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傑著,張紹舜、郭柳霞點校

《止園醫話》~ 病症卷三 (67)

回本書目錄

病症卷三 (67)

1. 二、雜病類

此病即俗名最可畏之臌症,皆係久病,注意久字為要非新得熱性病暴腫可比,亦非僅西醫所稱之腳氣病浮腫,乃周身水分,因全體衰弱已極,熱力消失,無自然排泄蒸發之能力所致。治療稍不得法,必能斷送生命之一大危險症也。此症初起,只有手足輕微之浮腫,或腫或消,飲食動作,一如常人。

此時期在病者既不認為重症,醫者亦多淡漠視之,不加注意,殊不知此可畏之死症,即於此漫不介意之中,而演進不止。迨至病勢加重,腫脹不消,或腫過胸腹,或四肢皆腫,男子腫及腎囊,女人腫至頭面者,已至危候,症多不治。則種種變相,注意變相二字,最足令醫者虛實不分,寒熱不分,一入此迷途,殺人之速,易如反掌。繼續而來。

拘泥古說之中醫,若缺乏多年之經驗,精銳之眼光,堅固不拔之魄力,遇此場合,則中醫歷來誤人之玄虛學說,似是實非之治法,游離腦際,乘機而來,稍一不慎,此際必受古人之仲種謬說所迷惑。中醫大缺點即在此處。

若見病者大便乾燥,小便又短赤,鼻乾、口乾、舌有薄苔,咽喉恆覺熱氣上沖,舌且紅而起泡,口渴不思飲水,則必疑為濕,疑為熱,而欲一試其瀉下法耶,一試其分利法耶,一言以蔽之,必無效也。若見病者咳嗽痰不出,且無唾、無汗、無淚,小便赤短而味特臊,頭暈而痛,嘔吐不能食,一聞有味之物即便嘔吐。

大便或微溏,一、日二、三次或燥,或腹痛腹鳴,呃氣不出,則又疑為風、疑為寒、疑為熱、疑為上實下虛,而欲一試其發汗法耶,一試其補瀉兼施法耶,一試其開胃理脾法耶,一言以蔽之,必無效也。

夫現某症狀,用某古方,何以不效?曰古方誤人,不只臌症一端也,此症古方紛紜,古論龐雜,余之試驗者,已四十餘年矣,確知古方對此症,分利、消導、順氣、祛濕、祛熱,雖不中病,尚不致於立傷人命,惟有瀉下及發汗二法,明明係治實證腫脹之方,若誤用於久病脈細微之虛腫虛脹,未有不致人於死者,此非古人誤今人,實則庸醫缺乏真正學識誤病家耳。

汗下二法,皆治實證腫脹,豈可以治久病之虛證,學者須切識此言,自不致再受古人風寒、濕熱、陰水、陽水之迷惑矣。此症既至危篤,必然變相百出,醫者若無真實經驗,不易決定虛實寒熱,生死關頭即在於此。實則久病虛腫,無論現何脈症,均按虛治,適用中醫大補元陽之法,及西醫之收斂治法,有泄瀉者,維他命療法,無不百發百中,萬無一失。此余歷經實驗,絕無一字虛偽也。

例如此症既現小便短赤,附子一味又明明有收縮小便之力,用此治療,看似藥病相反,絕非所宜。然非用此藥,不能斡旋人身已失去之元陽,蒸動將死之水氣,故加此味於補脾補腎之湯劑內,放膽與服,數劑而後,小便反多而且清白,此中妙諦,非經過多年實驗者,不能知之,故余坦白記述也。

白話文:

二、雜病類

這是一種俗稱最可怕的臌脹症,都是久病造成的。請注意「久」字,它和新發的熱性病引起的急性腫脹不一樣,也不是單純西醫所說的腳氣病浮腫。而是全身水分因為身體極度衰弱,熱力消失,沒有自然排出和蒸發的能力而導致的。治療方法稍有不當,就會有生命危險。

初期,只有手腳輕微浮腫,腫脹時有時消,飲食活動和常人一樣。這個階段,病人自己不認為是重症,醫生也多半漠視,不加注意。殊不知,這種可怕的致命疾病,就在這種漫不經心的情況下,不斷惡化。等到病情加重,腫脹消不下去,甚至腫到胸腹,或四肢都腫,男人腫到陰囊,女人腫到頭面,就已經到了危急關頭,大多數都治不好。然後就會出現各種變化,請注意「變相」二字,最容易讓醫生分不清虛實寒熱,一旦陷入迷途,致死速度很快。

拘泥於古籍的中醫,如果缺乏多年的經驗、敏銳的眼光和堅定的毅力,遇到這種情況,就會被中醫歷來誤人的玄虛學說和似是而非的療法所迷惑。中醫的很大缺點就在這裡。

如果病人大便乾燥,小便短赤,鼻子乾燥、嘴巴乾燥、舌苔薄白,咽喉總是感覺熱氣上湧,舌頭紅腫起泡,口渴卻不想喝水,那麼就會誤認為是濕熱,而想嘗試瀉下或利尿的方法,一言蔽之,肯定無效。如果病人咳嗽痰出不來,也沒有唾液、汗液、眼淚,小便短赤而且氣味特別臭,頭暈頭痛,嘔吐不能進食,聞到有味道的東西就嘔吐;大便可能略微稀溏,一天一到三次,或者乾燥,或者腹痛腹鳴,呃逆不止,那麼又會誤認為是風寒濕熱,或者上實下虛,而想嘗試發汗、補瀉兼施或開胃理脾的方法,一言蔽之,肯定無效。

為什麼出現某種症狀,用某個古方卻無效呢?因為古方誤人,不僅僅是臌脹症一種。這種病的古方很多,古籍記載也龐雜,我親自試驗了四十年,確實知道古方對於這種病,即使是分利、消導、順氣、祛濕、祛熱,雖然不能治病,尚不至於立即傷人性命,但是瀉下和發汗這兩種方法,明明是治療實證腫脹的方劑,如果誤用於久病脈細微的虛腫虛脹,沒有不致人於死的。這不是古人誤導今人,而是庸醫缺乏真正的學識誤診了病人。

瀉下和發汗這兩種方法,都是治療實證腫脹的,怎麼可以用來治療久病的虛證呢?學習者必須清楚明白這一點,就不會再被古人說的風寒、濕熱、陰水、陽水所迷惑了。這種病一旦危重,必然會出現各種變化,如果醫生沒有真正的經驗,不容易判斷虛實寒熱,生死關頭就在這裡。實際上,久病虛腫,無論出現什麼脈症,都應該按照虛證來治療,應用中醫的大補元陽的方法,以及西醫的收斂療法,如果出現泄瀉,則用維生素療法,無一不百發百中,萬無一失。這些都是我親身實驗的結果,絕無虛言。

例如,這種病出現小便短赤,附子明明有收縮小便的作用,用它來治療,看起來好像藥物和疾病相反,好像不應該用。但是不用這個藥,就不能調動人體已經失去的元陽,激發將要死亡的水氣,所以把它加在補脾補腎的湯劑裡,放膽服用,幾劑之後,小便反而增多而且清澈。其中的奧妙,不是經過多年實驗的人,是不能知道的,所以我坦白地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