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雜病》~ 第八冊 (33)
第八冊 (33)
1. 諸物梗喉
《三因方》煮薤白令半熟,以線縛定,手執線頭,少嚼薤白咽之,度薤白至哽處便牽引,哽即出矣。秘方,用傾銀爐上倒掛灰塵,砂糖和丸,咽之自下。骨梗,槿樹葉油、馬屁勃、砂糖三味,熬膏為丸,噙化。薴麻根杵爛,丸如彈子大,將所哽物煎湯化下。以犬吊一足,取其涎,徐徐咽之。
剪刀草,如野茨菰生於籬塹間,其根白,研之則如膠,用順水吞下,即吐出骨,不過兩三口效。研萱草根,順水下亦佳。朴硝研,對入雞蘇,丸如彈子大,含化,不過三四丸。南硼砂,井花水洗滌,含化,最軟骨。貫眾濃煎一盞半,分三服連進,片時一咯骨自出。魚骨哽,以皂角少許吹入鼻中,得嚏哽出。
細茶、五倍子等分為末,吹入咽喉,立愈。食橄欖即下,或用其核為末,順流水下。魚骨在肚中刺痛,煎茱萸汁一盞飲之,骨軟而出。雞骨鯁,用水簾草搗汁飲之,骨自消。野薴根,洗淨、搗爛如泥,每用龍眼大,如被雞骨所傷,雞羹化下;魚骨所傷,魚湯化下。稻芒糠谷哽喉,將鵝吊一足取涎,徐徐嚥下即消。
或取薦頭草嚼亦妙。吞釘鐵金銀銅錢等物,但多食肥肉,自隨大便而下。吞錢及鐵物在喉不得下,南燭根燒細末。湯調一錢下之。吞鐵或針,用餳糖半斤,濃煎艾汁調和服。或用磁石磨如棗核大,鑽眼以線穿,令吞喉間,針自引出。磁石須陰陽家用驗者。
張子和治一小兒,誤吞錢在喉中不下,以淨白表紙卷實如箸,以刀縱橫亂割其端,作鬅鬙之狀,又別取一箸縛針鉤於其端,令不可脫,先下咽中輕提輕抑探之,覺鉤入於錢竅,然後以紙卷納之咽中,與鉤尖相抵,覺鉤尖入紙卷之端,不礙肌肉,提之而出。吞錢,燒炭末,白湯調服數匙,即出;或服蜜升許。
或食荸薺、茨菰,其錢自化;或用艾一把,水五升,煎至一升,頓服即下;或用百部根四兩,酒一升,漬一宿,溫服一升,日再。吞釵,取薤白曝令萎黃,煮使熟,勿切,食一大棗即出。吞錢釵及鐶,飴糖一斤漸漸食之。吞發繞喉不出,取自亂髮作灰,白湯調服一錢。陳無擇云:凡治哽之法,皆以類推,如顱鷀治魚哽,磁石治針哽,發灰治發哽,貍虎治骨哽,亦各從其類也。
白話文:
各種異物梗喉的處理方法
《三因方》記載,將薤白煮到半熟,用線綁好,手拿著線頭,稍微嚼一下薤白再吞下去,當薤白到達哽住的地方時,就拉線,哽住的東西就會被帶出來。
還有一個秘方,用倒掛在銀爐上的灰塵,和砂糖混合搓成丸子吞下去,異物會自然地從下方排出。
如果是骨頭卡住,可以用槿樹葉油、馬屁勃(一種菌類)、砂糖這三種材料,熬成膏狀搓成丸子含在口中慢慢融化。
將薴麻根搗爛,做成彈珠大小的丸子,用卡住異物的湯藥送服下去。
也可以把狗的一隻腳吊起來,取它的口水,慢慢吞下去。
剪刀草,像野生的茨菰一樣生長在籬笆旁,它的根是白色的,搗爛後像膠水一樣,順著水吞下去,就能吐出卡住的骨頭,通常兩三口就有效。也可以搗爛萱草的根,順著水吞服,效果也不錯。
把朴硝磨成粉,加入雞蘇,做成彈珠大小的丸子含在口中融化,通常三四顆就有效。南硼砂用井水洗淨後含在口中融化,對軟化骨頭最有效。
貫眾濃煎成一碗半,分三次連續服用,很快就會把骨頭咳出來。
如果是魚骨卡住,可以把少許皂角吹進鼻孔,打噴嚏就會把魚骨噴出來。
將細茶和五倍子磨成粉末,吹入咽喉,立刻見效。吃橄欖就能把異物帶下去,或者把橄欖核磨成粉,順著水吞服。
如果魚骨卡在肚子裡引起刺痛,煎煮茱萸汁一碗喝下,骨頭就會軟化排出。
如果是雞骨卡住,用水簾草搗汁喝下去,骨頭會自行消解。
野薴根洗淨搗成泥狀,每次用龍眼大小的量,如果是被雞骨卡住,用雞肉羹送服;如果是被魚骨卡住,用魚湯送服。
如果稻芒、糠谷哽住喉嚨,把鵝的一隻腳吊起來取口水,慢慢吞下就能消解。
或者嚼食薦頭草也有奇效。
如果吞下釘子、鐵、金、銀、銅錢等物,只要多吃肥肉,就會隨著大便排出。
如果吞下錢或鐵物卡在喉嚨下不去,可以用南燭根燒成細末,用開水調服一錢。
如果吞下鐵或針,用半斤麥芽糖,濃煎艾草汁調和後服用。也可以用磁石磨成棗核大小,鑽孔用線穿過,吞到喉嚨,針就會被磁力吸出來。磁石必須是陰陽家使用過、驗證有效的。
張子和曾經治療一個小孩,誤吞銅錢卡在喉嚨下不去,他用乾淨的白紙捲成筷子粗細,用刀在末端縱橫亂割,使其呈蓬鬆狀,另外取一根筷子,將針鉤牢固地綁在末端,確保不會脫落。先將針鉤輕輕探入咽喉,感覺鉤子鉤住了錢孔,然後將紙卷送入咽喉,與鉤尖相抵,感覺鉤尖進入紙卷末端,不傷及肌肉,然後將鉤子和紙卷一同取出,帶出銅錢。
如果吞下銅錢,可以將木炭燒成末,用白開水調服幾匙,就能排出;或者服用一升蜂蜜。
也可以吃荸薺、茨菰,銅錢會自行消化;或者用艾草一把,用水五升,煎至一升,一次服下;也可以用百部根四兩,用酒一升浸泡一晚,溫服一升,每天兩次。
如果吞下髮釵,可以將薤白曬到萎黃,煮熟,不要切開,吃一顆大棗就能排出。
如果吞下錢幣、髮釵或環狀物,可以慢慢吃一斤麥芽糖。
如果吞下頭髮纏繞在喉嚨出不來,可以將自己的頭髮燒成灰,用開水調服一錢。
陳無擇說:所有治療哽噎的方法,都可以根據相似的原理推廣,例如用顱鷀治療魚骨哽噎,用磁石治療針哽噎,用頭髮灰治療頭髮哽噎,用貍虎(即獾)治療骨頭哽噎,都是根據相似的原理進行的。
2. 四肢
陽主四肢。經云:四肢者,諸陽之本也。又云:陽受氣於四肢是也。陽實則肢腫。經云:結陽腫四肢是也。陽虛則肢滿。經云:冬氣滿在四肢是也。脾主四肢。經云: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者是也。脾實則四肢不舉。經云:脾脈太過為病,在外則令人四肢不舉者是也。
脾虛則四肢不用。經云:脾臟肉,形不足則四肢不用。又云:四肢懈惰,此脾精之不行是也。治見痿及中風。五臟有邪,留在支節。經云: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股;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膝是也。治見痛痹。運氣四肢不舉,皆屬濕。
經云:土太過曰敦阜,敦阜之紀,其病腹滿,四肢不舉是也。
白話文:
陽氣主導四肢的活動。有醫書說:「四肢是所有陽氣的根本。」又說:「陽氣從四肢接受能量。」這是指陽氣在四肢的重要性。如果陽氣過於旺盛,四肢就會腫脹。醫書說:「陽氣鬱結會導致四肢腫脹。」如果陽氣虛弱,四肢就會感到脹滿。醫書說:「冬天的寒氣會使四肢脹滿。」
脾臟主導四肢的營養和功能。醫書說:「四肢的氣血都來自於胃,但這些氣血必須透過脾臟的轉化,才能到達四肢並發揮作用。」如果脾氣過於強盛,四肢就會感覺無力,無法抬舉。醫書說:「脾脈過於旺盛會導致疾病,表現在外就是四肢無力。」
如果脾氣虛弱,四肢就會無法正常使用。醫書說:「脾臟的肌肉如果不足,四肢就會無力。又說,四肢疲軟無力,是因為脾臟的精華無法正常運行。」這種情況可以治療痿症和中風。五臟如果出現問題,病邪會停留在四肢關節。醫書說:「肺和心有邪氣,會停留在兩肘;肝有邪氣,會停留在兩大腿;脾有邪氣,會停留在兩胯;腎有邪氣,會停留在兩膝。」這種情況可以治療疼痛和麻木。四肢無力且活動不靈活,通常是濕氣引起的。
醫書說:「土氣過盛叫做敦阜,敦阜失常會導致腹脹,四肢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