷寒初期則不然。)口渴,初期可能會有或沒有自汗,可能會有或沒有咳嗽,大多脈象洪大。(右手尤為明顯,但初期也有脈象略大的情況,但絕對沒有傷寒那種緊弦的脈象。)胸悶、食慾不振、嘔吐劇烈,大多數病人頭痛非常厲害,但不惡寒。(這是與傷寒的不同之處)而且絕對沒有鼻塞聲重的情況,也與傷寒不同。如果在傷寒的情況下,頭痛非常厲害,一定會惡寒。只是嘔吐的症狀,傷寒更嚴重,初期時,如果根據各種症狀來辨別,這種嘔吐症狀也不會與傷寒混淆。鼻子乾燥、舌苔多為薄白,或沒有身痛或酸痛,這是必然的症狀。既不惡寒又沒有身痛或酸痛,更容易判斷是溫病。這是溫病初期的症狀。
溫病如果惡寒、頭痛、身痛都非常嚴重,也必須在清解藥中酌量加入一些解表藥,例如防風、荊芥等,但不能與傷寒混淆,而誤用麻黃、桂枝、羌活、細辛等藥物。
第二階段:(大約在五、六天后,所謂中焦症。)身體發熱更嚴重,因為第一階段就有發熱,神志不清、胡言亂語、乾嘔、呃逆、或厥逆、舌頭髮僵硬像變短、面部發紅、眼睛朦朧、或頭面腫脹、舌苔厚膩而黃、或乾燥裂開、或有黑色芒刺、咽喉痛、口渴想喝冷飲、腮腺腫脹、或關節腫脹。(這些症狀不一定要全部出現,但有一兩個就很多了。)耳聾(這是溫病中最常見的症狀,第二階段多為實邪,第三階段則為虛邪,不能混淆。)鼻出血、腹痛、腹部硬脹、大便秘結,或腹瀉、小便短赤,或有沉澱物(像白粉一樣)或小便閉塞、脈象多沉數有力,(也有沉弦而緊小的)或洪大而數、身痛,(腿足腫脹)或咳嗽氣喘、心煩、或發黃,或出疹。(凡是「或」字,就是不一定的意思,不能認為所有症狀都會一起出現。)出疹就是西醫所說的發疹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