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謙等

《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 卷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五 (3)

1.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并治第十七

夫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註】嘔家,嘔吐或穀、或水、或痰涎、或冷沫,今嘔而有膿,此內有癰,膿潰而嘔,非嘔病也,故曰: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集註】趙良曰:經云:熱聚於胃口而不行,胃脘為壅,胃脘屬陽明經,陽明氣逆則嘔,故膿不自欬出,從嘔而出,此癰之在胃脘上口者也,若過半中,在肺之下者,膿則不從嘔出而從大便出矣。

程林曰:夫癰潰則為膿,膿上出必令嘔,故不必治其嘔,膿盡則嘔自止也。

先嘔却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却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

【註】嘔病後渴飲而不嘔,為胃氣和,此欲解也。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嘔吐時伴隨膿液,表示体内有癰(膿包),不要去治疗呕吐,只要膿液排乾淨了,呕吐自然就會停止。

因渴而後嘔,嘔而復渴,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之嘔,非嘔病也。

【集註】趙良曰:嘔則飲去,飲去則陽氣回,津液猶未布,故渴耳。

雖渴,終以邪去正回而必解也。

先渴却嘔者,卽前痰飲條中,小半夏茯苓湯之證也。

程林曰:先嘔却渴者,為嘔後而胃無津液,得水和之卽愈;先渴却嘔者,本渴而飲水,水停胃中作嘔也,故屬水飲。

尤怡曰:嘔家必有停痰宿水。

先嘔却渴者,痰水已去,而胃氣將復也,故曰:此為欲解。

先渴却嘔者,因熱飲水過多,熱雖解而飲旋積也,此嘔因積飲所致,故曰:此為飲家。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因為口渴而嘔吐,嘔吐後又感到口渴,這是因為體內水分停滯在心臟下方,屬於飲水過多導致的嘔吐,而非真正的嘔吐病。

嘔吐後喝水,水喝下去後陽氣就會恢復,但津液還沒有完全散佈,所以會感到口渴。

雖然會口渴,但最終還是因為邪氣去除、正氣恢復而痊癒。

先感到口渴再嘔吐的情況,是之前痰飲條中所述的小半夏茯苓湯證。

先嘔吐再感到口渴,是因為嘔吐後胃中沒有津液,喝水可以滋潤胃部,很快就會好;而先感到口渴再嘔吐,是因為本來就口渴,喝了太多水後,水停留在胃中造成嘔吐,所以屬於水飲過多。

嘔吐的人體內一定有積存的痰和水。

先嘔吐再感到口渴,說明痰水已經排出,胃氣快要恢復,所以說這是將要痊癒的跡象。

先感到口渴再嘔吐,是因為喝了太多熱水,雖然熱症消除了,但是水停留在體內造成積水,所以嘔吐是因為積水引起的,屬於水飲過多。

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飲故也,此屬支飲。

【註】嘔病之人,津液已傷,本應渴也;今反不渴者,以心下素有支飲故也,此屬支飲之嘔,非嘔病也。

【集註】徐彬曰:支飲者,偏旁而不中正也。

高世栻曰:支飲者,水氣循經,屈曲支行,其形如腫是也。

支飲而嘔,故曰:此屬支飲。

《飲欬篇》云:嘔家本渴,渴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

諸嘔吐,穀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

【註】此詳諸嘔吐之病,以明其治也,嘔者,有聲有物之謂也;吐者,有物無聲之謂也。

白話文:

嘔吐的人原本應該感到口渴,因為津液已經損傷了,但現在卻不渴,這是因為心下有支飲的緣故,屬於支飲引起的嘔吐,而非單純的嘔吐病。支飲是指水氣在經絡中運行不順暢,停滯在偏旁部位,形成腫塊狀的狀態。由於支飲引起的嘔吐,所以說這是屬於支飲。

《飲欬篇》中提到,嘔吐的人原本應該口渴,渴代表想要解渴,但現在反而不渴,就是因為心下有支飲的緣故,可以用小半夏湯來治療。

各種嘔吐,食物無法下嚥的,都可以用小半夏湯治療。這裡詳細說明了各種嘔吐的病症,以便清楚了解治療方法。嘔吐是指有聲音有東西吐出,吐是指有東西但沒有聲音吐出。

凡諸嘔吐,飲食不得下咽者,主之小半夏湯,降逆安胃也。

【集註】趙良曰:嘔吐,穀不得下者,有寒有熱,不可概論也。

食入卽吐,熱也;朝食暮吐,寒也。

此則非寒非熱,由中焦停飲,氣結而逆,故用小半夏湯。

沈明宗曰:此痰飲多而致嘔之方也。

外邪內入而嘔,必自飲食稍進;此痰飲多而外邪少,拒格胸胃之間,氣逆而穀不得入,故用生薑散邪,半夏以消痰飲而止嘔逆。

小半夏湯方(見痰飲中)

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解,急與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註】此詳申上條飲嘔,以明其治也。

白話文:

如果有人出現嘔吐,食物無法吞嚥的情況,可以服用小半夏湯,它能降逆安胃。

嘔吐、食物無法下嚥,可能是寒症、熱症或其他原因,不能一概而論。

如果吃下去馬上就吐,是熱症;如果早上吃下去晚上才吐,是寒症。

這種情況既非寒症也非熱症,而是中焦積聚了水飲,氣機阻塞而逆上,所以要用小半夏湯。

小半夏湯是治療痰飲導致嘔吐的方劑。

外邪入侵導致的嘔吐,通常會伴隨著飲食稍進;而這種情況是痰飲過多,外邪少,停留在胸胃之間,氣逆導致食物無法進入,所以用生薑散邪,半夏消痰止嘔。

嘔吐而病症位於膈上,之後想要喝水,就趕快給他服用小半夏湯;如果一直想要喝水,就用猪苓散治療。

以上詳細解釋了嘔吐的病因,以及針對不同情況的治療方法。

嘔吐病後,則傷膈上津液,若思水者,急與飲之,不復嘔吐者,是病去胃和自解也。

思水者,與飲之而仍嘔吐者,是病未除而有水飲也。

主之猪苓散者,利水以止嘔吐也。

【集註】程林曰:上章言先嘔却渴,此為欲解;今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解,亦與上證不殊,故急與之以和胃。

然思水之人,又有得水而貪飲,則胃中熱少不能消水,更與人作病,故思水者,用猪苓散以散水飲。

魏荔彤曰: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欲解之徵也,卽論中所言,先嘔後渴,此為欲解之義也。

急與之,嘔吐後傷津液,水入而津液可復也。

白話文:

如果有人嘔吐後感到口渴,就表示膈上津液受損。如果他們想喝水,就應該馬上給他們喝,如果喝了水後不再嘔吐,就代表病症已經離開胃部,自然痊癒了。

但如果患者想喝水,給他們喝了水後仍然嘔吐,就表示病症尚未消失,而是因為喝了水導致的。

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豬苓散來利水止嘔。

豬苓散可以利水,是因為嘔吐後膈上津液受損,喝了水卻無法消化,反而加重病情,所以需要使用豬苓散來排出多餘的水分。

若夫未曾嘔吐卽思水者,卽論中所言,先渴却嘔之證也,是為水停心下,應治其支飲,而渴方愈也。

主以猪苓散,利水補土,以治濕邪者,治渴而卽以治上逆之嘔吐也。

猪苓散方

猪苓 茯苓 白朮(各等分)

上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註】嘔而腹滿是有裏也,主之大柴胡湯,攻裏以止嘔也;今嘔而發熱,是有表也,主之小柴胡湯,和表以止嘔也。

【集註】程林曰:經曰: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

夫嘔家未有發熱者,以發熱屬半表半裏,故與小柴胡湯以和之。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在還沒有嘔吐時就有想喝水的慾望,這符合古代中醫理論中的「先渴後嘔」的情況。這是因為體內的水分停留在心下部位,導致出現支飲現象,因此應該針對這個問題進行治療,以使口渴的情況得到緩解。

為了達到這種效果,可以使用「豬苓散」這種藥物來利尿並補強脾土,以對抗體內的濕邪,同時也能治療口渴以及反胃嘔吐的症狀。

豬苓散的配方如下:

豬苓、茯苓、白朮(各取相等份量)

將以上三種草藥研磨成粉末,然後每日三次,每次服用一小撮。

如果嘔吐後伴有發燒的症狀,則應該使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注釋】如果只是單純的嘔吐並沒有腹脹的症狀,這表明可能有裡證,應當使用「大柴胡湯」來消滅體內的病邪以止住嘔吐。但如果嘔吐同時伴有發燒,則這表明有外感的表證,應當使用「小柴胡湯」來調和體表以止住嘔吐。

【集註】程林認為,經典中提到「嘔吐後發燒」的情況,符合「柴胡湯」的治療範圍。

通常,嘔吐不會伴隨著發燒,因為發燒是半表半裡的症狀,所以會使用「小柴胡湯」來調和體表以止住嘔吐。

李彣曰:傷寒發熱者為表證,然邪欲侵裏,裏氣拒而不納,則逆而作嘔,此半表半裏證也。

小柴胡為治半表半裏,和解之劑。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甘草(三兩) 半夏(半升)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註】嘔而心煩,心中懊憹,內熱之嘔也。

今嘔而脈弱,正氣虛也;小便復利,中寒盛也。

身有微熱而復見厥,曰難治者,此為寒盛格熱於外,非嘔而發熱者比,故以四逆湯勝陰回陽也。

白話文:

李彣說,傷寒發燒屬於表證,但邪氣想要入侵內裏,內氣抵抗不讓它進入,就會逆流而上引起嘔吐,這就是半表半裏的症狀。小柴胡湯專門用來治療半表半裏,具有和解的作用。

小柴胡湯的藥方如下: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半夏(半升)、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將以上七味藥材,用一斗二升水煮成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溫地喝一升,一天喝三次。

如果患者嘔吐、脈搏微弱、小便頻繁、身體微熱且出現厥逆現象,則難以治療,需要用四逆湯來治療。

註:嘔吐伴隨心煩意亂、心中鬱悶,這是內熱導致的嘔吐。而現在患者嘔吐、脈搏微弱,說明正氣虛弱;小便頻繁,說明寒氣盛。身體微熱且出現厥逆,稱為難治,這是因為寒氣盛而將熱氣逼到體表,與單純的發燒嘔吐不同,因此要用四逆湯來溫補陽氣。

【集註】高世栻曰:嘔者水去寒猶在上,小便當少,今復利者,寒亦在下也。

脈弱者,氣衰於內。

身微熱者,格陽於外,嘔證如是,則上下寒而內外虛,若見手足逆冷而厥者,則表裏陰陽之氣,不相順接,故為難治。

四逆湯主之,生附子壯火回陽以治厥,乾薑温脾暖胃以治嘔,甘草安中調上下以治內外也。

四逆湯方

附子(生用,一枚) 乾薑(一兩半) 甘草(炙,二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嘔而胸滿者,茱萸湯主之。

【註】嘔逆之氣上衝於胸,胸中氣實,則不受邪,必不滿也;若胸中氣虛,客寒邪氣得以留連,故胸滿也。

白話文:

【集註】高世栻表示:嘔吐的情況,如果尿量較少,表示體內的寒氣還停留在上部;現在如果尿量增加,表示寒氣已經深入到下部。

脈象微弱,代表體內的氣力衰減。

身體稍微發熱,是因為陽氣被阻塞在外,導致嘔吐的現象。如果嘔吐情況表現出上下都有寒氣,並且內外都出現虛弱的情況,當出現手腳冰涼、失去反應的現象時,表示體內的表裏陰陽之氣無法順暢流通,這是一個難以治療的情況。

四逆湯可以針對這種情況進行治療。生附子能增強體內的熱力來回復陽氣,乾薑能溫暖脾胃,甘草能安定中焦、調節上下,對內外都有療效。

四逆湯配方如下:

  • 生附子(生用,一枚)
  • 乾薑(一兩半)
  • 甘草(炙,二兩)

以上三種藥物,以水三升煎煮,得到一升二合的濃度,濾掉渣滓後,分成兩次服用。

體力較強的人可以使用更大的劑量,即一枚生附子和三兩乾薑。

如果嘔吐伴有胸脹感,可以使用茱萸湯進行治療。

【註】嘔吐和逆氣向上衝擊胸腔,如果胸腔中的氣力充足,那麼就不會受到邪氣的影響,因此不會感到胸脹。但如果胸腔氣力不足,外界的寒邪就能夠停留並導致胸脹的症狀。

主之吳茱萸湯,補正氣,降邪氣也。

【集註】徐彬曰:胸乃陽位,嘔為陰邪,使胸之陽氣足以御之則不嘔,嘔亦胸中無恙也,乃嘔而胸滿,是胸虛邪客,不但胃不和矣。

虛邪屬陰,故以吳茱萸之苦辛温,善驅濁陰者為君,人參補虛為佐,而以薑、棗宣發上焦之正氣也。

茱萸湯方

吳茱萸(一升) 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 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註】嘔而腸鳴,腸虛而寒也。

嘔而心下痞,胃實而熱也。

白話文:

吳茱萸湯方解

主治: 吳茱萸湯用來治療因正氣不足、邪氣入侵導致的嘔吐症狀。

【集註】 徐彬說:胸部是陽氣所在,嘔吐是由陰邪入侵造成的。如果胸部的陽氣充足,就能抵抗陰邪,就不會嘔吐。嘔吐而且胸部滿悶,說明胸部虛弱,邪氣入侵,不僅僅是胃氣不和的問題。

虛邪屬於陰氣,所以用吳茱萸的苦辛溫性,善於驅逐濁陰,作為君藥。人參補虛作為佐藥,而薑、棗則用來宣發上焦的正氣。

茱萸湯方

藥物: 吳茱萸(一升)、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製法: 以上四味藥材,用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每天服用三次。

其他治療方案:

嘔吐同時伴隨腸鳴,心下痞塞者,則用半夏瀉心湯治療。

【註】 嘔吐伴隨腸鳴,說明腸胃虛寒。嘔吐伴隨心下痞塞,說明胃部實熱。

並見之,乃下寒上熱,腸虛胃實之病也,故主之半夏瀉心湯,用參、草、大棗以補正虛,半夏以降客逆,乾薑以勝中寒,芩、連以瀉結熱也。

【集註】程林曰:嘔而腸鳴、心下痞者,此邪熱乘虛而客於心下,故用芩、連泄熱除痞,乾薑、半夏散逆止嘔。

《內經》曰:脾胃虛則腸鳴。

又曰:中氣不足,腸為之苦鳴。

人參、大棗、甘草,用以補中而和腸胃。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洗,半升) 黃芩 乾薑 人參(各三兩)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 甘草(炙,三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患者出現下寒上熱、腸虛胃實的症狀,因此應服用半夏瀉心湯。此方以人參、甘草、大棗補益正氣,半夏降逆止嘔,乾薑溫中散寒,黃芩、黃連瀉熱解結。

古籍記載,嘔吐伴隨腸鳴、心下痞塞,是因邪熱乘虛侵犯心下所致,故用黃芩、黃連清熱除痞,乾薑、半夏散逆止嘔。

《黃帝內經》指出,脾胃虛弱會導致腸鳴,中氣不足也會造成腸鳴。

人參、大棗、甘草用來補中益氣,和胃調腸。

半夏瀉心湯的藥方如下:

半夏(洗淨,半升)、黃芩、乾薑、人參(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甘草(炙,三兩)

以上七味藥材,用一斗水煎煮,取六升藥液,去渣,再煎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每日三次。

乾嘔吐逆,吐涎沫,半夏乾薑散主之。

【註】有聲有物謂之嘔,有聲無物謂之噦,卽乾嘔也。

今有聲無物而吐涎沫,故曰乾嘔。

吐逆,吐涎沫也。

乾嘔吐酸苦,胃中熱也;乾嘔吐涎沫,胃中寒也。

主之半夏乾薑散,温中止嘔也。

半夏乾薑散方

半夏 乾薑(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頓服之。

乾嘔,吐涎沫,頭痛者,茱萸湯主之。

【註】乾嘔吐涎沫者,以半夏乾薑散,温中止嘔也。

若更頭痛,此屬寒氣盛而逆之甚也,故用吳茱萸湯,温寒下氣,大折衝逆之勢也。

白話文:

乾嘔吐逆,吐出唾沫,可以用半夏乾薑散來治療。

乾嘔是指有嘔吐的聲音,卻沒有東西吐出來。

現在病人有聲音卻沒有東西吐,反而吐出唾沫,所以稱為乾嘔。

乾嘔吐出酸苦的液體,說明胃裡有熱;乾嘔吐出唾沫,說明胃裡有寒。

半夏乾薑散可以溫暖脾胃,止嘔止逆。

半夏乾薑散的藥方如下:

半夏、乾薑(等量)

將以上兩種藥材搗碎成散劑,取一小匙,用一升半的漿水煎煮,取七分,一次喝下。

乾嘔、吐出唾沫、還伴有頭痛的,可以用茱萸湯來治療。

乾嘔吐出唾沫,可以用半夏乾薑散溫暖脾胃,止嘔止逆。

如果還伴有頭痛,說明寒氣盛,逆氣上衝,可以用吳茱萸湯溫暖寒氣,降低逆氣,缓解症状。

【集註】徐彬曰:上焦有寒,其口多涎。

上焦既有寒邪,格陽在上,故主頭痛。

用吳茱萸温補以驅濁陰也。

李彣曰:太陰、少陰經,從足至胸,俱不上頭,二經並無頭痛證。

厥陰經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故乾嘔、吐涎沫者,裏寒也;頭痛者,寒氣從經脈上攻也。

不用桂、附,用吳茱萸者,以其入厥陰經故耳!餘皆温補散寒之藥。

乾嘔而利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註】乾嘔者,胃氣逆也,若下利清徹,乃腸中寒也。

今下利濁黏,是腸中熱也,故用黃芩湯以治其利,合半夏生薑湯,以治乾嘔也。

白話文:

上焦如果寒氣入侵,就會口裡流口水。上焦寒邪阻礙陽氣上升,所以會頭痛。用吳茱萸溫暖補益,驅除寒邪。太陰、少陰經脈從腳到胸,都不上頭,這兩條經脈沒有頭痛症狀。厥陰經脈從額頭出來,和督脈在頭頂交匯,所以乾嘔、吐口水是內寒引起的;頭痛是寒氣從經脈往上攻引起的。不用桂枝、附子,而用吳茱萸,是因為吳茱萸入厥陰經的緣故。其他都是溫暖補益散寒的藥物。乾嘔並且腹瀉者,可以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治療。乾嘔是胃氣逆上,如果腹瀉清澈,是腸中寒氣。現在腹瀉濁黏,是腸中熱氣,所以用黃芩湯治療腹瀉,再加入半夏生薑湯,治療乾嘔。

【集註】程林曰:中焦不和,則氣逆於上而作嘔,迫於下而為利,故用半夏、生薑,入上焦而止嘔;甘草、大棗,入中焦而和脾;黃芩、芍藥,入下焦而止利。

如是則正氣安而邪氣去,三焦和而嘔利止矣。

魏荔彤曰:此嘔為熱逆之嘔,利為挾熱之利。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黃芩(三兩) 甘草(炙,二兩) 芍藥(二兩) 半夏(半升)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食已卽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

【註】吐者,有物無聲之謂也。

朝食暮吐者寒也,食己卽吐者火也,以寒性遲,火性急也。

白話文:

中焦不協調,就會導致氣逆上衝而引起嘔吐,向下壓迫而引起腹瀉。因此,這方子用半夏、生薑入上焦止嘔,甘草、大棗入中焦和脾,黃芩、芍藥入下焦止瀉。如此一來,正氣安定、邪氣消散,三焦和諧,嘔吐腹瀉自然也就止住了。

這個嘔吐是因熱氣逆流而引起的,腹瀉則是因夾雜着熱氣而引起的。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的組成:黃芩三兩、甘草(炙)二兩、芍藥二兩、半夏半升、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將以上六味藥材用一斗水煮至三升,去渣,溫服一升,一天服用兩次,晚上服用一次。

如果飯後馬上就嘔吐,則要用大黃甘草湯治療。

嘔吐是指有東西吐出來,但沒有聲音。

早上吃飯,晚上就吐是寒症,飯後馬上就吐是火症,因為寒性遲緩,火性急躁。

故以大黃甘草湯,緩中瀉火,火平自不吐也。

【集註】王肯堂曰: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又用大黃甘草治食已卽吐,何也?曰:欲吐者,其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而逆之使下,則必抑塞憤亂而益甚,故禁之。

若既已吐矣,吐而不已,有升無降,則當逆而折之,引令下行,無速於大黃,故取之也。

程林曰:經云:諸逆衝上,皆屬於火。

食已卽吐,是胃熱上逆而不能容食,與反胃寒嘔水飲不同,故用是湯以平胃熱。

高世栻曰:食己卽吐者,非宿穀不化之胃反,乃火熱攻衝之吐逆。

大黃甘草湯方

大黃(四兩) 甘草(一兩)

白話文:

所以用大黃甘草湯,緩解胃部不適並瀉去火熱,火熱平息自然就不會嘔吐了。

有人可能會問,病人想吐的時候不能瀉下,而大黃甘草湯卻是用來治療吃完東西就吐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想吐的人,病症在上面,可以順著它往下走,但如果逆著它往下瀉,就會讓它更加鬱積不通,所以要禁止瀉下。

如果已經吐了,而且吐個不停,往上衝卻不往下走,就要逆著它來折返,引導它往下走,沒有比大黃更快的藥物了,所以就選用它。

古籍中說,凡是逆氣衝上來的,都屬於火熱。

吃完東西就吐,是胃火上逆,不能容納食物,跟嘔吐清水的胃寒不同,所以用大黃甘草湯來平息胃火。

有人說,吃完東西就吐,不是食物積滯不消化引起的胃反,而是火熱攻衝導致的嘔吐。

大黃甘草湯的藥方:

大黃(四兩) 甘草(一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註】病人欲吐,上越之勢方盛,故不可下之。

若病人吐後,其勢衰矣,因其衰而濟之,故已吐有可下之法也。

【集註】徐彬曰:治病之法,貴因勢利導,故《內經》曰:在上者越之,在下者竭之。

今病欲上吐,不可强之使下,凡病皆然,故曰: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程林曰:按「欲」字,乃吐而未吐之義。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生薑半夏湯主之。

【註】此承上條,詳申欲吐之狀,以明其治也。

白話文:

將這兩種藥材,用三升水煮到剩下 一升,分幾次溫熱服用。如果病人想吐,就不要服用瀉藥。因為病人想吐,表示上焦的氣機正旺盛,所以不能用瀉藥。如果病人已經吐了,氣機衰弱,就可以用瀉藥來幫助病人恢復。治療疾病的原則,是要順應病勢,引導病氣。就像《內經》說的上焦氣機旺盛,就應該引導它向上,下焦氣機虛弱,就應該補充它。現在病人想吐,就不要強迫它向下,所有的疾病都是一樣的道理。所以說病人想吐,就不要服用瀉藥。 「欲」字指的是想吐,但還沒吐出來的意思。如果病人胸中感到好像要喘不喘,好像要嘔吐又不吐,好像要噎住又不噎住,整個胸口悶悶不舒服,可以用生薑半夏湯治療。這是承接上文,詳細說明病人想吐的症狀,說明治療方法。

喘者呼吸氣急也,似喘不喘,謂胸中似喘之不快,而不似喘之氣急也。

嘔者吐物而有聲也,似嘔不嘔,謂似作嘔之狀,而不似嘔之有物也。

噦者乾嘔也,似噦不噦,謂似乎噦之有聲,而不似噦之聲連連也。

胸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總形容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心中憒亂無奈,懊憹欲吐之情狀也,故以半夏降逆,生薑安胃也。

【集註】沈明宗曰: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誠不是喘,不是嘔,不是噦也。

徹者,通也,竟是通心中憒憒然無奈,卽泛泛惡心之義也。

生薑半夏湯方

半夏(半升) 生薑汁(一升)

白話文:

呼吸急促稱為喘,但這裏說的喘是指胸口覺得不適,沒有明顯的呼吸急促。嘔吐是指吐出東西並伴有聲音,但這裏說的嘔是指感覺想吐,但並沒有實際吐出東西。噦是指乾嘔,但這裏說的噦是指感覺喉嚨有東西要吐出來,但沒有連續的聲音。

整體而言,就是胸口悶悶的,感覺想吐又吐不出來,心裡很煩躁,無奈又痛苦。因此,用半夏來降逆氣,生薑來安胃。

沈明宗說,這種狀態既不是喘,也不是嘔,也不是噦。

徹是指貫通,也就是說,這種胸悶難受的感覺貫通到心裏,就是泛泛的噁心。

生薑半夏湯的藥方:半夏半升,生薑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生薑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

止,停後服。

【集解】李彣曰:生薑、半夏,辛温之氣,足以散水飲而舒陽氣,然待小冷服者,恐寒飲固結於中,拒熱藥而不納,反致嘔逆。

今熱藥冷飲下嗌之後,冷體既消,熱性便發,情且不違,而致大益,此《內經》之旨也。

此方與前半夏乾薑湯略同,但前温中氣,故用乾薑,此散停飲,故用生薑;前因嘔吐上逆,頓服之則藥力猛峻,足以止逆降氣,嘔吐立除;此心中無奈,寒飲內結,難以猝消,故分四服,使胸中邪氣徐徐散也。

白話文:

取生薑和半夏兩種藥材,用水三升煮半夏,煮到剩下兩升時,加入生薑汁,繼續煮到剩下約一升半,稍涼後分四次服用,每天三次,晚上一次。 服用完畢後,停藥觀察。

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文蛤湯主之。

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按】「文蛤湯主之」五字,當在頭痛之下,文義始屬,是傳寫之譌。

兼主之「主」字,衍文也。

【註】吐後而渴,當少少與飲之,胃和吐自止也。

若恣意貪飲,則新飲復停,而吐必不已也,當從飲吐治之。

若兼感微風,脈必緊,頭必痛。

主之文蛤湯者,是治渴兼治風水也。

故以越婢湯方中加文蛤。

越婢散風水也,文蛤治渴不己也。

【集註】程林曰:貪飲者,飲水必多,多則淫溢上焦,必有溢飲之患,故用此湯以散水飲,方中皆辛甘發散之藥,故亦主微風,脈緊頭痛。

白話文:

嘔吐後感到口渴,很想喝水,忍不住大量飲用,可以用文蛤湯來治療。

文蛤湯還可以治療因風寒引起的輕微頭痛,脈搏緊緊的症状。

注:嘔吐後感到口渴,應該少量多次地喝水,讓胃部緩和,嘔吐自然就會停止。

如果貪婪地大量飲水,新喝下去的水會停留在胃裡,導致不斷嘔吐,就應該從飲水和嘔吐兩個方面進行治療。

如果同時伴有風寒,脈搏會緊,頭也會痛。

文蛤湯治療口渴的同時,也治療風寒引起的症狀。

因此,在越婢湯方中加入文蛤,越婢湯可以散風寒,文蛤可以治止不住的口渴。

貪婪飲水的人,飲水量多,就會導致水分積聚在上焦,容易引起水腫,所以用文蛤湯來散除積聚的水分。

文蛤湯中都是辛甘發散的藥物,所以也能治療風寒引起的輕微頭痛,脈搏緊緊的症状。

文蛤湯方

文蛤(五兩) 麻黃 甘草 生薑(各三兩) 石膏(五兩) 杏仁(五十個)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卽愈。

【集解】李彣曰:文蛤湯,卽大青龍湯去桂枝,乃發汗之劑,使水飲從毛竅中泄去,以散水飲於外。

經云:開鬼門,潔淨府。

此一方兩得之。

以內有麻黃、生薑等解表藥,故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問曰: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飲食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也。

白話文:

文蛤湯方

藥材:

  • 文蛤(五兩)
  • 麻黃(三兩)
  • 甘草(三兩)
  • 生薑(三兩)
  • 石膏(五兩)
  • 杏仁(五十個)
  • 大棗(十二枚)

製作方法:

將以上七味藥材,以六升水煮,煮至剩兩升,溫熱後服用一升,出汗即可痊癒。

藥理分析:

李彣說:文蛤湯,其實就是大青龍湯去除桂枝後的方子,是發汗的藥方。它能使水飲從毛孔中排出,散去體內的水飲。

經典中記載:「開鬼門,潔淨府。」

這一方藥兼具兩方面的功效:

  • 內含麻黃、生薑等解表藥,因此也適合治療風寒感冒、脈緊頭痛等症狀。
  • 藥方本身也具有發汗的功效,可以將體內積熱排出。

問答:

問:病人脈搏跳動頻繁,脈象屬熱,應該可以消化食物,但卻反覆嘔吐,這是為什麼?

師:因為發汗後,陽氣微弱,膈氣虛弱,導致脈象變得頻繁,這是客熱引起的。由於胃氣虛寒,所以無法消化食物,因此會嘔吐。

脈弦者,虛也。

胃氣無餘,朝食暮吐,變為胃反。

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今脈反弦,故名曰虛。

【按】問曰:「病人脈數」至「胃中虛冷故也」等句,己詳《傷寒論·陽明篇》內,錯簡在此,且與「脈弦者虛也」文義不屬。

【註】弦,飲脈也,非虛脈也,病吐者若見之,則為胃氣無餘也。

胃氣無餘,肝邪乘之而見弦脈,故名曰虛也。

詢其所以致弦之由,乃為寒在上,醫反下之,使胃氣盡而無餘,則不能消化水穀,致令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變為中寒胃反也。

【集註】李彣曰:食不得入,是有火也;食入反出,是無火也。

白話文:

脈象弦緊,代表身體虛弱。如果胃氣不足,早上吃下去的東西晚上就吐出來,晚上吃下去的東西早上就吐出來,就稱為胃反。這是因為寒氣在上,醫生卻反過來治療下焦,導致脈象反常地弦緊,所以稱為虛。弦脈其實是飲脈,不是虛脈,但如果病人嘔吐時出現弦脈,就代表胃氣不足。胃氣不足,肝邪乘虛而導致弦脈,所以稱之為虛。詢問病因,是因為寒氣在上,醫生卻反過來治療下焦,導致胃氣消耗殆盡,無法消化食物,所以出現早上吃晚上吐、晚上吃早上吐的胃反症狀。

此寒在上者,法當温中始愈,反下之則愈虛寒而愈吐矣。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榮虛,榮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

【按】此條文義不屬,必是錯簡。

跗陽脈浮而濇,浮則為虛,虛則傷脾。

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

脈緊而濇,其病難治。

【按】虛則傷脾之「虛」字,當是「濇」字,是傳寫之譌。

【註】前條因誤下而病胃反,則脈弦;此條不因誤下而病胃反,則脈浮而濇也。

跗陽脈見浮而濇,浮以候胃,濇以候脾;浮而無力為胃虛,濇而無力為傷脾;胃虛脾傷,則不能消磨水穀,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所吐皆仍然不化之宿穀,故曰胃反也。

白話文:

如果寒氣在上半身,應該溫暖中焦才能痊癒,反過來向下治療反而會更加虛寒,更易嘔吐。

寸口脈微弱而快速,微弱表示氣虛,氣虛則營氣不足,營氣不足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腔冰冷。

這段文字明顯不合邏輯,應該是抄寫錯誤。

跗陽脈浮而緊,浮表示虛,虛則傷脾。

脾胃受傷則消化功能失調,早上吃飯晚上吐,晚上吃飯早上吐,宿食不消化,稱為胃反。

脈象緊而緊,此病難以治療。

「虛則傷脾」中的「虛」字,應該是「緊」字,是抄寫錯誤。

前面的條文是誤下導致胃反,所以脈象弦;這一條文不是誤下導致胃反,所以脈象浮而緊。

跗陽脈浮而緊,浮用來診斷胃,緊用來診斷脾;浮而無力表示胃虛,緊而無力表示傷脾;胃虛脾傷,則無法消化水穀,因此早上吃飯晚上吐,晚上吃飯早上吐,所吐的都是沒有消化的宿食,所以叫做胃反。

若脈緊濇,則為邪盛正衰。

故其病難治也。

【集註】徐彬曰:緊為寒盛,濇為液竭,正不勝邪,故曰:難治。

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

【註】此承上條以明其治也。

胃反嘔吐者,謂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之嘔吐也。

主之大半夏湯者,補脾胃、止嘔吐也。

大半夏湯方

半夏(洗浣用,二升) 人參(三兩) 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一升半,温服一升,餘分再服。

《千金方》云:大半夏湯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卽吐。

《外臺方》云:大半夏湯治嘔、心下痞硬者。

白話文:

如果脈象緊而澀,代表邪氣盛而正氣衰,所以這種病很難治。緊脈代表寒氣盛,澀脈代表體液枯竭,正氣不敵邪氣,因此難以治癒。胃反覆嘔吐,用大半夏湯治療。大半夏湯是用來補脾胃、止嘔吐的。所謂胃反覆嘔吐,就是早上吃的東西晚上吐,晚上吃的東西早上吐。大半夏湯的藥方如下:半夏(洗淨,二升)、人參(三兩)、白蜜(一升),將三味藥材用一斗二升的水和蜂蜜攪拌二百四十遍,煮藥至一升半,溫服一升,剩下的分兩次服用。《千金方》記載,大半夏湯可以治療胃反覆不接受食物,吃進去就吐出來的症狀。《外台方》記載,大半夏湯可以治療嘔吐、心下痞硬的症狀。

【集解】高世栻曰:朝食暮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

胃反但吐不嘔,然吐不離乎嘔,故曰:胃反嘔吐者。

用半夏助燥氣以消穀,人參補元氣以安胃,白蜜入水揚之,使甘味散於水中,水得蜜而和緩,蜜得水而淡滲,庶胃反平而嘔吐愈。

李升璽曰:嘔家不宜甘味,此用白蜜何也?不知此胃反自屬脾虛,經所謂甘味入脾,歸其所喜是也。

況君以半夏,味辛而止嘔,佐以人參温氣而補中,胃反自立止矣。

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註】胃反吐而不渴者,寒也,渴欲飲水者,飲也,故以茯苓澤瀉湯,補陽利水也。

白話文:

古代醫書記載,早晨吃飯,晚上就吐出來,食物在胃裡無法消化,叫做胃反。胃反只吐不嘔,但吐也屬於嘔的一種,所以稱之為「胃反嘔吐」。

治療胃反,可用半夏幫助燥氣消化食物,人參補益元氣安定胃氣,白蜜加水攪拌,讓甘味散到水中,水因為蜜變得柔和,蜜因為水而變得稀薄滲透,這樣可以使胃反平復,嘔吐痊癒。

有人提出疑問,嘔吐的人不適合吃甜的,為什麼要使用白蜜?這是因為胃反屬於脾虛,而甘味入脾,符合脾的喜好。

此外,方劑中還有辛味的半夏,可以止嘔,搭配人參溫補中氣,胃反自然就會停止。

如果胃反嘔吐伴隨口渴想要喝水,可以用茯苓澤瀉湯治療。

註解:胃反嘔吐但不渴,是屬於寒性;嘔吐且口渴想喝水,是屬於熱性,所以用茯苓澤瀉湯來補陽利水。

茯苓澤瀉湯方

茯苓(半斤) 澤瀉(四兩) 甘草(二兩) 桂枝(二兩) 白朮(三兩) 生薑(四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內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外臺方》云:茯苓澤瀉湯治消渴、胃反、脈絕。

【集解】李彣曰:吐而渴者,津液亡而胃虛燥也。

飲水則水停心下,茯苓、澤瀉,降氣行飲,白朮補脾生津,此五苓散原方之義也。

然胃反因脾氣虛逆,故加生薑散逆,甘草和脾。

又五苓散治外有微熱,故用桂枝。

此胃反無表熱,而亦用之者,桂枝非一於攻表藥也,乃徹上徹下,達表裏,為通行津液、和陽散水之劑也。

白話文:

茯苓澤瀉湯方

藥材:

  • 茯苓:半斤
  • 澤瀉:四兩
  • 甘草:二兩
  • 桂枝:二兩
  • 白朮:三兩
  • 生薑:四兩

製法:

  1. 將上述六味藥材放入水一斗中,煎煮至三升。
  2. 加入澤瀉,繼續煎煮至二升半。
  3. 温服八合,每日服三次。

主治:

  • 《外台方》記載:本方可治療消渴、胃反、脈絕等症。

解說:

  • 李彣曰:嘔吐後口渴,是因為津液耗損,胃氣虛弱而乾燥。
  • 飲水後,水會停留在心下,茯苓和澤瀉具有降氣行水的作用,白朮補脾生津,這正是五苓散的原方原理。
  • 胃反是因為脾氣虛弱而逆上,所以加入生薑散逆,甘草和脾。
  • 五苓散用於治療有微熱的症狀,所以加入桂枝。
  • 此處胃反症狀沒有表熱,但仍使用桂枝,因為桂枝不僅能治療表證,還能通達上下,貫穿表裏,具有通行津液、和陽散水的功效。

尤怡曰:茯苓澤瀉湯,治吐未已,而渴欲飲水者,以吐未已,知邪未去,則宜桂枝、甘、薑散邪氣,茯苓,澤瀉消水氣也。

噦逆者,橘皮竹茹湯主之。

【註】噦卽乾嘔也。

因其有噦吵之聲,而無他物,故不曰乾嘔,而曰噦逆,屬氣上逆為病也。

上逆之氣,得出上竅,皆能作聲,故肺虛氣上逆,則作欬,氣從喉出而有欬逆之聲,若為邪所阻,則為喘滿,故無聲也。

胃虛氣上逆,則作噦,氣從咽出而有噦逆之聲。

若與物凝結,則為痞痛,故無聲也,是知氣病也明矣。

然邪氣所湊,正氣必虛,故用橘皮、竹茹、生薑以清邪氣,人參、甘草、大棗以補正氣,則上逆之氣自可順矣。

白話文:

尤怡說:茯苓澤瀉湯,用來治療嘔吐還沒停止,卻口渴想喝水的人。因為嘔吐還沒停止,就知道邪氣還沒散去,所以應該用桂枝、甘草、生薑來散邪氣,茯苓、澤瀉則用來消水氣。

乾嘔的人,用橘皮竹茹湯來治療。

乾嘔就是沒有東西吐,只發出乾嘔的聲音。

因為有乾嘔的聲音,卻沒有吐出任何東西,所以不叫乾嘔,而是稱為噦逆,屬於氣上逆導致的病症。

上逆的氣,如果從上竅出來,都會發出聲音。因此肺虛氣上逆,就會咳嗽,氣從喉嚨出來,發出咳嗽的聲音。如果被邪氣阻擋,就會喘滿,所以沒有聲音。

胃虛氣上逆,就會乾嘔,氣從咽喉出來,發出乾嘔的聲音。

如果和食物凝結在一起,就會形成痞痛,所以沒有聲音。由此可知,氣病是確確實實存在的。

然而,邪氣會湊合在一起,正氣必然虛弱,所以要用橘皮、竹茹、生薑來清邪氣,用人參、甘草、大棗來補正氣,這樣上逆的氣自然就會順暢了。

橘皮竹茹湯方

橘皮(二斤) 竹茹(二升) 大棗(三十枚) 生薑(半斤) 甘草(五兩) 人參(一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集解】李彣曰:噦有屬胃寒者,有屬胃熱者,此噦逆因胃中虛熱,氣逆所致。

故用人參、甘草、大棗補虛;橘皮、生薑散逆;竹茹甘寒,疏逆氣而清胃熱,因以為君。

尤怡曰:胃虛而熱乘之,則作噦逆,橘皮、生薑和胃散逆,竹茹除熱止嘔噦,人參、甘草、大棗益虛安中也。

乾嘔噦,若手足厥者,橘皮湯主之。

【註】乾嘔噦,猶言乾嘔,卽噦也。

白話文:

橘皮竹茹湯是由橘皮、竹茹、大棗、生薑、甘草、人參六味藥材組成。將這些藥材用水煮,取三升藥液,溫溫地喝上一升,一天喝三次。

這種湯方主要針對因胃虛熱、氣逆導致的乾嘔噦。人參、甘草、大棗補益虛弱的脾胃,橘皮、生薑散解逆氣,竹茹性寒,能疏通逆氣,清熱降胃火,是治療的關鍵藥材。

如果乾嘔噦同時伴隨手腳冰冷的情況,這個湯方也有很好的療效。

東垣以乾嘔為輕,噦為重,識仲景措辭之意也。

噦而手足厥,乃胃陽虛,是吳茱萸湯證也。

若初病形氣俱實,雖手足厥,非陽虛陰盛者比,乃氣閉不達於四肢也,故單以橘皮通氣,生薑止噦也。

【集註】程林曰:乾嘔噦,則氣逆於胸膈間,而不行於四末,故手足為之厥。

橘皮能降逆氣,生薑嘔家聖藥,小劑以和之也。

然乾嘔非反胃,厥非無陽,故下咽氣行卽愈。

橘皮湯方

橘皮(四兩) 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則愈。

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卽愈。

白話文:

東垣以乾嘔為輕,噦為重,識仲景措辭之意也。

東垣認為乾嘔症狀較輕,噦症狀較重,他理解了仲景的用語意思。

噦而手足厥,乃胃陽虛,是吳茱萸湯證也。

如果出現噦症狀,並且手腳冰冷發麻,這是胃陽氣虛弱的表現,屬於吳茱萸湯證。

若初病形氣俱實,雖手足厥,非陽虛陰盛者比,乃氣閉不達於四肢也,故單以橘皮通氣,生薑止噦也。

如果剛開始生病,身體氣血都比較充實,雖然手腳冰冷發麻,但不是陽虛陰盛造成的,而是氣機不通暢,無法到達四肢。因此只要用橘皮通氣,生薑止嘔就可以了。

【集註】程林曰:乾嘔噦,則氣逆於胸膈間,而不行於四末,故手足為之厥。

程林說:乾嘔和噦都是氣逆於胸膈之間,無法順暢運行到四肢末端,所以才會導致手腳冰冷發麻。

橘皮能降逆氣,生薑嘔家聖藥,小劑以和之也。

橘皮能降氣逆,生薑是止嘔的良藥,用少量生薑與橘皮搭配使用可以起到緩和作用。

然乾嘔非反胃,厥非無陽,故下咽氣行卽愈。

乾嘔並非真正的反胃,手腳冰冷發麻也不一定是陽氣不足,只要氣順暢地往下咽,症狀就會很快痊癒。

橘皮湯方

橘皮(四兩) 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則愈。

將橘皮四兩、生薑半斤,加水七升,煮至三升,溫服一升,氣順暢地往下咽,症狀就會痊癒。

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卽愈。

如果出現噦症狀,並且腹部脹滿,觀察患者的腹部前後部位,找出氣機不通暢的地方,疏通之後症狀就會痊癒。

【註】噦虛邪也,噦而不腹滿者,為正氣虛。

兼有熱者,以橘皮竹茹湯主之;兼有寒者,以吳茱萸湯主之。

噦而腹滿者為邪氣實,當視其二便,大便不利者下之,小便不利者通之卽愈也。

【集註】朱肱曰:前部不利猪苓湯,後部不利調胃承氣湯。

趙良曰:腹滿為實,實則氣上逆而作噦,故必視其前後何部不利而利之,則滿去而噦止。

魏荔彤曰:胃氣上逆,沖而為噦,治法當視其前後,審大小便調不調也。

前部不利者,水邪之逆也。

當利其小便而噦愈:後部不利者,熱邪實也,當利其大使而噦愈。

白話文:

呃逆是虛邪,呃逆而不腹滿的,是正氣虛弱。伴有熱症的,用橘皮竹茹湯治療;伴有寒症的,用吳茱萸湯治療。呃逆而腹滿的,是邪氣實,要觀察二便情況,大便不通暢的要瀉下,小便不通暢的要通利,這樣就能痊癒。

朱肱說:前部(指小便)不通暢的,用猪苓湯;後部(指大便)不通暢的,用調胃承氣湯。

趙良說:腹滿是實證,實則氣上逆而導致呃逆,所以必須觀察前後哪個部位不通暢,並針對性治療,就能消除腹滿,呃逆停止。

魏荔彤說:胃氣上逆,沖擊而導致呃逆,治療方法要觀察前後情況,審視大小便是否通暢。

前部不通暢的,是水邪上逆,應該利尿,就能治癒呃逆;後部不通暢的,是熱邪實證,應該通便,就能治癒呃逆。

夫六府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藏氣絕於內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註】氣絕非謂脫絕,乃謂虛絕也。

六府之氣,陽也,陽氣虛不温於外,則手足寒縮。

陽虛則陰盛上逆,故嘔吐噦也。

五藏之氣,陰也,陰氣虛不固於中,則下利不禁,利甚則中脫形衰,故手足不仁也。

此發明嘔吐、下利之原委也。

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註】下利清穀,裏寒也。

外熱汗出而厥,陽亡也。

主之以通脈四逆湯,回陽勝寒,而利自止也。

通脈四逆湯方

白話文:

如果六腑的陽氣虛弱,無法溫暖四肢,就會出現手腳冰冷、呼吸急促、腳抽筋的症狀。如果五臟的陰氣虛弱,無法固守內部,就會出現腹瀉不止,嚴重時甚至會手腳麻木無知覺。這些症狀都是因為氣虛導致的,並非氣完全消失,而是氣力不足。六腑屬陽,陽氣虛弱,無法溫暖四肢,就會出現手腳冰冷、呼吸急促、腳抽筋的症狀。陽氣虛弱,陰氣就會上逆,導致嘔吐和呃逆。五臟屬陰,陰氣虛弱,無法固守內部,就會出現腹瀉不止,嚴重時甚至會手腳麻木無知覺。這些症狀說明了嘔吐和腹瀉的根本原因。如果腹瀉排泄清澈的穀物,說明內寒外熱,同時伴有出汗和昏厥,可以用通脈四逆湯來治療。腹瀉排泄清澈的穀物,說明內寒。出汗和昏厥,說明陽氣虛衰。使用通脈四逆湯可以回陽溫寒,使腹瀉停止。

附子(生用,大者一枚) 乾薑(三兩,强人可四兩) 甘草(炙,二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温;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少陰負跗陽者,為順也。

【按】此條「反微喘者死」之下,有「少陰負跗陽者為順也」一句,文義不屬,其註已詳見《傷寒論·辨脈篇》內,不復釋。

【註】下利手足厥冷,脈絕無者,有陰無陽之脈證也。

雖用理中四逆輩,恐其緩不及事,急灸臍下,以通其陽。

若脈還手足温者生,脈不還手足不温,反微喘者,陽氣上脫也,故死。

白話文:

準備附子(生用,大的用一枚)、乾薑(三兩,體壯者可加至四兩)、甘草(炙,二兩)。將以上三味藥材用三升水煮至一升二合,去渣,溫服,分兩次服用。

如果出現腹瀉、手腳冰冷、脈搏消失,灸臍下,但仍不溫暖;如果脈搏不恢復,反而出現微喘,就會死亡。

少陰負跗陽,是正常現象,與此條無關,詳見《傷寒論·辨脈篇》。

腹瀉、手腳冰冷、脈搏消失,屬於陰氣過盛、陽氣衰微的表現。

雖然可以使用理中、四逆等方劑,但可能緩慢不及時,因此需要緊急灸臍下,以通陽氣。

如果脈搏恢復,手腳變暖,則可存活;如果脈搏不恢復,手腳不溫暖,反而出現微喘,說明陽氣上脫,就會死亡。

【集註】程林曰:下利而至於手足厥冷無脈,則獨陰無陽,灸之以復其陽。

而脈絕不來,反微喘者,則正氣又脫於上,孤陽無根,故死。

下利氣者,當利其小便。

【註】下利氣者,初利則為氣鬱於大腸而不外滲,水氣併下,但當利其小便,輸其滲瀉之竅,氣宣而利止也。

久利則為氣陷於大腸,而不上舉,又當於升補中兼利小便也。

【集註】尤怡曰:下利氣者,氣隨利失,卽所謂氣利是也。

氣利,訶黎勒散主之。

【註】氣利,所下之氣穢臭,所利之物稠黏,則為氣滯不宣,或下之、或利之皆可也。

白話文:

瀉肚子嚴重到手腳冰冷、摸不到脈搏,代表單純陰寒而無陽氣,可以用灸法來恢復陽氣。如果脈搏完全摸不到,反而出現喘氣,說明正氣已經上浮,陽氣無根,所以會導致死亡。

瀉肚子是因為氣機阻滯,應該要利尿排泄。一開始瀉肚子是因為氣機鬱結在大腸,無法外泄,導致水氣一同排出,只要利尿,就能疏通排泄通道,氣機通暢後腹瀉就會停止。

如果腹瀉持續時間較長,代表氣機下陷到大腸,無法上浮,則需要同時升補中氣和利尿。

腹瀉是因為氣隨便泄而流失,也就是所謂的“氣利”。訶黎勒散可以用來治療氣利。

腹瀉時,如果排泄物氣味穢臭、質地黏稠,代表氣機阻滯不通,可以使用下瀉或利尿的方法來治療。

若所利之氣不臭,所下之物不黏,則謂氣陷腸滑,故用訶黎勒散以固腸,或用補中益氣以舉陷亦可。

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煨,十枚)

上一味,為散,粥飲和頓服。

【集解】李彣曰:氣利者,下利氣虛,下陷而滑脫也,訶黎勒性斂濇,能温胃固腸。

粥飲和者,假穀氣以助胃。

頓服者,藥味併下,更有力也。

尤怡曰:氣利,氣與屎俱失也。

訶黎勒濇腸而利氣,粥飲安中益腸胃。

頓服者,補下治下制以急也。

若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脈緊,為未解。

【註】下利脈數,內熱利也,微熱汗出,其邪衰矣,故令自愈。

白話文:

如果拉肚子時排泄物不臭,便便也不黏稠,就表示氣虛下陷導致腸道滑脫,因此可以用訶黎勒散來收斂固腸,或者用補中益氣湯來提升氣虛,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訶黎勒散的組成:

訶黎勒(煨熟,十枚)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散劑,用粥湯調服或一次服用。

註解:

李彣認為,腹瀉是因氣虛導致下陷,使腸道滑脫所致。訶黎勒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能溫暖胃腸,固攝腸道。

用粥湯調服,利用穀物的營養來幫助胃氣。

一次服用,藥力更強,更有效。

尤怡認為,腹瀉是氣與屎一同流失所致。

訶黎勒能收斂腸道,同時也能補益氣虛。粥湯能安撫中焦,滋養腸胃。

一次服用,是急救的方法,能快速補下止瀉。

如果腹瀉伴隨脈搏快速,略微發熱,出汗,表示體內的病邪已經減弱,可讓身體自然恢復。如果脈搏緊緊的,則代表病邪未解。

註解:

腹瀉脈搏快速,表示體內有熱氣。微熱出汗,表示邪氣已經消退,因此可讓身體自然恢復。

設脈緊者,是表未衰,故為未解也。

【集註】程林曰:寒則下利,脈數有微熱,則裏寒去,汗出則表氣和。

表裏俱和,故令自愈;設復緊者,知寒邪尚在,是為未解也。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

【註】下利大熱而渴,則為邪盛,脈弱則為正虛,不能愈也。

今微熱而渴,脈弱者,邪正俱衰,故知自愈也。

【集註】程林曰:下利大熱而渴,則偏於陽,無熱不渴,則偏於陰,皆不能愈;以微熱而渴,知陰陽和,脈弱,知邪氣去,故卽自愈。

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瘥,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

白話文:

如果脈象緊,代表表症還沒消退,所以病還沒好。

寒邪會導致腹瀉,脈象快且微熱,代表裡寒已經去除,出汗代表表氣調和。

表裡都調和了,病自然就會好;如果脈象又緊了,表示寒邪還在,病還沒好。

腹瀉、微熱且口渴、脈象弱的,病會自然痊癒。

腹瀉、高熱且口渴,代表邪氣太盛,脈象弱代表正氣虛弱,病就無法痊癒。

現在微熱且口渴、脈象弱,代表邪氣和正氣都衰弱了,所以會自然痊癒。

腹瀉、高熱且口渴,偏向陽虛;沒有發熱不口渴,偏向陰虛,兩種情況都無法痊癒。 現在微熱且口渴,表示陰陽調和了,脈象弱表示邪氣已經消退,所以自然就會好。

腹瀉、脈象快且口渴的,病會自然痊癒;如果病沒有好轉,必定會排膿血,因為體內還有熱氣。

【註】此承上條邪正俱衰,病當自愈而不愈之義也。

設不瘥者,則必表和,熱退而數渴,仍然是裏熱未除也,故圊膿血。

【集註】魏荔彤曰:下利,固以陽氣有餘為吉,又不可太盛,成熱邪傷陰,致陽復有偏勝之患。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濇者,必圊膿血。

【註】此承上表裏已和,病當自愈而不愈之義也。

下利裏病,而得浮數表脈,故曰:脈反浮數也,但尺中自濇,則知熱陷血分,必圊膿血也。

【集註】徐彬曰:下利屬寒,脈應沉遲,反浮數,其陽勝可知。

而尺中自濇,濇為陽邪入陰,此亦熱多。

白話文:

承接上文,邪氣和正氣都衰弱,本該自愈的病症卻沒有好轉。如果沒有痊癒,那麼一定是表症和緩,發燒退了卻仍然口渴,這是裡熱未消的表現,所以會排膿血。

下痢本來是陽氣充盈的吉兆,但如果太過強烈,就會導致熱邪傷陰,形成陽氣過盛的病態。

下痢的時候,寸脈反而浮而數,尺脈沉而弱,這就意味著會排膿血。

承接上文,表裡已經調和,本該自愈的病症卻沒有好轉。下痢是裡病,卻出現浮數的表脈,所以叫做“脈反浮數”,但尺脈沉而弱,就說明熱邪侵入血分,必會排膿血。

下痢屬於寒症,脈象應該沉而遲,但反而浮而數,說明陽氣過盛。尺脈沉而弱,代表陽邪侵入陰分,也是熱盛的表現。

故曰:必圊膿血。

程林曰:寸脈浮數,為熱有餘,尺脈自濇,為血不足,以熱有餘,則挾熱而便膿血。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堅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註】下利之人,心下硬者,諸瀉心湯證也。

若寸、關、尺三部脈皆平實有力,雖下利,宜攻堅也。

【集註】李彣曰:下利,按之心下堅者,實也。

設或脈見微弱,猶未可下,今三部脈皆平,則裏氣不虛可知,自宜急下之。

此憑脈又憑證之法也。

大承氣湯方(見痙病中)

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因此說:一定會排膿血。

程林說:寸脈浮數,表示熱氣過盛,尺脈自沉,表示血氣不足,因為熱氣過盛,就會挾帶熱氣而排泄膿血。

下痢,三部脈都平穩,按壓心下部位堅硬的,要趕快服用瀉藥,適合服用大承氣湯。

下痢的人,心下部位硬的,是諸瀉心湯的病症。

如果寸、關、尺三部脈都平穩有力,雖然下痢,但應該要攻堅治療。

李彣說:下痢,按壓心下部位堅硬的,是實證。

假設脈象微弱,還不能服用瀉藥,現在三部脈都平穩,就可以知道裡氣不虛弱,應該要趕快服用瀉藥。

這是根據脈象和症狀來判斷的方法。

大承氣湯方(見痙病中)

下痢,脈象遲緩而滑,是實證,痢疾尚未停止,要趕快服用瀉藥,適合服用大承氣湯。

【註】脈遲不能兼滑,惟浮取之遲,沉取之滑,則有之矣。

今下利脈遲而滑,謂浮遲而沉滑也。

浮遲則外和,沉滑則內實。

欲止內實之下利,當下之,積去則止,宜大承氣湯。

【集註】尤怡曰:脈遲為寒,然與滑俱見,則不為寒而反為實,以中實有物,能阻其脈遲行。

夫利因實而致者,實不去則利不止,故宜急下。

下利,脈反滑者,當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氣湯。

【註】下利脈反滑者,是病虛脈實,不相宜也。

若其人形氣如常,飲食如故,乃有當去之積未去也,下之乃愈,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脈搏遲緩不能同時出現滑脈,只有浮取時感到遲緩,沉取時感到滑利,才有可能。

現在病人腹瀉,脈搏遲緩又滑利,是指浮取時感到遲緩,沉取時感到滑利。

浮取遲緩表示外寒,沉取滑利表示內實。

想要止住內實引起的腹瀉,應該要瀉下,把積聚的實物排泄掉,才能停止腹瀉,適合服用大承氣湯。

脈搏遲緩本屬寒證,但若同時出現滑脈,則不屬寒證反而屬實證,因為內實有物,阻礙了脈搏的正常運行。

腹瀉是由於內實引起的,實證不除,腹瀉就不會停止,所以應該要趕快瀉下。

腹瀉,但脈搏反而滑利,就表示有積聚的實物需要排出,瀉下才能痊癒,適合服用大承氣湯。

腹瀉,脈搏反而滑利,這是虛脈與實證不匹配的病症。

如果患者身形氣色如常,飲食正常,就表示有積聚的實物未排出,瀉下才能痊癒,適合服用大承氣湯。

【集註】趙良曰:下利虛證也,脈滑實脈也,以下利之虛證,而反見滑實之脈,故當有所去也。

程林曰:經云:滑為有宿食,故當下去之,而利自止。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註】下利瘥後,至其或年、或月、或日而復發其利者,此宿食積病,攻之不盡故也。

若其人形氣不衰,飲食尚强,當攻其未盡,自不復發其利也,宜大承氣湯。

【集註】沈明宗曰:此舊積之邪復病也。

下利瘥後,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是前次下利之邪,隱僻腸間,今值藏府司令之期,觸動舊邪而復發;然隱僻之根未除,終不能愈,故用大承氣迅除之耳。

白話文:

趙良認為,下痢是虛證,脈滑實是實證,下痢的虛證卻出現滑實的脈象,因此需要去實。

程林認為,經書中說,脈滑是因為有宿食,所以應該去宿食,下痢自然會停止。

下痢已經痊癒,但到了特定的年月日時又復發,是因為病根未除,應該用大承氣湯將病根去除。

下痢痊癒後,到了特定的年、月、日又復發,這是因為宿食積病沒有徹底去除。

如果患者形氣不衰,飲食狀況良好,應該攻克未除的病根,這樣下痢就不會再復發,可以用大承氣湯治療。

沈明宗認為,這是舊積的邪氣復發。

下痢痊癒後,到了特定的年月日時又復發,是因為上次下痢的邪氣隱藏在腸道中,現在到了藏府司令的時期,觸動了舊邪而復發。但隱藏的病根沒有去除,就無法徹底痊癒,因此用大承氣湯快速去除病根。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小承氣湯主之。

【註】下利裏虛證也,譫語裏實證也,何以決其有燥屎也?若脈滑數,知有宿食也;其利穢黏,知有積熱也。

然必脈證如此,始可知其有燥屎也,宜下之以小承氣湯。

於此推之,而燥屎又不在大便硬不硬也。

【集註】李彣曰:經云:實則譫語,故知有燥屎宜下。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 厚朴(炙,三兩) 枳實(炙,大者三枚)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得利則止。

下利,脈反弦,發熱身汗者,自愈。

【註】下利,脾病也。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拉肚子還神志不清,表示體內有燥屎,應該用小承氣湯來治療。

下痢是脾虛的表現,而神志不清是內熱積聚的表現。為何能確定有燥屎呢?如果脈象滑數,就說明有宿食積聚;如果大便黏膩,就說明有內熱。

只有當脈象和症狀都符合上述情況,才能確定有燥屎,並且應該服用小承氣湯來治療。

因此,燥屎的存在與否並不完全取決於大便的硬度。

小承氣湯的組成:

大黃(四兩)、厚朴(炙,三兩)、枳實(炙,大者三枚)

將以上三味藥材用四升水煮至一升二合,去渣,分溫兩次服用,通便後即可停止服用。

如果拉肚子,脈象反弦,發熱出汗,則可以自行痊癒。

拉肚子是脾臟病變的表現。

弦,肝脈也,脾病不當見弦脈,故曰脈反弦也。

下利裏病也,發熱表證也,若發熱身汗,則為表與裏和,雖脈弦亦可自愈也。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註】沉主裏;弦主急;下重,後重也。

下利脈沉弦者,故裏急後重也。

滯下之證,發熱脈大則邪盛為未已也,脈微弱數者則邪衰,病當自止,雖發熱不死也。

由此可知脈大身熱者死也。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註】此承上條以明其治也。

下利膿血,裏急後重,積熱已深,故以白頭翁湯大苦大寒;寒能勝熱,苦能燥濕,濕熱去,下重自除矣。

白話文:

脈搏弦緊,代表肝臟經絡有問題。脾胃疾病不應該出現弦脈,所以叫做脈象反常。

腹瀉是內臟病,發熱是外感病症。如果發熱還伴隨出汗,代表外感和內傷同時存在,即使脈象弦緊,也可以自行痊癒。

腹瀉,脈象沉而弦緊,表示下腹部沉重,脈象強勁表示病症尚未停止,脈象微弱而快速表示病情趨緩,即使發熱也不致於死亡。

腹瀉脈象沉而弦緊,所以下腹部會感覺緊縮,並有下墜感。

腹瀉伴隨發熱,脈象強勁代表邪氣盛而病症未癒,脈象微弱而快速則表示邪氣衰弱,病症將會自行痊癒,即使發熱也不致於死亡。

由此可知,脈象強勁而發熱,將會導致死亡。

腹瀉伴隨下腹部沉重,可以用白頭翁湯治療。

白頭翁湯性寒苦,可以清熱燥濕,治療下腹部沉重症狀。

【集註】程林曰:熱利下重,則熱迫於腸胃,非苦不足以堅下焦,非寒不足以除熱,故加一「熱」字,別以上之寒利。

尤怡曰:此證濕熱下注,故用白頭翁湯,苦以除濕,寒以勝熱也。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 黃連 黃柏 秦皮(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註】初病下利便膿血者,大承氣湯或芍藥湯下之。

熱盛者,白頭翁湯清之。

若日久滑脫,則當以桃花湯養腸固脫可也。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半銼,一半篩末,一斤) 乾薑(一兩) 粳米(一升)

白話文:

治療熱利下重,由於熱氣逼迫腸胃,必須用苦寒之藥來堅固下焦,並去除熱邪,所以加了一個「熱」字,區別於其他寒性瀉藥。

此病症為濕熱下注,因此使用白頭翁湯,苦味可以除濕,寒性可以勝熱。

白頭翁湯方: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用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溫服一升,若不愈則再服。

下利,並且排出膿血者,可用桃花湯治療。

初期下利並排出膿血者,可服用大承氣湯或芍藥湯。

熱盛者,可用白頭翁湯清熱。

若病程已久,出現滑脫症狀,則應該用桃花湯來養護腸胃,固澀止瀉。

桃花湯方:赤石脂(一半銼成片,一半研磨成粉,共一斤)、乾薑(一兩)、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餘勿服。

下利清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註】詳見《傷寒論·太陰篇》內,不復釋。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註】詳見《傷寒論·厥陰篇》內,不復釋。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温其裏,乃攻其表,温裏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

【註】詳見《傷寒論·大陰篇》內,不復釋。

桂枝方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炙,三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將上三味藥材用七升水煮米至熟,去除米糠,溫熱至七分,加入赤石脂末一小匙,每日服用三次,若一次服用就痊癒,則停止服用。

如果出現腹瀉清稀如水,切不可治療其表症,出汗則必定腹脹。

腹瀉脈沉而遲,病人面色稍顯蒼白,身體微微發熱,瀉下清稀如水,必定是鬱冒,出汗後就會痊癒,病人會略感昏厥,這是因為其面色陽虛,下焦虛寒所致。

腹瀉伴隨腹脹滿,身體疼痛者,應先溫暖其內,再治療其表症,溫暖內裏可用四逆湯,治療表症可用桂枝湯。

桂枝湯方: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三兩(炙),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温服一升。

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以助藥力,温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

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梔子豉湯主之。

【註】詳見《傷寒論·太陽中篇》內,不復釋。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枚) 香豉(綿裹,四合)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進一服,得吐則止。

下利,肺痛,紫參湯主之。

【按】此文脫簡不釋。

白話文:

將五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七升水以小火煮到三升,去除藥渣,待藥液溫度適宜後服用一升。服藥後稍待片刻,喝一升熱稀粥幫助藥效發揮,並蓋被保暖約一小時,全身微微出汗,似有汗意最佳,但不可像水一樣流淌。若服藥後出汗,疾病痊癒,則停服藥物。若服藥後腹瀉,且感到心下虛弱濕潤,這是虛煩症,可用梔子豉湯治療。

梔子豉湯的製作方法如下:取梔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用布包裹),以四升水先煮梔子,煮至二升半時,加入香豉繼續煮至一升半,去除藥渣,分兩次溫服,若服用後嘔吐則停止服藥。

若腹瀉伴隨肺痛,可用紫參湯治療。

紫參湯方

紫參(半斤) 甘草(三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參,取二升,內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

白話文:

紫參湯方

紫參(半斤) 甘草(三兩)

以上兩種材料,用水五升,先煮紫參,取得二升,再加入甘草,煮至剩下一升半,分成三份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