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擇要綱目》~ 平性藥品 (2)
平性藥品 (2)
1. 人參
【氣味】
甘微寒無毒。浮而升陽也。入手太陰經而能補陰火。用本臟藥相佐使。隨所引而相補一臟入脾亦歸其所喜。
【主治】
止渴生津液。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安胃和中。除邪氣霍亂吐逆。止消渴。通血脈。得升麻為引。用補上焦之元氣。瀉肺中之火。得茯苓為引用。補下焦之元氣。瀉腎中之火。得麥門冬則生脈。得乾薑則補氣。凡人面白麵黃面青黧悴者。皆脾肺腎氣不足可用也。面赤面黑者。
為氣壯神強。不可用也。脈之浮而芤濡虛大遲緩無力。沉而遲澀弱細結代無力者。皆虛而不足可用也。脈弦長緊實滑數有力者。皆火鬱內實不可用也。喘嗽勿用者。謂痰實氣壅。不可用之以益其實也。若腎虛氣短而促者急用之。肺寒而咳。則寒束熱邪。壅滯在肺。固宜禁用。
若自汗惡寒而咳。中氣不調急用之。久病而鬱熱在肺。則火抑於內。宜發不宜補。忌用之。若肺虛火旺。氣短自汗。非人參為之君。何以補肺之陽。瀉肺之陰。諸痛不可驟用者。乃邪氣方銳。宜散而不宜補也。若裡虛吐利。及久病胃弱虛痛喜按者。非人參為之君。何以升中氣之陽。
降中氣之陰。故古人治肺寒以溫肺湯。治肺熱以清肺湯。治中滿以分消湯。合血虛以養榮湯。皆有人參在焉。所謂邪之所輳。其氣必虛。養正則邪自除。陽旺則陰血生。至理所在。貴於配合得宜。
反(漏蘆),惡(山楂,溲疏滷咸),忌(鐵器)
白話文:
人參
【氣味】
味道甘甜,性微寒,無毒。它能上浮提升陽氣。進入手太陰肺經,又能滋補陰火。配合其他臟腑藥物使用,能根據所引導的經絡,滋補相應的臟腑;入脾經也能發揮其功效,因為脾臟也喜歡它。
【主治】
能止渴、生津液、安神定魂魄、止驚悸、和胃健脾、去除邪氣、治療霍亂、嘔吐、消渴、通暢血脈。
若搭配升麻使用,能補益上焦元氣,瀉去肺部的火氣;若搭配茯苓使用,能補益下焦元氣,瀉去腎部的火氣;若搭配麥門冬使用,能滋生津液;若搭配乾薑使用,能補益元氣。凡是面色蒼白、萎黃、青黑、憔悴的人,都是脾、肺、腎氣不足,可以用人參。但面色紅赤或黑的人,因為氣盛神強,則不可使用。
脈象浮而空大、濡弱、遲緩無力;或沉而遲澀、弱細、結代無力者,都是氣血虛弱不足,可以使用人參。但脈象弦長、緊實、滑數有力者,則為氣火鬱結內實,不可使用。喘嗽者不宜使用,因為痰實氣壅,使用人參反而會加重病情。但若腎虛氣短促則應急用;肺寒而咳嗽,則寒邪束縛熱邪,壅滯於肺,也應禁用。
若自汗惡寒而咳嗽,中氣不調,則急需使用。久病而肺部鬱熱,則體內火盛,應該瀉火而不是補益,不宜使用。若肺虛火旺,氣短自汗,則非人參莫屬,它可以補益肺之陽氣,瀉去肺之陰火。各種疼痛不宜驟然使用人參,因為邪氣正盛,應該散邪而不是補益。若內虛吐瀉,或久病胃弱虛痛喜按,則非人參莫屬,它可以提升中焦之陽氣,下降中焦之陰氣。所以古人治療肺寒用溫肺湯,治療肺熱用清肺湯,治療中滿用分消湯,治療血虛用養榮湯,都使用了人參。所謂邪氣盛則正氣虛,養護正氣則邪氣自除,陽氣旺盛則陰血滋生,這是至理名言,關鍵在於藥物配伍得當。
相反藥物(漏蘆),惡物(山楂、溲疏滷咸),忌物(鐵器)
2. 蒺藜
【氣味】
苦溫無毒。
【主治】
明目輕身。咳逆肺痿諸風癧瘍。補腎。治腰痛泄精。虛損勞乏。古方補腎治風。皆用白蒺藜。補腎益精。則用沙苑蒺藜。然究之其性宣通。久服不冷而無壅熱。腎水自得其天。功用俱同一也。(白者炒研去茨用。沙苑者酒蒸曬乾。)
白話文:
蒺藜味苦性溫,無毒。可以明目、輕身,治療咳嗽、呼吸困難、肺痿、各種風濕病、瘡瘍,以及補腎、治療腰痛、遺精、身體虛弱勞累等症狀。古代方劑中,若要補腎治風,則使用炒過研磨去除刺的白蒺藜;若要補腎益精,則使用酒蒸曬乾的沙苑蒺藜。但實際上,它們的藥性都偏向宣通,長期服用也不會寒涼或燥熱,能使腎水自然得到滋養,其功效作用基本相同。
3. 天南星
(造膽星法。以生南星研末。臘月取黃牯牛膽汁和劑納入膽中。系懸風處干之。年久者彌佳。)
【氣味】
苦溫有大毒。陰中之陽。可升可降。乃手足太陰脾肺之藥。
【主治】
性辛而麻。故能治風散血。氣溫而燥。故能勝濕除涎。緊而毒。故能攻積拔腫。而治口喎舌縻。然得防風則不麻。得牛膽則不燥。得火炮則不毒。
白話文:
天南星
(製作天南星的方法:將新鮮的天南星研磨成粉末。在臘月時取黃牯牛的膽汁,與天南星粉末混合,放入牛膽內,懸掛在通風處陰乾。存放時間越久越好。)
【氣味】
味道苦、性溫,有大毒。屬陰中之陽,可以升也可以降,是手足太陰脾經和肺經的藥物。
【主治】
性味辛辣而有麻痺感,因此可以治療風邪、散瘀活血;性溫而乾燥,因此可以祛濕除痰;藥性峻猛而有毒,因此可以攻破積聚、消腫散結,並治療口角歪斜、舌頭拘攣等症狀。但如果與防風同用則不會麻痺,與牛膽同用則不會燥熱,經過炮製則毒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