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繁

《本草擇要綱目》~ 寒性藥品 (13)

回本書目錄

寒性藥品 (13)

1. 常山

【氣味】

苦寒有毒。為治瘧之最要。不可多進。凡無水不作痰。無痰不成瘧。水在上焦則常山能吐之。水在脅下則常山能破其闢而下其水。但得行血藥為佐助。功可收其十全也。又純熱發瘧。或蘊熱內實之症。投以常山。大便點滴而下。大便似泄不泄者。佐以大黃泄利敷行。可獲全愈也。

白話文:

常山味苦性寒,有毒性。是治療瘧疾最重要的藥物,不可服用過量。凡是沒有水氣就不能產生痰,沒有痰就不能形成瘧疾。如果水氣停留在上焦,常山可以把它吐出來;如果水氣停留在脅下,常山可以把它打散並排出。只要配合行血的藥物輔助,療效就能達到最佳狀態。此外,對於純粹因熱而發生的瘧疾,或因體內蘊熱積聚的症狀,服用常山後,大便會少量稀溏;如果大便似瀉非瀉,則可佐以大黃以加強通便效果,便可痊癒。

2. 烏梅

【氣味】

酸溫平澀無毒。入脾肺二經血分。

【主治】

止渴調中。去痰治瘧。斂肺澀腸。噎膈蛔厥蝕惡肉。仲景治蛔厥烏梅丸及蟲䘌方中用者。取蟲得酸而即止之之義也。

白話文:

烏梅味酸,性溫和,無毒。主要作用於脾經、肺經及血液循環系統。

功效:止渴生津,調理脾胃,化痰止咳,治療瘧疾,收斂肺氣,澀腸止瀉,治療噎膈、蛔厥(蛔蟲引起的腹痛)、腐蝕性潰瘍。張仲景在治療蛔蟲引起的腹痛的烏梅丸及其他方劑中使用烏梅,是利用烏梅的酸味可以止住蟲子的活動。

3. 大戟

【氣味】

苦寒有小毒。陰中之微陽也。

【主治】

蠱毒十二水。腹滿急痛。破癥結。並甘遂同為泄水之重劑。蓋水濕也。得氣與火。則凝滯而為痰為涎為涕為癖。故入心迷竅則成癲癇妄言妄見。入肺塞竅則成咳唾稠黏喘息背冷。入肝而留伏蓄聚則成脅痛乾嘔寒熱往來。入經絡則麻痹疼痛。入筋骨則頸項胸背腰脅手足牽引。三因方並以控涎丹主之。

總以大戟能泄臟腑之水濕。善用之可奏奇功也。又錢氏謂腎為真水。有補無瀉。而復云痘瘡變黑歸腎一症。乃用百祥膏下之以瀉腎者也。蓋非瀉腎。是瀉其腑而臟自不實也。然其性苦寒有毒。最損真氣。須認症確審。方可言用。

白話文:

大戟味苦性寒,略帶毒性,屬陰中之微陽。

主治蠱毒、十二水病、腹脹疼痛、婦科癥結。常與甘遂一起,作為強力利水藥物,因為水濕停滯,受到氣與火的影响,會凝結而形成痰、涎、涕、癖證。如果侵入心臟和經絡,就會導致癲癇、胡言亂語、幻覺;如果阻塞肺部,則會咳嗽、痰稠黏、呼吸困難、背部冰冷;如果停留在肝臟,就會引起脅肋疼痛、乾嘔、寒熱往來;如果進入經絡,則會導致麻痺疼痛;如果侵入筋骨,則會造成頸項、胸背、腰脅、手足牽引疼痛。三因方中常用控涎丹來治療這些症狀。

總之,大戟能排出臟腑中的水濕,善用則能收到奇效。錢氏認為腎臟是真水的來源,應該補而不瀉,但又說痘瘡轉黑歸於腎臟的症狀,要用百祥膏瀉下去。其實,這並非瀉腎,而是瀉其腑臟,使臟腑不致實證。然而,大戟性苦寒有毒,最傷元氣,必須仔細辨證,才能考慮使用。

4. 胡黃蓮

【氣味】

苦平無毒。

【主治】

補膽肝。明目。骨蒸勞熱。婦人胎蒸。小兒驚癇。理腰腎。去陰汗。去果子積。性情功用與黃連同。

惡(菊花,白蘚皮,玄參,芫花,姜蠶,冷水),畏(款冬,牛膝)

白話文:

胡黃蓮味苦性平,無毒。可以補益膽肝,明目,治療骨蒸勞熱、婦女妊娠期的燥熱、小兒驚癇,以及調理腰腎、去除陰汗、消除果子積聚等症狀。其藥性、功效與黃連相似。 忌與菊花、白蘚皮、玄參、芫花、姜蠶、冷水同用,畏款冬、牛膝。

5. 荊芥

【氣味】

辛溫無毒。浮而升。陽也。入足厥陰經氣分。

【主治】

寒熱鼠瘻。瘰癧生瘡。破結聚氣。下瘀血。除濕疸。去邪。除勞渴冷風出汗。煮汁服之。搗爛醋和敷疔腫腫毒。治惡風賊風遍身𤸷痹。心虛忘事。益力添精。通利血脈。傳送五臟不足氣。助脾胃。主血勞風氣壅滿。背脊疼痛虛汗。理腳氣筋骨煩疼及陰陽毒。傷寒頭痛頭旋目眩。

手足筋急及發斑。蓋荊芥入足厥陰經氣分。其功長於祛風邪。散瘀血。破結氣。消瘡毒。蓋厥陰乃風木也。主血而相火寄之。故風病血病瘡病為要藥。

反(驢肉,無鱗魚,河豚)

白話文:

荊芥味辛溫,無毒性,氣味輕揚上浮,屬陽性,進入足厥陰經的氣分。

主治:寒熱引起的鼠瘻(一種皮膚病)、瘰癧(頸部淋巴結腫大)、瘡瘍、腫塊、瘀血、濕黃疸、邪氣、勞累引起的口渴、冷風吹襲引起的汗出不止。可以煎煮汁液服用,也可以搗爛後加醋敷在疔瘡、腫毒上。治療惡風、中風引起的全身麻痹、心神虛弱導致健忘、增加體力、補益精氣、通利血脈、治療五臟氣虛、健脾胃、治療血虛引起的風氣壅塞、背痛、自汗、治療腳氣、筋骨疼痛及陰陽毒,以及傷寒引起的頭痛、頭暈、目眩、手足筋攣、發斑等症狀。

荊芥進入足厥陰經的氣分,它的功效主要在於祛除風邪、散瘀血、消腫塊、消瘡毒。因為厥陰經屬風木之性,主血,而相火寄於其中,所以風、血、瘡瘍疾病都常用它來治療。

禁忌:忌與驢肉、無鱗魚、河豚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