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雜病》~ 第五冊 (61)

回本書目錄

第五冊 (61)

1. 黃疸

大溫中丸、小溫中丸、暖中丸、棗礬丸。上前三方,以針砂、醋之類伐肝,以朮、米之類助脾。後一方,以礬、醋之酸瀉肝,以棗肉之甘補脾。實人及田家作苦之人宜之。若虛人與豢養柔脆者,宜佐以補劑。

目黃(經云:目黃者曰黃疸,亦有目黃而身不黃者,故另為條。)

經云:風氣自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眥,其人肥,風氣不得外泄,則為熱中而目黃。(煩渴引飲)。河間青龍散主之。黃疸目黃不除,以瓜蒂散搐鼻取黃水。

【診】:脈沉,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皆發黃。腹脹滿,面痿黃,躁不得睡,屬黃家。黃疸之病,當以十八日為期,治之十日以上宜瘥,反劇為難治。疸病,渴者難治。不渴者,可治。脈洪大,大便利而渴者死。脈微小,小便利,不渴者生。發於陰部,其人必嘔。發於陽部,其人必振寒而發熱。

凡黃家,候其寸口脈近掌無脈,口鼻並冷不可治。疸毒入腹喘滿者危。凡年壯氣實,脈來洪大者易愈。年衰氣虛,脈來微澀者難瘥。年過五十,因房勞飲酒,七情不遂而得,額黑嘔噦,大便自利,手足寒冷,飲食不進,肢體倦怠,服建中、理中、滲濕諸藥不效者,不可為也。

白話文:

黃疸

大溫中丸、小溫中丸、暖中丸、棗礬丸等方劑,前三方用針砂、醋等清洩肝火,用白朮、米等健脾益氣;棗礬丸則用礬、醋的酸味瀉肝火,用棗肉的甜味補脾胃。體質實證的人,以及農村勞作辛苦的人適合服用。但體質虛弱或養尊處優的人,則需搭配補益的藥物。

眼睛發黃(經書記載:眼睛發黃稱為黃疸,但也有眼睛發黃而身體不黃的情況,因此另作說明)。

經書記載:風邪由陽明經侵入胃部,沿經脈上行至眼眶,如果體型肥胖,風邪不能外泄,就會導致內熱而出現眼睛發黃(伴隨口渴想喝水)。河間青龍散可以治療。如果黃疸、眼睛發黃症狀沒有消除,可以用瓜蒂散搐鼻,引出黃水。

診斷:脈象沉弱,口渴想喝水,小便不利,這些都是發黃的症狀。腹部脹滿,面容萎黃,煩躁不安,睡不著覺,屬於黃疸重症。黃疸病一般以十八天為期,治療十天以上應該痊癒,如果病情加重則難以治療。黃疸病,口渴者難治,不渴者容易治療。脈象洪大,大便通暢卻口渴者,預後不良;脈象微弱,小便不利,不口渴者,預後較好。黃疸從下腹部開始,患者必然嘔吐;從上腹部開始,患者必然畏寒發熱。

凡是黃疸重症患者,如果寸口脈靠近手腕處摸不到脈搏,口鼻冰冷,則難以治療。黃疸毒素侵入腹部,導致呼吸困難、腹部脹滿者,病情危急。一般來說,年輕力壯、氣血充足,脈象洪大者容易痊癒;年老體弱、氣血虛弱,脈象微弱、澀滯者則難以痊癒。年過五十,因房事過度、飲酒過量,或七情不順而導致黃疸,伴有額頭發黑、嘔吐、大便溏瀉、手足冰冷、食慾不振、肢體倦怠,服用建中、理中、利水滲濕等藥物無效者,則預後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