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謙等

《傷寒心法要訣》~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6)

1. 譫語、鄭聲

譫語為實聲長壯,亂言無次數更端,鄭聲為虛音短細,頻言重複更呢喃。

同陽經見均屬熱,同陰經見總為寒。

陽無可攻當清解,陰不能溫清補痊。

【注】言語心主之也。

心氣實熱而神有餘,則發為譫語。

譫語為實,故聲長而壯,亂言無次數數更端也。

心氣虛熱而神不足,則發為鄭聲。

鄭聲為虛,故音短而細,只將一言重複呢喃也。

蓋神有餘,則能機變而亂言。

神不足,則無機變而只守一聲也。

凡譫語、鄭聲與陽經同見者,均屬熱證,可以攻之;與陰經同見者,總為寒證,可以溫之。

若雖與陽經同見,而無可攻之證,不可攻之,當清解也;與陰經同見而無可溫之證,不可溫之,當清補也。

2. 喘急短氣

喘息喝喝數張口,短氣似喘不抬肩,促難布息為實證,短不續息作虛觀,內因飲病或痰熱,外因陰陽表裡看,直視神昏汗潤髮,脈微肢厥命難全。

【注】喘息,氣急喝喝而數張口、抬肩、欠肚者,喘也。

短氣,則似喘非喘,而不張口抬肩也。

二證皆胸中氣病。

肺主氣,故屬肺也。

無論喘急、短氣,若氣促壅塞不能布息,為有餘之實證。

若氣短空乏不能續息,為不足之虛證。

內因,謂飲冷傷肺,或因痰熱也。

外因,謂形寒傷表,表主皮毛,肺之合也。

皮毛受邪,其次及膚、及肌、及胸、及腹入胃,皆令病喘,當審陰陽表裡,從化主治可也。

喘急、短氣,兼直視神昏,汗出潤髮,脈微四肢厥冷,皆死候也。

與三陰寒證同見,是為陰喘,宜四逆加杏仁、五味子,虛者倍加人參。

與三陽熱證同見,是為陽喘,宜白虎、葛根黃芩黃連湯。

與太陽表證同見,是為表喘,無汗者麻黃湯,兼煩躁者大青龍湯;有汗者桂枝加厚朴杏子湯。

與陽明裡證同見,是為里喘,宜大承氣湯,兼結胸者,宜大陷胸丸。

若兼水氣,表實者,小青龍湯;表虛者及小便不利,均宜五苓散加葶藶子。

裡實者,宜葶藶大棗湯,兼腹脅硬痛者,宜十棗湯。

裡寒者,宜真武湯。

若脈微細,口鼻氣短喘乏。

而無陰陽表裡證,此氣虛喘也,宜保元湯加五味子、杏仁。

若喘而唾痰稠黏,喉間漉漉有聲,此痰喘也,重者宜瓜蒂散、礞石滾痰丸,輕者二陳加苦葶藶子、蘇子之類也。

3. 熱入血室

婦人傷寒同一治,胎產經來熱入室,晝日明瞭夜譫妄,小柴生地牡丹皮,無汗加麻有汗桂,汗後不解再加枝。

寒熱如瘧加麻桂,中寒姜附不須疑,渴熱白虎花粉葛,瘀血桃仁承氣俱。

產後胎前雖多證,不外陰陽表裡醫。

【注】婦人傷寒,與男子治法同也。

惟產後經來,邪熱乘虛而入血室,另有治法。

熱入血室之證,晝日明瞭,夜則譫語妄見鬼狀,宜小柴胡湯加生地、丹皮。

若無汗則為表實,加麻黃汗之。

有汗則為表虛,加桂枝解之。

若有發熱惡寒之表,已經發汗,雖無汗不加麻黃,再加桂枝以解之,不可復用麻黃也,若有如瘧之寒熱,加麻黃、桂枝兩解之。

若厥而下利,則為中寒,去黃芩加薑、附,不須疑也。

若發熱煩渴,則為裡熱,去半夏合白虎,或加花粉。

葛根。

胸脅少腹或滿硬、或作痛,則為瘀血,宜合桃仁承氣湯攻之。

產後胎前雖有多證,不能盡述,總不外陰陽表裡之治,在臨證者以意消息之耳。

4. 食復勞復

新愈臟腑皆不足,營衛腸胃未通和,多食過勞復生熱,枳實梔子大黃瘥。

浮汗沉下小柴解,燥嘔竹葉石膏合,氣虛補中益氣主,陰虧六味倍參多。

【注】新愈之後,臟腑氣血皆不足,營衛未通,腸胃未和,惟宜白粥靜養。

若過食,胃弱難消,因復煩熱,名曰食復。

若過勞役復生熱煩,名曰勞復。

勞復者,宜枳實梔子豉湯汗之。

食復者,宜枳實梔子豉加大黃湯下之。

脈浮有表者,宜枳實梔子豉湯以汗解之。

脈沉有里者,宜枳實梔子豉加大黃湯以下解之。

若無表裡證者,宜小柴胡湯以和解之。

口燥煩渴喜嘔者,宜竹葉石膏湯主之。

若內傷氣虛勞復者,宜補中益氣湯主之。

若犯內事陰虧者,宜六味生乾地黃湯,氣少者,倍加人參湯主之。

5. 心下悸

築築惕惕心動悸,怔怔仲仲不自安,飲多尿少為停水,厥冷汗後是虛寒。

【注】心下築築惕惕、怔怔忡忡,謂悸病之狀也。

飲水多而小便少,水停心下之悸也,宜茯苓甘草湯,或五苓散。

厥冷為寒,宜真武湯,汗後為虛,宜小建中湯。

或不因汗後,是虛之甚也,宜炙甘草湯。

6. 發黃

濕熱發黃頭汗出,小便不利渴陽明。

素有寒濕發汗後,黃從陰化太陰經。

陽色鮮明陰色暗,太陽血蓄並狂生。

表實麻翹赤小豆,茵陳裡實梔子清。

陰黃茵陳四逆主,便溏尿秘茵五苓。

環口黛黑柔汗死,體若煙燻陽絕徵。

【注】陽明病應遍身有汗,謂之熱越。

今頭汗出,身無汗,是熱不得越也。

渴而引飲,小便不利,是停水也。

熱與濕瘀,從土而化,外薄肌肉。

謂之濕熱發黃也。

或其人素有寒濕,為表邪遏郁,或已成黃,又經發汗,傳入太陰,從陰而化,謂之濕寒發黃也。

陽明屬陽,故其色明亮。

太陰屬陰,故其色晦暗也。

太陽蓄血亦有發黃,多與狂病並生,法當從蓄血治也。

表實無汗發黃者,宜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汗之。

裡實不便者,宜茵陳蒿湯下之。

無表裡證熱盛者,宜梔子柏皮湯清之。

陰證發黃者,宜茵陳四逆湯溫之。

若大便溏,小便秘,發黃者,宜茵陳五苓散利之。

環口黧黑柔汗者,陰黃死證也。

柔汗、謂冷汗也。

身體枯燥如煙燻者,陽黃死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