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繁

《本草擇要綱目》~ 溫性藥品 (14)

回本書目錄

溫性藥品 (14)

1. 山慈菇

【氣味】

甘微辛有小毒。

【主治】

癰腫瘡瘻瘰癧結核等。醋磨敷之。亦剝人面皮。除皯䵴。主疔腫。攻毒。破皮。解諸毒蠱毒蛇蟲狂犬咬。

白話文:

山慈菇

味甘微辛,略帶小毒。

能治療癰腫、瘡瘍、廔管、瘰癧、結核等疾病。可將其磨成泥狀,用醋調敷患處。也能去除人臉上的贅疣,治療疔腫,解毒攻毒,可使膿液排出。此外,還能解各種毒,包括蠱毒、蛇蟲咬傷、狂犬咬傷等。

2. 石蒜

(一名一枝箭。蒜以根狀名。箭以莖狀名。又曰金燈花根。)

【氣味】

辛甘有小毒。

【主治】

敷貼腫毒。疔瘡惡核。可水煎服取汗及搗敷之。及中溪毒者。酒煎半升服。取吐良。

白話文:

石蒜

石蒜又名一枝箭,因其根莖狀如蒜而得名,因其莖狀如箭而得名,也叫金燈花根。

辛甘味,帶少量毒性。

主要用於治療腫毒、疔瘡、惡性腫塊。可以水煎服,使其發汗,也可以搗碎敷貼患處。若中毒,則用酒煎服半升,使其嘔吐解毒。

3. 杜衡

(即土細辛。)

【氣味】

辛溫無毒。

【主治】

風寒咳逆。作浴湯香人衣體。止氣奔喘促。消痰飲。破留血項間癭瘤之疾。下氣殺蟲。古方吐藥往往用杜衡者。非杜衡也。乃及已也。及已似細辛而有毒吐人。昔人多以及已當杜衡。杜衡當細辛。故爾錯誤也。杜衡則無毒不吐人。功雖不及細辛。而亦能散風寒。下氣消痰行水破血也。

白話文:

杜衡(也就是土細辛)

性味辛溫,無毒。

功效:治療風寒咳嗽、氣喘、痰飲,以及頸部腫瘤(癭瘤)等症狀;可作沐浴香料;能行氣、殺蟲。古代一些吐瀉的藥方裡,常使用「杜衡」,但那其實並非真正的杜衡,而是「及已」。及已外觀類似細辛,但有毒,會讓人嘔吐。古人常將及已誤認為杜衡,將杜衡誤認為細辛,因此產生許多錯誤。真正的杜衡無毒,不會讓人嘔吐,雖然療效不如細辛,但也能散風寒、行氣、消痰、利水、破血。

4. 三七根

(一名金不換。)

【氣味】

甘微苦溫無毒。

【主治】

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傷跌撲杖瘡血出不止者。嚼爛塗或為末摻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經水不止。產後惡血不下。血暈血痛。赤目癰腫。虎咬蛇傷諸病。此藥近時始出。南人軍中用為金瘡要藥。云有奇功。又云凡杖撲傷損瘀血淋漓者。隨即嚼爛罨之即止。

青腫者即消散。若受杖時。先服一二錢。則血不衝心。杖後尤宜服之。產後服亦良。大抵此藥氣溫味甘微苦。乃陽明厥陰血分之藥。故能治一切血病。與騏驎竭紫𨥥相同。

白話文:

三七根

三七(也叫金不換),味甘微苦,性溫,無毒。

功效:止血、散瘀、止痛。可用於金屬利器、箭傷、跌撲、杖傷等外傷出血不止;將其嚼爛敷在傷口上,或研成粉末撒在傷口上,都能快速止血。也可治療吐血、鼻出血、便血、血痢、崩漏、經血不止、產後惡露不下、血暈、血痛、紅眼、癰腫、虎咬傷、蛇咬傷等疾病。三七是近來才開始使用的藥物,南方軍隊常用它治療刀傷,據說療效奇特。也有人說,凡是杖打或跌撲造成的瘀血不止的傷患,立刻嚼爛敷上就能止血,青腫也能消散。如果在受杖打之前服用一到兩錢(約1-2克)的三七,就能防止血液衝擊心臟;杖打之後服用效果也很好,產後服用也很好。總之,三七性溫,味甘微苦,是治療陽明經和厥陰經血液系統疾病的藥物,因此能治療各種出血症,與騏驎竭(一種藥材,應為誤植,疑為「七厘散」)及紫草功效相似。

5. 列當

(一名草蓯蓉根。與肉蓯蓉極相類。刮去花。壓扁以代肉者。功力殊劣。即列當。)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男子五勞七傷。補腰腎。令人有子。去風血。煮酒浸酒服之。

白話文:

列當是一種植物,也叫草蓯蓉根,跟肉蓯蓉很像,只是功效差很多。將它刮去花朵,壓扁後可以代替肉蓯蓉使用。

列當味甘性溫,無毒。

它可以治療男性因過度勞累而導致的疾病,滋補腰腎,幫助生育,還能去除風濕和血瘀。用法是用酒浸泡或煮酒服用。

6. 蘼蕪

(一名蘄茝。其葉似當歸。其香似白茝。故有蘄茝江蘺之名。蘺草生江中。故又曰江蘺。)

【氣味】

辛溫無毒。

【主治】

咳逆。定驚氣。辟邪惡。除蠱毒鬼疰。去三蟲。久服通神。主身中老風。頭中久風風眩。作飲止泄瀉。

【花】【主治】

入面脂用。

白話文:

蘼蕪(也叫蘄茝)。它的葉子像當歸,香味像白芷,因此也叫蘄茝或江蘺(蘺草生長在江中,所以又叫江蘺)。

【藥性】

辛溫,無毒。

【功效】

治療咳嗽、氣逆,鎮定驚癇,辟邪,去除蠱毒和鬼魅引起的疾病,殺死三種寄生蟲。長期服用可以使人聰慧,治療體內久病的老風、頭風、頭暈目眩。製成飲品可以止瀉。

【花】

【功效】可用於製作面脂。

7. 藿香葉

【氣味】

辛微溫無毒。浮而升。陽也。可升可降。入手足太陰經。

【主治】

風水毒腫。去惡氣。止霍亂心腹痛。脾胃吐逆為要藥。助胃氣。開胃口。進飲食。溫中快氣。肺虛有寒。上焦壅熱。飲酒口臭煎湯漱。芳香之氣助脾胃。故藿香能止嘔逆進飲食。乃手足太陰之藥。故入順氣烏藥散則補肺。入黃耆四君子湯則補脾也。

白話文:

藿香葉味辛性溫,無毒,氣味輕浮上升,屬陽性,能升能降,作用於手足太陰經。

主治風水引起的腫脹,去除體內惡氣,治療霍亂引起的心腹疼痛,更是治療脾胃嘔吐逆流的重要藥物。它能幫助脾胃運化,增進食慾,促進飲食吸收,溫暖中焦,舒暢氣機。適用於肺虛寒、上焦熱盛等症狀,用其煎湯漱口,可去除飲酒後口臭。藿香芳香之氣能幫助脾胃功能,因此能止嘔止逆,促進飲食,是手足太陰經的藥物。加入順氣烏藥散中可以補肺,加入黃耆四君子湯中可以補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