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 五藏風寒積聚第十一

五藏風寒積聚第十一

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頭}運而重,〔冒〕{風}而腫脹。

【按】「身運而重」當是「頭運而身重」,「冒而腫脹」當是「冒風而腫脹」,乃與文義始為相屬,當改之補之。

肝中寒者,〔兩臂不舉,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食則吐〔而汗出〕也。

【按】「兩臂不舉,舌本燥」二句,「而汗出」三字,文義不屬,必是錯簡,不可為後世法,不釋。

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

【按】「旋覆花湯主之」六字,與肝著之病不合,當是衍文。

心傷者,其人勞倦,卽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熱,當臍跳,其脈〔弦〕{沉},此為心藏傷所致也。

【按】「其脈弦」之「弦」字,當是「沉」字,沉為腎脈,文義相屬,當改之。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於心。
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
陰氣衰者為〔癲〕{狂},陽氣衰者為〔狂〕{癲}。

【按】「陰氣衰者為癲」之「癲」字,當是「狂」字;「陽氣衰者為狂」之「狂」字,當是「癲」字。
《內經》曰:重陰者癲,重陽者狂。
當改之。

跗陽脈浮而濇,浮則胃氣强,濇則小便數,浮濇相摶,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

【按】此條註詳見《傷寒論·陽明篇》內,故不復釋。

問曰:病有積,有聚,有〔䅽〕{漀}氣,何謂也?師曰:積者,藏病也,終不移;聚者,府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為可治。
〔䅽〕{漀}氣者,脇下痛,按之則愈,復發為〔䅽〕{漀}氣。
諸積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
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
關上,積在臍傍;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
尺中,積在氣衝;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

【按】䅽作漀解,見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