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擇要綱目》~
1. 熱性藥品
2. 附子
【氣味】
辛溫,有大毒。可升可降。陽中之陰。浮中之沉。無所不至。入手少陽足少陰三焦命門之劑。
【主治】
風寒咳逆。溫中。散臟腑沉寒。拘攣膝痛。補虛散壅。脊強而厥。久病嘔噦。反胃噎膈。癰疽不斂。下痢赤白。助陽退陰。凡傷寒傳變三陰及中寒夾陰。雖身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近世陰症傷寒。往往疑似。不敢遽用。直待陰極陽竭。而莫之救。則惑之甚也。豈知附子稟雄壯之質。
有斬關奪將之功。能引補氣藥行十二經。以追復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入血分。以滋養不足之真陰。引發散藥開腠理。以祛逐在表之風寒。引溫暖藥達下焦。以驅除在裡之陰濕。功能退陰扶陽。起死回生。信不誣也。仲景八味丸用為少陰經之嚮導。又其性走而不守。健悍走下。
以行地黃之滯。後人不審。相習為治風之藥。併為補藥。亦惑之甚也。又熟附配麻黃。發中有補。仲景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是也。又曰附子無乾薑不熱。得甘草則性緩。得桂則補命門真火。川烏頭即生附子之母。氣辛溫。功同附子而稍緩。又曰川烏頭性輕疏。溫脾去風。
又云服烏附藥。並宜冷服。謂陰寒在下。虛陽上浮。治之以寒。則陰氣益甚而病增。治之以熱。則拒格而不納。熱藥冷飲。下嗌之後。冷體既清。熱性便發。而病氣隨愈。不違其情。而致大益。此熱因寒用。反治之妙也。天雄乃種附子而內中生出者。又或附子中變換而出。其形長而不生子。
故曰天雄。元素曰。非天雄不能補上焦之陽虛。但思上焦陽虛。即屬心肺之分。當用參耆。不當用天雄。不知補下即所以益上。先賢非誤認上尖為上藥也。
白話文:
附子
附子味辛性溫,有大毒。它能上行也能下行,屬陰中之陽,沉中之浮,藥力能遍達全身,是手少陽、足少陰經以及三焦、命門的要藥。
主治風寒咳嗽、胸腹溫暖、散寒、治療肢體拘攣膝痛、補虛散結、脊背強直伴有厥逆、久病嘔吐、反胃、噎膈、癰疽不斂、赤白痢疾等症。它能助陽退陰,凡是傷寒傳變導致三陰受損或寒邪夾雜陰邪的疾病,即使患者身熱而脈沉,也必須使用附子。近世陰證傷寒,常因病症疑似而不敢輕易使用附子,等到陰邪極盛、陽氣衰竭,才後悔莫及,這實在是很大的誤區。殊不知附子具有雄壯的藥性,有破除阻礙、攻克頑疾的功效,能引導補氣藥物運行於十二經脈,以恢復散失的元陽;引導補血藥物進入血分,以滋養不足的真陰;引導發散藥物疏通毛孔,以祛除表邪風寒;引導溫暖藥物到達下焦,以驅除裡寒陰濕。它具有退陰扶陽、起死回生之效,絕非虛言。張仲景的八味丸中就用它來引導藥力到達少陰經。又因其藥性走而不守,善於向下運行,能促進地黃等藥物的效力。後世之人不明此理,常把它當作治療風邪或普通的補藥,也是很大的誤區。熟附子配伍麻黃,既能發汗又能溫補,如張仲景的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就是此類方劑。還有說法認為附子單用干薑則不夠溫熱,配伍甘草則性味平和,配伍桂枝則能溫補命門真火。川烏頭是生附子的母根,氣味辛溫,功效與附子相似,但作用較緩和。又說川烏頭性輕而疏散,能溫脾去風。
服用烏頭、附子等藥物,宜冷服。因為陰寒在下,虛陽上浮,如果用寒涼之物治療,則會加重陰寒,病情加重;如果用溫熱之物治療,則會被身體拒絕而不吸收。熱藥冷服,藥物下咽之後,寒涼之性先清熱,然後藥物的溫熱之性才能發揮作用,疾病也就隨之痊癒。這是熱病用寒藥治療的反治妙法。天雄是附子種子中長出的,或者是由附子變異而成的,形狀細長,不生子,故名天雄。有人認為只有天雄才能補益上焦的陽虛。但上焦陽虛,指的應該是心肺的虛弱,應該用人參、黃耆,而不應該用天雄。不知補益下焦實際上也能益於上焦,前人並非誤把天雄當作上藥。
3. 乾薑
【氣味】
辛溫無毒。半浮半沉。可升可降。陽中之陰也。又云大辛大熱。為陽中之陽。
【主治】
其用有四。通心助陽。去臟腑沉寒痼冷。發諸經之寒氣。療感寒腹痛。故腎中無陽。脈氣欲絕。附子為引。名姜附湯。亦治中焦寒邪淫勝之症。又能補下焦。故四逆湯用之以治裡寒。理中湯用之以回陽氣。或言乾薑為心脾二氣分之藥。則當補心氣之不足。補脾胃之空虛。今理中湯用之言泄不言補何也。
蓋辛熱燥濕。泄脾中寒濕邪氣。非泄正氣也。邪去而正自升。只言其泄之功可也。又或云服乾薑以治中者。恐其僭上。不可不知。何也。蓋乾薑入肺中利肺氣。入腎中燥下濕。入肝經引血藥生血。同補陰藥亦能引血藥入氣分。然溫肺必和之以五味。溫胃必和之以人參。而概緩之以甘草之甘。
庶不致壯火而食氣也。久服令人目暗。孕婦不可食。恐令胎內消。炒黑為灰。能引血藥入血分。引氣藥入氣分。另有奇功。
白話文:
乾薑味辛溫,無毒性,藥性半浮半沉,可上行也可下行,屬陽中之陰。也有人說它辛熱強烈,屬陽中之陽。
它的用途有四:溫通心陽,去除臟腑沉寒痼冷,驅散經絡寒氣,治療受寒引起的腹痛。若腎陽不足,脈象微弱將絕,可用附子引導藥力,稱為姜附湯。也治療中焦寒邪過盛的症狀。它還能溫補下焦,所以四逆湯用它來治療裡寒,理中湯用它來回陽。有人說乾薑是心脾二氣的分藥,可補益心氣不足、脾胃虛弱。但理中湯使用乾薑卻只說瀉而不說補,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它辛熱燥濕,能瀉去脾臟的寒濕邪氣,而非瀉去正氣。邪氣去除,正氣自然上升,所以只說它有瀉的作用即可。也有人說服用乾薑治療裡寒者,擔心它會上衝,這點不可不知。這是因為乾薑入肺能利肺氣,入腎能燥除下焦濕氣,入肝經能引導活血藥生血,與補陰藥同用也能引導活血藥進入氣分。但溫肺需配合五味藥調和,溫胃需配合人參調和,並用甘草緩和其藥性,
以免助長陽氣而損傷元氣。長期服用會導致眼睛昏花,孕婦不可食用,以免傷及胎兒。將乾薑炒黑成灰,能引導活血藥進入血分,引導理氣藥進入氣分,另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