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 卷三 (1)
卷三 (1)
1. 奔豚氣病脈證并治第八
師曰:病有奔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從驚發得之。
【按】篇中只有奔豚一證,而吐膿、驚怖、火邪皆簡脫,必有缺文。
師曰:奔豚病從少腹起,上衝咽喉,發作欲死,復還止,皆從驚恐得之。
【註】奔豚者,腎病也,以其病從少腹上衝咽喉,有如豚竄奔突之狀,故名之也。
發作則腎氣上乘於心而欲死,作已則氣衰復還於腎而止,故其病雖有微甚不同,然必皆從驚恐得之。
蓋驚傷心,恐傷腎,兩藏交病也。
水能勝火,腎上凌心,故治法宜瀉腎而補心也。
【集註】張從政曰:驚者,為自不知故也;恐者,為自知也。
白話文:
老師說,病症有奔豚、吐膿、驚怖、火邪,這四種病都是因為驚嚇而引起的。
老師又說,奔豚病從小腹開始,向上衝到咽喉,發作時像要死了一樣,然後又慢慢恢復,這些都是因為驚恐造成的。
奔豚病是腎臟的病症,因為病症從小腹向上衝到咽喉,就像小豬一樣奔竄跳躍,所以叫做奔豚。
發作時腎氣上衝到心臟,就好像快要死了,發作完畢後腎氣衰弱,又回到腎臟而停止,所以雖然症狀有輕有重,但都是因為驚恐造成的。
因為驚嚇傷心,恐懼傷腎,所以是心腎兩臟共同患病。
水能剋火,腎氣上衝到心臟,所以治療方法應該要瀉腎補心。
張從政說,驚嚇是不知情的,恐懼是知情的。
周揚俊曰:少陰脈循喉嚨,因其所繫之經,而上衝殊便也。
發汗後,燒鍼令其汗,鍼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主之。
【註】此條與《傷寒論》同。
《傷寒論》中無「發汗後」三字,而有「太陽傷寒者,加温鍼必驚也」十一字,當從《傷寒論》為是。
蓋明所以致驚之由非一端,卽寒侵鍼處,亦能為是病也。
夫太陽傷寒者,加温鍼必驚也,謂病傷寒之人,卒然加以温鍼,其心必驚,非謂温鍼之後必生驚病也。
燒鍼,卽温鍼也,燒鍼取汗亦汗法也。
白話文:
周揚俊曰:少陰脈循喉嚨,因其所繫之經,而上衝殊便也。
周揚俊說:少陰經脈循行於喉嚨,因為它所連接的經脈,所以向上衝擊特別容易。
發汗後,燒鍼令其汗,鍼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主之。
發汗之後,用燒過的針灸刺激出汗,針刺部位受寒,出現小疙瘩且發紅者,必然會出現奔豚症,氣從小腹上衝至心臟,在小疙瘩上各灸一壯,並用桂枝加桂湯治療。
【註】此條與《傷寒論》同。
註:這條內容與《傷寒論》相同。
《傷寒論》中無「發汗後」三字,而有「太陽傷寒者,加温鍼必驚也」十一字,當從《傷寒論》為是。
《傷寒論》中沒有「發汗後」這三個字,而是有「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這十一字,應該以《傷寒論》的記載為準。
蓋明所以致驚之由非一端,卽寒侵鍼處,亦能為是病也。
因為導致驚恐的原因不只一種,寒邪入侵針刺部位,也能引起這種病症。
夫太陽傷寒者,加温鍼必驚也,謂病傷寒之人,卒然加以温鍼,其心必驚,非謂温鍼之後必生驚病也。
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是指患了傷寒的人,突然用溫針灸刺,就會心驚,並不是說溫針灸刺之後一定會產生驚恐的病症。
燒鍼,卽温鍼也,燒鍼取汗亦汗法也。
燒針,就是溫針,用燒針取汗也是一種發汗方法。
鍼處宜當避寒,若不知謹,外被寒襲,火鬱脈中,血不流行,所以有結核腫赤之患也。
夫温鍼取汗,其法亦為迅烈矣,既鍼而營不奉行作解,必其人素寒陰盛也。
故雖有温鍼之火,但發核赤,又被寒侵,故不但不解,反召陰邪,而加鍼之時,心既驚虛,所以腎水陰邪,得上凌心陽而發奔豚也。
奔豚者,腎水陰邪之氣,從少腹上衝於心,若豚之奔也。
先灸核上各一壯者,外祛其寒邪,繼與桂枝加桂湯者,內伐其腎邪也。
【集註】周揚俊曰:奔豚,北方腎邪也。
燒鍼令汗,縱不合法,與少陰何與而作奔豚?蓋太陽相表裏也,鍼處被寒,核起而赤,吾知前此之邪未散,而後此之邪復入,惟桂能伐腎邪也。
白話文:
針灸時應注意避寒,若不謹慎,外受寒邪入侵,體內陽氣鬱結,血脈運行不暢,就會導致結核腫赤等病症。
溫針取汗雖然效果迅速,但如果針灸後身體不適,反而加重病情,說明患者本身寒性體質,陰氣過盛。
即使用溫針的熱力,但因結核腫赤,又受到寒邪侵襲,不僅不能解除病症,反而會招來陰邪,加重病情。而針灸時心神驚懼,腎水陰邪就會趁機上犯心陽,導致奔豚症。
奔豚症是指腎水陰邪之氣從下腹部上衝心臟,如同小豬奔走一般。
應先灸核上各一壯,以驅除外寒,再服用桂枝加桂湯,內服藥物來祛除腎邪。
奔豚症是北方腎邪所致。
用燒針取汗,即使方法不當,也不應該與少陰經有關而導致奔豚症。因為太陽經與少陰經表裏相通,針灸部位受寒,導致結核腫赤,說明之前的邪氣尚未散盡,而新的邪氣又侵入體內。只有桂枝能夠祛除腎邪。
所以用桂加入桂枝中,一以外解風邪,一以內泄陰氣也。
先灸核上者,因寒而腫,惟灸消之也。
桂枝加桂湯方
桂枝(五兩) 芍藥(三兩) 甘草(炙,二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奔豚,氣上衝胸,腹痛,往來寒熱,奔豚湯主之。
【註】奔豚氣上衝咽喉,發作欲死,是奔豚之甚者也。
氣上衝胸,腹痛,往來寒熱,是奔豚之微者也。
甚者以桂枝加桂湯,從腎逐陰降逆也;微者以奔豚湯,從心調血散逆也。
奔豚湯方
甘草 芎藭 當歸(各二兩) 半夏(四兩) 黃芩(二兩) 生葛(五兩) 芍藥(二兩) 生薑(四兩) 甘李根白皮(一升)
白話文:
因此,在桂枝湯中加入桂枝,一方面可以外解風邪,另一方面可以內泄陰氣。先灸核上是因為寒氣導致腫脹,只有灸法才能消除它。
桂枝加桂湯的方劑:桂枝(五兩)、芍藥(三兩)、甘草(炙,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以上五味藥材,以水七升,用微火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
奔豚症,氣上衝胸,腹痛,往來寒熱,奔豚湯主治。
奔豚症氣上衝咽喉,發作時好像要死掉,這是奔豚症的嚴重情況。氣上衝胸,腹痛,往來寒熱,這是奔豚症的輕微情況。
嚴重者用桂枝加桂湯,從腎臟驅逐陰氣,降逆氣;輕微者用奔豚湯,從心臟調和血液,散除逆氣。
奔豚湯的方劑:甘草、芎藭、當歸(各二兩)、半夏(四兩)、黃芩(二兩)、生葛(五兩)、芍藥(二兩)、生薑(四兩)、甘李根白皮(一升)。
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集解】沈明宗曰:用芎、歸、白芍、甘草調養厥陰、少陽血氣之正,而邪自外出;以生葛、黃芩、半夏、生薑佐李根,解半表半裏之寒熱,而逆可散。
蓋奔豚雖屬腎病,然兼厥陰、少陽之邪而發者有之。
仲景用此方,明非僅寒邪一端致然也。
發汗後,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註】發汗後,心下悸者,心陽虛,本經自病也。
臍下悸者,腎邪乘虛上干心病也。
奔豚者,臍下氣動而上衝也。
欲作奔豚者,有似奔豚之狀而將作未作也。
白話文:
取九味藥材,用兩斗水煮成五升,溫溫地喝下一升,每天三次,晚上一次。
這九味藥中,芎、歸、白芍、甘草能調養厥陰、少陽血氣的正氣,使邪氣自然排出;生葛、黃芩、半夏、生薑配合李根,能解表裏寒熱,逆氣也能散去。
奔豚雖然屬於腎臟疾病,但也有因厥陰、少陽邪氣入侵而引起的。
張仲景用這個方子,說明奔豚不只是寒邪單一原因造成的。
如果發汗後,臍下悸動,想要發作奔豚,可以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治療。
發汗後,心下悸動,是心陽虛弱,本身經脈就生病了。
臍下悸動,是腎邪趁虛而入,上犯心臟引起的。
奔豚,是指臍下氣機上衝而動。
欲作奔豚,是指有類似奔豚的症狀,但尚未真正發作。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所以補火土而伐水邪也。
上條發明外感寒邪,能病奔豚,此條更申明內有水氣,亦能病奔豚也。
【集註】徐彬曰:仲景論證,每合數條以盡其變。
言奔豚由於驚,又言其從少腹衝至咽喉,又言其兼腹痛,而往來寒熱,又言其兼核起,而無他病,又言汗後臍下悸,欲作奔豚而未成者,其淺深瞭然。
用和解,用伐腎,用桂不用桂,酌治微妙。
奔豚一證,病因證治,無復剩義,苟不會仲景立方之意,則峻藥畏用,平劑寡效,豈古方不宜於今哉。
周揚俊曰:汗本心之液,發汗而臍下病悸者,心氣虛而腎氣動也。
白話文: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是為了補強土元素並抑制水邪的侵襲。
這段話進一步說明瞭,除了外在的寒邪會導致奔豚症狀,內部的水氣也會引發同樣的問題。
【集註】徐彬說:張仲景在論述疾病時,經常結合數條條例以完整地揭示疾病的變化。
他提到奔豚症通常由驚嚇引起,並且描述了其從小腹衝擊至咽喉的現象,同時伴有腹部疼痛和來回間歇性的寒熱反應,以及可能出現的腫脹感,而在出汗後,腹部下方出現悸動,這種情況未能完全發展為奔豚症的症狀,這些細節表現清晰明確。
這份方子使用調和的方法,或是攻擊腎臟的方式,選擇桂枝或不選桂枝,都需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關於奔豚症,其原因、症狀和治療方法已非常清楚,如果無法理解張仲景創立此方的意圖,那麼即使藥力強烈,使用時也應謹慎;即使藥力平和,效果也可能有限。難道古人創立的方子就不適合當代嗎?
周揚俊指出:出汗本是心的津液,通過發汗卻出現腹部下方悸動的情況,這是因為心氣虛弱,導致腎氣興奮。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茯苓(半斤) 桂枝(四兩) 甘草(炙,二兩) 大棗(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瀾水法:取水三升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數千遍,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集解】程林曰:汗後臍下悸者,陽氣虛而腎邪上逆也。
臍下為腎氣發源之地,茯苓泄水以伐腎邪,桂枝行陽以散逆氣,甘草、大棗甘温助脾土以制腎水。
煎用甘瀾水者,揚之無力,全無水性,取其不助腎邪也。
白話文: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配方:
- 茯苓(半斤)
- 桂枝(四兩)
- 甘草(炙,二兩)
- 大棗(十五枚)
製作方法:
- 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至水量減少二升時,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至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每日三次。
甘瀾水的製作方法:
- 取水三升置於大盆內,以杓子不斷攪拌數千遍,待水面上出現珠子五六千顆,相繼浮動時,取用此水。
解說:
- 程林說:汗後臍下悸動者,是陽氣虛弱,腎邪上逆所致。
- 臍下為腎氣發源之地,茯苓利水以制腎邪,桂枝溫陽以散逆氣,甘草、大棗甘溫助脾土,以制腎水。
- 煎藥使用甘瀾水,是因為其經過攪拌後,失去原本的水性,不會助長腎邪。
2. 卷三
None
3.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并治第十二
寸口脈動而弱,動卽為驚,弱則為悸。
【註】寸口通指三部也。
脈動而弱,主驚悸病也。
動卽為驚,以驚為外觸而動也;弱卽為悸,以悸為內生而怯也。
【集註】徐彬曰:驚為外邪襲心,故其寸口脈動。
動者,脈來亂動也。
悸乃神不自主,故其寸口脈弱。
弱者,脈沉無力也。
邪之所襲,因心之虛,故驚悸並見。
李彣曰:此寸口脈兼三部而言。
蓋驚自外至者也,驚則氣亂,故脈動而不寧;悸自內惕者也,悸因中虛,故脈弱而無力。
師曰:夫脈浮,目睛暈黃,衄未止,暈黃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白話文:
如果你的手腕脈搏跳動得很快,但力量很弱,這表示你可能感到恐懼和心悸。脈搏跳動很快是因為受到外界的刺激,而力量弱是因為內心恐懼不安。
【註】浮脈主陽主表,若目睛清潔,主陽表病也;目睛暈黃,主血脈病也。
蓋以諸脈絡於目,而血熱則赤,血瘀則黃。
今目睛黃暈,知其衄未止也;若黃暈去,目睛慧了,知其衄已止,故曰:衄今止也。
又曰:從春至夏衄者,太陽;從秋至冬衄者,陽明。
【註】衄血,陽絡傷也。
下血,陰絡傷也。
太陽主外,春夏主外,故從春至夏衄血,屬太陽也。
陽明主內,秋冬主內,故從秋至冬衄血,屬陽明也。
【集註】李彣曰:衄血出於鼻。
手太陽經上䪼抵鼻,目下為䪼;足太陽經,從巔入絡腦,鼻與腦通;手陽明經挾鼻孔;足陽明經起鼻交額中。
白話文:
浮脈代表陽氣表面的狀況,如果眼睛明亮乾淨,就代表陽氣表面的病症;如果眼睛泛黃,就代表血脈有問題。
因為所有脈絡都與眼睛相連,而血熱則會呈現紅色,血瘀則會呈現黃色。
現在眼睛泛黃,就知道鼻出血還沒止住;如果黃色消失,眼睛變得明亮,就知道鼻出血已經止住,所以說「鼻出血現在止住了」。
又說:從春天到夏天鼻出血的,屬於太陽經;從秋天到冬天鼻出血的,屬於陽明經。
鼻出血是陽絡受傷的表現。
下血是陰絡受傷的表現。
太陽經主外,春夏主外,所以從春天到夏天鼻出血,屬於太陽經。
陽明經主內,秋冬主內,所以從秋天到冬天鼻出血,屬於陽明經。
李彣說:鼻出血是從鼻子流出來。
手太陽經從肩膀往上抵達鼻子,眼睛下方是肩膀;足太陽經從頭頂進入連接到大腦,鼻子和大腦相通;手陽明經沿著鼻孔;足陽明經從鼻子開始,與額頭中間相交。
四經皆循鼻分,故皆能致衄。
太陽行身之表,經云:太陽為開。
是春生夏長,陽氣在外有開之義,故春夏衄者太陽。
陽明行身之裏,經云:陽明為闔。
是秋斂冬藏,陽氣在內,有藏之義,故秋冬衄者陽明。
尤怡曰:少陽之脈不入鼻額,故不主衄。
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額上陷脈緊急,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註】衄,該吐血而言也,衄血吐血之家,陰已亡矣,若發其汗,汗出液竭,諸脈失養,則額角上陷中之脈為熱所灼,緊且急也。
目直視,目瞪不轉睛也。
不能眴,目睫不合也。
白話文:
四條經脈都經過鼻子,因此都能引起鼻出血。
太陽經脈運行於人體表面,經書上說:「太陽經脈主開。」
春天生長,夏天茂盛,陽氣在外,有開展之意,所以春天和夏天鼻出血屬於太陽經脈病變。
陽明經脈運行於人體內部,經書上說:「陽明經脈主闔。」
秋天收斂,冬天封藏,陽氣在內,有收納之意,所以秋天和冬天鼻出血屬於陽明經脈病變。
尤怡說:少陽經脈不經過鼻子和額頭,所以不主鼻出血。
鼻出血的人不能出汗,出汗就會導致額頭凹陷,脈搏緊急,眼睛直視,不能閉眼,也不能睡覺。
鼻出血實際上是吐血,鼻出血或吐血的人,陰氣已經虧損,如果再出汗,就會導致津液耗竭,各條經脈失養,就會導致額角上陷的脈搏受到熱氣灼傷,變得緊縮急促。
眼睛直視是指眼睛瞪得直直的,不能轉動。
不能閉眼是指眼睫毛無法合攏。
亦為熱灼其脈,引縮使然也。
不得眠,陽氣不能行於陰也。
凡此之病,皆陽盛陰微之危證,故衄家慎不可汗也。
【集註】趙良曰:足太陽經主表,上巔入額,貫目睛,衄則在上絡脈之血己脫,若更發汗,是重竭津液,津液竭則脈枯,故額上陷中脈緊而急,牽引其目,視不能合也。
無血陰虛,故不得眠。
病人面無血色,無寒熱,脈沉弦者,衄;脈浮弱,手按之絕者,下血;煩欬者,必吐血。
【按】脈沉,當是「脈浮」;脈浮,當是「脈沉」,文義始屬。
必傳寫之譌。
【註】赤色,血色也,面無血色,謂面白之人,純白而天赤;面黃之人,純黃而不紅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熱氣灼傷血管,導致血管收縮所致。
睡不着是因為陽氣無法運行到陰氣中。
這些病症都是陽氣過盛,陰氣微弱的危重徵兆,所以不可輕易發汗。
趙良說:足太陽經主掌表層,從頭頂進入額頭,貫穿眼球,鼻子出血就是上絡脈的血已經流失了,如果再發汗,就會更加損耗體液,體液枯竭就會導致血管枯萎,所以額頭會凹陷,血管緊繃而急促,牽引着眼睛,眼睛無法閉合。
沒有血就是陰虛,所以睡不着。
病人面色蒼白,沒有寒熱,脈象沉弦,會鼻出血;脈象浮弱,按下去脈搏消失,會下血;煩躁咳嗽,一定會吐血。
應該將「脈沉」改為「脈浮」,將「脈浮」改為「脈沉」,這樣文義才通順。
一定是傳抄錯誤。
紅色是血的顏色,面色蒼白,指的是臉色白的人,純白而沒有紅潤;臉色黃的人,純黃而沒有紅色。
人有恐怖則面色脫白,其狀驚駭;人有愧心,乍白乍紅,其狀惶怯。
今無故而面無血色,則可知非驚愧致氣亂血散也;且無寒熱病,又可知非虛損不生血少血也。
既非血散,又非血少,當詢之病人,必有失血之故。
診之於脈,必有吐衄、下血之因。
衄吐屬陽,故脈見浮弦,按之必芤,營血空也;下血屬陰,脈見沉弱,按之欲絕,營氣微也。
且脈色如斯,而證兼煩欬,是病在心肺,故必吐血也。
夫吐血,欬逆,上氣,其脈數,而有熱,不得臥者,死。
【註】吐血欬逆,肺大傷也;上氣,肺無降也;脈數有熱,火爍肺金也;不得臥者,陽不入陰,故曰死也。
白話文:
人感到害怕時,面色會變得蒼白,神情驚恐;人感到羞愧時,臉色會一陣白一陣紅,顯得慌張不安。
現在病人面色蒼白,但沒有明顯的驚恐或羞愧,可知並非因驚愧導致氣血紊亂。而且病人也沒有發熱、發冷等症狀,可知身體並非虛損而導致血量不足。
既然不是氣血紊亂,也不是血量不足,就應該詢問病人,是否有失血的情況。
觀察脈象,應該會有吐血、鼻出血或便血的證據。
鼻出血和吐血屬於陽證,所以脈象會浮弦,按之虛弱,說明營血不足;便血屬於陰證,脈象會沉弱,按之欲絕,說明營氣虛弱。
而且脈象如上述,病人又伴隨煩躁、咳嗽,說明病症在心肺,所以必定是吐血。
吐血、咳嗽、呼吸困難、脈象快、有發熱、不能平躺,這些症狀出現,說明肺部受損嚴重,陽氣不入陰,因此會導致死亡。
【集註】趙良曰:脈數有熱,陽獨勝也;不能臥,陰已絕也。
陰既絕,陽豈獨生耶?故死。
若得臥者,陰未絕,未可言死。
程林曰:吐血、欬逆。
上氣,則肺藏傷矣。
脈數則虛熱不去,火來刑金矣。
陰血消亡,故不得臥,死可必矣。
夫酒客欬者,必致吐血,此因極飲過度所致也。
【註】酒性大熱,潰脈傷經,極飲過度,必致欬嗽吐血也。
【集註】徐彬曰:此言吐血,不必由於氣不攝血,亦不必由於陰火熾盛。
其有酒客而致欬,則肺傷已極,又為欬所擊動,必致吐血,故曰:極飲過度所致。
白話文:
脈搏跳動頻繁,代表陽氣過盛,而病人無法平躺,則表示陰氣已盡。陰氣耗盡,陽氣又怎能獨存?所以病人必死無疑。若病人能平躺,說明陰氣尚未完全消失,還不能斷言死亡。
病人吐血、咳嗽不止,氣息上逆,說明肺臟已經受損。脈搏跳動頻繁,代表虛熱未消,火氣過盛損傷了肺金。陰血耗損,因此無法平躺,死亡是必然的結果。
酒客咳嗽,必然會導致吐血,這是因為飲酒過度造成的。酒性溫熱,會損傷血管和經絡,過度飲酒必定會引起咳嗽和吐血。
吐血不一定是因為氣血失調或陰火旺盛。酒客因咳嗽而導致吐血,是因為肺部已受重傷,咳嗽又加重了損傷,所以才會吐血。因此,可以說吐血是過度飲酒所致。
則治之者,當以清酒熱為主也。
亡血不可發其表,汗出則寒慄而振。
【註】凡失血之後,血氣未復為亡血也,皆不可發汗。
失血之初,固屬陽熱,亡血之後,熱隨血去,熱雖消而氣逐血虛,陽亦微矣。
若發其汗,則陽氣衰微,力不能支,故身寒噤慄而振振聳動也。
發陰虛之汗,汗出則亡陰,卽發吐衄之汗也,故見不得眴,不得眠,亡陰之病也。
發陽虛之汗,汗出則亡陽,卽發亡血之汗也,故見寒慄而振,亡陽之病也。
【集註】李彣曰:奪血者無汗,以汗與血俱屬心液,血亡液竭,無復餘液作汗也。
白話文:
如果要治療這種情況,應該以溫熱清酒為主。
失血後不能讓病人出汗,因為出汗會導致病人發冷顫抖。
失血後,血氣尚未恢復,稱為亡血,這時都不可發汗。
失血初期,屬於陽熱狀態,失血後,熱氣隨著血流失,雖然熱氣消退,但氣血虛弱,陽氣也變得微弱。
如果讓病人出汗,陽氣就會更加衰微,無法支撐身體,因此就會出現身體發冷、牙關緊閉、全身顫抖的情況。
讓陰虛的人出汗,會導致陰氣流失,這就像讓病人嘔吐或流鼻血一樣,因此會出現眼花、失眠等陰虛的症狀。
讓陽虛的人出汗,會導致陽氣流失,就像讓病人失血一樣,因此會出現發冷顫抖等陽虛的症狀。
李彣說:失血的人不能出汗,因為汗液和血液都屬於心液,血流失,心液枯竭,就沒有多餘的液體可以形成汗液了。
今又發表,則陰虛且更亡陽,表間衛氣虛極,故寒慄而振。
吐血不止者,柏葉湯主之。
【註】吐血之病,熱傷陽絡,當清其熱;勞傷陽絡,當理其損。
今以柏葉湯温散之品,而治吐血不止者,則必是熱伏陰分,用此宣發,使熱行陽分,血不為熱所迫,則自止矣。
柏葉湯方
柏葉 乾薑(各三兩) 艾(三把)
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集解】程林曰:《神農經》云:柏葉主吐血,乾薑止唾血,艾葉止吐血。
馬通者,白馬尿也。
凡尿必達洞腸乃出,故曰通,亦微温止吐血。
白話文:
現在又發表,就會導致陰虛並且更加損傷陽氣,表層和衛氣非常虛弱,所以才會發冷發抖。
吐血不止的人,用柏葉湯治療。
吐血的病症,是因為熱邪傷損陽絡,應該要清除熱邪;勞損陽絡,應該要調理損傷。
現在用柏葉湯這種溫散的藥物治療吐血不止的人,一定是因為熱邪潛伏在陰分,用它來宣發,使熱邪運行到陽分,血液就不會被熱邪迫使而出,自然就會止住。
柏葉湯方
柏葉、乾薑(各三兩)、艾(三把)
以上三味藥,用五升水,加入一升馬通汁一起煮,取一升,分溫熱兩次服用。
程林說:《神農本草經》記載:柏葉主治吐血,乾薑止唾血,艾葉止吐血。
馬通,就是白馬的尿液。
所有尿液都必須到達腸道才能排出,所以稱為通,它也具有微溫止吐血的作用。
四味皆辛温行陽之品,使血歸經,遵行隧道,而血自止,故吐血不止,以柏葉湯主之也。
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主之。
【按】心氣「不足」二字,當是「有餘」二字,若是不足,如何用此方治之,必是傳寫之譌。
【註】心氣有餘,熱盛也,熱盛而傷陽絡,迫血妄行,為吐、為衄。
故以大黃、黃連、黃芩大苦大寒直瀉三焦之熱,熱去而吐衄自止矣。
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 黃連 黃芩(各一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病人胸滿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無寒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為有瘀血。
白話文:
柏葉湯裡的四味藥都是辛溫性,能促進血液運行,使之回歸經脈,順著正常通道流動,自然就能止血。所以,吐血不止,可以用柏葉湯來治療。
心氣過盛,會導致吐血、鼻出血,可以用瀉心湯來治療。
瀉心湯中的大黃、黃連、黃芩性寒,能清瀉三焦的熱氣,熱氣消退,吐血和鼻出血自然就會停止。
瀉心湯的配方:
大黃(兩錢)、黃連、黃芩(各一錢)
將以上三味藥用水三碗煎煮至一碗,一次喝下。
如果病人胸悶、嘴唇乾枯、舌頭發青、口乾舌燥,只想漱口不想吞咽,沒有寒熱,脈象微弱而遲緩,肚子不脹,但病人卻說自己肚子脹,這就說明體內有瘀血。
【註】表實無汗,胸滿而喘者,風寒之胸滿也;裏實便濇,胸滿煩熱者,熱壅之胸滿也;面目浮腫,胸滿喘不得臥者,停飲之胸滿也;呼吸不快,胸滿太息而稍寬者,氣滯之胸滿也。
今病人無寒熱他病,惟胸滿、唇痿、舌青、口燥,漱水不欲咽,乃瘀血之胸滿也。
唇、舌,血華之處也,血病不榮,故痿瘁色變也。
熱在血分,故口燥漱水不欲嚥也。
脈微大來遲,陰凝之診,則當腹滿,今腹不滿,詢之其人,言我滿在胸在腹也,與上如是之證推之,為有瘀血也。
病者如熱狀,煩滿,口乾燥而渴,其脈反無熱,此為陰伏,是瘀血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沒有寒熱等其他疾病,只是胸部滿悶、嘴唇萎縮、舌頭發青、口乾,漱口後也不想吞嚥,這就是瘀血引起的胸滿。
嘴唇和舌頭是血液循環最旺盛的地方,如果血液病變,無法滋養這些部位,就會導致萎縮變色。
熱症如果停留在血液中,就會導致口乾,漱口後也不想吞嚥。
脈象微弱而來得遲緩,屬於陰寒凝結的表現,通常伴隨腹部脹滿。但這個病人腹部沒有脹滿,詢問他,他說胸部和腹部都滿悶,與上述的症狀相符,可以推斷是瘀血造成的。
病人雖然有發熱的症狀,比如煩悶、口乾渴,但是脈象卻沒有熱症的表現,這是陰寒潛伏的表現,也是瘀血引起的。
當下之。
【註】此承上文互詳證脈,以明其治也。
如熱狀,卽所謂心煩胸滿,口乾燥渴之熱證也。
其人當得數大之陽脈,今反見沉伏之陰脈,是為熱伏於陰,乃瘀血也。
血瘀者當下之,宜桃核承氣、抵當湯丸之類也。
【集註】李彣曰:血瘀內無實熱,故外證但如熱狀,而其脈不數疾,反無熱也。
煩滿者,血瘀經氣不舒;燥渴者,血瘀津液不布。
血屬陰,瘀則脈伏於內,故為陰伏。
當下之,以去瘀生新也。
下血,先便後血,此遠血也,黃土湯主之。
下血,先血後便,此近血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
白話文:
如果病人出現熱狀,也就是心煩胸悶、口乾舌燥的熱證,但脈象卻不是常見的陽脈數大,反而沉伏於內,這是熱證藏於陰血,形成瘀血的表現。血瘀就應該要下之,可以使用桃核承氣湯、抵當湯丸等方劑來治療。
血瘀內部沒有真正的熱證,所以外在症狀看起來像是熱證,但脈象卻不急數,反而沒有熱象。 煩悶是因為血瘀阻礙經氣不通暢,口乾舌燥是因為血瘀阻礙津液無法正常運布。
血屬陰,瘀血就會沉伏在內,所以脈象表現為陰伏。
下之的目的是去除瘀血,促進新血生成。
下血時,先排便後出血,屬於遠血,可以用黃土湯治療。
下血時,先出血後排便,屬於近血,可以用赤小豆當歸散治療。
【註】先便後血,此遠血也,謂血在胃也,卽古之所謂結陰,今之所謂便血也。
先血後便,此近血也,謂血在腸也,卽古之所謂腸澼為痔下血,今之所謂藏毒、腸風下血也。
一用黃土湯以治結陰之血,從温也;一用赤小豆當歸散以治藏毒之血,從清也。
【集註】趙良曰:腸胃陽明經也,以下血言,胃居大腸之上,若聚於胃,必先便後血,去肛門遠,故曰遠血,若聚大腸,去肛門近,故曰近血。
故治遠血黃土湯主之,治近血赤小豆當歸散主之。
黃土湯方
甘草 乾地黃 白朮 附子(炮) 阿膠 黃芩(各三兩) 竈中黃土(半斤)
白話文:
排便前出血,是遠血,表示血液在胃部,古稱結陰,今稱便血;排便後出血,是近血,表示血液在腸部,古稱腸澼為痔下血,今稱藏毒、腸風下血。治療結陰之血用黃土湯,溫補為主;治療藏毒之血用赤小豆當歸散,清熱解毒为主。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赤小豆當歸散(方見狐惑)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
寒虛相擊,此名曰革。
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
【註】詳見《傷寒·辨脈篇》內,不復釋。
火邪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按】此方是治火逆驚狂者,與首條之脈動驚病不合,必是錯簡。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方
桂枝(三兩) 甘草(炙,二兩) 生薑(三兩) 牡蠣(熬,五兩) 龍骨(四兩) 大棗(十二枚) 蜀漆(洗去腥,三兩)
白話文:
將上七味藥材用八升水煮,煮到剩下三升,分兩次溫服。
赤小豆當歸散的方劑請參考《狐惑》篇。
如果寸口脈搏又弦又大,弦代表氣血衰減,大代表氣血虛弱,衰減則屬寒,虛弱則屬虛。
寒邪和虛弱相互影響,這種病症叫做革。
女性會出現半產漏下,男性會出現失血。
詳細內容請參考《傷寒·辨脈篇》,不再重複解釋。
火邪引起的病症,可以用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治療。
這個方劑是治療火邪上逆引起的驚狂症,與第一條所說的脈動驚病不符,應該是誤抄。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的方劑如下:
桂枝(三兩) 甘草(炙,二兩) 生薑(三兩) 牡蠣(熬,五兩) 龍骨(四兩) 大棗(十二枚) 蜀漆(洗去腥,三兩)
上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一升,內諸藥,煮三升,温服一升。
心下悸者,半夏麻黃丸主之。
【按】此方是治寒水心下悸者,與首條之脈弱悸病不合,必是錯簡。
半夏麻黃丸方
半夏 麻黃(等分)
上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飲服三丸,日三服。
白話文:
先用一斗二升的水煮蜀漆,煮到剩下一升,再加入其他藥材,继续煮到剩下三升,溫溫地服用一升。
心下悸動的人,可以用半夏麻黃丸治療。
這個方子是治療寒水心下悸的,和第一條的脈弱悸病不符合,應該是抄錯了。
半夏麻黃丸的配方:
半夏和麻黃等量,磨成粉末,用煉蜜和成丸子,大小如小豆,每次服用三丸,一天服用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