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繁

《本草擇要綱目》~ 寒性藥品 (2)

回本書目錄

寒性藥品 (2)

1. 柴胡

【氣味】

苦平無毒。陰中之陽。入手足少陽以黃芩為佐。入手足厥陰以黃連為佐。在臟主血。在經主氣。

【主治】

白話文:

苦平而沒有毒性。少陰中的陽氣。進入手足少陽經,以黃芩為佐藥。進入手足厥陰經,以黃連為佐藥。在臟腑中主血,在經絡中主氣。

除心下煩熱。諸痰熱結實。治熱癆骨蒸。骨節煩痛。時疾內外熱不解。胸脅氣滿。能引清氣而行陽道。又能引胃氣上升而行春令。十二經瘡疽中須用之以散諸經之血結氣聚。婦人經水適來適斷。傷寒雜病表寒肌熱。寒熱往來如瘧狀。勞乏羸瘦有實熱。非此項俱不能為功也。欲上升則用根以酒浸。欲中及下降則用梢。

惡(皂莢),畏(女芫藜蘆)

白話文:

  • 除心下煩熱。諸痰熱結實。治熱癆骨蒸。骨節煩痛。時疾內外熱不解。胸脅氣滿。能引清氣而行陽道。又能引胃氣上升而行春令。十二經瘡疽中須用之以散諸經之血結氣聚。婦人經水適來適斷。傷寒雜病表寒肌熱。寒熱往來如瘧狀。勞乏羸瘦有實熱。非此項俱不能為功也。欲上升則用根以酒浸。欲中及下降則用梢。

  • 可消除心下煩熱以及各種痰熱凝聚的症狀並且治療熱性癆傷、骨蒸病、骨節疼痛以及時疾、內外熱熱症難退等病症。可以胸脅氣滿,能夠引導清氣運行陽經,也能引導胃氣上升而運行至春脈。十二經絡中如有瘡疽時,須採用柴胡來散開各經絡的痰血和瘀結的氣。婦女月經忽來忽止、傷寒雜病外感而表寒、肌寒、或寒熱往來和瘧疾的症狀相似,以及勞累過度、羸弱憔悴而有實熱的病症。不單用柴胡,就不能治療此類疾病。希望將藥氣引向身體上部的,就用柴胡根浸泡於酒中,希望藥氣向中部或下部引導的,就用柴胡梢。

2. 前胡

【氣味】

苦微寒無毒。陽中之陰。降也。(凡用以刀刮去蒼黑皮。甜竹瀝浸令潤。日中曬乾用。)入手足太陽陽明經。

白話文:

苦微寒無毒。陽中之陰。下降也。(凡是使用以刀颳去蒼黑皮。甜竹瀝浸泡令潤澤。日中曬乾使用。)歸入手足太陽陽明經。

【主治】

痰熱喘嗽。痞膈嘔逆。傷寒寒熱。小兒疳氣。有推舊致新之績。降痰下氣之功。

惡(與柴胡同),畏(亦同)

白話文:

主要治療:

痰熱引起的喘息咳嗽,胸悶嘔吐反胃,傷寒導致的發熱惡寒,小兒的疳積症狀。有推陳出新的效果,能夠降痰順氣。

與柴胡相剋,也同樣需要注意。

3. 甘草

【氣味】

甘平無毒。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入足太陰足厥陰足少陰三經。又甘能入脾。歸其所喜。

【主治】

白話文:

氣味是甘平無毒的。既能上升也能下降,屬於陰中之陽。這種藥材可以進入足太陰、足厥陰、足少陰這三條經絡。另外,因為味道甘甜,所以能夠進入脾臟,歸於它所喜愛的地方。

主治方面,它可以治療多種疾病。

五臟六腑寒熱邪氣。溫中下氣。煩滿短氣。傷臟咳嗽。止渴通經脈。解百藥毒。生用則氣平。補脾胃不足而大瀉內火。炙之則氣溫。補三焦元氣而散表寒。除邪熱。去咽痛。養陰血。大約熱藥得之緩其熱。寒藥得之緩其寒。寒熱相雜者用之得其平。故附子理中湯用甘草。恐其僭上也。

白話文:

五臟六腑因為受寒、受熱或邪氣而生病。溫暖心胃,使氣往下運行。胸悶氣短。損傷肝臟而咳嗽。止渴並疏通經脈。解開各種藥物的毒性。生服則氣平。補益脾胃虛弱,而大量瀉掉體內的火氣。烘烤後則氣溫。補益三焦的元氣,散掉表寒。消除邪熱。減輕咽喉疼痛。滋養陰血。大約是,熱藥遇到附子,可以緩解燥熱,寒藥遇到附子,可以緩解寒氣,溫熱疾病交雜在一起時,用附子可以獲得平衡。因此附子理中湯使用甘草,是擔心附子會壅塞氣血上行。

調胃承氣湯用甘草。恐其速下也。小柴胡湯用之以和柴胡黃芩之寒。人參半夏之溫。建中湯用之以補中而緩脾急。鳳髓丹用之以生元氣而緩腎急。若中滿而用生甘草為之瀉。能引諸藥直至滿所。

白話文:

調胃承氣湯中使用甘草,是擔心它會很快下泄。小柴胡湯中使用甘草,是為了調和柴胡、黃芩的寒性,人參、半夏的溫性。建中湯中使用甘草,是為了補益中氣,緩和脾氣的急躁。鳳髓丹中使用甘草,是為了生發元氣,緩和腎氣的急躁。如果中滿(中焦氣滯)的時候,用生甘草來瀉下,能夠引導其他藥物直達中滿之處。

反(大戟,芫花,海藻,甘遂),惡(遠志),忌(豬肉)

白話文:

相剋的:大戟、芫花、海藻、甘遂。

相惡的:遠志。

相忌的:豬肉。

4. 黃連

【氣味】

苦寒無毒。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入手少陰心經。為治火之主藥。以布拭去肉毛。用漿水浸二伏時漉出。於柳木火焙乾用。然生用之。則治本經火熱。若以豬膽汁浸炒。則治肝膽之實火。以醋浸炒。則治肝膽之虛火。以酒炒則治上焦之火。以薑汁則治中焦之火。以鹽水或朴硝。

白話文:

它性味苦寒,卻沒有毒性,可以升能降,是陰中帶陽的藥物。它可以作用於手少陰心經,是治療熱症的主要藥物。要以布將它的外皮擦拭乾淨,用漿水浸泡兩次後撈起,在柳木的火上焙乾後即可使用。生用它可以治療本經的火熱症狀。如果用豬膽汁浸泡後炒用,可以治療肝膽實火。如果用醋浸泡後炒用,可以治療肝膽虛火。如果用酒炒用,可以治療上焦的火熱。如果用薑汁炒用,可以治療中焦的火熱。如果用鹽水或朴硝浸泡炒用,可以治療下焦的火熱。

則治下焦之火。以茱萸湯浸炒。則治氣分濕熱之火。以乾漆水炒。則治血分塊中伏火。以黃土炒。則治食積之火。蓋辛熱能制其苦寒。鹹寒能制其燥性。

【主治】

白話文:

如果是治療下焦的火熱證狀,可以用茱萸湯浸炒。如果是治療氣分濕熱的火熱證狀,可以乾漆水炒。如果是治療血分塊中的伏火,可以用黃土炒。如果是治療食積引起的火熱證狀,可以蓋辛熱能制其苦寒。鹹寒能制其燥性。

除熱氣目痛眥傷淚出。明目。腹痛下痢。止煩渴。益膽。治小兒疳氣。殺蟲鎮肝。治驚悸。潤心肺。長肉止血。並瘡疥盜汗。安蛔定吐。但其性苦寒。不宜偏勝。古人治痢香連丸。用黃連木香。薑連散用黃連乾薑。變通丸用黃連茱萸。薑黃散用黃連生薑。治消渴用酒蒸黃連。

白話文:

  1. 治療因熱氣導致的眼睛疼痛、眼睛紅腫、流淚。

  2. 明亮眼睛。

  3. 治療腹痛、腹瀉。

  4. 止渴。

  5. 滋補膽汁。

  6. 治療小兒疳氣。

  7. 殺蟲,鎮靜肝臟。

  8. 治療驚悸。

  9. 滋潤心肺。

  10. 增強體質,止血。

  11. 同時可以治療瘡疥、盜汗。

  12. 安撫蛔蟲,止吐。

但黃連性苦寒,不宜偏勝。古代人治療痢疾的香連丸,主要成分就是黃連和木香。薑連散中含有黃連和乾薑。變通丸中含有黃連和茱萸。薑黃散中含有黃連和生薑。治療消渴時,可以將黃連用酒蒸過。

治伏暑用酒煮黃連。治下血用黃連大蒜。治肝火用黃連茱萸。治口瘡用黃連細辛。皆是一冷一熱。一陰一陽。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君臣陰陽相佐濟。斯為良也。

白話文:

治療中暑時,用酒煎煮黃連服用。治療便血時,使用黃連和大蒜。治療肝火旺盛時,使用黃連和茱萸。治療口瘡時,使用黃連和細辛。這些方法都是一熱一冷,一陰一陽相結合的。熱症要用寒涼的藥物治療,寒症要用溫熱的藥物治療。君藥和臣藥、陰藥和陽藥相互配合,協同作用,這纔是好的治療方法。

惡(菊花,白蘚皮,玄參,芫花,殭蠶,冷水),畏(款冬,牛膝),忌(冷水)

白話文:

  • 惡(禁忌):菊花、白蘚皮、玄參、芫花、殭蠶、冷水。

  • 畏(慎重使用):款冬、牛膝。

  • 忌(禁止使用):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