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醫說》~ 卷三 (1)
卷三 (1)
1. 論弦脈
四明張世賢醫學百問云:「弦之一脈,在仲景則以為陰,在叔和則以為陽。」吾蘇盧丹谷謂世賢議論牴牾,其說不歸於一定,決無為陽之說。丹谷據脈經「弦為陰」三字闢之,餘竊疑焉。按六經病篇曰:「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按此以弦為陽也。切詳仲景以弦為陰而又為陽者,何謂也?許叔微曰:「夫仲景之意,以弦脈為陰者,兼合乎眾脈而言。
且浮大者陽也,兼之以動滑數之類,安得不為陽?沉細者陰也,兼之以澀弱弦微之類,安得不為陰?又少陰病篇曰:「手足寒脈弦遲者陰也。」蓋此亦兼遲而言之,乃為陰症宜矣。若夫沉微而弦,沉伏而弦,沉澀而弦,沉細而弦,皆為陰症之脈也。蓋少陽之脈弦者,按仲景之意,以一脈而言之也。
然少陽之氣通於春,春脈弦者,以應春陽時令之脈也,豈得不為陽也?如浮大而弦,洪長而弦,浮滑而弦,浮數而弦,皆為陽也。夫仲景以弦脈分陰陽二用之理,其義微也。王叔和以弦脈為陽而不言弦為陰者,是以獨指一脈而為雜病也。故仲景之脈不可與雜病同日而語也。丹谷駁之太過,例以脈訣為高陽生之贗本,不足取信,亦難矣哉。
」
白話文:
四明張世賢醫學百問中提到:「弦脈,在仲景的著作中被認為是陰,但在叔和的著作中卻被認為是陽。」我蘇盧丹谷認為世賢的論述矛盾,說法不一,決無弦脈為陽之說。丹谷根據《脈經》中「弦為陰」三字反駁,但我卻有所懷疑。
《傷寒論》六經病篇中提到:「寸關尺三脈俱弦者,少陽受病。」這段話顯示弦脈為陽。仔细分析仲景的著作,弦脈為何既是陰又是陽呢?
許叔微解释道:「仲景以弦脈為陰,是從整體脉象的角度來說的。
浮大是陽,再加上動滑數等特徵,怎能不為陽?沉細是陰,再加上澀弱弦微等特徵,怎能不為陰?再者,《傷寒論》少陰病篇中提到:『手足寒脈弦遲者陰也。』這也是因為弦脈兼具遲的特徵,才被歸為陰症。
至於沉微而弦、沉伏而弦、沉澀而弦、沉細而弦,都是陰症的脈象。而少陽的弦脉,按照仲景的意思,指的是單純的弦脈。
然而少陽之氣通於春季,春季脈象以弦為應,以符合春陽時令,怎麼能不為陽呢?像浮大而弦、洪長而弦、浮滑而弦、浮數而弦,都是陽脈。
仲景以弦脈分陰陽二用的道理,其義微妙。王叔和以弦脈為陽而没有提及弦為陰,是因为他单指一种脉象,用於分析各种雜病。所以,仲景的脉象不能与杂病同日而语。丹谷驳斥太过,将《脉诀》比作高陽生伪造的书籍,不可信,也难服众。」
2. 三焦有形狀
王叔和言三焦無狀,空有名,千載之下,議論不一,至宋陳無擇之通達,尚惑徐遁之荒唐,且曰三焦有脂膜如掌大正與膀胱相對,有二白脈自中出,夾春而上貫於腦,何其謬也!按內經六節藏象論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能化糟粕,轉味而出者也。
五臟別論曰:夫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轉化之腑。由是觀之,聖人且以三焦為有形狀矣!又按蔡西山脈經,其間有論三焦一篇,後引禮運記曰:上焦若竅,中焦若編,下焦若瀆,然未曾發明其義。
新安孫景思氏因推其義而解之曰:上焦若竅,竅者,竅漏之義,可以通達之物,必是胃之上脘經曰:上焦在胃之上口,主納而不出,是也。中焦若編,編者,編絡之義,如有物編包之象,胃之外有脂如網包羅在胃之上,以其能磨化飲食,故脈訣云:膏凝散半斤者,此也,必是脾之大絡,此為中焦經曰:主腐熟水穀,是也。
下焦若瀆,瀆者,溝瀆之義,可以決瀆,可以傳道,乃是小腸之下,曰闌門泌別水穀,自此而分清濁之所,此為下焦經曰:在膀胱上口,主瀉而不藏,又曰:主出而不內,又曰:下焦為傳化之府,又曰:三焦曰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蓋水穀之所入,水自上而中,自中而下,至於糟粕,轉輸傳道而下一無底滯,如此尤可表其為有形明矣!所謂形者,非謂臟腑外別生一物,不過指其所而為形耳。或曰:經之本文乃中焦若漚,今改作編字,於理未安。
愚謂蔡西山據理運記而言,又按白虎通性情篇漚亦作編,二說安得俱誤?恐漚與編殆似而訛之耳!
白話文:
王叔和認為三焦虛無縹緲,只是一個空名,千百年來眾說紛紜,直到宋代陳無擇才有所突破,卻仍然被徐遁荒謬的說法所迷惑。徐遁說三焦有像手掌一樣的脂膜,正對著膀胱,還有兩條白色的脈絡從中間出來,夾著春氣向上貫通到腦部,實在是太過荒唐!
根據《內經》的「六節藏象論」,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是人體營養物質的儲備庫和氣血的住所,它們負責消化食物,將糟粕轉化排出體外。
《內經》的「五臟別論」也說,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這五個器官,是受天之氣影響而生的,它們的氣象如同天空,所以只瀉不藏,負責接收五臟的濁氣,進行轉化。由此可見,古聖先賢們認為三焦是有形狀的。
蔡西山在《脈經》中也論述了三焦,他引用《禮運記》的說法,將三焦比喻為上焦像竅、中焦像編、下焦像瀆。但並沒有解釋其義。
新安孫景思氏根據蔡西山的比喻,做出了以下解釋:上焦像竅,竅指的是孔洞,可以通達的通道,也就是胃的上脘,經文說:「上焦在胃之上口,主納而不出」,這就是上焦的意義。
中焦像編,編指的是編織,就像有東西被編包起來一樣,胃的外面有網狀的脂膜包裹著胃的上方,由於中焦能磨化飲食,所以《脈訣》中說「膏凝散半斤」,這就是中焦的意義。中焦是脾臟的大絡,經文說:「主腐熟水穀」,這就是中焦的職責。
下焦像瀆,瀆指的是溝渠,可以決水,可以傳導,也就是小腸的下部,叫做闌門,它負責泌別水穀,從這裡分出清濁,這就是下焦的意義。經文說:「在膀胱上口,主瀉而不藏」,又說:「主出而不內」,又說:「下焦為傳化之府」,又說:「三焦曰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意思就是,水穀從上而中,從中而下,最終形成糟粕,經過轉輸、傳導,排泄出去,絕不會停滯,這就充分說明了三焦是有形的。
所謂的形,並不是說三焦是獨立於臟腑之外的一個器官,而是指三焦的所在部位。有人說,經文中原本是「中焦若漚」,現在改成「編」字,不合理。
我的看法是,蔡西山根據《禮運記》的說法,又參照《白虎通性情篇》的解釋,漚和編的意思幾乎相同,只是寫法不同,所以說法並沒有錯。
3. 沖為血海
甲乙經曰:「丈夫以右為命門,左為腎;女子以左為命門,右為腎。」無求子曰:「男子得陰以生,先生右腎;女子得陽以長,先生左腎。」是以女右手命門為子宮,左手腎為血海。二說不同,何也?張潔古云:「婦人皆左為腎,右為命門。男子主藏精者氣海也,女子主系胞者血海也。
所主者異,受病則一也。」此說當為定論。靈樞經曰:「沖為血海,任主胞絡。血海者,衝脈也。」
白話文:
古書《甲乙經》說:「男人以右側為命門,左側為腎;女人以左側為命門,右側為腎。」另一本古籍《無求子》則寫道:「男人得到陰氣才能生育,右腎先於左腎發育;女人得到陽氣才能成長,左腎先於右腎發育。」因此,有人認為女人的右手邊命門是子宮,左手邊腎臟是血海。這兩種說法不一致,為何如此?
張潔古解釋說:「女人皆以左側為腎,右側為命門。男人主要儲藏精氣的地方是氣海,而女人主要繫帶胎胞的地方是血海。雖然負責的部位不同,但生病的原理卻是相同的。」這個說法應該被視為最終結論。
《靈樞經》也提到:「沖脈是血海,任脈掌管胞絡。血海就是沖脈。」
4. 胃家濕熱
近世方書惟戴元禮《症治要訣》議論切當,有益後學。但其間有云:「諸血藥中半夏、陳皮自不可少。」余竊疑之。半夏性燥,功能去濕健脾,古人發渴者尤且禁用,恐其性燥損耗血分耳。惟氣症發渴者不在此例。當時元禮必因好酒之人胃氣濕熱而致吐血者用之則宜。若云:「諸血藥中自不可少。」恐非元禮之言,或門人誤記之耳。
白話文:
近世的醫書中,只有戴元禮的《症治要訣》論述精準,對後人很有幫助。不過其中有一段話說:「各種治療血症的藥物中,半夏和陳皮是不可或缺的。」我私底下對此感到懷疑。
半夏性燥,能去濕健脾,古代醫書中,即使是口渴的人也禁用它,因為擔心它性燥會損耗血分。不過氣症引起的口渴不在此例。戴元禮當時可能是因為愛喝酒的人胃氣濕熱而導致吐血,才用半夏治療,所以才說它有用。
若說:「各種治療血症的藥物中,半夏和陳皮是不可或缺的。」這句話,恐怕不是戴元禮原本的說法,可能是他的門人誤記了。
5. 轉矢氣
張長沙用大承氣湯,必轉失氣則可服。此失字之義,其意何也?曰:仲景云:傷寒潮熱,大便六七日不行,先服小承氣湯,若腹中轉失氣,此有燥糞方服大承氣湯。蓋轉失氣是下焦泄氣,俗云去屁也。考之篇韻,屎矢通用。竊恐傳寫之誤,矢為失耳。宜從轉矢氣為是,且文理頗順。若以失字則於義為難訓矣。(醫學全書)
白話文:
張長沙在使用大承氣湯的時候,如果病人出現轉失氣的情況就可以服用。這個「失」字的意思是什麼呢?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說:傷寒病人出現潮熱,大便六七天沒有排泄,可以先服用小承氣湯。如果病人出現腹中轉失氣的症狀,說明腸道乾燥,此時就可以服用大承氣湯。
「轉失氣」指的是下焦泄氣,也就是俗稱的放屁。根據古文音韻,屎和矢是通用的,所以我懷疑可能是抄寫錯誤,將「矢」寫成了「失」。應該改為「轉矢氣」才是正確的,這樣文意也比較通順。如果用「失」字,就不好解釋其中的意思了。
6. 心胞絡
越人以手心主之經,謂之心胞絡。且人之心為君主之官,不受邪氣凌犯,其所以致病者心包絡也。故經曰:「真心不受邪者此也。」或謂心包絡乃胸中之脂膜,或又謂之裹心之肉,皆非也。乃裹心之黃脂膜,包於心外,似脂非脂,似肉非肉。外則有細筋膜,如系與心肺相連者,此則是心包絡也。
余謂諸獸之內景,大概亦與人相同,觀其心形亦略可見矣。(孫景思醫論)
白話文:
古人認為,手掌心經的經脈主導著心臟,稱之為「心包絡」。而心臟作為人體的君主器官,不會直接受到邪氣侵犯,導致心臟疾病的真正原因是心包絡受到傷害。所以古籍記載:「真心不受邪氣,正是因為心包絡的保護。」有些人認為心包絡是胸腔裡的脂肪膜,也有人說它是包裹心臟的肉,這些都錯了。心包絡其實是包裹心臟的黃色脂肪膜,它既不像脂肪,也不像肉,外層有一層細小的筋膜,像是連接心臟和肺臟的繩索,這就是心包絡。
我認為各種動物的內部構造,應該也和人體差不多,觀察它們的心臟形狀,也能大致了解其內部構造。
7. 食掛
朱思古,眉州人,年三十歲時得疾,不能食,聞葷腥即嘔,惟用大鐺旋煮湯沃淡飯數數食之,醫莫能治。史載之曰:俗輩不讀醫經而妄欲療人之疾,可嘆可駭。君之疾正在素問經中,名曰食掛。凡人之肺六葉舒張而蓋下覆於脾,子母氣和則進食,一或有戾則肺不能舒,脾之為敝,故不嗜食。遂授之一方,以清氣潤肺為治。
服之三日,病者鼻聞肉味覺香,取啖之甚美。此事宋人載於傳記,余考之,岐黃書皆無食掛之說,或記者假託耳,或史公妄言以欺世惑人歟?二者皆未可知也。
白話文:
眉州人朱思古三十歲時生了一場病,什麼也吃不下,聞到肉味就吐,只能用大鍋煮稀飯,慢慢地一點一點吃,醫生都束手無策。史書上記載此事,感嘆那些不學醫術卻妄圖治病的人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其實朱思古的病在《素問》中就有記載,叫做「食掛」。人的肺有六葉,展開後覆蓋在脾臟上,肺脾之氣調和才能進食,如果其中一處出了問題,肺就無法舒展,脾胃也受到影響,所以就不想吃東西。於是有人教給他一個方子,以清氣潤肺為治療原則。
服藥三天後,朱思古聞到肉味覺得很香,吃起來也覺得美味。此事被宋朝人記載在傳記中,我翻閱了岐黃醫書,卻沒有找到「食掛」的記載,可能是記載者虛構的,也可能是史官為了騙人而編造的,真相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