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 (1)
(1)
1. 婦人產後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一
問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痙。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鬱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
【註】新產之婦,畏其無汗,若無汗則榮衛不和。而有發熱無汗,似乎傷寒表病者,但舌無白苔可辨也。故喜其有汗,而又恐汗出過多,表陽不固,風邪易入,而為項强腰背反張之痙病也。新產之婦,畏血不行,若不行則血瘀於裏。而有發熱腹痛,似乎傷寒裏病者,但以舌無黃苔可辨也。故喜其血下,而又恐血下過多,陰亡失守,虛陽上厥,而為昏冒不省,合目汗出之血暈也。新產雖喜其出汗,喜其血行,又恐不免過傷陰液,致令胃干腸燥,而有潮熱譫語,大便硬難,似乎陽明胃家實者。故仲景於產後首出三病,不只為防未然之病,而更為辨已然之疑也。昏冒而曰鬱冒者,謂陰陽虛鬱,不相交通而致冒也。
【集註】尤怡曰:痙,筋病也,血虛汗出,筋脈失養,風入而益其勁也。鬱冒,神病也,亡陰血虛,陽氣遂厥,而陰復鬱之,則頭眩而目瞀。大便難者,液病也,胃藏津液,滲灌諸陽,亡津液胃燥,則大腸失其潤而便難也。三者不同,其為亡血傷津則一也。
產婦鬱冒,其脈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頭汗出。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大便堅,嘔不能食,小柴胡湯主之。病解能食,七八日更發熱者,此為胃實,大承氣湯主之。
【註】此承上條互詳其義,以明其治也。產婦昏冒,脈微弱者,是氣血俱虛應得之診也。不能食者,是胃氣未和應得之候也。大便反堅者,是腸胃枯乾應得之病也。究之鬱冒所以然者,由血虛則陰虛,陰虛則陽氣上厥而必冒也。冒家欲解,必大汗出者,是陽氣鬱得以外泄而解也,故產婦喜汗出也。由此推之,血瘀致冒,解必當血下,是陰氣鬱得以內輸而解也。最忌者,但頭汗出,則為陰亡下厥,孤陽上出也。大便堅,嘔不能食,用小柴胡湯,必其人舌有苔身無汗,形氣不衰者始可,故病得解,自能食也。若有汗當減柴胡,無熱當減黃芩,嘔則當倍薑、半,虛則當倍人參,又在臨證之變通也。大便堅,七八日更發熱,用大承氣湯,亦必其人形氣俱實,胃强能食者始可也。若氣弱液乾,因虛致燥,難堪攻下者,則又當內用元明粉以軟堅燥,外用諸導法以潤廣腸,緩緩圖之也。
【集註】尤怡曰:鬱冒雖有客邪,而其本則為裏虛,故其脈微弱也。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津液上行不下逮之象。所以然者,亡陰血虛,孤陽上厥,而津液從之也。厥者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者,陰陽乍離,故厥而冒,及陰陽復通,汗乃大出而解也。產婦新虛,不宜多汗,而此反喜汗出者,血去陰虛,陽受邪氣而獨盛,汗出則邪去,陽弱而後與陰相和,所謂損陽而就陰是也。
白話文:
有醫生問:剛生產完的婦女有三種常見的疾病,第一種是痙攣,第二種是昏迷,第三種是大便困難,這是什麼原因呢?
醫生回答:剛生產完的婦女,因為失血過多導致身體虛弱,容易出汗,也容易受到風邪侵襲,所以會導致痙攣。失血後又流汗,體內寒氣增加,所以會昏迷。因為體液流失,胃腸乾燥,所以會大便困難。
【註解】剛生產完的婦女,最怕的是沒有汗,如果沒有汗,身體的氣血循環就會不順暢。如果有發燒但是沒有汗的狀況,看起來像是感冒引起的表證,但是可以從舌頭沒有白苔來區分。因此,產婦有汗是好事,但是又怕出汗過多,導致體表的陽氣不夠穩固,風邪容易侵入,進而引起脖子僵硬、腰背反張的痙攣。剛生產完的婦女,也怕身體的血運行不暢,如果血運行不暢,就會瘀積在體內。如果有發燒、肚子痛的狀況,看起來像是感冒引起的裡證,但是可以從舌頭沒有黃苔來區分。因此,產後血能夠順利排出是好事,但是又怕出血過多,導致陰液流失,虛弱的陽氣上浮,進而引起昏迷、不省人事、眼睛緊閉、冒汗的血暈。剛生產完的婦女雖然希望她們能出汗、血能順利排出,但是又怕會過度損傷體內的陰液,導致胃腸乾燥,引起潮熱、胡言亂語、大便乾燥堅硬,看起來像是陽明胃家實證。所以,張仲景在討論產後疾病時,首先列出這三種病,不只是為了預防還沒發生的疾病,更是為了辨別已經出現的疑似疾病。昏迷又稱作鬱冒,是指陰陽虛弱、氣血不通暢導致的昏迷。
【集註】尤怡說:痙攣是筋脈的疾病,因為血虛導致出汗,筋脈失去滋養,風邪侵入後會使病情加劇。鬱冒是神志的疾病,因為失血導致陰血虛弱,陽氣上浮,陰氣鬱積,所以會頭暈眼花。大便困難是體液的疾病,胃負責儲存體液,並將體液輸送到身體各處,體液流失、胃部乾燥,就會導致大腸失去潤滑而排便困難。這三種疾病雖然不同,但都是因為失血傷津造成的。
產婦如果昏迷,脈象會微弱,食慾不振,大便反而堅硬,而且只有頭部出汗。這是因為體內血虛導致陽氣上逆,上逆就一定會導致昏迷。昏迷想要解除,一定要大量出汗。因為血虛導致陽氣下沉,虛弱的陽氣上浮,所以頭部會出汗。產婦之所以適合出汗,是因為體內陰血虛弱,陽氣獨自旺盛,所以當出汗後,陰陽才能恢復平衡。如果大便堅硬、嘔吐、吃不下東西,可以用小柴胡湯來治療。如果病好了,也能夠吃東西了,但是過了七八天又發燒,這是因為胃腸有實熱,可以用大承氣湯來治療。
【註解】這一段是承接上一段內容,詳細解釋疾病的意義,並說明如何治療。產婦昏迷、脈象微弱,這是氣血虛弱的症狀。不能進食,這是胃氣不和的表現。大便反而堅硬,這是腸胃乾燥的症狀。追究昏迷的原因,是由於血虛導致陰虛,陰虛導致陽氣上逆而昏迷。昏迷想要解除,一定要大量出汗,這是因為鬱積的陽氣得以宣洩出來而解。所以,產婦適合出汗。由此推斷,如果是血瘀導致的昏迷,要解除必須讓瘀血排出,這是因為鬱積的陰氣得以向內疏通而解。最忌諱的是只有頭部出汗,這是因為陰液喪失、陽氣下沉,虛弱的陽氣上浮所致。如果大便堅硬、嘔吐、吃不下東西,可以用小柴胡湯,但前提是這個人舌頭有苔、身上沒有汗、身體狀況還不差,這樣病才能解,也能夠吃東西了。如果有出汗,應該減少柴胡的用量;如果沒有發熱,應該減少黃芩的用量;如果有嘔吐,應該加倍生薑、半夏的用量;如果身體虛弱,應該加倍人參的用量。這些都要根據臨床狀況靈活變通。如果大便堅硬,過了七八天又發燒,可以用大承氣湯,但前提是這個人身體狀況良好、胃氣強健、能吃東西,才能使用。如果體弱液乾,因為虛弱導致乾燥,難以承受攻下藥的,那麼就應該在內部使用元明粉來軟化堅硬乾燥的大便,外部使用各種導瀉的方法來潤滑腸道,慢慢圖之。
【集註】尤怡說:昏迷雖然有外邪的影響,但根本原因是體內虛弱,所以脈象會微弱。嘔吐、吃不下東西、大便反而堅硬、只有頭部出汗,這是津液向上走而不能向下傳輸的現象。這是因為陰血虛弱,虛弱的陽氣上逆,導致津液跟著上跑。上逆就一定會導致昏迷,昏迷想要解除,一定要大量出汗,這是因為陰陽短暫分離,所以會上逆而昏迷,等到陰陽恢復暢通,汗自然會大量排出而解。產婦剛生產完身體虛弱,不適合出汗過多,但是這裡卻適合出汗,是因為失血導致陰虛,陽氣受到邪氣的影響而獨自旺盛,出汗可以去除邪氣,陽氣虛弱後才能與陰氣調和,這就是所謂的「損陽而就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