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瘍醫》~ 卷之一 (3)
卷之一 (3)
1. 分經絡(四)
人身之有經絡,猶地理之有界分。治病不知經絡,猶捕賊不知界分,其能無誅伐無過之咎乎。況手足十二經絡。有血氣多少之分,如手少陽三焦、足少陰腎、太陰脾多氣少血,手厥陰心包絡、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多血少氣,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多氣多血,此其大較也。多血少氣者易愈,多氣少血者難療,氣多之經可行其氣,血多之經可破其血,不可執一也。
,丹溪曰:六陰經六陽經分布周身,有多氣少血者,有多血少氣者,有多氣多血者,不可一概論也。若夫要害處,近虛處,怯薄處,前哲已曾論及,惟分經之言未聞也。何則?諸經惟少陽、厥陰經之生癰疽,理宜預防,以其多氣少血也。其血本少,肌肉難長,瘡久未合,必成危證。
白話文:
人體就像地理分佈一樣,有經絡貫穿。不懂經絡治病,就像抓賊不了解地界,難道不會遭到懲罰嗎?特別是手足十二經絡,血氣分佈各不相同。像手少陽三焦、足少陰腎、太陰脾氣多血少,手厥陰心包絡、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血多氣少,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氣血都多,這是大致情況。血多氣少容易治癒,氣多血少難以治療,氣多的經絡要疏通氣血,血多的經絡要破血,不能一概而論。
丹溪說:六陰六陽經絡遍布全身,有氣多血少的,有血多氣少的,也有氣血都多的,不能一概而論。要害處、虛弱處、薄弱處,前人已經論述過,但沒有提到分經論述。為什麼呢?因為少陽、厥陰經容易生癰疽,要提前預防,因為它們氣多血少。它們本就血少,肌肉難以再生,瘡口久久不癒,必然會變成危症。
又云:少陽經多氣少血與厥陰經同,少陽有相火,尤甚於厥陰經者,其有不思本經少血,遽用驅毒利藥,以伐其陰分之血,禍不旋踵矣。請述一二成敗之跡,以告來者。予族叔父,平生多慮,質弱神勞,年近五十,忽右膊外側廉上生結核,身微寒熱而易怒,食味頗厚。脈之,俱浮大弦數,而重似澀。
予曰:此多慮而憂傷血,時在初秋,勿輕視之,宜急補以防變證,以人參一斤作膏,下以竹瀝。病者吝費,招一外科,以十宣、五香散相間與服。旬日後,一日大風拔木,病者發熱,神思不佳。急召予視之,核稍高大,似有膿,於中起一紅線,延過肩後,斜走繞背脊,過入右脅下,不痛,覺肩背重而急迫,食有嘔意,脈同前但弦多耳。急作人參膏,入芎、朮、生薑汁飲之,用人參三斤,瘡潰膿干。
白話文:
古文中說:「少陽經氣多血少,與厥陰經相似,少陽經有相火,比厥陰經更甚。若是不顧少陽經血少,急於驅毒利藥,以損耗其陰分之血,禍患將會很快到來。請講述一兩個成敗事例,以告誡後人。我的族叔父,生性多慮,體質虛弱,神思勞倦,年近五十,突然右臂外側肩關節上長了結核,身體微寒熱,易怒,食慾旺盛。把脈時,發現脈象浮大弦數,但沉重而澀。」
我說:「這是多慮憂傷導致血虛,正值初秋時節,不可輕視,應當及時補血以防病情變化,用人參一斤製成膏,以竹瀝送服。」病人因貪圖省錢,找了一位外科醫生,用十宣穴和五香散交替服用。十天后,遇到一場大風,病人發熱,神志不清。我急忙去看,發現結核略微高大,似有膿液,結核中央出現一條紅線,延至肩後,斜著繞過脊背,進入右脅下,不痛,但感覺肩背沉重而緊迫,吃東西有嘔吐的感覺,脈象與之前相同,只是弦數更多。我立刻用人參製成膏,加入川芎、白朮、生薑汁飲用,用人參三斤,結果瘡瘍潰破,膿液流盡。
又與四物湯,加參朮、陳皮、甘草、半夏、生薑,百餘帖而安。此等若在春令,雖神仙不治也。幸而在秋金之令,不幸因時下暴風,激起木中相火而致此,自非參膏驟補,何由得免。(此正涓子所謂補填臟腑之法也。又一人腿外廉生紅腫;一人脅下生紅腫,皆由庸醫誤下之而死,詳見後條。
)或曰:太陰經非多血少氣者乎,何臀疽之生,初無甚苦,往往間有不救者,吾子其能治之乎?予曰:臀居小腹之後,而又在其下,此陰中之陰也,其道遠,其位僻,雖曰多血,氣運不到,氣既不到,血亦罕來,中年以後,不可生癰,才有痛腫,參之脈證,但見虛弱,便與滋補,血氣無虧,可保終吉。
白話文:
患者原本服用四物湯加上參朮、陳皮、甘草、半夏、生薑,一百多帖才好轉。如果是在春天,就算神仙也無法醫治。幸好是在秋天,只是因為突然遇到暴風,導致體內相火上升才發病,如果不是用參膏快速滋補,根本無法痊癒。這正是涓子所說的補填臟腑的方法。還有一個人大腿外側生紅腫,另一個人腋下生紅腫,都是因為庸醫誤下藥而死,詳細情況後面會提到。
有人說:太陰經不是血多氣少嗎?為什麼臀部會長瘡,一開始沒有什麼痛苦,卻常常突然就無法救治?你能治嗎?我說:臀部在小腹之後,又比小腹低,這是陰中之陰,位置偏僻,距離遠。雖然說血多,但氣運不到,氣不到,血也少來。中年之後,這個部位不能長瘡,一旦有疼痛腫脹,脈象顯示虛弱,就需要滋補,血氣不虧,就能保住性命。
若用尋常驅熱、拔毒、舒氣之藥,虛虛之禍,如指諸掌,可不慎歟!,東陽李兄,年逾三十,形瘦膚厚,連得憂患,又因作勞,且過於色,忽左腿外廉側上,發一紅腫,其大如慄。一醫聞其大腑堅實,與承氣湯二帖下之,不效。又一醫教與大黃、硃砂、生粉草。麒麟竭,又二三帖,半月後,召予視之。
曰:事去矣。又一李兄,四十餘,面稍白,神甚勞,忽脅下生一紅腫如桃。一人教用補劑,眾笑且排,於是以流氣飲、十宣散雜進之,旬余後,召予視之。予曰:非惟不與補劑,抑且多得解利,氣血俱備難矣,已而果然。(此二者皆由不預防本經,少陽少血,遽猛浪用大黃攻裡而死之者也。
白話文:
如果用一般的驅熱、解毒、舒氣藥物來治療,虛弱的後果,就像明擺在眼前一樣,怎能不謹慎呢?東陽的李先生,三十多歲,身材瘦弱皮膚粗糙,連續遭受憂愁,又因為勞作過度,並且過於房事,突然左腿外側上方出現紅腫,大小如栗子。一位醫生聽說他的內臟堅實,就給了他兩帖承氣湯,但沒有效果。另一位醫生教他服用大黃、硃砂、生粉草和麒麟竭,又吃了兩三帖,半個月後,他請我來看。
我說:事情已經完了。另一個李先生,四十多歲,面色略白,精神非常勞累,突然腋下長了一個像桃子一樣的紅腫。有人教他用補劑,大家都嘲笑並反對,於是他就用流氣飲和十宣散混在一起服用,十天後,他請我來看。我說:不僅不能用補劑,而且還服用太多瀉藥,氣血都難以維持了,果然不出所料。(這兩個人都是因為沒有預防本經,少陽少血,就貿然使用大黃攻裡而死去的。)
)一男子年近六十,形素肥,初夏於左膊外廉側生一核,方圓二寸余,不甚痛,召予治。診其脈息,緩大而弱。予曰:此因憂悶而生,當氣升散之時,須急與人參膏五六斤。又看作何應。病家召他外科,以十宣散五六帖而瘡甚。予曰:此太虛也,勿以輕小視之。病家不信,一外科仍以十宣散進之,又五六帖,瘡平陷,出清水而死。
此可為因虛而生癰疽者之例。胡經歷女,及笄,性急而形實,未許嫁,厚味積毒已深。髀骨中痛者年餘,醫以氣藥雜治之,愈而復發。至秋冬令,忽大痛發熱,醫者方悟髀樞穴上生附骨疽,在外廉側少陽之分。
其厚味性急自若,自首至尾悉是五香湯、十宣散,服至瘡潰,猶與五香湯者月餘,忽一日惡寒發熱膈滿,醫者不悟升散太多,陰血已絕,孤陽狂越於上,猶恨服五香飲欠多,致膈間有滯,大服以進,一夕喘汗而死。(此二者由不預防本經,少陽血少,遽猛浪用十宣、五香表散而死之者也,可不戒哉。
白話文:
一位六十歲左右的男性,身材肥胖,初夏時在左肩外側長了一個腫塊,直徑約兩寸多,不太痛,請我治療。我診脈發現他的脈象緩慢、有力卻虛弱。我說:「這是因為他憂愁鬱悶而導致的,現在陽氣應該上升散發,必須趕快用人參膏治療,大約五六斤。看看他會有什麼反應。」病人家屬找來外科醫生,用十宣散治療了五六帖,結果腫塊反而更嚴重了。我說:「他身體太虛弱了,不能輕視這個病。」病人家屬不信,外科醫生還是繼續用十宣散治療,又用了五六帖,腫塊平坦凹陷,流出清水,患者就去世了。
這可以作為因虛弱而生癰疽的例子。一位姓胡的女子,到了適婚年齡,個性急躁,身體健壯,還沒嫁人,就因為經常吃豐盛的食物而積聚了毒素。她大腿骨疼痛已經一年多了,醫生用各種藥物治療,雖然好了,但又復發。到了秋冬季節,她突然劇烈疼痛發燒,醫生才意識到她的股骨頭附近長了附骨疽,位置在肩外側少陽經分佈的區域。
她本身就吃得多、性子急躁,治療過程中從頭到尾都用五香湯和十宣散,一直服用到腫塊潰爛,還繼續用五香湯治療了約一個月。有一天她突然發冷發燒,胸悶氣短,醫生沒有意識到升散藥物用太多,導致陰血耗盡,陽氣獨行而上,反而還覺得五香飲沒有服用足夠,導致胸膈有積滯,於是大量服用五香飲,結果一夜之間喘汗而死。
這兩個案例都是因為沒有預防本經,少陽經血氣不足,就貿然大量使用十宣散和五香湯等表散藥物而導致死亡。這件事應該要引起我們的警惕!
)劉宗厚曰:以上病例,不繫膏粱、丹毒、火熱之變,因虛勞氣鬱所致,止宜補形氣,調經脈,其瘡當自消散,蓋不待汗之、下之而已也。其不詳脈證、經絡受病之異者,下之先犯病禁、經禁,故致失手如此。丹溪又曰:才得腫痛,參之脈證,但有虛弱,便與滋補,血氣無虧,可保終吉。
若用尋常驅熱、拔毒及氣藥,虛虛之禍,不旋踵矣。且夫火熱為病,亦有微甚,所謂君火、相火是也。瘡瘍所發,有癰疽癤癧,輕重淺深不同,或止發於一經,或兼二經者,止當求責於一二經,不可干擾余經也,若東垣處方用藥是已。矧有兼風、兼濕、兼痰、兼氣、兼血、兼陰虛等證者,病本不同,治當求責。
白話文:
劉宗厚曰:
以上病症,並非由於過度飲食、丹毒、火熱等因素所致,而是由於虛勞氣鬱所造成。因此,治療應以補益形氣、調和經脈為要,瘡瘍自然會消散,無需刻意發汗或瀉下。
然而,若不詳察脈證、經絡受病的不同,而貿然使用瀉下之法,便會違犯病禁、經禁,因此才會導致治療失誤。
丹溪又曰:
一旦出現腫痛,應先觀察脈證,若僅為虛弱,便可直接滋補。若血氣充沛,則可確保痊癒。
若使用一般的驅熱、拔毒、消氣藥物,則虛虛之禍,很快就會出現。
此外:
火熱為病,也有輕重之分,例如君火、相火。瘡瘍的發作,有癰疽癤癧之分,輕重淺深不一,可能僅發於一經,或兼及二經,治療應針對患病的經絡,不可干擾其他經絡。東垣先生的處方用藥,便是遵循此原則。
更何況,若患者兼有風、濕、痰、氣、血、陰虛等症,則病因各不相同,治療亦應針對病因而治。
前論雖略,比之世俗外科等書,圖人形瘡樣而不分經絡者,此則大有徑庭矣。
頭部,巔(足太陽、厥陰、督脈。)頭角直耳上(中是少陽)。中行(前直鼻上巔,後直須中上巔,督脈。)第二行(足太陽,一寸五分各開兩傍,為頭第三行。)第三行(足少陽。)
面部,額(足少陽、陽明。)鼻(手陽明、太陽,足陽明,督脈。)人中督脈,(手、足陽明。)唇(足陽明。)唇內(足厥陰。)承漿(足陽明,任脈。)上齒(足陽明。)下齒(手陽明。)舌(足太陰、少陰。)目內眥(手足陽明,手足太陽。)目銳眥(手太陽,手、足少陽。
)眉至額(直鼻而上督脈,直目內眥而上足太陽,直目瞳子而上足少陽,直銳眥而上手、足少陽。)頰(直目內眥而下足陽明,直目瞳子而下足陽明。)頰車(足少陽、陽明。)耳(手足少陽,手太陽。)目系(手少陰,足太陽。)
白話文:
雖然之前的論述簡略,但與世俗外科等書相比,圖畫人物瘡瘍卻不分經絡,這就大有不同了。
頭部,頭頂(足太陽、厥陰、督脈)。頭角直耳上(中是少陽)。頭正中(前直鼻上巔,後直須中上巔,督脈)。第二行(足太陽,一寸五分各開兩傍,為頭第三行)。第三行(足少陽)。
面部,額頭(足少陽、陽明)。鼻子(手陽明、太陽,足陽明,督脈)。人中督脈,(手、足陽明)。嘴唇(足陽明)。嘴唇內(足厥陰)。承漿穴(足陽明,任脈)。上齒(足陽明)。下齒(手陽明)。舌頭(足太陰、少陰)。眼內眥(手足陽明,手足太陽)。眼銳眥(手太陽,手、足少陽)。
眉毛至額頭(直鼻而上督脈,直眼內眥而上足太陽,直眼瞳子而上足少陽,直銳眥而上手、足少陽)。臉頰(直眼內眥而下足陽明,直眼瞳子而下足陽明)。頰車穴(足少陽、陽明)。耳朵(手足少陽,手太陽)。眼睛(手少陰,足太陽)。
頸項部,項中間(督脈)。拔項大筋中(足太陽)。當完骨下(手少陽,項大筋之前,耳之後也。)當耳下(足少陽。)當曲頰下(手太陽。)曲頰前(一寸手陽明。)挾喉兩旁動脈(足太陽、陽明。)缺盆中(任脈。)咽(手太陰、少陰、足太陰。)喉嚨(足少陰、陽明。)喉嚨後(足厥陰。)
肩,前廉(手陽明。)後廉(手太陽。)上廉(手、足少陽。)
背部,中行(督脈。)第二行(足太陽。)第三行(足太陽。)
膺輸部,中行(任脈。)第二行(足少陰。)第三行(足陽明。)第四行(足太陰。)
腹部,中間行(任脈。)第二行(足少陰。)第三行(足陽明。)第四行(足太陰。)
白話文:
頸部後方正中是督脈循行之處,兩側靠近髮際處是足太陽經脈,往下一點是手少陽經脈,靠近耳朵是足少陽經脈,靠近下巴是手太陽經脈,下巴前一寸處是手陽明經脈,頸部兩側動脈處是足太陽和足陽明經脈,鎖骨凹陷處是任脈,咽喉處是手太陰、手少陰和足太陰經脈,喉嚨處是足少陰和足陽明經脈,喉嚨後方是足厥陰經脈。
肩膀前側是手陽明經脈,後側是手太陽經脈,上側是手少陽和足少陽經脈。
背部正中是督脈循行之處,第二行是足太陽經脈,第三行也是足太陽經脈。
胸部正中是任脈循行之處,第二行是足少陰經脈,第三行是足陽明經脈,第四行是足太陰經脈。
腹部正中是任脈循行之處,第二行是足少陰經脈,第三行是足陽明經脈,第四行是足太陰經脈。
腋下,中間(手厥陰。)前(手太陽。)後(手太陰。)
脅部,腋直下髀樞(足少陽。)
臑部(自肩至肘曰臑。),前廉(手陽明。)後廉(手太陽。)外廉(手太陽。)內廉(手少陰。)內前廉(手少太陰。)內後廉(手少陰。)
臂部,上廉(手陽明。)下廉(手太陰。)外廉(手少陽。)內廉(手厥陰。)內上廉(手太陰。)內下廉(手少陰。)
股脛部,前廉(足陽明。)後廉(足太陽。)外廉(足少陽。)內廉(足厥陰。)內前廉(足太陰。)
諸經嚮導藥
太陽經,上羌活,下黃柏。
白話文:
腋窩處,中間屬於手厥陰經,前面屬於手太陽經,後面屬於手太陰經。
脅部,腋窩下方直達髀樞骨處屬於足少陽經。
臑部(從肩膀到手肘稱為臑),前面屬於手陽明經,後面屬於手太陽經,外側屬於手太陽經,內側屬於手少陰經,內側前方屬於手少太陰經,內側後方屬於手少陰經。
手臂部位,上面屬於手陽明經,下面屬於手太陰經,外側屬於手少陽經,內側屬於手厥陰經,內側上面屬於手太陰經,內側下面屬於手少陰經。
大腿和小腿部位,前面屬於足陽明經,後面屬於足太陽經,外側屬於足少陽經,內側屬於足厥陰經,內側前面屬於足太陰經。
各經絡的藥物導引:
太陽經,上面用羌活,下面用黃柏。
陽明經,上白芷、升麻,下石膏。
少陽經,上柴胡,下青皮。
太陰經,上桔梗,下白芍藥。
厥陰經,上柴胡,下青皮。
手太陰肺,(南星,款冬花,升麻,桔梗,山藥,檀香,五味子,粳米,阿膠,蔥白,麥門冬杏仁,白茯苓,麻黃,益智,丁香,桑白皮,知母,天門冬,梔子,黃芩,石膏,白豆蔻,砂仁。檀香、豆蔻為使。)
白話文:
陽明經,上用白芷、升麻,下用石膏。少陽經,上用柴胡,下用青皮。太陰經,上用桔梗,下用白芍。厥陰經,上用柴胡,下用青皮。手太陰肺經,用南星、款冬花、升麻、桔梗、山藥、檀香、五味子、粳米、阿膠、蔥白、麥門冬、杏仁、白茯苓、麻黃、益智、丁香、桑白皮、知母、天門冬、梔子、黃芩、石膏、白豆蔻、砂仁。其中檀香、豆蔻為使藥。
足太陰脾,(茱萸,草豆蔻,砂仁。人參、益智為使。防風,代赭石,益智,甘草,半夏,赤茯苓,當歸,蒼朮,白朮,麻子仁,黃耆,膠飴。)
通入手足太陰肺脾,(白芍藥酒浸,升麻,芍藥,木瓜,玄胡索,藿香,砂仁。)
手陽明大腸,(升麻,麻子仁,秦艽,薤白,石膏,白芷,肉豆蔻,白石脂,砂仁。白石脂為使。)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可用茱萸、草豆蔻、砂仁等藥材,輔以人參、益智;另外,防風、代赭石、益智、甘草、半夏、赤茯苓、當歸、蒼朮、白朮、麻子仁、黃耆、膠飴也可使用。
足太陰脾經與手足太陰肺脾經相通,可用白芍(藥酒浸泡)、升麻、芍藥、木瓜、玄胡索、藿香、砂仁等藥材。
手陽明大腸經,可用升麻、麻子仁、秦艽、薤白、石膏、白芷、肉豆蔻、白石脂、砂仁等藥材,白石脂為輔。
足陽明胃,(丁香,草豆蔻,砂仁,防風,石膏,知母,白朮,神麯,葛根,烏藥,半夏,升麻,蔥白,蒼朮,白芷。)
通入手足陽明,(麻黃、酒,連翹,升麻,白朮,大黃、酒,葛根,石膏,白芷,檀香。佐以他藥。)
手少陽三焦,(川芎,大黃、酒,柴胡,青皮,白朮,黃耆,熟地,石膏,細辛,附子,地骨皮。)
白話文:
足陽明胃經,可以治療的藥物包括:丁香、草豆蔻、砂仁、防風、石膏、知母、白朮、神麴、葛根、烏藥、半夏、升麻、蔥白、蒼朮、白芷。
足陽明胃經和手足陽明經都通,可以治療的藥物包括:麻黃、酒、連翹、升麻、白朮、大黃、酒、葛根、石膏、白芷、檀香。可以根據情況搭配其他藥物。
手少陽三焦經,可以治療的藥物包括:川芎、大黃、酒、柴胡、青皮、白朮、黃耆、熟地、石膏、細辛、附子、地骨皮。
足少陽膽,(半夏,草龍膽,柴胡。)
通入手足少陽,(青皮,柴胡,川芎,連翹。)
手厥陰心包絡,(牡丹皮,白朮,沙參,柴胡,熟地,敗醬。)
足厥陰肝,(草龍膽,山茱萸,阿膠,瞿麥,桃仁,蔓荊子,代赭石,當歸,甘草,青皮,羌活,吳茱萸,白朮,紫石英。)
白話文:
足少陽膽經,可以用半夏、草龍膽、柴胡來治療。
足少陽膽經和手少陽三焦經相通,可以用青皮、柴胡、川芎、連翹來治療。
手厥陰心包絡,可以用牡丹皮、白朮、沙參、柴胡、熟地、敗醬來治療。
足厥陰肝經,可以用草龍膽、山茱萸、阿膠、瞿麥、桃仁、蔓荊子、代赭石、當歸、甘草、青皮、羌活、吳茱萸、白朮、紫石英來治療。
通入手足厥陰,(青皮,熟地,柴胡,川芎,皂角,苦茶,桃仁。)
手太陽小腸,(白朮,生地黃,赤石脂,羌活,赤茯苓,砂仁。赤石脂為使。)
足太陽膀胱,(滑石,蔓荊子,豬苓,澤瀉,桂枝,茵陳,白茯苓,黃柏,羌活,麻黃。)
通入手足太陽,(蔓荊子,防風,羌活,藁本,大黃酒,黃柏,白朮,澤瀉,防己,茴香。)
白話文:
治療手足厥陰經的藥物有青皮、熟地、柴胡、川芎、皂角、苦茶、桃仁。
治療手太陽小腸經的藥物有白朮、生地黃、赤石脂、羌活、赤茯苓、砂仁,其中赤石脂為使藥。
治療足太陽膀胱經的藥物有滑石、蔓荊子、豬苓、澤瀉、桂枝、茵陳、白茯苓、黃柏、羌活、麻黃。
治療手足太陽經的藥物有蔓荊子、防風、羌活、藁本、黃酒、黃柏、白朮、澤瀉、防己、茴香。
手少陰心,(麻黃,代赭石,桂心,當歸,生地,黃連,紫石英,梔子,獨活,赤茯苓。)
足少陰腎,(知母,地骨皮,黃柏,阿膠,豬膚,玄參,牡丹皮,敗醬,牡蠣,烏藥,山茱萸,豬苓,白茯苓,檀香,甘草,益智,天門冬,澤瀉,五味子,丁香,獨活、或用梢,吳茱萸,砂仁,黃柏,茯苓為使。桔梗,或用梢。)
通入手足少陰,(五味子,細辛,熟地,澤瀉,地榆,附子,知母,白朮。)
命門,(附子,沉香,益智,黃耆。)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主治的藥物有麻黃、代赭石、桂心、當歸、生地、黃連、紫石英、梔子、獨活、赤茯苓。
足少陰腎經主治的藥物有知母、地骨皮、黃柏、阿膠、豬膚、玄參、牡丹皮、敗醬、牡蠣、烏藥、山茱萸、豬苓、白茯苓、檀香、甘草、益智、天門冬、澤瀉、五味子、丁香、獨活或用梢、吳茱萸、砂仁、黃柏、茯苓。另外,桔梗或用梢也可以使用。
通入手足少陰經的藥物有五味子、細辛、熟地、澤瀉、地榆、附子、知母、白朮。
命門主治的藥物有附子、沉香、益智、黃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