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園醫話》~ 病症卷三 (68)
病症卷三 (68)
1. 二、雜病類
本病變相,最易令人迷惑者,即是種種現症,巳將虛象掩去,若只見症論症,則此時病變,已非本來面目,又焉得不迷惑猶疑耶?蓋病患至此階段,除腫脹現象,日甚一日外,餘如小便短赤而臊,嘔惡,略聞有異味即便嘔吐,且呃氣不能出。口舌糜爛,呈鮮紅色,舌上起泡,口乾,但不喜飲水。
喉內灼熱,恆覺有熱氣由喉內上沖類似冒煙。胸滿壅塞,恆覺胸內壅腫悶塞,一齊上湧。口乾無唾,肺乾無痰,目乾無淚,鼻乾無涕,皮下無汗,一切津液均閉塞不通,大便溏亦有燥者或泄瀉,心悸不眠,頭暈頭重,以上種種疑似實證之現象,不即不離,最易令缺乏經驗之醫者,舉棋不定,虛實混淆,此症生死關鍵,即係於此。
似實似虛之間,醫者遇此重症之腫脹,須以十二分之毅力,認定陽虛衰弱,純為虛寒,血行障礙,水失氣化之所致,一切似是實證之點,皆係假像,萬不可被其迷惑。中醫氣化之說,精妙絕倫,純粹適用於此種之腫脹,絕非西醫腹水及腳氣等說所能及。是以中醫之補陽、補氣、補脾、溫腎、滲利等法,為根本治療此症之唯一原則,若再參以西醫之收斂療法,此症有泄瀉者適用之,參看後列趙姓醫案自明。利尿療法,用否不關重要,防有流弊,且有一用利尿劑病反加據者,不可不知。
維他命療法,此法最效,中醫應採用之.但單獨用此法,不能完全有效,故須參用中藥也。則此可畏之臌症,必能根本治癒。但病勢太重,有時只用中藥,或只用西藥,往往各有困難,不能即收速效。此句不知經若干年之試驗,始確知其如此也。故余對此症,主張中西藥互用,病至極重時,萬不可試服一、二劑無效,醫者即心無所上,改變治療方針,則大誤矣。相濟為功,中西藥互用之法,除本編所載之醫驗數方外,學者萬不可任意互用,以免危險。
必能使一切似實似熱之假現象,漸漸退去。而後病者陽氣恢復,始能重新蒸動周身內外分泌,使其全部臟腑皮膚,均有排瀉水分之能力,則一切津液自通,例如小便、唾、涕等。諸症悉去。口有津液,小便亦多矣。而血行通暢,全體各分泌作用,漸漸恢復,使水分照常排瀉於體之內外。
注意此內字,蓋內分泌之停止,為害更甚於外分泌也。是以此症治療有效之第一佳兆,即是尿量增加,涕、唾、汗、淚等,一律可以自然發出,血管內不留水分,組織內不留水分,則腫症盡消矣。此病理經過四十餘年之實驗,反覆討論始敢確定,望學者勿忽視也,腫消後足痛脹不愈,中藥牛膝有特效,分量約在五、六錢,虎脛骨亦可用。
此症中間治法,稍一猶疑,例如服藥一、二劑,因病太重,未能見效,即疑藥不對症,更換醫生,或醫者自信不堅,中途改變治療方針之類,均足誤事。必歸失敗,是以醫者臨診疑難大症,要有真識定見,萬不可存以藥試病之心理,對此症用藥之輕重緩急,先後次序,或中或西,均賴醫者老練堅定之心手,與夫隨機應變,極靈活之心思,起死回生,透視一切確知此症演變至何程度,而後可以與談中醫之神妙,而後可以與談西醫之科學,而後可以稱為能治疾病之醫。否則人云亦云,古今人均包括在內,必不能治疑難之大病也。
白話文:
二、雜病類
這種疾病變化多端,最容易讓人迷惑的地方,就在於各種表面症狀已經掩蓋了虛弱的本質。如果只看表面症狀來診斷,那麼此時的病變,已非疾病的本來面目,又怎能不迷惑猶豫呢?因為到了這個階段,除了腫脹日益嚴重之外,患者還會出現小便短少、顏色深紅且有異味、嘔吐、稍微聞到異味就嘔吐,而且呃逆不止。口舌糜爛,呈現鮮紅色,舌頭上起泡,口乾,但不喜歡喝水。
喉嚨灼熱,總是感覺有熱氣從喉嚨往上衝,像冒煙一樣。胸部滿悶阻塞,總是覺得胸部腫脹、悶塞,氣往上衝。口乾無唾液,肺部乾燥無痰,眼睛乾燥無淚,鼻子乾燥無涕,皮膚乾燥無汗,所有體液都閉塞不通暢,大便有時稀溏,有時乾燥,有時腹瀉。患者還會心悸、失眠、頭暈頭重。以上種種看似實證的現象,模棱兩可,最容易讓缺乏經驗的醫生猶豫不決,混淆虛實,而這正是此症生死攸關之處。
在似實似虛之間,醫生遇到這種嚴重的腫脹,必須有十二分的毅力,認定是陽氣虛衰、純屬虛寒,血液循環障礙、水液代謝失常所導致。所有看似實證的現象,都只是假象,千萬不能被迷惑。中醫的氣化理論,精妙絕倫,完全適用於這種腫脹,絕非西醫的腹水或腳氣等說法所能比擬。因此,中醫的補陽、補氣、健脾、溫腎、利水等方法,才是治療此症的根本原則。如果再配合西醫的收斂療法(腹瀉患者適用),參考後面趙姓醫案就明白了。是否使用利尿療法並不重要,要防止弊端,有些病人使用利尿劑反而病情加重,不可不知。
維生素療法效果最好,中醫應該採用。但單獨使用這種方法,不能完全有效,所以必須配合中藥。這樣,這種可怕的臌症,就能徹底治癒。但是病情太重時,有時只用中藥,或只用西藥,往往都各有困難,不能立即見效。這句話不知經過多少年的驗證,才確定的。因此,我對此症主張中西藥並用。病情極重時,萬不可服用一兩劑無效就灰心喪氣,改變治療方針,這樣是大錯特錯的。中西藥合用才能奏效,除了本書記載的驗方外,學習者千萬不能任意搭配使用,以免危險。
這樣就能使一切看似實熱的假象逐漸消失。然後病人的陽氣恢復,才能重新促進周身內外分泌,使所有臟腑和皮膚,都有排泄水分的能力,那麼所有體液就能自然流通,例如小便、唾液、鼻涕等等。所有症狀都會消失。有了唾液,小便也會增多。血液循環通暢,全身各個分泌功能逐漸恢復,水分就能正常地排出體內外。
注意這個「內」字,因為內分泌的停止,危害比外分泌更大。所以,此症治療有效的首要徵兆,就是尿量增加,鼻涕、唾液、汗液、淚液等,都能自然排出,血管內不留水分,組織內不留水分,那麼腫脹就會消退。這種病理經過四十多年的實驗和反覆討論,才敢確定,希望學習者不要忽視。腫脹消退後,如果足部疼痛腫脹不癒,中藥牛膝有特效,用量大約五、六錢,虎骨也可以使用。
治療此症的過程中,稍有猶豫,例如服用一兩劑藥,因為病情太重,沒有見效,就懷疑藥物不对症,換醫生,或者醫生自己信心不足,中途改變治療方針等等,都會導致治療失敗。因此,醫生遇到疑難雜症,要有真知灼見,千萬不能抱著以藥試病的心態。對此症用藥的輕重緩急,先後順序,中藥或西藥,都依靠醫生老練堅定的心性和隨機應變、靈活的思維。起死回生,透徹了解此症發展到什麼程度,然後才能談中醫的神奇,然後才能談西醫的科學,然後才能稱得上是能治病的醫生。否則人云亦云,古今人都包括在內,一定治不好疑難雜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