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繁

《本草擇要綱目》~ 寒性藥品 (7)

回本書目錄

寒性藥品 (7)

1. 豬苓

【氣味】

甘平無毒。升而微降。陽中陰也。入足太陽足少陰經。

【主治】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质平和,无毒性。其作用趋向主要是上升而带有轻微的下降特性,属于阳中带阴的物质。能够进入足太陽和足少陰兩條經絡。

【主要治療】

痎瘧。利水道。解傷寒瘟疫大熱。發汗。主腫脹滿腹急痛。治渴除濕。去心中懊憹。瀉膀胱。開腠理。故張仲景治消渴脈浮。小便不利微熱者。豬苓散發其汗。病欲飲水而復吐。名為水逆。冬時寒嗽如瘧狀者。亦用豬苓。此即五苓散也。此皆苦以泄滯。甘以取陽。淡以利竅。功長於除濕利小便也。久服損人腎氣。昏人眼目。用者忌之。

白話文:

豬苓:

  1. 利尿通淋,治療水腫腹脹、小便不利。

  2. 解除傷寒瘟疫引起的高熱,並發汗。

  3. 治療腫脹、腹痛、消渴。

  4. 除去體內濕氣,緩解煩躁。

  5. 利尿通淋,疏通膀胱。

  6. 開啟腠理,促進汗液排出。

因此,張仲景在治療消渴症時,脈浮、小便不利、微熱的患者,會使用豬苓散發汗。

如果患者想要喝水但又吐出來,稱為「水逆」。在冬天出現寒咳,類似瘧疾的症狀時,也可以使用豬苓。這就是五苓散的組成之一。

豬苓的作用主要是苦以泄滯,甘以取陽,淡以利竅,功效在於除濕、利小便。

但是,長期服用豬苓會損傷腎氣,使人昏沉、視力下降,因此使用時應小心。

2. 澤瀉

【氣味】

甘寒無毒。沉而降。陰中微陽。入足太陽少陰經。

【主治】

白話文:

【氣味】

味甘,性寒,無毒。藥性沉降,屬於陰中帶微陽。能入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陰腎經。

【主治】

逐膀胱三焦停水。利五淋。宣通水道。長於行水。起陰氣。止泄精消渴淋漓。但本經云澤瀉久服令人耳目聰明。扁鵲又云多服令人目盲。此何以故。大凡脾胃積有濕熱。則頭重而目昏耳鳴。澤瀉滲去其濕。熱亦隨去。土得其令。清氣上行。故其功長於養五臟益氣力。治頭旋。

白話文:

澤瀉用於治療膀胱和三焦的停水,利於五淋,宣通水道,擅長行水,提升陰氣,止泄精、消渴、淋漓等症狀。但是《本經》中提到澤瀉久服令人耳目聰明,而扁鵲則說多服令人目盲。這是為什麼呢?一般來說,脾胃積有濕熱,則頭重、目昏、耳鳴。澤瀉可以滲去濕氣,熱氣也隨之而去。脾土得到滋養,清氣上升,所以澤瀉具有滋養五臟、增強氣力的功效,還能治療頭暈目眩。

聰明耳目也。若久服則降令又復太過。清氣不升。真陰潛耗。腎開竅於目。安得不令目盲耶。又庸醫罔識。見仲景之治雜病心下有支飲苦冒者。以澤瀉湯。治傷寒有大小澤瀉湯。治泄瀉有五苓散。遂謂澤瀉之功瀉腎居多。每遇泄精滑腎之症。輒不敢用。並妄為著作。曰仲景八味丸中有澤瀉。

白話文:

聰明,指的是耳目。如果長時間服用澤瀉,澤瀉就會導致陰氣下降,陰氣下降又會導致陰氣過多。清氣不能上升,真正的陰氣就會潛伏,耗損。腎臟通過眼睛打開竅穴,怎麼能不使眼睛失明呢?而且庸醫不知道這些,他們看到仲景治療雜病,心下有支飲苦冒的,就用澤瀉湯。治療傷寒有大、小澤瀉湯。治療腹瀉有五苓散。於是說澤瀉的功能主要是在於瀉腎。每次遇到泄精滑腎的病症,就都不敢用澤瀉。還胡亂著述,說仲景的八味丸中含有澤瀉。

接引桂附歸就腎經。反能泄腎。有刪而去之之議。豈知八味丸中有地黃山萸肉茯苓牡丹皮皆腎經之藥。附子官桂又原屬右腎命門之藥。不待澤瀉之接引而自至其所。用澤瀉者。誠以補藥之中。必兼瀉邪。邪去則補藥得力。實瀉中之補也。

白話文:

將桂枝、附子、當歸引導到腎經,反而會洩漏腎精。有人主張將它刪除。豈知八味丸中有地黃、山茱萸肉、茯苓、牡丹皮,這些都是補腎的藥物。附子、肉桂原是治補右腎命門的藥物,不需澤瀉引導,自然就能到達其所在。之所以使用澤瀉,是因為在使用補藥時,必須兼顧去除邪氣。邪氣去除後,補藥才能發揮作用。澤瀉入腎經,有瀉腎熱的功效,故能使腎氣得以充盈,這也是補中之瀉的道理所在。

3. 木通

【氣味】

辛平無毒。降也。為陽中之陰。手厥陰心包絡手足太陽小腸膀胱之藥。上能通心清肺。治頭痛。利九竅。下能泄濕熱。利小便。通大腸。療遍身拘痛。及下乳通經。故古方導赤散用之。實瀉南補北。扶西抑東之意也。

白話文:

辛平無毒。具有下降的作用。是陽中之陰。是手厥陰心包絡、手足太陽小腸、膀胱的藥物。向上能通心清肺,治療頭痛,使九竅通暢。向下能瀉濕熱,利小便,通大腸,治療遍身拘痛,以及催乳、通經。因此古方導赤散用它,有實則瀉南補北、扶西抑東的意思。

4. 栝蔞

【氣味】

苦寒無毒。(採得去殼皮草膜及油淨用。)

【主治】

白話文:

【氣味】

味苦,性寒,無毒。

【主治】

降火潤肺燥。滌痰結。利咽喉。消癰腫瘡毒。凡肺受火逼。失其降。下之令。則致胸中有痰。得栝蔞甘緩潤下之助。則痰自降。又能洗滌胸膈中垢膩鬱熱。為治消渴之神藥。故張仲景治胸脾痛引心背。咳唾喘息。及結胸滿痛。皆用栝蔞實。實取其甘寒不犯胃氣。逐上焦之火。使痰氣下降也。

白話文:

效用:降低肺火,滋潤肺燥,消除痰結,通利咽喉,消滅癰腫瘡毒。凡是肺受到火氣逼迫,失去其正常的功能,就會導致胸中有痰。使用栝蔞的甘味和緩和滋潤的作用,則痰液就會自行下降。栝蔞還能洗滌胸膈中的汙垢、油膩和鬱熱。是治療消渴的良藥。所以張仲景在治療胸脾疼痛、引發心背痛、咳嗽、喘息,以及胸部疼痛的症狀時,都使用栝蔞的果實。因為栝蔞果實不損害胃氣,可以驅除上焦的火氣,使痰氣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