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謙等

《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 卷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4)

1.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并治第十二

病者如熱狀,煩滿,口乾燥而渴,其脈反無熱,此為陰伏,是瘀血也。當下之。

【註】此承上文互詳證脈,以明其治也。如熱狀,卽所謂心煩胸滿,口乾燥渴之熱證也。其人當得數大之陽脈,今反見沉伏之陰脈,是為熱伏於陰,乃瘀血也。血瘀者當下之,宜桃核承氣、抵當湯丸之類也。

【集註】李彣曰:血瘀內無實熱,故外證但如熱狀,而其脈不數疾,反無熱也。煩滿者,血瘀經氣不舒;燥渴者,血瘀津液不布。血屬陰,瘀則脈伏於內,故為陰伏。當下之,以去瘀生新也。

下血,先便後血,此遠血也,黃土湯主之。下血,先血後便,此近血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

【註】先便後血,此遠血也,謂血在胃也,卽古之所謂結陰,今之所謂便血也。先血後便,此近血也,謂血在腸也,卽古之所謂腸澼為痔下血,今之所謂藏毒、腸風下血也。一用黃土湯以治結陰之血,從温也;一用赤小豆當歸散以治藏毒之血,從清也。

【集註】趙良曰:腸胃陽明經也,以下血言,胃居大腸之上,若聚於胃,必先便後血,去肛門遠,故曰遠血,若聚大腸,去肛門近,故曰近血。故治遠血黃土湯主之,治近血赤小豆當歸散主之。

黃土湯方

甘草 乾地黃 白朮 附子(炮) 阿膠 黃芩(各三兩) 竈中黃土(半斤)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赤小豆當歸散(方見狐惑)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擊,此名曰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

【註】詳見《傷寒·辨脈篇》內,不復釋。

火邪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按】此方是治火逆驚狂者,與首條之脈動驚病不合,必是錯簡。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方

桂枝(三兩) 甘草(炙,二兩) 生薑(三兩) 牡蠣(熬,五兩) 龍骨(四兩) 大棗(十二枚) 蜀漆(洗去腥,三兩)

上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一升,內諸藥,煮三升,温服一升。

心下悸者,半夏麻黃丸主之。

【按】此方是治寒水心下悸者,與首條之脈弱悸病不合,必是錯簡。

半夏麻黃丸方

半夏 麻黃(等分)

上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飲服三丸,日三服。

白話文:

病人症狀如同熱病,煩躁胸悶,口乾舌燥,但脈象卻沒有熱象,這是陰邪內伏,屬於瘀血症。應該服用瀉下藥物治療。

註釋:這段承接上文,綜合分析脈象與症狀,說明治療方法。如同熱病的症狀,指的是心煩胸悶、口乾舌燥的熱證。按理說,這種情況下應該脈象有力快速,但卻出現脈象沉弱的陰脈,說明熱邪隱伏於陰,屬於瘀血。瘀血需要瀉下藥物治療,例如桃核承氣湯、抵當湯丸等。

集註:李彣說:瘀血內無實熱,所以表面症狀像熱病,但脈象不快速有力,反而沒有熱象。煩躁胸悶是因為瘀血阻礙經氣運行;口乾舌燥是因為瘀血阻礙津液運行。血液屬陰,瘀血則脈象沉伏於內,所以稱為陰邪內伏。應該服用瀉下藥物,以去除瘀血,促進新血生成。

下血,先大便後出血,這是遠血,用黃土湯治療。下血,先出血後大便,這是近血,用赤小豆當歸散治療。

註釋:先大便後出血,這是遠血,指的是血液在胃部,也就是古書中說的「結陰」,現在稱為便血。先出血後大便,這是近血,指的是血液在腸道,也就是古書中說的腸澼、痔瘡出血,現在稱為藏毒、腸風下血。用黃土湯治療胃部出血,溫和調理;用赤小豆當歸散治療腸道出血,清熱解毒。

集註:趙良說:腸胃屬於陽明經,從下血的方面來說,胃在腸之上,如果血液聚集在胃部,必然先大便後出血,離肛門遠,所以稱為遠血;如果血液聚集在大腸,離肛門近,所以稱為近血。因此,治療遠血用黃土湯,治療近血用赤小豆當歸散。

黃土湯方劑:

甘草、乾地黃、白朮、炮附子、阿膠、黃芩(各三兩)、竈中黃土(半斤)

將以上七味藥材,用八升水煎煮至三升,分溫服兩次。

赤小豆當歸散(方劑見狐惑篇)

寸口脈弦大,弦代表脈象細弱,大代表脈象虛浮;細弱代表陽氣不足,虛浮代表陰氣不足。陽氣不足與陰氣不足同時出現,稱為革脈。婦女表現為月經過多或陰道出血,男性則表現為失血。

註釋:詳見《傷寒雜病論·辨脈篇》,不再贅述。

如果病情屬於火邪,則用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治療。

按語:這個方劑是用於治療火逆驚狂的,與本文開頭提到的脈動驚悸的病症不符,應該是抄寫錯誤。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方劑:

桂枝(三兩)、炙甘草(二兩)、生薑(三兩)、熬牡蠣(五兩)、龍骨(四兩)、大棗(十二枚)、洗淨去腥味的蜀漆(三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加水一斗二升,先煎煮蜀漆,減少一升水,再加入其他藥材,煎煮至三升,溫服一升。

心下悸動,用半夏麻黃丸治療。

按語:這個方劑是用於治療寒邪導致心下悸動的,與本文開頭提到的脈弱悸動的病症不符,應該是抄寫錯誤。

半夏麻黃丸方劑:

半夏、麻黃(等分)

將以上兩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和成丸藥,如小豆大小,每次服用三丸,一天服用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