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心法要訣》~ 卷一 (5)
卷一 (5)
1. 太陽風邪傷衛脈證
中風傷衛脈浮緩,頭項強痛惡寒風,病即發熱汗自出,鼻鳴乾嘔桂枝功。
【注】中風,病名也。
傷衛,謂風傷衛也。
脈浮緩,謂中風脈也。
頭痛項強,惡寒惡風,發熱汗自出,鼻鳴乾嘔,謂中風證也。
桂枝功,謂桂枝功能治中風虛邪也。
詳太陽上篇。
白話文:
中風是一種疾病,指的是風邪侵犯到衛氣層,導致脈象浮緩。患者會感到頭痛、頸部僵硬,畏寒且怕風,並出現發熱和自行出汗的情況,還可能伴有鼻塞、聲音沙啞及乾嘔等症狀。桂枝具有治療中風虛弱引起的邪氣的功效。詳細內容請參考太陽經的上篇。
2. 少陽脈證
往來寒熱胸脅滿,脈弦目眩而耳聾,口苦默默不欲食,心煩喜嘔少陽經,或渴或咳身微熱,或脅硬痛腹中疼,或悸不嘔尿不利,舌苔滑白小柴宗。
【注】脈弦,謂少陽病脈也。
往來寒熱胸脅滿,目眩耳聾,口苦默默不欲食,心煩喜嘔,少陽經主證也。
或渴、或咳身微熱,或脅硬痛、腹中疼,或悸、不嘔、尿不利、舌苔滑白者,皆少陽或有之證也。
均宜小柴胡湯主之,隨證加減治之可也。
詳少陽篇。
白話文:
來回發燒,胸部和腹部感到堵塞,脈搏呈現弦狀,有目眩和耳鳴的情況,並且不想吃東西,心中煩躁且容易嘔吐,這是少陽經的主要症狀。
或者有口渴的情況,或者咳嗽且身體微微發熱,或者肋骨部位僵硬疼痛,腹部疼痛,或者心跳不正常,不嘔吐,排尿困難,舌頭表面呈白色,這是少陽經可能出現的其他症狀。
這些情況都適合用小柴胡湯來治療,根據具體症狀進行適當調整和治療即可。請詳細閱讀少陽經的相關篇章。
3. 傷寒傳經從陽化熱從陰化寒原委
六經為病盡傷寒,氣同病異豈期然,推其形臟原非一,因從類化故多端。
明諸水火相勝義,化寒變熱理何難,漫言變化千般狀,不外陰陽表裡間。
【注】六經,謂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也。
為病盡傷寒,謂六經為病,盡傷寒之變化也。
氣同,為天之六氣,感人為病同也。
病異,謂人受六氣生病異也。
豈期然,謂不能預先期其必然之寒熱也。
推其形臟原非一,謂推原其人形之厚薄,臟之虛實非一也。
因從類化故多端,謂人感受邪氣雖一,因其形臟不同,或從寒化,或從熱化,或從虛化,或從實化,故多端不齊也。
白話文:
六經為病盡傷寒,氣同病異豈期然,推其形臟原非一,因從類化故多端。
六種經脈所致的疾病,最終都屬於傷寒的變化。雖然感受的六氣相同,但因個人體質不同,所產生的病症卻大相徑庭。這就像推究人體的形體厚薄,臟腑虛實,都是各有差異的。因為受到六氣的影響,再加上個人體質的差異,病症就會呈現出多種不同的變化。
明諸水火相勝義,化寒變熱理何難,漫言變化千般狀,不外陰陽表裡間。
明白水火相生相剋的道理,就能理解寒邪轉化為熱邪的原理,並不困難。不要以為病症變化繁複,千奇百怪,其實都是陰陽、表裡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
註解:
- 六經,指的是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條經脈。
- 為病盡傷寒,意思是說,六經所致的病,最終都屬於傷寒的變化。
- 氣同,指的是六氣,即指天上的六種氣候變化,這些氣候變化會影響人體,導致生病。
- 病異,指的是人體受到六氣影響後,產生不同的病症。
- 豈期然,指的是不能預先確定病症的寒熱變化。
- 推其形臟原非一,指的是推究人體的形體厚薄,臟腑虛實,都是各有差異的。
- 因從類化故多端,指的是人體受到六氣影響,再加上個人體質的差異,病症就會呈現出多種不同的變化。
- 明諸水火相勝義,指的是明白水火相生相剋的道理。
- 化寒變熱理何難,指的是寒邪轉化為熱邪的原理並不困難。
- 漫言變化千般狀,指的是不要以為病症變化繁複,千奇百怪。
- 不外陰陽表裡間,指的是病症變化都是陰陽、表裡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
明諸水火相勝義,謂水勝則火滅,火勝則水乾也。
化寒變熱理何難,謂邪至其經,或從陰化為寒,或從陽變為熱,即水火相勝從化之理,何難明也。
漫言變化千般狀二句,謂傷寒變化千般、總不外乎陰陽表裡間也。
白話文:
水火相剋的道理很清楚,水多火滅,火旺水乾。 寒邪化熱的原理也不難理解,邪氣入侵經絡,可能是從陰寒轉化為熱,也可能是從陽熱轉化為寒,這就如同水火相剋,也是一種轉化過程,並不好理解。
傷寒病變化的千般樣貌,其實都離不開陰陽表裡的變化。
4. 少陽病用柴胡湯加減法
胸煩不嘔去參夏,加蔞若渴半易根,腹痛去芩加芍藥,心悸尿秘苓易芩,脅下痞硬棗易蠣,不渴微熱桂易參,咳去參棗加干味,小柴臨證要當斟。
【注】少陽經主證,宜小柴胡湯主治也。
其或有之證,務要臨證斟酌加減可也。
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萎實。
若渴者,以半夏易栝萎根。
若腹中痛,去黃芩加白芍,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加茯苓去黃芩。
若脅下痞硬,加牡蠣去大棗。
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微汗之。
若咳者,去人參、大棗,加乾薑、五味子。
義詳少陽篇小柴胡湯下。
白話文:
治療少陽經病症,宜用小柴胡湯。但實際運用時,需依患者的具體症狀加減藥物。若胸中煩悶卻不嘔吐,可去半夏、人參,改加栝萎實;若口渴,則以半夏取代栝萎根;若腹痛,去黃芩加白芍;若心悸且小便不利,加茯苓去黃芩;若脅下痞硬,加牡蠣去大棗;若無口渴但有微熱,去人參加桂枝,以微微出汗為宜;若咳嗽,去人參、大棗,加乾薑、五味子。具體用藥需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
5. 風寒營衛同病脈證
中風浮緊遍身痛,頭疼發熱惡寒風,千嘔無汗兼煩躁;傷寒身重乍時輕,浮緩嘔逆無汗喘,頭疼發熱惡寒風,煩躁而無少陰證,營衛同病大青龍。
【注】中風謂風傷衛之病也。
頭疼發熱,惡風惡寒,乾嘔,中風之證也。
浮緊,寒傷營之脈也。
身疼痛,寒傷營之證也。
今以中風之病而得傷寒之脈與證,更兼不汗出之表實、內熱之煩躁也。
傷寒,謂寒傷營之病也。
身重不痛,乍有輕時,風傷衛之證也。
浮緩,風傷衛之脈也。
嘔逆無汗而喘,頭疼發熱,惡寒惡風,寒傷營之證也。
白話文:
病人中風,全身疼痛、头痛发热、怕风怕冷、干呕不止,还伴随烦躁不安,却没有出汗。同时,病人还表现出伤寒的症状,身体沉重,但偶尔会感觉轻快,脉象浮缓,呕吐反胃,没有汗出,还伴随喘息,头痛发热、怕风怕冷、烦躁不安,但没有少阴证的特征。这种情况属于风寒伤卫与寒伤营的共同病症,需要使用大青龙汤治疗。
是以傷寒之病而得中風之脈與證,更兼太陽無汗內熱之煩躁也。
而無少陰證,謂無身重但欲寐之證也。
營衛同病,謂風寒中傷營衛同病也。
二證皆無汗實邪,故均以大青龍湯發之。
詳太陽下篇。
白話文:
這是患有傷寒病,同時出現中風的脈象和症狀,並且伴隨太陽病無汗、內熱煩躁的表現。
但沒有少陰病的身重欲睡症狀。
營氣和衛氣同時受病,指的是風寒侵襲導致營氣和衛氣同病。
這兩種症狀都屬於無汗、實邪,因此都需要用大青龍湯來發散邪氣。
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太陽病下篇。
6. 少陽禁汗禁吐禁下
少陽三禁要詳明,汗譫吐下悸而驚,甚則吐下利不止,水漿不入命難生。
【注】三禁,謂少陽禁吐、禁汗、禁下也。
若誤發汗,則生譫語,若誤吐下,則心悸而驚。
少陽經,即有心下硬,不可下,下之甚,則下利不止。
即有胸中滿,不可吐,吐之甚,則水漿不入,變成危候,命難生也。
詳少陽篇。
白話文:
少陽病症的禁忌要仔细辨明,若出现谵语、呕吐、腹泻、心悸、惊恐,情况严重甚至会导致腹泻不止,无法进食,性命堪忧。
7. 少陰陽邪脈
少陰陽邪沉細數,口燥咽乾大承湯,少陰心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是主方。
【注】陽邪,謂少陰邪從陽化之熱證也。
少陰病但欲寐,陰邪則脈沉細無力,陽邪則脈加數而有力矣。
始病即口燥咽乾,水不上升,熱之甚也。
宜大承氣湯急下之,瀉陽救陰也。
少陰病但欲寐,二、三日以上變生心煩不得眠,是陽邪乘陰,陰不能靜也,宜黃連阿膠湯,清陽益陰也。
詳少陰篇。
白話文:
少陰證候的辨證論治:
少陰病症,若邪氣沉伏,脈象沉細無力,或脈象快速而有力,伴隨口乾舌燥,咽喉乾燥,難以飲水,皆屬於陽邪侵犯,熱勢亢盛。
治療:
1. 初起口乾咽燥:
應以大承氣湯急下,瀉除陽邪,救護陰氣。
2. 心煩不得臥:
若少陰病症持續數日,出現心煩意亂,難以入睡,則為陽邪乘陰,陰氣不足,難以安靜。此時宜用黃連阿膠湯,清熱降火,滋陰養血,以平衡陰陽。
詳細內容請參閱少陰篇。
注釋:
- **陽邪:**指少陰邪氣從陽氣化熱所致的病症。
- **少陰病但欲寐:**少陰病症常表現出嗜睡,但這並非真正的安眠,而是由於陰邪侵襲,導致氣機鬱滯,無法正常運作。
- **陰邪則脈沉細無力:**陰邪侵犯,導致氣血運行緩慢,因此脈象沉細無力。
- **陽邪則脈加數而有力矣:**陽邪侵犯,導致氣血運行加速,因此脈象快速有力。
- **始病即口燥咽乾:**少陰病症初始即出現口乾舌燥,咽喉乾燥,難以飲水,這是由於熱邪傷津,津液不足所致。
- **水不上升:**是指由於津液不足,導致飲水難以到達咽喉,如同水無法上升。
- **大承氣湯急下之:**大承氣湯具有瀉熱通便的作用,可快速瀉下陽邪,救護陰氣。
- **瀉陽救陰:**是指通過瀉下陽邪,以恢復陰氣的平衡。
- **黃連阿膠湯:**黃連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阿膠具有滋陰養血的作用,二者合用,可清熱降火,滋陰養血,平衡陰陽。
- **清陽益陰:**是指通過清熱降火,滋陰養血,以達到平衡陰陽的效果。
8. 厥陰陽邪脈證
陽邪熱厥厥而熱,消渴熱氣撞心疼。
煩滿囊縮舌焦卷,便硬尚任大承攻,四逆不分四逆散,咳加姜味下利同,悸加桂枝腹痛附,下重薤白秘尿苓。
【注】陽邪,謂厥陰邪從陽化之熱證也。
厥,謂手足寒也。
厥而復熱,熱而復厥,是為熱厥。
厥微熱微,厥深熱深也。
消渴,謂飲水多而小便少也。
熱氣上撞心疼,是火挾木邪而逆也。
煩滿,謂少腹煩滿也;囊縮,謂外腎為熱灼,筋縮入腹也。
舌焦卷,謂舌苔乾焦而卷也。
便硬,謂大便硬,尚可任攻,宜大承氣湯。
四逆,謂四肢厥冷也。
白話文:
陽氣受邪氣影響,導致手足冰冷,同時伴隨發熱,這種情況稱為熱厥。這種熱厥,有時候手足稍微冷,熱也稍微,有時候手足非常冷,熱也十分強烈。
症狀還包括口渴、喝大量水卻小便很少,以及胸口灼熱疼痛,像是火氣上衝所造成。
患者會感覺腹部脹滿,睪丸收縮,舌頭乾燥且捲曲,大便乾燥但尚可通便,適合服用大承氣湯。
若四肢冰冷,可以使用四逆散。如果伴隨咳嗽,可在四逆散中加入生薑;如果伴隨腹瀉,可以使用四逆散加入生薑與其他藥材。若心跳不規律,可加入桂枝;若腹部疼痛,可加入附子;若下半身沉重,可加入薤白;若小便困難,可加入茯苓。
不分,謂寒熱之厥,疑似不分也。
宜四逆散,疏達厥陰。
其厥不回,再審寒熱可也。
或咳加生薑、五味子。
下利亦加,故曰同也。
心下悸加桂枝,腹痛加附子,瀉利下重加薤白,秘尿不利加茯苓。
詳少陰厥陰篇。
白話文:
不論是寒厥還是熱厥,症狀相似很難區分。應該服用四逆散,疏通厥陰經。如果症狀沒有改善,再仔細判斷是寒證還是熱證。如果伴隨咳嗽,可以加入生薑、五味子。如果伴隨腹瀉,也應該加入,因此稱為同證。如果心下悸動,可以加入桂枝;如果腹痛,可以加入附子;如果瀉利下重,可以加入薤白;如果小便不利,可以加入茯苓。詳細內容請參考少陰厥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