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霜集》~ 卷一 (3)
卷一 (3)
1. 虛癆吐痰論
王節齋曰:痰之本水也,原於腎。痰之動濕也,主於脾。世人用二陳,為治痰通劑,然以治濕痰寒痰則是也。若陰水不足,陰火上炎,肺受火侮,不得清肅下行,故其津液,隨氣而升,凝結成痰,腥穢稠濁,甚則有帶血而出者,此非中焦脾胃,濕痰寒痰之所比,亦非半夏、南星之所治,惟用滋陰之劑,使上逆之火,得返其宅而息焉,則痰自清。投以二陳,立見殆矣。
《醫貫》云:痰者水也。原人身之所有,非水泛為痰,即水沸為痰,但當分有火無火之異耳。腎中之火虛,不能制水,則水不歸源,如水逆行,洪水氾濫而為痰,是無火者也,故用八味丸補火以制水。
白話文:
王節齋認為,痰的本質是水,源於腎臟。痰的運動則屬於濕氣,主要受脾臟影響。世人常用二陳湯來治療痰症,對於濕痰寒痰確實有效。但如果陰液不足,陰火上炎,肺臟受到火氣侵襲,無法正常肅降,導致津液隨著氣往上走,凝結成痰,腥穢稠濁,嚴重還會帶血,這就不是中焦脾胃濕痰寒痰所能比擬的,也非半夏、南星所能治療的。唯有使用滋陰的藥物,讓逆上之火歸位而熄滅,痰才能自然清淨。若用二陳湯,效果就很差了。
《醫貫》中提到,痰就是水,本就存在人體,不是水泛濫就是水沸騰才變成痰,只是有沒有火氣的差別。腎臟的火氣虛弱,無法制約水氣,水無法歸回源頭,就像水逆流、洪水泛濫一樣形成痰,這是沒有火氣的狀況,所以要服用八味丸補火制水。
腎中之水虛,不能制火,則火動而水沸,騰動於腎者,猶龍火之出於海,龍興而水附,動於肝者,猶雷火之出於地者,疾風暴雨,水隨波湧而為痰,是有火者也,故用六味丸補水以制火,此不治痰之標,而治痰之本者也。然有火無火之痰,何以辨之?曰無火者純是清水,有火者中有稠濁白沫為辨耳。
至其用藥,於腎虛者,先以六味、八味,壯水之主,益火之原。後以四君子,或六君子補脾以制水。於脾虛者,既先補中、理中以補土,繼以六味、八味制水以益土,子母互相生克,而於治之道,其庶幾矣。《蒙筌》謂,地黃泥膈生痰,為痰門禁藥,以薑汁炒之。嗟乎!以薑汁炒之,則變為辛燥,地黃無用矣。
白話文:
當腎臟中的水份不足,就無法抑制內火,火氣上升導致水份沸騰,就像龍火從海中噴發,龍騰而水隨之,火氣上衝到肝臟,就像雷火從地底竄出,引發狂風暴雨,水隨波浪湧動形成痰液,這是因為有火氣的緣故。所以要用六味丸滋補腎水來抑制火氣,這不是治標,而是治本。但痰液有分有火和無火,怎麼區分呢?無火痰就是純粹的清水,有火痰則混雜著濃稠的白色泡沫。
治療方面,如果是腎虛,先用六味丸、八味丸滋補腎水,增強腎火。之後再用四君子湯或六君子湯補脾胃來抑制水份。如果是脾虛,先用補中益氣湯、理中湯補脾胃,接著再用六味丸、八味丸滋補腎水來幫助脾胃,這樣才能達到子母相生相剋的效果。
《蒙筌》中提到,地黃會導致痰液凝結,是治療痰症的禁忌藥物,建議用薑汁炒制。但用薑汁炒制會使地黃變得辛燥,失去藥效。
蓋地黃正取其濡潤之品,能入腎經。若雜於脾胃藥中,土本惡濕,安能不泥膈生痰?六味地黃丸諸品,皆少陰經藥,群隊相引,直入下焦,名曰水泛為痰之聖藥,空腹服之,壓以美膳,不留胃中,此古賢立方之妙,又何疑焉?
四君子湯
人參一錢去蘆,云白朮錢半土炒,白茯苓錢半去皮,甘草八分蜜炙。
六君子湯
四君子湯加半夏一錢,薑汁炒透,陳皮一錢。
白話文:
地黃性潤,能滋補腎經,但若混入脾胃藥中,容易造成濕氣積聚,影響脾胃功能,導致痰濕產生。六味地黃丸中藥材皆屬少陰經藥,藥性相輔相成,能直接作用於下焦,是治療水濕痰飲的有效方劑。空腹服用,配合美味食物,讓藥物快速通過胃部,不留滯其中,這就是古人精妙的配伍方法,何需懷疑呢?
人參一錢去除蘆頭,白朮一錢半土炒,茯苓一錢半去皮,甘草八分蜜炙。
六君子湯是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入半夏一錢,薑汁炒透,陳皮一錢。
理中湯
人參一錢去蘆,白朮二錢土炒,乾薑八分,炙草八分。
白話文:
【理中湯】
人參三公克(去除蘆頭),白朮六公克(土炒),乾薑三又二分公克(炙草),炙甘草三又二分公克。
2. 虛癆吐血論
陰虛吐血有二。陰中之火虛,則腎中寒冷,龍雷無可安之宅穴,不得已而遊行於上,故血亦隨火而妄行。八味丸中桂附二味,純陽之火,加於六味純陰水中,使腎宮溫暖,如冬日一陽來復,於水土之下,龍雷之火,自然歸就於原宅,不用寒涼,而火自降,不必止血,而血自安。
陰中之水虛,則腎水乾枯而火炎者,去附桂,純用六味丸,以補水制火,血亦自安,不必去火,俱水為主。
夫人之吐血,多起於咳嗽。咳嗽血者,肺病也。方家以止嗽藥,治肺兼治血,而不效何也?腎脈入肺,二臟相連,病則俱病,而其根在腎,腎中有水有火,水乾火然,陰火刑金,故咳嗽。嗽中有痰唾帶血而出者,腎水逐相火炎上之血也。惟六味丸獨補腎水,性不寒涼,不損脾胃,久服則水升火降而愈。又須人參救肺補脾藥收功。
白話文:
陰虛吐血之辨證論治
陰虛吐血,分為兩種情況:
一、陰中之火虛
腎中陰氣不足,火氣虛浮,導致腎中寒冷,如同龍雷無處安放,不得不四處遊走。因此,血氣也隨虛火而妄行,造成吐血。
針對此症,可服用八味丸,其中桂枝、附子為純陽之火,配合六味丸中的純陰之水,使腎宮溫暖,如同冬日陽氣回升,使虛浮的腎火回歸原位。這樣,不用寒涼之品,虛火自然下降,不必刻意止血,血氣也會自然安穩。
二、陰中之水虛
腎水不足,導致腎水乾枯,火氣旺盛。這種情況,應去除附子、桂枝,單用六味丸,以補腎水,制止虛火,使血氣安穩。這種情況,不需要刻意去火,以補水為主即可。
咳嗽吐血之辨證論治
一般而言,婦人之吐血,大多是由於咳嗽引起。咳嗽帶血,屬於肺病。然而,單純用止咳藥治療肺病,卻不能止血,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腎脈與肺脈相連,兩者互為表裡,腎病往往牽連肺病,而其根源在腎臟。腎中既有水又有火,當水不足,火旺盛時,陰火就會灼傷肺金,導致咳嗽。咳嗽時帶有痰液和血,是因為腎水不足,導致虛火炎上,迫使血液上涌。
六味丸專門補腎水,性不寒涼,不傷脾胃,長期服用,可以使腎水上升,腎火下降,從而治癒咳嗽吐血。此外,還需要配合人參等藥物,以補肺益脾,幫助六味丸發揮藥效。
《醫貫》曰:吐衄非陰虛則陽虛。今人一見血症,以為陰虛者血虛也,舍四物何法乎?火動者,熱也。非芩、連、梔、柏何藥乎?咳嗽者,火也,非紫菀、百部、知母何物乎?誰知陰虛之病,大抵上熱下寒者,始而以寒涼進之,上焦非不爽快,醫者病者無不謂道在是矣。稍久則食減,又以食不化,加神麯、山楂,再久而熱愈盛,痰咳愈多,煩燥愈甚,又以藥力欠到,寒涼倍增,而滑瀉腹脹之症作矣。
乃以枳殼、大腹皮寬中之藥,快氣之品進之,不危何待?是故咳嗽吐血,時時發熱,未必成瘵也。服四物黃柏之類不已,則瘵成矣,胃滿膨脹,悒悒不快,未必成脹也。服山楂、神麯之藥不已,則脹成矣。面浮胕腫,小便秘澀,未必成噎也。服滲利之藥不已,則噎成矣。成則不可服藥,及至於危,乃曰病犯條款,雖對症之藥,無可奈何,豈不愚哉?
白話文:
《醫貫》中說道:吐血或鼻出血,如果不是陰虛,就是陽虛。現在有些人一看到出血症狀,就認為是陰虛導致血虛,於是就用四物湯來治療,這方法就錯了!火動就是熱,需要用黃芩、黃連、梔子、黃柏等藥物來清熱。咳嗽也是火熱所致,需要用紫菀、百部、知母等藥物來清熱化痰。
殊不知陰虛的病症,大多是上熱下寒,一開始用寒涼的藥物治療,上焦的確會感到舒服,醫生和病人也會覺得這方法有效。但時間久了,食慾就會減退,又因為消化不良,就加用神麴、山楂等藥物。再過一段時間,熱症反而加重,痰咳更多,煩躁更甚,醫生又覺得藥力不足,就加倍使用寒涼的藥物,結果就出現腹瀉、腹脹的症狀。
於是就用枳殼、大腹皮等寬中理氣的藥物來治療,不這樣做會出問題啊!所以,咳嗽、吐血、反覆發熱,並不一定會變成癆病。如果一直服用四物湯、黃柏之類的藥物,就會變成癆病。胃滿脹痛、心情鬱悶,並不一定會變成脹病。如果一直服用山楂、神麴之類的藥物,就會變成脹病。臉部浮腫、小便不暢,並不一定會變成噎病。如果一直服用利尿滲濕的藥物,就會變成噎病。
一旦病情發展到不可逆轉的階段,醫生就說病人已經病入膏肓,即使對症下藥也無濟於事,這不是很愚蠢嗎?
3. 虛癆咳嗽論
咳為無痰而有聲,嗽為有痰而有聲,其要皆主於肺,而治之之法,不在於肺,而在於脾,又不專在於脾,而反歸重於腎。蓋脾者肺之母也。腎者肺之子,故虛則補其母,虛則補其子也。如外感風寒而咳嗽,今人率以麻黃、紫蘇之類,發散表邪。如果系形氣病氣俱實者,一汗而愈。
若形氣病氣稍虛者,宜以補脾為主,而佐以解表之藥。何也?脾實則肺金有養,皮毛有衛,已入之邪易出,後來之邪,無自而入矣。若專解表,則肺氣益虛,腠理益疏,外邪乘間而入,何時能已也?須以人參、黃耆、甘草補脾,並桂枝以驅邪,此不治肺而治脾,虛則補母之義也。《仁齋直指》云:肺出氣腎納氣也。
白話文:
咳嗽與咳痰的區分以及中醫治法
咳嗽是指沒有痰液卻有聲音的現象,咳痰則是有痰液伴隨聲音。咳嗽和咳痰的根源都與肺有關,但治療方法不在於直接治療肺,而是著重於脾,同時也要顧及腎臟。
因為脾是肺的母親,腎是肺的兒子,所以當肺虛時,就要補益脾臟,也需要補腎。
例如外感風寒引起的咳嗽,現代人通常會使用麻黃、紫蘇等藥物來發散表邪。如果患者體質強健,病邪也較為實證,一場汗就足以痊癒。
但如果患者體質虛弱,病邪也比較虛弱,則應該以補脾為主,同時佐以解表藥物。這是因為脾臟強壯,才能滋養肺金,使皮毛堅固,已侵入體內的邪氣容易排出,新的邪氣也無處可入。
如果只用解表藥物,反而會導致肺氣更加虛弱,毛孔更加疏鬆,外邪趁虛而入,咳嗽就無法痊癒。因此,需要用人參、黃耆、甘草等藥物補脾,同時用桂枝驅邪,這就是不治肺而治脾,補益母親的道理。
《仁齋直指》中提到:肺負責出氣,腎負責納氣。
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藏。凡咳嗽,暴重,動引百骸,自覺氣從臍下逆奔而上者,此腎虛不能收氣歸元,當以六味腎氣丸主之。勿徒從事於肺,虛則補其子也。
有火爍肺金而咳嗽者,宜清金降火。今之醫書中,論清金降火者,以黃芩、天冬、麥冬、桑根白皮清肺金,以黃連降心火,石膏降胃火,以四物、黃柏、知母降陰火,殊不知清金降火之理,似是而實非,補北方,正所以瀉南方也。滋其陰,正所以降火也。蓋病本起於房勞,不過虧損真陰,陰虛而火上,火上而刑金,故咳嗽,則金不能不傷矣。
白話文:
肺主氣,腎藏氣。如果咳嗽得很嚴重,牽動全身,感覺氣從肚臍下方逆流向上,這是腎虛無法收攝元氣,應該服用六味地黃丸來調理。不要只著重於肺,虛則補其子。
有些咳嗽是因為火氣灼傷肺金,需要清金降火。現在醫書中,清金降火的方法是用黃芩、天冬、麥冬、桑根、白皮清肺金,黃連降心火,石膏降胃火,四物、黃柏、知母降陰火,但其實清金降火的方法并非如此,補北方,其實是泻南方;滋陰,其實是降火。病根源於房事過度,導致真陰虧損,陰虛火上炎,火上炎灼傷肺金,所以咳嗽,肺金必然受損。
宜先壯水之主,用六味丸補其真陰,使水升而火降,即以參耆救肺之品,以補腎中之母,使金水相生而病愈矣。
白話文:
應當首先強調滋陰主導,使用六味丸來補充真正的陰液,使得水氣上升而火氣下降。接著,使用參耆等滋補肺部的藥物,同時補充腎中的陰液,以促進金水相生,這樣病情就能夠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