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雜病》~ 第三冊 (19)
第三冊 (19)
1. 呃逆
丹溪治超越陳氏二十餘歲,因飽後奔走數里患噦,但食物則連噦百餘聲,半日不止,飲酒與湯則不作,至晚發熱,脈澀數,以血入氣中治之,用桃仁承氣湯加紅花煎服,下汙血數次,即減,再用木香和中丸加丁香服之,十日而愈。(右下例,有實積者宜之。)又治一女子,年逾笄,性躁味厚,炎月因大怒而呃作,作則舉身跳動,脈不可診,神昏不知人,問之乃知暴病。視其形氣俱實,遂以人參蘆二兩煎湯,飲一碗,大吐頑痰數碗,大汗昏睡一日而安。
人參入手太陰,補陰中之陽者也。蘆則反是,大瀉太陰之陽。女子暴怒氣上,肝主怒,肺主氣,經曰怒則氣逆,因怒逆肝木,乘火侮肺,故呃大作而神昏。參蘆善吐,痰盡則氣降而火衰,金氣復位,胃氣得和而解。(上宣例,痰鬱者宜乏。)《三因》云:噦而心下堅痞眩悸者,膈間有痰水所為,虛不禁吐者,宜二陳湯、導痰湯加薑汁、竹瀝。亦有汙血而噦者,丹溪治超越陳氏用桃仁承氣湯是也。
虛不禁下者,於蓄血門求輕劑用之。仲景云:噦逆者,陳皮竹茹湯主之。又云:乾嘔噦,若手足厥者,陳皮湯主之。《本事方》用枳殼五錢,木香二錢半,細末,每服一錢,白湯調下。孫兆方用陳皮二兩去白,水煎通口服,或加枳殼一兩,此皆破氣之劑,氣逆者宜之。唯陳皮竹茹湯,氣逆而虛者宜之。
水寒相搏者,小青龍湯。寒甚加附子尖炒。潔古柿錢散《寶鑑》丁香柿蒂散,羌活附子湯,皆熱劑,唯寒呃宜之。戴復庵以熱呃,唯傷寒有之。其他病發呃者,皆屬寒,用半夏一兩,生薑一兩半,水一碗。煎半碗熱服。或用丁香十粒,柿蒂十個切碎,白水一盞半煎。或理中湯加枳殼、茯苓各半錢,半夏一錢,不效更加丁香十粒。
亦有無病偶然致呃,此緣氣逆而生,重者或經一二日,宜小半夏茯苓湯加枳實半夏湯,或煎湯泡蘿蔔子研取汁,調木香調氣散,乘熱服,逆氣用之最佳。若胃中寒甚,呃逆不已,或復加以嘔吐,輕劑不能取效,宜丁香煮散,及以附子粳米湯,增炒川椒、丁香,每服各二三十粒。治呃逆,於臍下關元灸七壯,立愈,累驗。
又方,男左女右,乳下黑盡處一韭葉許,灸三壯,甚者二七壯。
【診】:心脈小甚為噦。肺脈散者不治。噦聲頻密相連者為實,可治。若半時噦一聲者為虛,難治,多死在旦夕。
【產後呃逆】此惡候也。急灸期門三壯,神效。屈乳頭向下盡處是穴,乳小者,乳下一指為率。男左女右,與乳正直下一指陷中動脈處是穴,炷如小豆大,穴真病立止。丁香散、羌活散,桂心五錢,薑汁三合,水煎服。參附湯。(上皆熱劑。)乾柿一個切碎,以水一盞,煎六分熱呷。(內有熱,不禁熱劑者可用。)
白話文:
呃逆
朱丹溪治療一位比陳氏年長二十多歲的病人,因為飽食後快速奔走數里而患上呃逆,每次進食都會連續呃逆一百多聲,持續半日不止,但飲酒或喝湯則不會呃逆。晚上開始發熱,脈搏澀滯而頻數,丹溪判斷是血瘀阻礙氣機所致,於是使用桃仁承氣湯加紅花煎服,數次排出瘀血後,呃逆減輕。之後再用木香和中丸加丁香服用,十天痊癒。(此方適用於有積滯者。)
又有一位女子,年過十五歲,個性急躁,喜好濃郁的口味,炎熱的月份因大怒而發生呃逆,每次呃逆時全身都會跳動,脈搏摸不到,神志昏迷,不認識人,詢問後才知道是突然發病。觀察其形體氣色都屬於實證,於是用人參、蘆根各二兩煎湯,讓她喝下一碗,大量嘔吐出黏稠的痰液數碗,之後大汗淋漓,昏睡一日後便痊癒。
人參入於手太陰經,補益陰中之陽氣;蘆根則相反,能大瀉太陰經的陽氣。這位女子因暴怒而導致氣逆,肝主怒,肺主氣,經書上說:「怒則氣逆」,所以因怒氣逆犯肝木,肝木乘火侮肺,因此呃逆劇烈而神志昏迷。人參和蘆根善於引吐,痰液排出後,氣機下降,火邪衰退,肺金之氣恢復正常,胃氣和順,呃逆自然解除。(此方適用於痰鬱者。)《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記載:呃逆伴隨心下堅硬痞滿、頭暈心悸者,是膈間有痰水阻塞所致,體質虛弱不能承受嘔吐者,宜用二陳湯、導痰湯加薑汁、竹瀝。也有因瘀血導致呃逆的,丹溪治療超越陳氏的案例就是用桃仁承氣湯。
體質虛弱不能承受瀉下者,應在治療瘀血時選用輕便的藥劑。張仲景說:呃逆者,可用陳皮竹茹湯治療。又說:乾嘔呃逆,若手腳冰冷者,可用陳皮湯治療。《本事方》用枳殼五錢,木香二錢半,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白湯送服。孫兆方用陳皮二兩(去白皮),水煎服,或加枳殼一兩,這些都是疏通氣機的藥物,氣機逆亂者適用。只有陳皮竹茹湯適用於氣逆而虛弱者。
因水寒相搏導致的呃逆,可用小青龍湯治療;寒邪嚴重者,可加附子(先炒至焦黃)。潔古柿蒂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丁香柿蒂散(出自《醫學入門》)、羌活附子湯,這些都是溫熱藥物,僅適用於寒邪導致的呃逆。戴復庵認為,只有傷寒病才會出現因熱邪導致的呃逆,其他疾病引起的呃逆都屬於寒邪,可用半夏一兩、生薑一兩半,水一碗煎至半碗服用。或用丁香十粒、柿蒂十個切碎,加白水一盞半煎服。或用理中湯加枳殼、茯苓各半錢,半夏一錢,若無效可再加丁香十粒。
也有些人無病卻偶然發生呃逆,這是由於氣機逆亂所致,症狀嚴重者可能持續一、兩天,可用小半夏湯加枳實半夏湯,或將蘿蔔子煎湯取汁,調入木香調氣散,趁熱服用,治療氣逆最佳。若胃中寒邪嚴重,呃逆不止,或伴有嘔吐,輕劑無效者,可用丁香煮散,以及附子粳米湯,再加入炒川椒、丁香,每次服用二三十粒。治療呃逆,在臍下關元穴灸七壯,即可痊癒,多次驗證有效。
另一個方法,男性在左側,女性在右側,乳房下方黑色皮膚處(大約一韭葉大小),灸三壯,嚴重者灸十四壯。
【診斷】:心脈微弱者往往是呃逆。肺脈散亂者不宜治療。呃逆聲音頻密連續者為實證,可以治療。若半小時只呃逆一聲者為虛證,難以治療,大多會在旦夕之間死亡。
【產後呃逆】:這是惡性徵兆。立即在期門穴灸三壯,療效顯著。期門穴位於屈曲乳頭向下盡處,乳房小的,以乳頭下約一指寬為準。男性在左側,女性在右側,乳房正下方約一指寬處,在動脈搏動的地方是穴位,艾炷如小豆般大小,穴位準確,疾病就能立即停止。可服用丁香散、羌活散、桂心五錢、薑汁三合,水煎服;也可服用參附湯。(以上皆為溫熱藥物。)乾柿一個切碎,加水一盞,煎至六分熱飲用。(內有熱邪,不能服用溫熱藥者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