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謙等

《傷寒心法要訣》~ 卷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

1. 腹滿痛

腹滿時痛不足證,腹滿大痛有餘名。

誤下邪陷太陰里,汗熱便硬轉陽明。

【注】腹滿時痛為不足,桂枝加芍藥湯,不愈,用理中湯。

腹滿大痛為有餘,桂枝加大黃湯。

此皆誤下邪陷太陰之裡證也。

若潮熱自汗,大便硬,則為太陰之邪轉屬陽明也,宜大承氣湯。

2. 少腹滿痛

少腹滿而按之痛,厥逆尿白冷膀胱,不厥血蓄小便利,小便不利水為殃。

【注】少腹滿按之痛,若四肢厥冷,小便清白者,是冷結膀胱,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不厥冷,小便自利者,是血蓄膀胱,宜桃仁承氣湯。

小便不利者,是水蓄膀胱,宜五苓散,若大小便不利者,是水熱蓄結,宜八正散。

3. 神昏狂亂蓄血發狂

神昏胃熱重陽狂,三黃三承白解湯。

蓄血發狂小便利,少腹硬痛屬太陽,陽明蓄血大便黑,其人如狂而喜忘,桃仁承氣抵當治,須識作汗奄然狂。

【注】神昏胃熱,謂神昏是胃經熱極乘心也。

重陽狂,謂熱入於陽則狂亂也。

三黃,謂三黃石膏湯,治神昏狂亂表實無汗者也。

三承,謂三承氣湯,治神昏狂亂裡實不便者也。

白解湯,謂白虎解毒湯,治神昏狂亂,無表裡證而熱極者也。

太陽蓄血發狂,則少腹硬痛,小便自利。

若小便不利,是水熱蓄也,非血蓄也。

陽明血蓄如狂,則喜忘大便黑,若大便不黑,是熱極也,非血蓄也。

蓄血輕者,桃仁承氣湯,重者抵當湯,擇而用之可也。

然發狂證,亦有陽盛陰虛之人,作汗將解之時,奄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者,當須識之,不可以藥也。

4. 手足汗

手足濈濈然汗出,便硬尿利本當攻,寒中汗冷尿不利,攻之固瘕瀉澄清。

【注】胃主四肢為津液之主,今熱聚於胃,蒸其津液,傍達於四肢,故手足濈濈然汗出,且小便自利,胃中津液必干,大便必硬,本當攻也。

若中寒胃陽土虛,脾不約束,津液橫溢,四肢猶如陰盛淫雨滂沱,故汗出而冷也。

陽虛失運,中寒不化,故小便不利也。

今雖便硬而手足汗出,非為熱越者比,慎不可攻,攻之必變生,固瘕泄瀉澄清不止也。

5. 吐血

傷寒吐血多因逆,下厥上竭少陰經,三陽熱盛宜清解,血瘀胸滿痛當攻,暴吐腐臭內潰死,過多血脫面無紅,犀角桃仁宜揀用,救脫聖愈及養榮。

【注】傷寒吐血,皆因失汗、失下、火逆,以致邪熱熾盛,沸騰經血故也。

若血從口鼻耳目而出,小便難,此為強發少陰汗,名曰下厥上竭,為難治也。

三陽熱盛吐血,宜升麻葛根合犀角地黃湯,熱甚加芩連清解可也。

若血瘀則胸滿或痛,當以桃仁承氣合犀角地黃湯攻之。

若暴吐腐臭之血,名曰內潰,內潰者死。

若吐血過多,面唇無紅色,名曰血脫。

救脫,輕者以聖愈湯,重者以人參養榮湯。

6. 頭痛

三陽頭痛身皆熱,無熱吐沫厥陰經,不便尿紅當議下,尿白猶屬表未清。

【注】三陽,謂太陽、陽明、少陽也。

頭痛身皆熱,謂三陽頭痛身皆熱也。

三陽經頭痛,法當從三陽治也。

厥陰頭痛,則多厥而無熱,嘔吐涎沫,是厥陰挾寒邪上逆也,宜吳茱萸湯溫而降之。

三陽頭痛,若不大便,小便紅赤,為裡實熱,法當議下,宜承氣湯。

若小便清白,即不大便,為裡熱未實,表尚未清,法當先從表治也。

三陰經無頭痛,惟厥陰有頭痛,以其脈與督脈上會於巔也。

三陰經無發熱,厥陰少陰亦有發熱,謂之反發熱,以其藏有相火,陰盛格陽於外也。

7. 百合

百合百脈合一病,如寒似熱藥無靈,飲食起居皆忽忽,如神若鬼附其形。

脈數尿時輒頭痛,尿時不痛淅淅風,尿時快然但頭眩,六四二十病方寧。

【注】百合病者,謂傷寒過期,留連不解,不分經絡百脈,悉合為一病也。

如寒似熱,諸藥無靈。

欲飲不能飲,欲食不能食,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精神忽忽,如神若鬼附其形體,而莫知所適從也。

如脈數、尿尿時輒頭痛者,六十日乃愈。

若尿尿時頭不痛,惟淅淅然惡風寒者,四十日乃愈。

若尿時快然,但頭眩者,二十日乃愈。

故曰:六四二十日病方寧也。

8. 疹斑

傷寒疹斑失汗下,感而即出時氣然。

表邪覆郁營衛分,外泛皮脈痧疹斑。

痧白疹紅如膚粟,斑紅如豆片連連。

紅輕赤重黑多死,淡紅稀暗是陰寒。

未透升麻消毒治,熱盛三黃石膏煎,已透青黛消斑飲,雙解痧疹法同前。

【注】傷寒發斑、疹、痧,皆因汗下失宜,外邪覆郁,內熱泛出而成也。

惟時氣傳染,感而即出,亦由疫之為病烈而速也。

發於衛分則為痧,衛主氣,故色白如膚粟也。

發於營分則為疹斑。

營主血,故色紅膚淺為疹,深重為斑。

斑形如豆,甚則成片連屬。

斑疹之色紅者輕,赤者重,黑者死,此以熱之深淺驗死生也。

若其色淡紅而稀暗者,皆因邪在三陽,已成斑疹入里,邪從陰化,或過服冷藥所致。

是為陰斑、陰痧。

陰疹,法當從陰寒主治也。

斑出未透,表熱輕者,宜升麻葛根湯,合消毒犀角飲治之。

表熱重者,宜三黃石膏湯發之。

已透用青黛消斑飲,加減清之。

痧疹初起,表裡不清,用雙解散先通表裡,余法同前治之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