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瘍醫》~ 卷之一 (2)
卷之一 (2)
1. 癰疽之源(一)
不內外因者,經所謂膏粱之變,足生大疔,更如持虛。又東方之域,魚鹽之地,其民食魚嗜咸,安其處,美其食,魚熱中,咸勝血,故其民黑色疏理,其病為癰疽。又有服丹石、法酒而致者,亦膏粱之類也。李東垣曰:膏粱之變,亦是滋味過度,榮氣不從,逆於肉理,榮氣者,胃氣也。
飲食入胃,先輸於脾而朝於肺,肺朝百脈,次及皮毛,先行腸道,下歸五臟六腑而氣口成寸矣。今富貴之人,不知其節,法酒、肥羊,雜以厚味,積久大過。其氣味俱厚之物,乃陽中之陽,不能走空竅而先行陽道,乃反行陰道則濕氣大勝,子令母實,火乃大旺。熱濕既盛,必來克腎,若不慎房事,損其真水,水乏則從濕氣之化而上行,其瘡多出背上及腦,此為大疔之最重者。若毒氣出肺或脾胃之部分,毒之次也,若出於他經,又其次也。
濕熱之毒所止處,無不潰爛,故經言膏粱之變,足生大疔。更加持虛者,如持虛器以更物,則無不更矣。治大疔之法,必當瀉其榮氣。以標本言之先受病為本,非苦寒之劑為主為君,不能除其苦楚疼痛也,如東垣治元好問,丹溪治老婦腦疽,皆因好酒,故以三黃、大黃,酒製治之,又如排膿散、當歸散之類是也。
又有盡力房室,精虛氣節之所致者,亦屬不內外因,當以補虛內托為主,亦忌用五香之藥,耗真陰而助邪熱。治之之藥,如內固黃耆湯、神效托裡散之類也。經云:五臟菀熱,癰發六腑。又云:六腑不和,留結為癰。又云: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肺乘肝則為癰,腎移寒於肝,癰腫少氣,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此皆臟腑之變,亦屬內因者也。
東垣曰:生氣通天論云:榮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又云:膏粱之變,足生大疔,受如持虛。陰陽應象論云: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是言濕氣外傷則榮氣不行,營衛者,皆營氣之所經營也,營氣者胃氣也,運氣也。榮氣為本,本逆不行,為濕氣所壞而為瘡瘍也。
膏粱之變亦是,言厚滋味過度,而使榮氣逆行,凝於經絡為瘡瘍也。此邪不在表亦不在裡,唯在其經中道病也。以上《內經》所說,俱言因營氣逆而作也。遍看諸瘡瘍論中,多言二熱相搏,熱化為膿者。有隻言熱化為膿者,有言濕氣生瘡,寒化為熱而為膿者,此皆瘡疽之源也。
宜於所見部分,用引經藥;併兼見證中,分陰證陽證,先瀉營氣是其本,本逆助火,濕熱相合,敗壞肌肉而為膿血者比治次也。宜遠取諸物以比之,一歲之中,大熱無過夏,當是時諸物皆不壞爛,壞爛者,交秋濕令大行之際也。近取諸身,熱病在身,止顯熱而不敗壞肌肉,此理明矣,標本不得,邪氣不服,言一而知百者,可以為上工矣。
白話文:
癰疽之源(一)
富貴之人飲食過度,吃肥甘厚味,導致身體內部的氣血運行失調,產生癰疽。東方沿海地區的人們,常吃魚、鹽,飲食偏鹹,也容易導致癰疽。服用丹藥或藥酒也可能造成類似情況。李東垣認為,所謂“膏粱之變”,就是指飲食過於肥甘厚味,導致營養物質無法正常輸送到身體各處,反而逆行於經絡,從而引起癰疽。
食物進入胃部後,首先輸送到脾臟,然後到達肺臟,再由肺臟輸送到全身經脈、皮膚毛髮以及腸道,最後到達五臟六腑。富貴之人不知節制,大量食用肥甘厚味和酒類,這些食物性質厚重,屬於陽中之陽,無法通過正常經絡運行,反而逆行於陰經,導致濕氣過盛,陽氣過旺,進而損傷腎臟。若再不注意房事,損傷精氣,則濕氣上行,瘡瘍多發於背部和頭部,這是最嚴重的癰疽。如果毒氣侵犯肺臟或脾胃,則病情較輕;如果侵犯其他經絡,則更輕。
濕熱之毒所到之處,都會潰爛。因此古籍記載“膏粱之變,足生大疔”,意思是說,飲食過度就像用破損的器皿盛放東西,必然會導致損壞。治療癰疽,必須先瀉去過盛的營養物質(榮氣)。以標本論治,先受病者為本,必須使用苦寒類藥物才能消除疼痛。例如,東垣(李東垣)治療元好問,丹溪(朱丹溪)治療老婦腦疽,都是因為嗜酒,因此使用三黃、大黃等藥物治療,也包括排膿散、當歸散等藥方。
過度房事導致精氣虧虛,也會產生癰疽,這屬於內因。治療此類癰疽,應以補虛內托為主,忌用辛香之藥,以免耗傷陰精,助長邪熱。治療此類癰疽的藥物,如內固黃耆湯、神效托裡散等。古籍記載:“五臟積熱,癰疽發於六腑;六腑不和,留結成癰;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肺氣勝過肝氣則生癰;腎臟寒邪移至肝臟則癰腫少氣;脾臟寒邪移至肝臟則癰腫筋攣。”這些都是臟腑功能失調引起的,屬於內因。
李東垣引用《生氣通天論》中“榮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以及“膏粱之變,足生大疔,受如持虛”的說法。《陰陽應象論》中也提到“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說明濕邪外侵,會導致榮氣運行不暢,而榮氣(即胃氣)是氣血運行的根本,榮氣逆亂,則會形成瘡瘍。
“膏粱之變”也是如此,指的就是肥甘厚味過度,導致榮氣逆行,凝滯於經絡,形成瘡瘍。這種邪氣不在表也不在裡,而在經絡之中。以上《內經》的論述,都指出癰疽的成因是榮氣逆亂。許多瘡瘍論述中,都提到兩種熱邪相搏,熱邪化膿;也有一些論述只提到熱邪化膿,或者濕邪生瘡,寒邪化熱而化膿,這些都是癰疽的病因。
治療時,應根據病變部位,選用引經藥物;並根據陰陽虛實,辨證論治。首先瀉去過盛的榮氣,因為榮氣逆亂會助長火邪,濕熱相合,導致肌肉腐爛化膿。可以舉例說明:一年之中,最熱的是夏天,但此時萬物不會腐爛;只有在秋天的濕氣盛行時,才會腐爛。同樣,人體發熱時,也只是表現為發熱,而不會腐爛肌肉。這說明標本必須兼顧,邪氣才能去除。掌握了這個道理,就能融會貫通,成為治療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