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謙等

《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 (17)

回本書目錄

(17)

1. 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

【集註】魏荔彤曰:氣虛甚,加黃耆,津枯甚,加人參,以治虛勞裏急。此言裏急非單指裏急之謂也,乃虛勞諸不足腹痛之謂也。故名其方為建中,正所以扶持其中氣,使漸生陰陽,達於榮衛,布於肢體也。

尤怡曰:裏虛脈急,腹中當引痛也。諸不足者,陰陽諸脈俱不足,而眩悸喘喝,失精亡血等證,相因而至也。急者緩之必以甘,不足者補之必以温,而充虛塞空,則黃耆尤有專長也。

黃耆建中湯方

於小建中湯內,加黃耆一兩半,餘依上法。若氣短胸滿者,加生薑;腹滿者,去棗加茯苓一兩半,及療肺虛損不足補氣,加半夏三兩。

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

【註】虛勞之人腰痛,腎氣虛而不行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膀胱氣虛不化也,主以八味腎氣丸温補下焦。腎與膀胱表裏之氣足,而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未有不愈者也。

【集註】程林曰:腰者腎之外候,腎虛則腰痛;腎與膀胱為表裏,不得三焦之陽氣以決瀆,則小便不利而少腹拘急矣。與是方以益腎間之氣,氣强則便尿行,而少腹拘急亦愈矣。

尤怡曰:虛勞之人,損傷少陰腎氣,是以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以八味腎氣丸補陰之虛,可以生氣,助陽之弱,可以化水,乃補下治下之良劑也。

八味腎氣丸方(見婦人雜病中)

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湯主之。

【註】因虛勞而煩,是虛煩也。因虛煩而不得眠,是虛煩不得眠也。故主以酸棗仁湯,專治虛煩,煩去則得眠也。

【集註】李彣曰:虛煩不得眠者,血虛生內熱,而陰氣不斂也。《內經》云:氣行於陽,陽氣滿,不得入於陰,陰氣虛,故目不得瞑。酸棗湯養血虛而斂陰氣也。

酸棗湯方

酸棗仁(二升) 甘草(一兩) 知母(二兩) 茯苓(二兩) 芎藭(二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五勞極虛,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營衛氣傷,內有乾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䗪蟲丸主之。

【按】「緩中補虛」四字,當在「不能飲食」之下,必是傳寫之譌。

【註】五勞所傷,久之令人極虛羸瘦,腹中虛滿,不能飲食,宜緩中補虛,如前之建中等方也。原其所傷之道,不止過勞傷氣,房室傷精也,卽飲食傷胃,飢過傷脾,渴過傷腎,憂思傷心,罷極傷肝,過言傷肺,皆令人經絡營衛氣傷,是以勞熱煎熬,內有乾血,故肌膚不潤,甲錯如鱗也。兩目不榮,黯黑不明也。似此乾血之證,非緩中補虛之劑所能治,故主以大黃䗪蟲丸,攻熱下血,俾瘀積去而虛勞可復也。

【集註】程林曰:此條單指內有乾血而言。夫人或因七情,或因飲食,或因房勞,皆令正氣內傷,血脈凝積,致有乾血積於中,而尫羸見於外也。血積則不能以濡肌膚,故肌膚甲錯;不能營於目,則兩目黯黑。與大黃䗪蟲丸以下乾血,則邪除正王矣,非大黃䗪蟲丸能緩中補虛也。

白話文: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

魏荔彤說:如果氣虛嚴重,就加黃耆;如果津液枯竭嚴重,就加人參,用來治療虛勞裏急。這裡說的「裏急」並不是單指裏急腹痛,而是指虛勞導致的各種腹部不適疼痛。所以這個方子叫做建中湯,正是為了扶持人體中焦的元氣,使陰陽漸漸恢復平衡,通達於榮衛,佈散到四肢百骸。

尤怡說:如果裏虛脈急,腹部會有牽引性的疼痛。各種不足,是指陰陽諸脈都虛弱不足,因此出現眩暈、心悸、喘息、呃逆、遺精、失血等症狀,一個接著一個出現。脈急就要用甘味的藥物緩解;不足就要用溫性的藥物來補充,而黃耆尤其擅長於充實虛損、填補空虛。

黃耆建中湯方:

在小建中湯的基礎上,增加黃耆一兩半,其他藥物按照小建中湯的比例。如果氣短胸悶,就加生薑;如果腹部脹滿,就去掉大棗,加入茯苓一兩半;如果要治療肺虛損傷、氣虛不足,就加半夏三兩。

虛勞導致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則用八味腎氣丸治療。

虛勞的人腰痛,是因為腎氣虛弱不能運行;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是因為膀胱氣虛不能化氣利水。所以用八味腎氣丸溫補下焦。腎與膀胱的表裏之氣充足了,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等症狀,就一定會痊癒。

程林說:腰是腎臟的外在表現,腎虛則腰痛;腎與膀胱是表裏關係,如果不能得到三焦的陽氣來疏通水道,就會小便不利,少腹拘急。這個方子就是用來滋補腎臟之間的氣,氣充足了,小便就能通暢,少腹拘急也會痊癒。

尤怡說:虛勞的人,損傷了少陰腎氣,所以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用八味腎氣丸來補益陰虛,可以生發元氣;溫補陽虛,可以利水化濕,這是治療下焦虛損的良方。

八味腎氣丸方(詳見婦人雜病篇)

虛勞導致虛煩不得眠,用酸棗湯治療。

因為虛勞而煩躁,這是虛煩;因為虛煩而不得眠,這是虛煩不得眠。所以用酸棗仁湯,專門治療虛煩,煩躁去除後就能入睡。

李彣說:虛煩不得眠,是因為血虛生內熱,陰氣不能收斂。《內經》說:氣運行於陽經,陽氣充盛,就不能進入陰經,陰氣虛弱,所以眼睛不能閉合。酸棗湯可以養血、斂陰。

酸棗湯方:

酸棗仁(二升) 甘草(一兩) 知母(二兩) 茯苓(二兩) 芎藭(二兩)

以上五味藥,用水八升,先煮酸棗仁,煮至六升,再加入其他藥物,煮至三升,分三次溫服。

五勞導致極度虛弱,消瘦、腹部脹滿,不能進食。飲食傷、憂慮傷、飲酒傷、房事傷、飢餓傷、勞累傷、經絡營衛氣傷,導致體內有瘀血,肌膚甲錯,兩眼昏暗,需要緩解症狀、補益虛損,則用大黃䗪蟲丸治療。

「緩中補虛」四個字,應該放在「不能飲食」之下,可能是抄寫錯誤。

五勞所傷,時間久了會讓人極度虛弱消瘦,腹部虛脹,不能進食,需要緩解症狀、補益虛損,如同前面提到的建中湯等方劑。其所傷之道,不僅僅是過度勞累傷氣、房事傷精,還包括飲食傷胃、飢餓傷脾、口渴傷腎、憂思傷心、疲勞傷肝、過度說話傷肺,都會導致經絡營衛之氣受損,因此會被勞熱煎熬,體內有瘀血,所以肌膚乾燥不潤,指甲粗糙如鱗,兩眼無神,昏暗不明。這種瘀血的症狀,不是緩中補虛的藥物所能治療的,所以用大黃䗪蟲丸攻熱瀉血,使瘀血去除,虛勞才能恢復。

程林說:這條記載單指體內有瘀血的情況。婦女或因七情,或因飲食,或因房事勞累,都會導致正氣內傷,血脈凝滯,形成瘀血積聚在體內,從而導致消瘦羸弱。血瘀就不能滋養肌膚,所以肌膚甲錯;不能滋養眼睛,所以兩眼昏暗。用大黃䗪蟲丸清除瘀血,邪氣去除,正氣就能恢復,並不是大黃䗪蟲丸能緩中補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