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謙等

《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 (8)

回本書目錄

(8)

1. 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

婦人之病,因虛、積冷、結氣,為諸經水斷絕,至有厯年,血寒積結胞門。寒傷經絡,凝堅在上,嘔吐涎唾,久成肺癰,形體損分。在中盤結,繞臍寒疝;或兩脇疼痛,與藏相連;或結熱中,痛在關元,脈數無瘡,肌若魚鱗。時著男子,非止女身。在下來多,經候不勻,令陰掣痛,少腹惡寒;或引腰脊,下根氣街,氣衝急痛,膝脛疼煩,奄忽眩冒,狀如厥癲;或有憂慘,悲傷多嗔。此皆帶下,非有鬼神。久則羸瘦,脈虛多寒。三十六病,千變萬端,審脈陰陽,虛實緊弦,行其鍼藥,治危得安。其雖同病,脈各異源,子當辨記,勿謂不然。

【按】此條為婦人雜病提綱,當冠篇首,以揭病情,在下來多之「來」字,當是「未」字。本條皆經水斷絕之病,若系來多,則與上文不合,與下文經候不勻亦不合。又本條內有「此皆帶下」一句,當在「非有鬼神」之下,文義相屬,是傳寫之譌。

【註】此條為婦女諸病綱領,其病之所以異於男子者,以其有月經也。其月經致病之根源,則多因虛損、積冷、結氣也。三者一有所感,皆能使經水斷絕。至有厯年寒積胞門,以致血凝氣結而不行者。先哲云:女子以經調為無病,若經不調,則變病百出矣。以下皆言三者阻經之變病。其變病之不同,各因其人之藏府、經絡、寒熱、虛實之異也。如寒外傷經絡,其人上焦素寒,則凝堅在上,故上焦胸肺受病也。形寒傷肺,則氣滯阻飲,故嘔吐涎唾也。若其人上焦素熱,寒同其化,久則成熱,熱傷其肺,故成肺癰,而形體損瘦也。若其人中焦素寒,則在中盤結,故繞臍疝痛也,或兩脇疼痛,是中焦之部,連及肝藏故也。或其人中焦素熱,則不病寒疝,而病結熱於中矣。中熱故不能為寒疝,而繞臍之痛,仍在關元也。其人脈數當生瘡,若無瘡,則熱必灼陰,皮膚失潤,故肌粗若魚鱗也。然此嘔吐涎唾,寒疝疼痛,肌若魚鱗等病,亦時著男子,非止女子病也。在下未多,謂經候不勻,而血不多下也。邪侵胞中,乃下焦之部,故病陰中掣痛,少腹惡寒也,或痛引腰脊,下根氣街急痛,腰膝疼煩,皆胞中衝任為病所必然也。或痛極奄忽眩冒,狀如厥癲,亦痛甚之常狀也。若其人或有憂慘悲傷多嗔之遇,而見此眩冒厥巔之證,實非有鬼神也。凡此胞中衝任血病,皆能病帶,故諺曰:十女九帶也。然帶下病久,津液必傷,形必羸瘦,診其脈虛,審其多寒。豈止病此三十六病,而千變萬端矣。雖千變萬端,然必審脈陰陽虛實緊弦,與病參究,行其鍼藥,治危得安也。其有病雖同而脈不同者,則當詳加審辨,故曰:子當辨記,勿謂不然也。

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朴湯主之。

【註】咽中如有炙臠,謂咽中有痰涎,如同炙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卽今之梅核氣病也。此病得於七情鬱氣,凝涎而生。故用半夏、厚朴、生薑,辛以散結,苦以降逆,茯苓佐半夏,以利飲行涎,紫蘇芳香,以宣通鬱氣,俾氣舒涎去,病自愈矣。此證男子亦有,不獨婦人也。

【集註】尤怡曰:凝痰結氣,阻塞咽嗌之間,《千金》所謂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者是也。

半夏厚朴湯方

半夏(一升) 厚朴(三兩) 茯苓(四兩) 生薑(五兩) 干蘇葉(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婦人藏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

【按】甘草小麥大棗湯,方義未詳,必是譌錯。

【註】藏,心藏也,心靜則神藏。若為七情所傷,則心不得靜,而神躁擾不寧也。故喜悲傷欲哭,是神不能主情也。象如神靈所憑,是心不能神明也,卽今之失志癲狂病也。數欠伸,喝欠也,喝欠頓悶,肝之病也,母能令子實,故證及也。

甘草小麥大棗湯方

甘草(三兩) 小麥(一升) 大棗(十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補脾氣。

婦人吐涎沫,醫反下之,心下卽痞,當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龍湯主之。涎沫止,乃治痞,瀉心湯主之。

【註】吐涎沫,形寒飲冷也,不温散而反下之,則寒飲虛結成痞硬也。當先治其吐涎沫,以小青龍湯治外寒內飲,俟涎沫止,以半夏瀉心湯,乃治痞也。

【集註】尤怡曰:吐涎沫,上焦有寒飲也,不與温散而反下之,則寒內入而成痞。然雖痞而猶吐涎沫,是寒飲未已,不可治痞,當先治飲,而後治痞,亦如傷寒例,表解乃可攻痞也。

小青龍湯方(見肺癰中)

瀉心湯方(見驚悸中)

問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卽發熱,少腹裏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乾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證唇口乾燥,故知之。當以温經湯主之。

【按】所病下利之「利」字,當是「血」字,文義相屬,必是傳寫之譌。

【註】婦人年已五十,衝任皆虛,天癸當竭,地道不通矣。今下血數十日不止,宿瘀下也。五心煩熱,陰血虛也;唇口乾燥,任衝血傷,不上榮也;少腹急滿,胞中有寒,瘀不行也。此皆曾經半產崩中,新血難生,瘀血未盡,風寒客於胞中,為帶下,為崩中,為經水愆期,為胞寒不孕。均用温經湯主之者,以此方生新去瘀,暖子宮補衝任也。

【集註】李彣曰:婦人年五十,則已過七七之期,任脈虛,太衝脈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時也。所病下利,據本文帶下觀之,當是崩淋下血之病。蓋血屬陰,陰虛故發熱,暮亦屬陰也。任主胞胎,衝為血海,二脈皆起於胞宮,而出於會陰,正當少腹部分,衝脈俠臍上行,故衝任脈虛,則少腹裏急,有乾血亦令腹滿。《內經》云:任脈為病,女子帶下瘕聚是也。手背為陽,掌心為陰,乃手三陰過脈之處,陰虛,故掌中煩熱也。陽明脈俠口環唇,與衝脈會於氣街,皆屬於帶脈。《難經》云:血主濡之。以衝脈血阻不行,則陽明津液衰少,不能濡潤,故唇口乾燥。斷以病屬帶下,以曾經半產,少腹瘀血不去,則津液不布,新血不生,此則唇口乾燥之所由生也。

温經湯方

吳茱萸(三兩) 當歸 芎藭 芍藥(各二兩) 人參 桂枝 牡丹皮 阿膠 生薑(各二兩) 甘草(二兩) 半夏(半升) 麥門冬(去心,一升)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及至期不來。

【集解】李彣曰:《內經》云:血氣虛者,喜温而惡寒,寒則凝濇不流,温則消而去之。此湯名温經,以瘀血得温卽行也。方內皆補養氣血之藥,未嘗以逐瘀為事,而瘀血自去者,此養正邪自消之法也。故婦人崩淋不孕,月事不調者,並主之。

帶下經水不利,少腹滿痛,經一月再見者,土瓜根散主之。

【按】「再」字當是「不」字,若是「再」字,一月兩來,與上文不利不合,是傳寫之譌。

【註】此亦前條在下未多,經候不勻之證。帶下,胞中病也。胞中有宿瘀,從氣分或寒化,則為白帶;從血分或熱化,則為赤帶;從氣血寒熱錯雜之化,則為雜色之帶也。若兼經水不利,少腹滿痛,乃有瘀血故也。其經至期不見,主以土瓜根散者,土瓜能逐瘀血,䗪蟲能開血閉,桂枝合芍藥舒陽益陰,通和營氣,則瘀去血和,經調帶止矣。

土瓜根散方

土瓜根 芍藥 桂枝 䗪蟲(各三分)

上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此名曰革。婦人則半產漏下,旋覆花湯主之。

【按】此條詳在《傷寒論·辨脈法篇》,錯簡在此。「旋覆花湯主之」一句,亦必是錯簡。半產漏下,則氣已下陷,焉有再用旋覆下氣之理。

旋覆花湯方

旋覆花(三兩) 蔥(十四莖) 新絳(少許)

上三味,以水三各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婦人陷經漏下,黑不解,膠薑湯主之。

【註】陷經者,謂經血下陷,卽今之漏下崩中病也。黑不解不成文,膠薑湯方亦缺。

【集註】李彣曰:陷經漏下,謂經脈下陷,而血漏下不止,乃氣不攝血也。黑不解者,瘀血不去,則新血不生,榮氣腐敗也。然氣血喜温惡寒,用膠薑湯温養氣血,則氣盛血充,推陳致新,而經自調矣。

【按】此條文義,必有缺誤,姑採此註,以見大意。

婦人少腹滿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生後者,此為水與血俱結在血室也,大黃甘遂湯主之。

【註】敦,大也。少腹,胞之室也。胞為血海,有滿大之狀,是血蓄也。若小便微難而不渴者,水亦蓄也。此病若在生育之後,則為水與血俱結在血室也。主之大黃甘遂湯,是水血並攻之法也。

大黃甘遂湯方

大黃(四兩) 甘遂(二兩) 阿膠(二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其血當下。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來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註】詳見《傷寒論·少陽篇》內,不復釋。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治之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註】詳見《傷寒論·少陽篇》內,不復釋。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和,胸脇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註】詳見《傷寒論·少陽篇》內,不復釋。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卽愈。

【註】詳見《傷寒論·陽明篇》內,不復釋。

婦人經水不利下,抵當湯主之。

【註】婦人經水不利下,言經行不通利快暢下也。乃婦人恆有之病,不過活瘀導氣,調和衝任,足以愈之。今曰抵當湯主之,夫抵當重劑,文內並無少腹結痛,大便黑,小便利,發狂善忘,寒熱等證,恐藥重病輕,必有殘缺錯簡,讀者審之。

抵當湯方

水蛭(熬,三十個) 虻蟲(熬,去翅足,三十枚) 桃仁(去皮尖,二十個) 大黃(酒浸,三兩)

上四味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婦人經水閉不利,藏堅癖不止,中有乾血,下白物,礬石丸主之。

【註】藏,陰內也。不止,不去也。經水閉而不通。瘀,宿血也。陰中堅塊不去,血乾凝也。下白物,化血成帶也。用礬石丸坐藥治之。此方治下白物,若從濕化者可也,恐未能攻堅癖乾血也。

【集註】尤怡曰:藏堅癖不止者,子藏乾血堅凝,成癖而不去也。乾血不去,則新血不榮,而經閉不利矣。由是蓄泄不時,胞宮素濕,所積之血,與濕化而成白物,時時自下,是宜先去其藏之濕。礬石燥濕水,杏仁潤乾血也。

礬石丸方

礬石(燒,三分) 杏仁(一分)

上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如棗核大,內藏中,劇者,再內之。

婦人六十二種風,及腹中血氣刺痛,紅藍花酒主之。

【註】六十二種風無可考。腹中血氣刺痛,用紅藍花酒通經行血,誠要方也。

紅藍花酒方

紅藍花(一兩)

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減半,頓服一半,未去再服。

婦人腹中諸疾痛,當歸芍藥散主之。

【註】諸疾腹痛,謂婦人腹中諸種疾痛也。既曰諸疾痛,則寒、熱、虛、實、氣、食等邪,皆令腹痛,豈能以此一方概治諸疾痛耶?當歸芍藥散主之,必是錯簡。

當歸芍藥散方(見妊娠中)

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

【註】若因木盛土衰,中虛急痛者,用此補虛緩中定痛可也。

小建中湯方(見虛勞中)

問曰: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何也?師曰:此名轉胞,不得尿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則愈,宜腎氣丸主之。

【註】病不在胃,故飲食如故也。病在於胞,故不得尿也。陽氣不化,故煩熱也。水不得下行,故倚息不得臥也。名曰轉胞,以胞系乖戾不爽也,故致此病,但當利小便則愈。主之腎氣丸,以温行下焦陽氣,陽氣化則尿出,諸病自解矣。胞者乃謂尿胞,非血胞也。

【集註】趙良曰:此方在虛勞中,治腰痛小便不利,小便拘急,此亦用之何也?蓋因腎虛用之也,用此補腎則氣化,氣化則水行而愈矣。然轉胞之病,豈盡由下焦腎虛氣不化出致耶?或中焦脾虛,不能散精歸於胞,及上焦肺虛,不能下輸布於胞,或胎重壓其胞,或忍尿入房,皆足成此病,必求其所因以治之也。

腎氣丸方

乾地黃(八兩) 薯蕷(四兩) 山茱萸(四兩) 澤瀉(三兩) 茯苓(三兩) 牡丹皮(三兩) 桂枝 附子(炮,各一兩)

上八味,末之,煉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集解】李彣曰:方名腎氣丸者,氣屬陽,補腎中真陽之氣也。內具六味丸,壯腎水以滋小便之源,附、桂益命門火,以化膀胱之氣,則熏蒸津液,水道以通,而小便自利。此所以不用五苓散,而用腎氣丸也。

婦人陰寒,温中坐藥,蛇牀子散主之。

【註】陰寒,前陰寒也,治以温中坐藥。蛇牀子,性温熱能壯陽,故納之以助陽驅陰也。

【集註】沈明宗曰:此治陰掣痛,少腹惡寒之方也。胞門陽虛受寒,現證不一,非惟少腹惡寒之一證也。但寒從陰戶所受,不從表出,當温其受邪之處,則病得愈,故以蛇牀子一味,大熱温助其陽,納入陰中,俾子宮得暖,邪去而病自愈矣。

蛇牀子散方

蛇牀子仁

上一味末,以白粉少許,和合相得,如棗大,綿裹內之,自然温。

少陰脈滑而數者,陰中卽生瘡,陰中蝕瘡爛者,狼牙湯洗之。

【註】陰中,卽前陰也。生瘡蝕爛,乃濕熱不潔而生𧏾也。用狼牙湯洗之,以除濕熱殺𧏾也。狼牙非狼之牙,乃狼牙草也,如不得,以狼毒代之亦可。其瘡深,洗不可及,則用後法也。

【集註】李彣曰:少陰屬腎。陰中,腎之竅也。《內經》曰:滑者陰氣有餘。又云:數則為熱。故陰中生瘡蝕爛,皆濕熱所致。狼牙味苦性寒,寒能勝熱,苦能殺蟲,故主洗之。

狼牙湯方

狼牙(四兩)

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綿纏筋如繭,浸湯瀝陰中,日四遍。

胃氣下泄,陰吹而正喧,此穀氣之實也,膏髮煎導之。

【按】「膏髮煎導之」之五字,當是衍文。「此穀氣之實也」之下,當有「長服訶梨勒丸」之六字,後陰下氣,謂之氣利,用訶梨勒散;前陰下氣,謂之陰吹,用訶梨勒丸。文義始屬,藥病亦對。蓋訶梨勒丸,以訶梨勒固下氣之虛,以厚朴、陳皮平穀氣之實,亦相允合。方錯簡在《雜療篇》內。下小兒疳蟲蝕齒一方,殺蟲解毒,或另有小兒門,或列在雜方內,今於婦人雜病之末,亦錯簡也。

【註】腎虛不固,則氣下泄。陰吹而正喧,謂前陰出氣有聲也。此穀氣之實,謂胃氣實而腎氣虛也。以訶黎勒丸,固下氣而瀉穀氣也。

膏髮煎方(見黃疸中)

小兒疳蟲蝕齒方

雄黃 葶藶

上二味,未之,取臘月猪脂熔,以槐枝綿裹頭,四五枚,點藥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