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醫說》~ 卷三 (2)
卷三 (2)
1. 社日受胎
今人指鬚眉發如雪而肌肉純白者,以為社日受胎,故男曰社公,女曰社婆。此說非也。按徐巽《胎育產化論》云:「受胎之時,母之經水正行,榮血泛溢,是以成胎則肌肉色白。」褚氏《遺書》所謂「血先肌膚則身白」者是也。或又問曰:「毛髮皆白,目視䀮䀮者何也?」經曰:「毛髮者血之餘。
」又云:「肝受血而能視。」今值水月方行,血耗肝虛,毛髮失所潤,目睛失所養故也。此理曉然,足以破愚者之惑。(席上輔談)
白話文:
今人指鬚眉發如雪而肌肉純白者,以為社日受胎,故男曰社公,女曰社婆。此說非也。
現在有些人看到鬚髮全白、皮膚白皙的人,就會認為他們是在社日受胎的,所以男性叫社公,女性叫社婆。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按徐巽《胎育產化論》云:「受胎之時,母之經水正行,榮血泛溢,是以成胎則肌肉色白。」褚氏《遺書》所謂「血先肌膚則身白」者是也。
根據徐巽的《胎育產化論》記載:「受胎的時候,母親的經血正值行經,血液充盈,所以胎兒長成之後,肌肉就會呈現白色。」褚氏的《遺書》中也提到:「血液先於皮膚,所以身體就會白皙。」
或又問曰:「毛髮皆白,目視䀮䀮者何也?」經曰:「毛髮者血之餘。」
有人又會問:「為什麼頭髮都白了,眼睛也看不清楚呢?」經書上說:「毛髮是血液的剩餘。」
又云:「肝受血而能視。」今值水月方行,血耗肝虛,毛髮失所潤,目睛失所養故也。此理曉然,足以破愚者之惑。(席上輔談)
經書還說:「肝臟得到血液才能夠視物。」現在正值行經期間,血液損耗,肝臟虛弱,毛髮失去滋潤,眼睛也缺乏營養,所以就會出現頭髮白、視力差的情況。這個道理非常清楚,足以破除愚昧者的疑惑。(這是在席間隨興談論的)
2. 通則不痛
王荊公解痛字云:宜通而塞則為痛。今醫人凡痛須用通利臟腑,故曰諸痛為實,痛隨利減。世俗以利為下也。假令痛在表者實也,痛在裡者實也,痛在血氣者亦實也。故在表者汗之則愈,在裡者下之則愈,在血氣者散之行之則愈,豈可以利為下乎?宜作通字訓則可。故經曰: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此之謂也。
白話文:
王荊公解釋「痛」字時說:應該要暢通,阻塞就會疼痛。現在的醫生遇到疼痛,都要用通利臟腑的方法來治療,所以說各種疼痛都是實證,疼痛隨著通暢而減輕。世俗之人把通利當作瀉下,這是錯誤的。
假設疼痛在表層,這是實證;疼痛在內裡,也是實證;疼痛在血氣,也是實證。所以表層的疼痛用汗法治療就會好,內裡的疼痛用下法治療就會好,血氣的疼痛用散法和行法治療就會好,怎麼可以把通利當作瀉下呢?應該把「利」字解釋為暢通才對。
所以經書說:暢通就不會疼痛,疼痛就是不暢通,這就是這個道理。
3. 抑陽扶陰
空同子曰:夏月陽氣發散在外,伏陰在內。謂絲絲未絕之陰潛伏待時,夏至為姤,如冬至之復也。驗之井泉則陰之伏,亦九淵之底。而病暑者,以大順散治之。薑桂大熱,意為過飲冰水瓜果者,設非謂伏陰而用之也。正丹溪所謂陰字有虛之義。若作陰冷,看其誤甚矣。經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王太僕注:春食溫,夏食寒,所以抑陽扶陰之義也。
白話文:
空同子說:夏季陽氣散發於外,陰氣潛伏於內。所謂絲絲未絕之陰,是指隱藏起來等待時機的陰氣,夏至時陰氣開始與陽氣交合,就像冬至時陰氣開始復甦一樣。觀察井泉,便能得知陰氣潛伏於九淵之底。若患暑病,則可用大順散治療。
薑桂性熱,意思是針對那些過度食用冰水瓜果的人,而非用來治療伏陰之症。正如丹溪先生所言,陰字有虛弱之意。若將陰字解為陰冷,則是大錯特錯。
《黃帝內經》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王太僕註解道:春天飲食溫熱,夏季飲食寒涼,這是為了抑制陽氣、扶助陰氣的道理。
4. 聖散子方
聖散子方,因東坡先生作序,由是天下神之。宋末辛未年,永嘉瘟疫,服此方被害者不可勝紀。余閱葉石林《避暑錄》,云:宣和閒,此藥盛行於京師,太學生信之尤篤,殺人無數,醫頓廢之。昔坡翁謫居黃州時,其地瀕江,多卑濕,而黃之居人所感者,或因中濕而病,或因雨水浸淫而得,所以服此藥而多效,是以通行於世,遺禍於無窮也。
弘治癸丑年,吳中疫癘大作,吳邑令孫磐令醫人修合聖散子,遍施街衢,並以其方刊行,病者服之,十無一生,率皆狂躁昏瞀而卒。噫!孫公之意本以活人,殊不知聖散子方中有附子、良薑、吳茱萸、豆蔻、麻黃、藿香等劑,皆性味燥熱,反助火邪,不死何待!若不辯陰陽二症,一概施治,殺人利於刀劍。有能廣此說以告人人,亦仁者之一端也。
白話文:
聖散子方之禍
聖散子方,因為東坡先生寫了序文,因此天下人把它奉為神藥。宋末辛未年,永嘉發生瘟疫,服用此方而受害的人數不勝枚舉。我曾經讀過葉石林的《避暑錄》,書中記載:宣和年間,此藥在京師盛行,太學生們尤其深信不疑,結果造成許多人喪命,醫術頓時荒廢。過去蘇東坡被貶到黃州時,那裡靠近江邊,濕氣很重,黃州居民所患疾病,大多是因濕氣入體或雨水浸淫而引起,所以服用聖散子方效果顯著,因此流傳於世,卻也造成無窮的禍害。
弘治癸丑年,吳中瘟疫大流行,吳邑令孫磐命令醫生配製聖散子,並在街頭廣泛分發,同時將藥方刊印傳播。病患服用後,十之八九都無法倖免,大多出現狂躁昏迷的症狀而死。唉!孫公本意是為了救人,卻不知道聖散子方中含有附子、良薑、吳茱萸、豆蔻、麻黃、藿香等藥材,這些藥性都屬於燥熱,反而會助長火邪,不死又怎麼可能呢?如果不分陰陽二種症狀,一概用此方治療,其殺傷力比刀劍還厲害。如果能夠廣泛宣傳這些道理,讓所有人都知道,也是一種仁者的作為。
5. 祝由科
外臺秘要載祝由一科,丹溪謂之移精變氣,祝說病由而已,可治小病。若內有虛邪,外有實邪,當用正大之法。然符水惟膈上熱痰,一呷涼水,胃熱得之,豈不清快,亦可取效。若內傷涉虛之人,及冬天嚴寒之時,符水下咽,胃氣受傷,反致害者多矣。予考之文獻志云:祝由南方神也。或以祝訓斷,謂但斷絕其受病之由。二說兩存之,未知孰是。
白話文:
《外台秘要》中記載了祝由這一科,丹溪先生稱之為「移精變氣」。祝由只是用言语來描述疾病的緣由,可以治療一些小病。然而,若体内有虚邪,体外有实邪,就應該用正大光明的方法治疗。
符水只對膈上熱痰有效,喝一口凉水,胃熱得到缓解,自然会感到清爽,也能取得疗效。但是,对于内伤虛弱的人,或者在冬天嚴寒的時候,喝符水會傷及胃氣,反而容易造成伤害。
我查阅文献志记载,祝由是南方之神。也有人解释「祝」字为「断」,认为祝由只是断绝人受病的緣由。这两种说法都有,究竟哪种正确,尚不得而知。
6. 從乎中治
王好古此事難知,云從乎中治,中治者少陽也;又云寒熱俱傷,必當從乎中治,中治者溫之也。一書兩出而各異,餘切有疑焉。後閱東垣先生醫學發明云:此中字,蓋欲醫人臨病消息,酌中用藥耳。是中庸所謂君子而時中之義也。此說明白。
白話文:
王好古對於此事難以斷定,說要「從乎中治」,「中治」指的是少陽;又說「寒熱俱傷」,必定要「從乎中治」,「中治」指的是溫補。同一個書中出現兩種不同的說法,我感到十分疑惑。後來讀了東垣先生的《醫學發明》,才明白其中道理。所謂「中」字,指的是醫生要根據病人病情的變化,適當調整用藥。這就如同《中庸》所說「君子而時中」的道理,這個解釋非常清楚。
7. 草廬論運氣
世之言運氣者,率以每歲大寒節為今年六之氣所終,來年一之氣所始,其終始之交,隔越一氣,不相接續。余嘗疑於是,後見楊子建《通神論》,乃知其論已先於余。余請以先天后天卦以明之。夫風木冬春之交,北東之維艮震也。君火春夏之交,東南之維震巽也。相火正夏之時,正南方之離也。
濕土夏秋之交,南西之維坤兌也。燥金秋冬之交,西北之維兌乾也。寒水正冬之時,正北之方坎也。此主氣之定布者也。地初正氣子中而醜中震也。地後間氣醜中而卯中離也。天前間氣卯中而巳中兌也。天中正氣巳中而未中乾巽也。天后間氣未中而酉中坎也。地前間氣酉中而亥中艮也。
地終正氣亥中而子中坤也。此客氣之加臨者也。主氣土居二火之後,客氣土行二火之間,終艮始艮,後天卦位也。始震終坤,先天卦序也。世以歲氣起大寒者,似協後天終艮始艮之義,然而非也。子建以歲氣起冬至者,䝟契先天始震終坤之義。子午歲之冬至起燥金而生醜中之寒水。
丑未歲之冬至起寒水而生醜中之風木。寅申歲起風木。卯酉歲起君火。辰成歲起濕土。巳亥歲起相火。皆肇端於子半,六氣相生,循環不窮,豈歲歲間斷於傳承之際哉?然則終始乎艮者,可以分主氣之所居位,而非可以論客氣所行之序也。(《草廬文集》)
白話文:
古人談論運氣,通常以每年大寒節為今年六氣的結束,來年一氣的開始,認為終始交替時,會隔著一氣,彼此不連貫。我曾經懷疑這種說法,後來看到楊子建的《通神論》,才知道他的論點早於我。我想要用先天和後天八卦來解釋這個問題。
風木在冬春交替時,位於東北方的艮震方位。君火在春夏交替時,位於東南方的震巽方位。相火在正夏季,位於正南方的離方位。濕土在夏秋交替時,位於西南方的坤兌方位。燥金在秋冬交替時,位於西北方的兌乾方位。寒水在正冬季,位於正北方的坎方位。這些是主氣的固定分布。
地初正氣在子中而醜中震。地後間氣在醜中而卯中離。天前間氣在卯中而巳中兌。天中正氣在巳中而未中乾巽。天后間氣在未中而酉中坎。地前間氣在酉中而亥中艮。地終正氣在亥中而子中坤。這些是客氣的加臨。
主氣的土位於二火之後,客氣的土行於二火之間,終艮始艮,這是後天八卦的方位。始震終坤,這是先天八卦的順序。世人認為歲氣從大寒開始,似乎符合後天終艮始艮的意義,但其實不然。子建認為歲氣從冬至開始,更符合先天始震終坤的意義。
子午歲的冬至起燥金而生醜中之寒水。丑未歲的冬至起寒水而生醜中之風木。寅申歲起風木。卯酉歲起君火。辰戌歲起濕土。巳亥歲起相火。這些都肇始於子半,六氣相生,循環不息,怎麼可能在每年傳承的交替時就斷裂呢?所以說,終始於艮,只能說明主氣的所在位置,不能用來論述客氣運行的順序。
8. 解內經義
內經雲:天明則日月不明。近見虞天民解云:君火太過,熱令早行。火為離明之象,故曰明淫。觀其所釋,終不了然。偶閱醫壘元戎雲: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天所以藏德者,為其欲隱大明。故大明見則小明滅。故大明之德不可不藏。天若自明,則日月之明隱矣。所論者何?人之真氣亦不可大泄露。
當清淨法道以保天真。苟離於道,則虛邪入於空竅。風熱之害人,則九竅閉塞。霧露之為病,則掩翳精明。取類者,在天則日月不光,在人則兩目隱耀也。
白話文:
《內經》說:「天明則日月不明。」最近看到虞天民的解釋,他說:「君火過盛,熱氣使人早行。火是離卦的象徵,代表光明,所以稱為『明淫』。 」我看他所解釋的,還是不太明白。偶然讀到醫壘元戎的論述,他說:「天明則日月不明,是因為邪氣侵害空竅。天之所以能夠藏德,是因為它想要隱藏自身的光明。所以大光明出現,小光明就會消失。因此大明之德不可不藏。如果天自己發光,那麼日月的光明就會隱沒。」
他所論述的是什麼呢?就是人的真氣也不能過度外泄。應該要清淨法道,以保全先天之真。如果背離了道,就會讓虛邪進入空竅。風熱之氣害人,就會導致九竅閉塞。霧露之氣致病,就會掩蓋精明。舉例來說,在天就是日月不光明,在人就是兩眼昏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