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 卷八 (5)
卷八 (5)
1. 消渴小便利淋第十四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卽吐蚘,下之利不止。
【按】此條是《傷寒論》厥陰經正病,與雜病消渴之義不同,必是錯簡。
寸口脈浮而遲,浮卽為虛,遲卽為勞,虛則衛氣不足,勞則榮氣竭。
【按】此條當在《虛勞篇》中,錯簡在此。
跗陽脈浮而數,浮卽為氣,數卽消穀而大〖便〗堅,氣盛則溲數,溲數卽堅,堅數相摶,卽為消渴。
【按】「而大堅」句不成文,大字下,當有「便」字,當補之。
白話文:
厥陰經病症表現為口渴,氣上衝擊心臟,胸口疼痛發熱,雖然飢餓卻不想吃,吃東西就嘔吐,腹瀉不止。
這段文字出自《傷寒論》,描述的是厥陰經的正病,與一般雜病中的消渴症不同,可能是抄寫錯誤。
寸口脈浮而遲,浮代表虛,遲代表勞,虛則衛氣不足,勞則榮氣衰竭。
這段文字應該屬於《虛勞篇》,可能是抄寫錯誤。
跗陽脈浮而數,浮代表氣,數代表消穀而大便堅硬,氣盛則小便頻繁,小便頻繁則大便堅硬,堅硬頻繁相互交織,就是消渴症。
「而大堅」這句話不完整,大字下面應該有「便」字,應當補上。
2. 肺痿肺癰欬嗽上氣第七
問曰:病欬逆,脈之,何以知此為〖肺痿〗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微〕{浮}而數,〔微〕{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微〕{浮}則汗出,數則惡寒。
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過於榮,吸而不出。
風傷皮毛,熱傷血脈。
風舍於肺,其人則欬,口乾,喘滿,咽燥不渴,時唾濁沫,時時振寒。
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
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按】「肺癰」之上,當有「肺痿」二字,不然本文論肺痿之義,則無著落,必是脫簡,當補之。
「脈微」之三「微」字,當是三「浮」字,始與文氣相屬,當改之。
白話文:
病人咳嗽逆氣,醫生把脈,怎麼判斷這是肺痿還是肺癰呢?如果是肺癰,應該有膿血,吐出來就會死,脈象是什麼樣的?老師說,寸口脈浮而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浮則出汗,數則惡寒。風在衛氣中,呼氣不入;熱在營氣中,吸氣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停留在肺,病人就會咳嗽、口乾、喘滿、咽喉乾燥卻不渴,時而吐出濁沫,時而發冷。熱氣所到之處,血液凝滯,積聚成膿,吐出來像米粥一樣。剛開始的時候還可以救治,膿液形成就必死無疑了。
〔大〕{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
【按】「大逆上氣」之「大」字,當是「火」字,文義病藥始相屬,當改之。
白話文:
麥門冬湯主要用於治療火逆上氣、咽喉不暢及反胃下氣的症狀。
【註】文中提到的「大」字,應該被理解為「火」字,這樣病症與藥物就能夠相互對應。因此,這部分應予以修正。
3. 黃疸病第十六
腹滿,〔舌〕{身}痿黃,躁不得睡,屬黃家。
【按】「舌痿黃」之「舌」字,當是「身」字,當改之。
黃疸病,〖小便不利者,〗茵陳五苓散主之。
【按】「黃疸病」之下,當有「小便不利者」五字,茵陳五苓散方有著落,當補之。
白話文:
肚子脹滿,身體發黃虛弱,煩躁失眠,屬於黃疸病。黃疸病患者小便不利的,可以用茵陳五苓散治療。
4. 婦人雜病第二十二
婦人陷經漏下,黑不解,膠薑湯主之。
5. 雜療第二十三
退五藏虛熱,四時加減柴胡飲子。
治傷寒令愈不復,紫石寒食散方。
6. 嘔吐噦下利第十七
吐後渴欲飲水而貪飲者,兼〔主〕微風,脈緊頭痛〔,文蛤湯主之〕。
【按】「文蛤湯主之」五字,當在頭痛之下,文義始屬,當移之。
兼主之「主」字,衍文也。
問曰: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也。
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變為胃反,寒在於上,醫反下之。
今脈反弦,故名曰虛。
【按】「問曰:病人脈數」,至「胃中虛冷故也」等句,已詳《傷寒論·陽明篇》內,錯簡在此,且與「脈弦者虛也」,文義不屬。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嘔吐後感到口渴,忍不住想喝大量的水,並且伴隨輕微的風寒症狀、脈搏緊弦和頭痛,可以用文蛤湯來治療。
病人脈搏跳動頻繁,通常是身體發熱,應該要吃東西補充營養,但卻反覆嘔吐,這是因為之前使用了發汗的方法,導致陽氣衰微,膈膜氣虛,因此脈搏才變得頻繁,這是虛熱,無法消化食物,胃部也變得虛寒。
脈搏弦緊代表身體虛弱,胃氣不足,早上吃的東西晚上就吐出來,變成胃反,寒氣在上焦,醫生卻用下焦的藥物治療,這是錯誤的。
現在脈搏弦緊,所以叫做虛。
跗陽脈浮而濇,浮則為虛,〔虛〕{濇}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濇,其病難治。
【按】「虛則傷脾」之「虛」字,應是「濇」字,當改之。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温,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少陰負跗陽者,為順也。
〕
【按】此條「反微喘者死」之下,有「少陰負跗陽者,為順也」一句,文義不屬,其註已詳見《傷寒論·辨脈篇》內,故不復釋。
下利清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按】此條註詳見《傷寒論·太陰篇》內,故不復釋。
白話文:
腳背上的跗陽脈浮起而有力,浮則代表虛弱,虛則傷害脾臟,脾臟受損則無法消化食物,早上吃的食物晚上吐出來,晚上吃的食物早上吐出來,宿食無法消化,稱為胃反。脈象緊而有力,這種病難以治療。
下痢,手腳冰冷,沒有脈搏,灸治也無法溫暖,如果脈搏沒有恢復,反而出現微喘,就會死亡。
下痢排出清澈的穀物,不可攻其表,出汗必然腹脹。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按】此條註詳見《傷寒論·厥陰篇》內,故不復釋。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温其裏,乃攻其表,温裏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按】此條註詳見《傷寒論·太陰篇》內,故不復釋。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梔子豉湯主之。
【按】此條註詳見《傷寒論·太陽中篇》,故不復釋。
白話文:
如果拉肚子時脈搏沉而緩慢,臉色略顯蒼白,身體微微發熱,拉的是稀薄的米湯,那一定是寒氣鬱積導致的。出汗後便可緩解,患者可能會稍微昏厥。這是因為臉色蒼白代表陽氣不足,而下利則說明身體虛弱。
如果拉肚子後肚子脹滿疼痛,先要溫暖內部,再治療外寒,溫內可用四逆湯,治療外寒可用桂枝湯。
如果拉肚子後感到煩躁,用手按壓心窩部位感覺濕潤,這是虛煩的表現,可用梔子豉湯治療。
7. 血痹虛勞第六
人年五六十,其病脈大者,痹俠背行,〔若腸鳴,〕馬刀,俠〔癭〕{瘰}者,皆為勞得之。
【按】「若腸鳴」三字,與上下文不屬,必是錯簡,當刪之。
俠癭之「癭」字。
當是「瘰」字,且先勞後瘰,先瘰後勞者有之,從未見勞癭先後病也,當改之。
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瘥,陰〔寒〕{虛}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按】「陰寒精自出」之「寒」字,應是「虛」字,當改之。
男子面色白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
〔脈浮者,裏虛也。
〕
【按】「脈浮者,裏虛也」句,當是衍文。
白話文:
人到五六十歲,如果病症脈象很大,關節疼痛、背部僵硬,而且伴隨脖子腫塊,這些都是勞累所致。勞累導致的病症,脈象浮大,手腳發麻,春夏季節病情嚴重,秋冬季節減輕,陰虛精液自溢,身體酸軟無力。男性面色蒼白,容易口渴、失血,突然呼吸急促心悸。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洛,脈極虛、芤、遲,為清穀亡血失精。
〔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
〕
【按】此條「脈得諸芤……」五句,與上文義不屬,衍文也。
另分一條,在本門十二條之次。
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摶,此名為革。
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按】此條註詳見《傷寒論·辨脈篇》內,故不復釋。
五勞極虛,羸瘦,腹滿,不能飲食,〖緩中補虛〗。
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營衛氣傷,內有乾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大黃䗪蟲丸主之。
【按】「兩目黯黑」句下「緩中補虛」四字,當在不能飲食之下,必是傳寫之譌,當移之。
白話文: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穀亡血失精。】
對於那些失精的病家,他們的少腹會感到弦緊,陰部會有寒冷感,常出現眩暈的情況,頭髮會脫落,脈象極為虛弱,甚至有芤和遲的現象,這通常表現為消化道出血或血液流失。
【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
如果脈搏出現諸芤(脈搏忽強忽弱,忽大忽小)且伴有動微緊的情況,代表男性可能有失精的問題,女性則可能夢到交合的情景,應使用桂枝龍骨牡蠣湯來治療。
【按】此條「脈得諸芤……」五句,與上文義不屬,衍文也。
另分一條,在本門十二條之次。
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摶,此名為革。
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按】此條註詳見《傷寒論·辨脈篇》內,故不復釋。
五勞極虛,羸瘦,腹滿,不能飲食,〖緩中補虛〗。
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營衛氣傷,內有乾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大黃䗪蟲丸主之。
【按】「兩目黯黑」句下「緩中補虛」四字,當在不能飲食之下,必是傳寫之譌,當移之。
【按】對於這部分的解釋,請參考《傷寒論·辨脈篇》的詳細說明,這裡就不做重複解釋了。
勞累到極度的虛弱狀態,造成身體瘦弱、腹部滿脹,無法進食的症狀,應採取緩中補虛的治療策略。
由於過度飲食、憂慮、飲酒、房事、饑餓、勞累、以及經絡和營衛氣受損等原因,導致體內積聚乾血,皮膚變得粗糙,雙眼呈現暗沈黑色的現象,可使用大黃䗪蟲丸來進行治療。注意:「兩目黯黑」四字應放在「不能飲食」的下方,可能是抄寫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