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心法要訣》~ (1)
(1)
1. 濕溫
溫復傷濕濕溫病,身重胸滿及頭疼,妄言多汗兩脛冷,白虎湯加蒼朮苓。
【注】溫病復傷於濕,名曰濕溫。其證則身重胸滿,頭疼妄言,多汗兩脛逆冷,宜白虎湯加蒼朮、茯苓,溫、濕兩治法也。
白話文:
濕溫是指溫病再次受濕邪侵襲所致的疾病。症狀表現為身體沉重、胸悶、頭痛、胡言亂語、出汗多、小腿冰冷。治療方法是用白虎湯加蒼朮和茯苓,以同時治療溫邪和濕邪。
2. 溫病、熱病
冬傷於寒春病溫,夏日熱病早虧陰,脈浮頭疼發熱渴,不惡寒兮是所因。無汗河間兩解法,有汗清下早當尋,失治昏狂諸熱至,無證隨經以意神。
【注】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至夏為熱病。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冬傷於寒,謂冬傷正令微寒未即病也。早虧陰,謂冬不藏精之人,或辛苦之人,汗出內外失其固密,在冬則早已損傷腎藏陰氣,陽熱獨治,所以至春一感微邪,即引內熱,炎炎之勢,不能已矣。故病而即渴不惡寒也。初病無汗有表證者,從劉完素兩解湯治法可也。有汗內熱盛者,或清或攻,急瀉其陽而救其陰,若因循失治,昏狂諸熱證至,則緩不及事也。無證,謂表裡無證,當隨六經以意消息治之,自可通神也。
白話文:
溫病、熱病
冬天受寒,春天就會得溫病;夏天則容易患上熱病。熱病的成因,大多是因為冬天受寒。冬天受寒,是指冬天受了輕微的寒邪,當時還沒發病。所謂「早虧陰」,是指冬天沒有好好保養身體的人,或是操勞過度的人,容易出汗,導致身體失去固密,冬天就已經損傷了腎臟的陰氣,陽氣獨盛。所以春天只要稍微感染風寒,就會引發內熱,熱勢蔓延,無法遏止。因此生病時就會口渴,卻不惡寒。初期患病沒有汗,但有表證者,可以參考劉完素的兩解湯的療法。如果有汗,內熱盛者,就要清熱瀉火,趕快瀉掉陽氣來救陰氣。如果延誤治療,就會出現昏迷、狂躁等熱證,那就太晚了。如果沒有明顯的症狀,就要根據六經辨證的原則,靈活運用治療方法,才能收到理想的療效。
3. 河間解利後法
汗下已通仍不解,皆因不徹已傳經,內熱煩渴甘露飲,甚用白虎解毒清,有表熱煩柴葛解,表實大熱三黃寧,裡熱尿赤涼天水,胃實不便大柴承。
【注】服雙解散,汗下已通而仍不解者,皆因汗之徹,或已傳經治之不及也。若表已解而里有微熱煩渴者,用桂苓甘露飲,以和太陽之裡。若內熱太甚,大熱、大煩、大渴者,用白虎湯合黃連解毒湯,以清陽明之裡。若表未解又傳陽明,身熱而煩,用柴葛解肌湯,以解兩陽之邪。若表實無汗,大熱而煩,用三黃石膏湯以清表裡之熱。若里有熱,尿赤而澀者,用涼膈散合天水散以清利之。若胃實潮熱不大便有微表者,用大柴胡湯下之。無表者三承氣湯下之。桂苓甘露飲、白虎湯、大柴胡湯、三承氣湯,已詳傷寒要訣。六一散、涼膈散,詳在《雜病要訣》。
防風通聖散
防風通聖治風熱,郁在三焦表裡中,氣血不宣經絡壅,梔翹芩薄草歸芎,硝黃芍術膏滑石,麻黃桔梗共防荊,利減硝黃嘔姜半,自汗麻去桂枝增。
【注】此方治一切風火之邪,鬱於三焦表裡經絡,氣血不得宣通。初感發熱頭痛,膚疹傳經,斑黃抽搐,煩渴不眠,便秘尿澀,皆可服之,功效甚奇,用之自知其妙也。
柴葛解肌湯
四時合病在三陽,柴葛解肌柴葛羌,白芷桔芩膏芍草,利減石膏嘔半姜。
【注】此方陶華所制,以代葛根湯。凡四時太陽、陽明、少陽合病輕證,均宜以此湯增減治之,增減者,謂如無太陽證者,減羌活,無少陽證者,減柴胡也。即柴胡、葛根、羌活、白芷、桔梗、赤芍、石膏、黃芩、甘草也。下利減石膏,以避裡虛也。嘔加半夏、生薑,以降里逆也。
黃連解毒湯 梔子金花湯 三黃石膏湯
陽毒熱極疹斑嘔,煩渴呻吟譫語狂,下後便軟熱不已,連芩梔柏解毒湯,裡實便硬當攻下,梔子金花加大黃,表實膏麻蔥豆豉,下利除膏入葛良。
【注】陽毒熱極等證,或下後便軟,壯熱不已,宜黃連解毒湯,即黃連、黃芩、黃柏、梔子也。若裡實便硬當攻下者,宜加大黃、名梔子金花湯。若表實無汗,當發汗者,宜加石膏、麻黃、淡豆豉。蔥白,名三黃石膏湯。下利者,減石膏加葛根,避里不實也。
消毒犀角飲
消毒犀角表疹斑,毒壅咽喉腫痛難,犀角牛蒡荊防草,熱盛加薄翹芩連。
【注】消毒犀角飲,即消毒飲之防風、荊芥、牛蒡子。甘草、加犀角也,熱盛加連翹、薄荷、黃芩、黃連也。
消斑青黛飲
消斑青黛消斑毒,參虎柴犀梔地元,黃連熱實減參去,苦酒加入大黃煎。
【注】消斑青黛飲,即青黛。參虎,謂人參白虎湯。即人參、石膏、知母、甘草,柴胡、犀角、山梔、生地。元參、黃連,用苦酒與水煎也。熱甚便實者,減去人參加大黃可也。
白話文:
河間解利後法
如果發汗或瀉下後,病症仍然沒有解除,都是因為發汗不徹底,或者病邪已經傳入其他經絡,治療不及時所導致。如果表證已解,但體內仍有微熱、煩躁口渴,可以用桂苓甘露飲來調和太陽經的裡證。如果內熱很嚴重,出現大熱、大煩躁、大口渴,就用白虎湯合黃連解毒湯來清除陽明經的熱邪。如果表證還沒解,病邪又傳入陽明經,出現身體發熱又煩躁,就用柴葛解肌湯來解除表裡兩陽經的邪氣。如果表證是實證、沒有汗、發高燒又煩躁,就用三黃石膏湯來清除表裡的熱邪。如果體內有熱、小便赤黃且排尿不暢,就用涼膈散合天水散來清熱利尿。如果胃部有實熱,出現潮熱、大便不通,且略帶表證,就用大柴胡湯來攻下;如果沒有表證,就用三承氣湯攻下。桂苓甘露飲、白虎湯、大柴胡湯、三承氣湯這些方劑,在《傷寒要訣》中已經詳細說明。六一散、涼膈散,在《雜病要訣》中有詳細說明。
防風通聖散
防風通聖散主要治療風熱邪氣,鬱積在三焦,使得表裡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塞。方中包含:梔子、連翹、黃芩、薄荷、甘草、當歸、川芎、芒硝、大黃、白芍、白朮、石膏、滑石、麻黃、桔梗、防風、荊芥。如果需要減少芒硝和大黃的瀉下作用,或是出現嘔吐,可以加入生薑和半夏。如果出現自汗,應去掉麻黃,改用桂枝。
(註:這個方劑治療各種風熱邪氣鬱積在三焦表裡經絡,氣血不能正常運行的情況。初期感冒發熱頭痛、皮膚疹子、病邪傳入經絡、出現斑疹黃疸、抽搐、煩躁口渴、失眠、便秘、小便不暢等症狀,都可以服用這個方子,效果很好,用了就知道它的妙處。)
柴葛解肌湯
這個方子可以用於治療四時不正之氣合併侵犯三陽經的疾病。方中包含:柴胡、葛根、羌活、白芷、桔梗、黃芩、赤芍、石膏、甘草。如果需要利尿,就減少石膏的用量;如果出現嘔吐,就加入半夏和生薑。
(註:此方是陶華所創製,用來替代葛根湯。凡是四時之氣侵犯太陽、陽明、少陽經的輕微症狀,都可以用這個方子加減治療。所謂加減,比如沒有太陽經的症狀,就減去羌活;沒有少陽經的症狀,就減去柴胡。這個方子的組成就是柴胡、葛根、羌活、白芷、桔梗、赤芍、石膏、黃芩、甘草。如果出現腹瀉,就減去石膏,避免裡虛;如果出現嘔吐,就加入半夏、生薑,來降逆止嘔。)
黃連解毒湯、梔子金花湯、三黃石膏湯
陽毒這種熱症到極點,會出現疹子、斑點、嘔吐、煩躁口渴、呻吟、胡言亂語等症狀。如果瀉下後,大便變軟但發熱沒有減退,可以用黃連解毒湯,也就是黃連、黃芩、黃柏、梔子來解毒。如果體內有實熱、大便乾硬,就要攻下,可以用梔子金花湯,也就是黃連解毒湯加上大黃。如果表證是實證、沒有汗,就要發汗,可以用三黃石膏湯,也就是黃連解毒湯加上石膏、麻黃、淡豆豉、蔥白。如果出現腹瀉,就要減去石膏,加入葛根,避免傷到裡氣。
(註:陽毒熱極等症狀,或者瀉下後大便變軟,但高熱不退,適合使用黃連解毒湯,由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組成。如果裡實便硬需要攻下,適合用加上大黃的梔子金花湯。如果表實無汗,需要發汗,適合用加上石膏、麻黃、淡豆豉、蔥白的三黃石膏湯。如果出現腹瀉,則減去石膏,加入葛根,避免損害裡氣。)
消毒犀角飲
消毒犀角飲主要治療表證出現疹子、斑點,毒邪壅盛,導致咽喉腫痛難以忍受。方中包含犀角、牛蒡子、荊芥、防風、甘草。如果熱邪很盛,可以加入連翹、薄荷、黃芩、黃連。
(註:消毒犀角飲是消毒飲的基礎上加入了防風、荊芥、牛蒡子、甘草,再加犀角。如果熱邪很盛,則加入連翹、薄荷、黃芩、黃連。)
消斑青黛飲
消斑青黛飲主要治療因為毒邪導致的斑疹。方中包含青黛、人參白虎湯(人參、石膏、知母、甘草)、柴胡、犀角、山梔子、生地、元參、黃連。用苦酒和水煎服。如果熱邪很盛,大便乾硬,可以減去人參,加入大黃。
(註:消斑青黛飲的組成為青黛、人參白虎湯(即人參、石膏、知母、甘草)、柴胡、犀角、山梔、生地、元參、黃連。用苦酒和水煎服。如果熱勢很盛,且大便乾硬,可以減去人參,加入大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