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園醫話》~ 病症卷三 (1)
病症卷三 (1)
1. 病症卷三
中國古醫籍,大多數以一人著述,遍論各症,獨出心裁,言之成理,醫案羅列,無病不備。學者讀其書,信其說,奉為圭臬,以臨各症,乃有時或驗或不驗,甚則誤人性命,即在頃刻。在當時著書之人,高談闊論,只顧自圓其說,殊不知貽誤後人,為害至大。
(此種著述實有一部分最妙之思想,與其真正之實驗,若以其實驗,坦白公諸社會,則集腋成裘,最有價值,只以其人自命太高,遂不惜放言無忌,欲以其理想,貫徹其全部主張,因而不實不盡,普遍泛論.遂將其真正之特長,亦掩沒於此種浮煙漲墨之中,學者於此,要有極銳之眼光,抉其精華,棄其虛偽,斯為得矣。)
其尤甚者,故為玄之又玄之說,造作荒謬難解之詞,(此類醫書,根本並非醫人著述,概係巫覡騙詐之徒,借一、二種有效藥品為人治病,故意造出種種荒謬醫書,巧立名詞,託名古聖先賢、神仙帝王,不一而足。意在使病家聽其言淪,如聞梵語,天玄地玄,驚為神術,以售其蒙惑。
其術至工,其心最狡,然其用藥立方,則極簡單有效,但著書立說.則又故意造出奇特不經之藥方以眩世惑人。所著之書,又故意顛倒錯亂,造為艱澀難解之詞,以文其偽。後世墜其術中者,奉為金科玉律,又復解釋訓詁,訛之又訛,而中醫醫學遂成為一種不可思議之物,近入目之曰哲理,此猶皮毛之論,實則中醫之精華,乃最高之科學,中醫之虛偽,亦不足稱哲理也。此種偽說流傳至今,為中醫學術之一大障礙,真可浩歎。
吾人學醫,第一要著,即須看破此種來源,勿為所愚,庶不致以畢生精力,消耗於此等虛偽醫書之中,無裨實際,如墜五里霧中也。)自欺欺人,為世詬病,流傳至今,牢不可破,此真中醫學之蟊賊,言之實堪痛恨看也。(古來醫藥思想,多偏於神話,中西皆然,不足為怪。
余所最恨者,即為偽託高深玄渺之詞以欺人之偽造醫書,不得不大聲疾呼,以告學者,此種意見,並非武斷,實已反覆試驗,而後真知其偽也。)
余嗜此道,齠齡時已感興趣,發蒙伊始,即已困於此種玄虛醫理之中,邇時尚無西醫,無從對照,中年而後,常受西醫指導,(始則為姜子全先生,繼則為丁福保先生)得有新知。自此以後,長年累月,樂此不疲,積而久之,遂於中西醫藥各有心得,舉凡一症之標準治法,(反覆試驗垂四十年,始知某病中醫有特長,某病西醫有特長,一病之中,某時期,現何象,必用中藥;某時期,現何象,必用西藥。
或則同一病症,同一有效之藥品,或中或西,究竟孰優,均能切實認識,故敢定為標準治法,以告學者。)一藥之確實效驗,(中西藥品之效驗,載入本草及藥物學者,種類繁多,未經試驗者,固居多數。但有數種藥品,對某種病,非常靈驗,實已經過多次之實驗,始能確知其優點,且知中西藥品,絕不可只信書籍之所載,即認為毫無可疑。尤以中醫之本草及近世之醫學刊物,讀者必持懷疑態度而後可。
白話文:
中國古代醫書,大多由一個人撰寫,內容廣泛論述各種疾病,獨具見解,言之成理,醫案羅列詳盡,幾乎涵蓋所有病症。學者讀了這些書,相信書中的說法,奉為行醫的圭臬,用來治療各種疾病,但有時有效,有時卻無效,甚至會誤人性命,就在頃刻之間。當時寫書的人,高談闊論,只顧自圓其說,卻不知道會誤導後人,造成極大的危害。
(這種著作其實有一些很精妙的思想,以及真實的實驗,如果將這些實驗坦誠地公佈於世,集眾人之力,將會非常有價值。但作者往往自視甚高,於是放言無忌,想要用自己的理想貫徹所有的主張,因此內容不夠真實不夠完整,流於普遍泛論,反而將自己真正的特長,也埋沒在這些虛浮的言論之中。學者對此,要有非常敏銳的眼光,選擇其中的精華,拋棄其中的虛偽,這樣才能有所收穫。)
更嚴重的是,他們故意製造玄之又玄的說法,編造荒謬難解的詞語。(這類醫書,根本不是醫生寫的,大多是巫師騙子之流,他們利用一兩種有效的藥物為人治病,故意編造各種荒謬的醫書,巧立名目,假託古代聖賢、神仙帝王的名義,不勝枚舉。目的是要讓病人聽他們的言論,如同聽到梵語一般,覺得天玄地玄,驚訝地認為這是神術,以此來販賣他們的迷惑之術。
他們的手段非常高明,用心極其狡猾,但他們用藥開方,卻極為簡單有效。但他們在著書立說時,又故意創造出奇特怪異的藥方,以迷惑世人。他們所寫的書,也故意顛倒錯亂,製造艱澀難懂的詞語,來掩飾其虛偽。後世的人落入他們的圈套,奉為金科玉律,又不斷地加以解釋,以訛傳訛,使得中醫醫學變成一種不可思議的事物,近代的人將其視為哲理,這實在是皮毛之論。其實中醫的精華,是最高的科學,而中醫的虛偽,則根本稱不上哲理。這種虛假的說法流傳至今,成為中醫學術的一大障礙,實在令人嘆息。
我們學醫,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看清這些虛偽的來源,不要被它們所愚弄,才不至於把一生的精力,都消耗在這些虛假的醫書之中,對實際沒有任何幫助,如同墜入五里霧中一般。)他們自欺欺人,為世人所詬病,流傳至今,牢不可破,這真是中醫學的蛀蟲,實在令人痛恨。(古代的醫藥思想,多偏向於神話,無論中西方都是如此,這不足為怪。
我最痛恨的,就是那些假託高深玄妙的詞語,來欺騙人的偽造醫書,我不得不大聲疾呼,告誡學者,我的這種看法,並非武斷,而是經過反覆試驗之後,才真正了解它們的虛偽之處。)
我對醫學這個行業有很深的興趣,從小就已經對它感興趣,開始學習的時候,就已經被這些玄虛的醫理所困擾。當時還沒有西醫,無從對照,到了中年之後,常受到西醫的指導(先是姜子全先生,接著是丁福保先生),獲得了新的知識。從此以後,我年復一年,樂此不疲,經過長久的積累,在中西醫藥方面都有了心得。我認為,針對一種疾病的標準治療方法,(我反覆試驗了將近四十年,才了解某種疾病中醫有其特長,某種疾病西醫有其特長,一種疾病在不同的時期,出現不同的症狀,必須使用中藥;在不同的時期,出現不同的症狀,必須使用西藥。
或者對於同一種疾病,同一種有效的藥物,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究竟哪一種更好,我都能切實地認識到,所以我才敢確定標準的治療方法,來告訴學者。)一種藥物的確切療效,(中西藥品的療效,記載在本草和藥物學書籍中的,種類繁多,沒有經過實驗的,佔了大多數。但是有些藥物,對於某些疾病,非常靈驗,這確實經過多次的實驗,才能確切地知道它的優點,而且要知道中西藥品,絕對不能只相信書本上的記載,就認為毫無疑問。特別是中醫的本草和近代的醫學刊物,讀者必須抱持懷疑的態度,才能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