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雜病》~ 第三冊 (30)

回本書目錄

第三冊 (30)

1. 咳嗽血

治肺壅非吐不可,精血耗少非不可,唯倒倉法二者俱備,但使吐多於瀉耳,兼灸肺俞五次而愈。脈浮數忌灸,若誤灸之必唾血,唾血而脈浮數,其不可灸又可知也。《脈經》云:肺傷者,其人勞倦則咳唾血。(此為一項,以人參救肺散治之。)其脈細緊浮數,皆唾血,此為躁擾嗔怒,得之肺傷氣壅所致。

(此為一項以降氣寧神之藥治之。)豬心一個,竹刀切開,勿令相離,以沉香末一錢重,半夏七個,入在縫中,紙裹,蘸小便內令濕,煨熟取出,去半夏,只吃豬心,此方嗽血、吐血均冶。熱嗽咽疼,痰帶血絲,或痰中多血,其色鮮者,並宜金沸草散。若服涼藥不愈,其色瘀者,此非熱證,宜杏子湯。

咳嗽甚而吐血者,鮮桑白皮一斤,米泔浸三宿,淨刮上黃皮,銼細,入糯米四兩,焙乾,一處搗為末,每服一二錢,米飲調下。久嗽咯血成肺痿,及吐白涎,胸膈滿悶不食,扁豆散。肺痿吐膿血,甘桔加阿膠紫菀湯。肺痿痰嗽,痰中有血線,盜汗發熱,熱過即冷,食減,劫勞散,前薏苡仁一味方。

咳而胸滿,心胸甲錯,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之吐膿如粥者,肺癰也。然待吐膿而後覺為癰,不已晚乎。《千金》云:咳唾膿血,其脈數實者為肺癰。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痛,脈反滑數,此肺癰也。更於本門細查之。

白話文:

咳嗽咯血

治療肺部阻塞,必須先將痰吐出;精血耗損,則不一定需要吐出。但倒倉法能同時解決這兩種情況,只要吐出的量多於瀉下的量即可。同時配合灸刺肺俞穴五次就能痊癒。如果脈象浮數,則忌諱灸法,若誤用灸法,必會導致唾血。唾血且脈象浮數,則更不能灸治。《脈經》記載:肺受損的人,勞累後就會咳嗽咯血。(此情況可用人參救肺散治療。)如果脈象細緊浮數,皆會唾血,這是由於躁擾嗔怒,導致肺受損氣機阻塞所致。(此情況可用降氣寧神藥物治療。)將一個豬心用竹刀切開,但不要切斷,在切口處放入一錢沉香末和七個半夏,用紙包好,沾濕小便後煨熟,取出後去掉半夏,只吃豬心,此方可治療咳嗽咯血和吐血。熱性咳嗽咽喉疼痛,痰中帶血絲,或痰中帶大量鮮紅色血,宜用金沸草散。如果服用涼藥無效,且痰色暗紫,則非熱證,宜用杏子湯。

咳嗽嚴重並吐血者,可用鮮桑白皮一斤,浸泡在米水中三天三夜,刮去外層黃皮,切碎,加入四兩糯米,烘乾,一起搗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用米湯送服。久咳咯血導致肺痿,並吐出白色唾液,胸膈滿悶不食者,可用扁豆散。肺痿吐膿血者,可用甘桔加阿膠紫菀湯。肺痿痰嗽,痰中帶血絲,盜汗發熱,熱退後即感寒冷,食慾減退者,可用劫勞散,以及單味薏苡仁方。

咳嗽伴胸悶,心胸憋悶,畏寒,脈象數,咽乾不渴,偶爾吐出濁唾液,腥臭,久之吐出膿痰如粥樣者,為肺癰。然而等到吐出膿液才確診為肺癰,是不是太晚了?《千金要方》記載:咳嗽吐出膿血,脈象數而有力者為肺癰。如果口腔乾燥,咳嗽時胸中隱痛,脈象反而滑數,也是肺癰。需要進一步詳細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