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弁

《續醫說》~ 卷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五 (2)

1. 三建湯

三建湯所用附子、天雄、川烏而莫曉其命名之義,比見一老醫云:川烏建上頭目虛風者主之,附子建中脾胃虛寒者主之,天雄建下腰腎虛憊者主之,故名之曰三建湯是也。(癸心雜誌)

白話文:

三建湯中所用附子、天雄、川烏,其命名意義並不明確。我曾向一位老醫生請教,他解釋道:川烏主治上半身頭目虛風,故稱「建上」;附子主治中焦脾胃虛寒,故稱「建中」;天雄主治下半身腰腎虛憊,故稱「建下」。因此,這三味藥合用,故名之曰三建湯。 (出自《癸心雜誌》)

2. 承氣湯

凡人胃氣為濕熱所傷,必瀉其土實,而元氣乃得上下同流,此承氣之所由名也。

白話文:

當人的脾胃受到溼熱侵害時,必定會排泄出身體裡的固體物質(即大便),這樣才能讓原本的能量在上下的通道中流通,這就是「承氣」這個名字的來源。

3. 瀉心湯

或曰吐血衄血之症,乃心氣不足所致,仲景治法,不用補心湯,而反用瀉心湯,何也?余曰:若心氣獨不足,則不止吐衄也。此乃邪熱因不足而客之,則虛火妄動,故有吐衄之症。得大黃之寒,以苦泄其熱,以苦補其心,則火亦有制,而無妄動之害,一舉而兩得之矣。豈莫學所能知哉?

白話文:

有人說,吐血、鼻出血的病症,都是心氣不足造成的。張仲景治療這種病症,不用補心湯,反而用瀉心湯,這是為什麼呢?

我說:如果單純是心氣不足,就不會只出現吐血、鼻出血。這是因為邪熱趁心氣虛弱時侵入體內,虛火妄動,才會導致吐血、鼻出血。用大黃的寒性,苦寒瀉熱,又能苦補心氣,就能抑制虛火,使其不再妄動,一舉兩得。這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道理。

4. 達生散

古人湯散命名,必有取義。如催生方名為「達」(音脫),生散何也?羊初生曰「達」,羊子易生無留難也。故取其易生而無產難之義。詩經《生民篇》云:「誕彌厥月,先生如達。」是也。

白話文:

古人在命名藥物時,一定會有所取意。例如催產生孩子的配方被稱作“達”(發音同“脫”),為什麼呢? 羊剛出生的時候叫做“達”,因為羊的孩子很容易生產且沒有留下困難的情況。因此,“達”的意思是容易生產、避免分娩困難的意思。在《詩經·生民篇》中有這樣一句:“誕彌厥月,先生如達。”就是這個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