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繁

《本草擇要綱目》~ 寒性藥品 (5)

回本書目錄

寒性藥品 (5)

1. (白赤)芍藥

【氣味】

苦平無毒。升而微降。陽中陰也。為手足太陰行經本藥。又入肝脾血分。

白話文:

苦平無毒。升而微降。是陽中陰的藥物。為手足太陰經常用藥。又能進入肝脾血分。

【主治】

安脾經。治腹痛。固胃氣。止瀉痢。和血脈。與白朮同用則補脾。與川芎同用則補肝。與人參白朮同用則補氣。與防風同用則發痘疹。同薑棗用則溫經散濕。以酒炒則補陰。生用之則療後重。(色白者西方之象。能於土中瀉水以益脾。色赤者南方之象。能行血中之滯以散邪。

白話文:

安脾經:具有治療腹痛、鞏固胃氣、止瀉痢、調和血脈等功效,可單獨使用或與其他中藥材聯合使用以增強療效。

與白朮同用:具有補脾健脾的功效。

與川芎同用:具有補肝的作用。

與人參白朮同用:具有補氣的功效。

與防風同用:可以使痘疹發出。

與薑棗同用:具有溫經散濕的作用。

以酒炒製後使用:具有補陰的作用。

生用之:能治療生產後腹痛。

中藥安脾經的色澤為白色,白色是西方的象徵,代表五行中的土,在人體五臟中與脾相對應。安脾經的作用是幫助脾臟瀉出多餘水分,以益補脾臟。同時,安脾經的色澤也為紅色,紅色是南方的象徵,代表五行中的火,在人體五臟中與心相對應。安脾經的作用是能夠促進血液運行,消除體內邪氣。

)但言芍藥而能緩中者。彼之味酸澀收斂。似不相侔。然能損其肝。即以調其血。血調而中自和也。又言治傷寒多用白芍。以其主寒熱。利小便。彼之味酸澀為收。本經何以言之。然能益陰滋濕而停津液。故金能生水。小便自利。非彼通利也。

白話文:

唯獨說芍藥能緩和中的,芍藥味道酸澀收斂,似乎與緩和中的功效不相稱。然而,芍藥可以損傷肝臟,從而調節肝血。當肝血調節好,中自然就和緩了。又說,治療傷寒時多用白芍,因為白芍的主要功效是治療寒熱、利小便。芍藥的味道酸澀收斂,本經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芍藥能滋陰潤濕,並且停駐津液。所以金能生水,小便自然通利。這不是芍藥通利的作用。

2. 大黃

【氣味】

苦寒無毒。沉而降。陰中之陰也。(酒浸入太陽經。酒洗炒入陽明經。余經生用。)

【主治】

走而不守。瀉諸實熱。大腸不通。盪滌腸胃間熱。除下焦濕。推陳致新。消宿食。破女子瘕症。下痢赤白。裡急腹痛。仲景瀉心湯。專治心氣不足。吐血衄血之症。或以為心氣不足法當用補。反以苦寒瀉之者何也。不知真心不足者。必不吐衄兼之吐血。此則本經之陽亢甚無輔。

白話文:

運行而不固守。瀉除身體的實熱。大腸不通暢。蕩滌腸胃之間的熱氣。除去下焦的濕氣。推動陳舊的物質,使之更新。消化積存已久的食物。治療婦女瘕症。瀉痢赤白。裡急腹痛。仲景瀉心湯。專門治療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的疾病。有人認為心氣不足,應該用補益的方法。為什麼反而用苦寒瀉下的呢?不知道真正的心氣不足的人,必定不會吐衄兼有吐血。這則是本經中所說的陽氣亢盛,得不到陰氣的輔佐。

以致陰血妄行飛越。故宜用大黃以瀉去亢甚之火。使之和平。則血歸經而自安也。又言大黃瀉心實。瀉四經血分中之邪火者何義。蓋少陰心經之陰氣不足。則心火燔灼。邪氣乘虛結於上焦。胃之上脘在於心。故曰瀉心實瀉脾胃也。又心之陰氣。不足。漸漬既久。則肺與肝俱各受火而病作。

白話文:

這是說因為體內的陰血運行不正常,所以要用大黃來瀉去過多的火氣,讓身體恢復平衡,然後血就會回到經絡中,身體自然就會安穩。又說大黃可以瀉心火,瀉掉四經血分中的邪火,這是什麼意思呢?可能是因為少陰心經的陰氣不足,所以心火旺盛,邪氣趁虛而入,聚集在胃的上面。胃的上脘就在心臟的位置,所以說瀉心火其實就是瀉脾胃。另外,如果心臟的陰氣長期不足,那麼肺和肝臟也會受到火氣的影響而生病。

黃芩佐大黃以救肺。用黃連佐大黃以救肝。肺為陰之主。肝為陰之母。血之舍肝。肺之火既退。陰血自復其舊。故曰瀉心實瀉肝肺也。凡病在氣分。及胃寒血虛並妊娠產後。慎勿輕用。輕用之恐傷元氣。耗陰血。

白話文:

用黃芩佐大黃來解救肺。用黃連佐大黃來解救肝。肺是陰的主人。肝是陰的母親。血是儲藏在肝裏。肺火退了以後。陰血自然恢復了原來的狀態。所以說瀉心實是瀉肝肺。凡是屬於氣分的疾病。以及胃寒、血虛和妊娠、產後,都要慎重使用。輕率的用,恐怕會傷元氣。耗陰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