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擇要綱目》~ 寒性藥品 (11)
寒性藥品 (11)
1. 枇杷葉
【氣味】
苦平無毒。陽中陰也。(凡用採其葉之極大者、其氣乃足、用粗布拭去毛、以甘草湯洗一遍、用綿再拭乾、以蜜塗炙過方用。)
【主治】
嘔噦不止。婦人產後口乾。治肺氣熱嗽。及肺風瘡。胸面上瘡。和胃降氣。清熱解暑。大都枇杷葉氣薄味厚。專入肺胃二經。而治病者取其功能下氣。氣下則火降痰順。而逆者不逆。嘔者不嘔。渴者不渴。咳者不咳也。
白話文:
枇杷葉
【氣味】
味道苦、性平,無毒。屬陽中之陰。(使用時需採摘葉片最大的,藥效最佳。用粗布擦去葉毛,再用甘草水清洗一遍,然後用棉布擦乾,最後塗上蜂蜜烘烤後才能使用。)
【主治】
治療嘔吐不止。產後婦女口乾舌燥。治療肺熱咳嗽。以及肺部風濕性皮膚病。胸部及面部瘡瘍。和胃降氣。清熱解暑。總之,枇杷葉氣味清淡而藥力強,主要作用於肺經和胃經,治療疾病是利用其具有下氣的功效。氣機下降,則肺熱下降、痰液順利排出,嘔吐、口渴、咳嗽等症狀自然會消失。
2. 防己
【氣味】
辛平無毒。乃太陽本經藥也。治風用木防己。治水用漢防己。大概通可去滯。通草防己之屬是也。性大苦寒。能瀉而中實熱。亦能瀉大腸補陰瀉陽。凡十二經有濕熱壅塞不通。及下注腳氣。除膀胱積熱而庇其根本。非此不能治。然飲食勞倦陰虛生內熱。元氣穀食已虧。若以防己泄大便則重亡其血。
如人大渴引飲。是熱在上焦肺經氣分。只宜淡以滲泄。若用防己。則以下焦血分之藥。逆療其上。必為亂階。又外傷風寒。邪傳肺經。氣分濕熱。而小便黃赤乃至不通。此上焦氣病。禁用血藥。若以防己為能散結而誤用之。必令人身心煩亂。飲食短少。
白話文:
防己味辛性平,無毒。它是太陽經的藥物。用木防己治療風,用漢防己治療水腫,大致都能通利,去除體內滯留的邪氣,像通草、防己這類藥物都具有此功效。防己性味苦寒,能瀉去體內實熱,也能瀉通大腸、滋陰瀉陽。凡是十二經脈有濕熱壅塞不通,以及下肢水腫(腳氣),膀胱積熱等症,都非防己不可治療。但是,如果病人因飲食勞累、陰虛導致內熱,或元氣、飲食已經虧虛,若再用防己瀉下大便,則會加重損傷元氣,耗傷血液。
例如,病人極度口渴想喝水,這是上焦(肺經)氣分有熱,只宜用性質平和的藥物來滲透泄熱。如果用防己,它屬於下焦(血分)的藥物,卻用來治療上焦的病症,這是逆向治療,必然會導致病情紊亂。又如外傷風寒,邪氣入侵肺經,氣分濕熱,小便黃赤甚至不通,這是上焦的氣分病症,不宜使用瀉血的藥物。如果誤用防己,以為它能散結,反而會讓人身心煩亂、食慾不振。
3. 海藻
【氣味】
苦鹹寒無毒。純陰而沉。
【主治】
癭瘤馬刀諸瘡堅而不潰。凡營氣不調。外為浮腫。海藻咸能軟堅。隨各引經之藥治之。可反奪以成其功。
白話文:
海藻味苦鹹性寒,無毒,性質陰寒而沉重。
主治甲狀腺腫大、腫塊、各種堅硬而不潰爛的瘡瘍。凡是氣血運行失調,導致身體浮腫的病症,海藻都能軟化堅硬腫塊。配合其他引導藥物至特定經絡的藥物一起使用,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取得治療效果。
4. 牡蠣
【氣味】
鹹平微寒無毒。入足少陰經。
【主治】
化痰耎堅。清熱除濕。止心脾氣痛。痢下赤白濁。消疝瘕積塊癭疾結核。以柴胡引之能去脅下硬。以茶引之能去頂上結核。以大黃引之能消股間腫。以地黃引之能益精收澀止小便多。乃腎經血分之藥也。故成無已云。牡蠣之咸。以消胸膈之滿。以泄水氣。又云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則渴飲不思。故牡蠣又能止渴也。
白話文:
牡蠣味鹹性平微寒,無毒,歸足少陰經。
能化痰軟堅、清熱除濕,主治心脾疼痛、赤白痢疾、消除疝氣、積塊、癭瘤、結核等症。用柴胡引導,可治療脅肋部硬塊;用茶引導,可治療頭頂結核;用大黃引導,可治療股間腫脹;用地黃引導,可滋補腎精、收斂止瀉、治療尿頻。牡蠣是作用於腎經血分的藥物,因此古人說:「牡蠣之鹹,能消胸膈滿悶,泄去水氣。」又說它是壯水的主藥,能制約陽氣過盛,所以能治療口渴。
5. 貝母
【氣味】
辛平無毒。乃肺金氣分中藥也。
【主治】
腹中結實。心下痞滿。療時疾黃疸。和砂糖丸含止嗽。燒灰油調敷人畜惡瘡斂瘡口。作末酒服。治產難及胞衣不出。與連翹同服主項下癭瘤。故傷寒寒實結胸。外無熱症者。三物小陷胸湯主之。白散亦可。以其內有貝母也。俗以半夏有毒用貝母代之。不知貝母乃太陰肺經之藥。
半夏乃太陰脾經陽明胃經之藥。若虛勞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癰。婦人乳癰癰疽。及諸郁之症。半夏乃所禁忌。貝母可為嚮導也。至於脾胃濕熱。涎化為痰。久則生火。痰火上攻。昏憒僵仆蹇澀諸症。貝母切不可代。必用半夏。古人治人面瘡須用貝母。其入氣分灼然可見。
畏(秦艽)
白話文:
貝母味辛性平,無毒,是作用於肺部的藥物。
主治腹部堅硬,心下痞悶,治療黃疸。將其和砂糖製成丸劑含服,可以止咳;燒成灰,用油調和,可以敷治人畜的惡瘡,收斂瘡口;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可以治療難產和胎盤不下;與連翹一起服用,可以治療頸部腫瘤。對於外無熱症的傷寒寒邪積聚於胸中的病症,可以用三物小陷胸湯或白散治療,因為這兩種藥方都含有貝母。民間常用貝母代替有毒的半夏,這是錯誤的,因為貝母是作用於肺部的藥物,而半夏則作用於脾胃。如果出現虛勞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癰、婦女乳癰、癰疽以及各種鬱結症狀,應避免使用半夏,而貝母則可以使用。但對於脾胃濕熱、涎液化為痰,久則生火,痰火上攻,導致昏迷、抽搐、肢體僵硬、行動困難等症狀,則絕對不能用貝母代替半夏,必須使用半夏。古人治療面部瘡瘍常用貝母,可見其作用於人體氣分。
貝母忌與秦艽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