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謙等

《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 卷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

1. 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五

少陰脈緊而沉,緊則為痛,沉則為水,小便卽難。

脈得諸沉者,當責有水,身體腫重。

【按】脈得諸沉者一條,乃始論水氣病之脈,當列於篇首。

但古本「脈得諸沉」之上,有「少陰脈緊而沉……」四句,文義不屬,并有脫簡,不釋。

【註】欬喘而不腫脹,謂之痰飲;腫重而不欬喘,謂之水氣。

沉脈得於諸部,身體不腫重者,當責為氣也;腫重者,當責有水也。

以水蓄於裏,故脈沉;水溢於表,故腫重也。

水病脈出者,死。

【註】水病肉腫,脈當不見,今脈出者,是氣外散也,故死。

白話文:

少陰脈緊而沉,緊代表疼痛,沉代表水氣積聚,所以小便就會困難。脈象沉沉的,就表示體內有水氣,導致身體腫脹沉重。

這段論述是關於水氣病的脈象診斷,應該放在篇章的開頭。

不過古本中在“脈得諸沉”之前,有“少陰脈緊而沉……”這四句話,內容與脈象診斷不相關,而且簡略,沒有解釋。

咳嗽喘息但沒有腫脹,稱為痰飲;腫脹沉重但沒有咳嗽喘息,稱為水氣。

脈象沉沉的,如果身體沒有腫脹沉重,就應該歸咎於氣虛;如果身體腫脹沉重,就應該歸咎於水氣。

水氣積聚在體內,所以脈象沉沉;水氣溢出體表,所以身體腫脹沉重。

如果水氣病的脈象外露,就會死亡。

水氣病患者肉體腫脹,脈象應該消失,現在脈象外露,表示氣血外散,所以會死亡。

【集註】沈明宗曰:脈得諸沉,沉為氣鬱,不行於表,則絡脈虛,虛卽水泛皮膚肌肉。

故身體腫重,當責有水。

但沉為正水,而正水乃陰盛陽鬱,脈必沉極,若陡見浮起,是真氣離根之象,故曰:水病脈出者死。

若風、皮二水脈浮洪,不在此例。

問曰:病下利後渴飲水,小便不利,腹滿陰腫者,何也?答曰:此法當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當愈。

【註】病下利則虛,其土傷其津也,土虛則水易妄行,津傷則必欲飲水。

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則水精輸布,何水病之有?惟小便不利,則水無所從出,故必病水。

白話文:

沈明宗說,脈象沉伏,是因為氣機鬱結,無法表露,導致經絡虛弱,虛弱就會導致水液泛溢於皮膚和肌肉,因此身體腫脹沉重,說明体内有水。

沉脉是正水,正水是陰氣盛而陽氣鬱結的表现,脉象必定沉伏至极。如果突然变得浮起,说明真氣離根,所以說“水病脉出者死”。

如果是風水或皮水导致的脉象浮洪,就不在此例。

有人问:病人腹泻后口渴饮水,小便不利,腹部胀满肿胀,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种情况应该是病水,如果小便能自行利通,并且出汗,就应该会痊癒。

腹泻会导致虚弱,因为脾土受损,导致津液流失。脾土虚弱,容易导致水液妄行,津液流失就必然会想喝水。

如果小便能自行利通,并且出汗,说明水液精微能够正常输布,哪里来的水病?只有小便不利,水液无处排泄,才会导致水病。

病水者脾必虛,不能制水,故腹滿也;腎必虛,不能主水,故陰腫也。

於此推之,凡病後傷津,渴欲飲水,不便不利者,皆當防病水也。

【集註】程林曰:病下利,則脾土衰而津液竭,故渴引飲;而土又不能制水,故小便不利;脾惡濕,故腹滿;腎主水,故陰腫。

此為病水無疑。

若小便利則水行,汗出則水散,雖不藥而亦自愈矣。

夫水病人,目下有臥蠶,而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

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沉絕者,有水可下之。

【按】其人消渴之下,古本有「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沉絕者,有水可下之」四句,與上文義不屬,當另分為一條,在本門五條之次,始合裏水脈證。

白話文:

如果人患了病水,脾臟必然虛弱,無法控制水液,所以肚子會脹滿;腎臟也必然虛弱,無法主宰水液,所以陰部會腫脹。

由此推論,凡是病後損傷津液,口渴想要喝水,卻無法排泄順暢的人,都要注意防範病水。

病水會導致腹瀉,脾土衰弱,津液耗竭,所以口渴想要喝水;同時脾土又無法控制水液,所以小便不順;脾臟厭惡濕氣,所以肚子脹滿;腎臟主宰水液,所以陰部腫脹。

這些都是病水的明顯徵兆。

如果小便順暢,則水液可以排出,汗液可以散發,即使不用藥也可以自行痊癒。

患病水的人,眼睛下方會有臥蠶,眼睛缺乏光澤,脈象沉伏,此人會口渴。

病水會導致腹部脹大,小便不順,脈象沉細微弱,這種情況可以服用利水藥物。

【註】目下窠,太陰也。

目下微腫,水也。

惟土不能制水,則水泛溢為病,故水始病必先見微腫於目下也。

有臥蠶狀,水病證也;面目鮮澤,水病色也;沉甚脈伏,水病脈也;消渴引飲,水病因也,此皆水病先見之徵也。

【集註】趙良曰:《內經》曰:色澤者,病溢飲;溢飲者,渴而多飲,溢於腸胃之外。

又曰:水,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也,故水在腹,便目下腫也。

《靈樞》曰:水始起也,目下微腫如蠶,如新臥起之狀,其人初由水穀不化津液,以成消渴,必多飲,多飲則水積,水積則氣道不宣,故脈伏矣。

白話文:

眼睛下方凹陷,屬於太陰經的範圍。眼睛下方輕微腫脹,是水氣過多的表現。由於土氣無法克制水氣,導致水氣泛濫成病,因此水氣初起時,必定會先在眼睛下方出現輕微腫脹。

如果眼睛下方出現臥蠶狀的腫脹,是水病的徵兆;面色紅潤光澤,是水病的顏色;脈象沉伏無力,是水病的脈象;口渴引發大量飲水,是水病的原因。這些都是水病早期出現的徵兆。

古人趙良解釋說:《內經》記載,面色光澤是疾病溢飲的表現,溢飲指的是口渴大量飲水,水分溢出腸胃之外。

又說:水屬陰,眼睛下方也是陰位,腹部是至陰之處,所以水氣停留在腹部,就會導致眼睛下方腫脹。

《靈樞》記載:水氣初起時,眼睛下方會出現輕微腫脹,像蠶一樣,像剛睡醒的人的樣子。這是因為水穀不能化生津液,導致口渴多飲,多飲則水氣積聚,水氣積聚則氣道不通暢,所以脈象沉伏。

沈明宗曰:水外走則泛溢於皮膚肌肉,內逆則浸淫於藏府腸胃,相隨胃脈上注於面,目下如臥蠶之狀;水主明亮而光潤,故面鮮澤,為水病之驗也,然水病因陽微陰盛,經隧不利,所以脈伏,而胃中津液水飲,外溢皮膚肌肉,不溉喉舌,故作消渴,誠非真消渴也。

師曰: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

【註】諸有水者,謂諸水病也。

治諸水之病,當知表裏上下分消之法。

腰以上腫者水在外,當發其汗乃愈,越婢、青龍等湯證也;腰以下腫者水在下,當利小便乃愈,五苓、猪苓等湯證也。

【集註】趙良曰:身半以上,天之分,陽也;身半以下,地之分,陰也。

白話文:

沈明宗說,水氣外溢則會浮腫於皮膚肌肉,內逆則會浸潤於內臟腸胃,沿著胃經上注於面部,使眼下方出現如同蠶蛹般的腫脹;水主明亮潤澤,因此面部光澤鮮亮,是水病的徵兆。然而,水病是由於陽氣虛弱、陰氣盛旺,經絡阻塞不通,導致脈象沉伏,胃中津液水分外溢皮膚肌肉,無法滋潤喉嚨舌頭,所以出現口渴,但並非真正的消渴症。

老師說,凡是水病,腰以下腫脹,就應該利尿;腰以上腫脹,就應該發汗才能治癒。

注:諸有水者,指的是各種水病。

治療水病,應當了解表裏上下分消的方法。

腰以上腫脹,水氣在外,應該發汗才能治癒,如越婢湯、青龍湯等方劑;腰以下腫脹,水氣在下,應該利尿才能治癒,如五苓散、猪苓湯等方劑。

集註:趙良說,身體上半部分屬天,屬陽;身體下半部分屬地,屬陰。

而身之腠理行天分之陽,小便通地分之陰。

故水停於天者,開腠理而水從汗散;水停於地者,決其出關而水自出矣。

卽《內經》開鬼門、潔淨府法也。

尤怡曰:發汗利小便,因其勢而利導之也。

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沉絕者,有水,可下之。

【註】上條為水之在外、在下者立法也。

若水在裏者,非其治矣。

腹者至陰脾也,故病水必腹大也。

水蓄於內,故小便不利也。

其脈沉絕,卽伏脈也。

脈伏腹大,小便不利,裏水已成,故可下之。

十棗、神祐之類,酌而用之可也。

白話文:

人體的肌膚毛孔屬陽氣,小便則屬陰氣,分別連通天地。如果水氣停滞在體表,就應該疏通毛孔,讓水氣隨汗液排出;如果水氣停滞在體內,就應該利尿,讓水氣從小便排出。這就是《內經》中所說的「開鬼門、潔淨府」的道理。

所以,發汗利尿就是順應水氣的流向,引導它排出體外。

如果病人水腫、腹脹、小便不利,脈象沉細無力,說明體內積水,就可以服用利水藥物。

以上是針對水氣停滞在體表或體內的治療方法。

如果水氣停滞在體內,就需要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肚子是脾經的部位,所以水腫就會導致腹脹。

水氣積聚在體內,就會導致小便不利。

脈象沉細無力,就是伏脈,代表水氣已經停滞在體內。

當出現伏脈、腹脹、小便不利等症狀時,就說明體內積水嚴重,可以服用十棗湯、神祐湯等利水藥物。

【集註】程林曰:腹大者,為水在裏,小便不利者,為水不行,是以脈必沉伏也,故宜下之以利其水。

裏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

越婢加朮湯主之。

【按】「越婢加朮湯主之」七字,當在後「太陽病,脈浮而緊」條,「發汗卽愈」之下,文義始屬。

必是錯簡在此,觀其裏有水之文,自可知非越婢加朮湯發表之藥所能治矣。

【註】此承上條言裏水未實,不可下、不可利之義也。

裏水者,謂裏有水也。

一身面目黃腫,有水之證也;脈沉,有水之脈也。

白話文:

腹部脹大的原因是體內積水,小便不利的症狀則是水液無法排出,所以脈象必定沉伏,因此應該使用瀉下藥來利水。

體內積水時,全身和臉部會出現黃腫,脈象沉伏,小便不利,因此導致水腫病症;如果小便通暢,則代表身體失去津液,所以會口渴。

越婢加朮湯可以治療這種病症。

「越婢加朮湯主之」這七個字應該放在「太陽病,脈浮而緊」條的「發汗卽愈」之下,這樣文義才合理。

這裡一定是文字排列錯誤,從文中的「裏有水」可以得知,這並不是越婢加朮湯這種發汗藥可以治療的病症。

這段文字承接上文,說明體內積水未達實證,不可使用瀉下藥或利水藥。

「裏水」指的是體內積水。

全身和臉部出現黃腫,是體內積水的症狀;脈象沉伏,是體內積水的脈象。

雖有是證脈,猶必渴而小便不利、腹大者,始為裏有水也。

設不腹大滿急,此裏水未實,不可下也。

若小便自利,此亡津液作渴,非裏有水作渴,亦不可利小便也。

【集註】尤怡曰:裏水,水從裏積,與風水不同,故其脈不浮而沉,而盛於內者,必溢於外,故一身面目悉黃腫也。

水病小便當不利,今反自利,則津液消亡,水病已,而渴病起矣。

越婢加朮湯方(見下)

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實白朮湯主之。

【註】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此裏水所作也,似當下而不可下者,以堅大而不滿痛,是為水氣虛結,未可下也。

白話文:

雖然脈象符合水病,但必須患者同時出現口渴、小便不利、腹部膨大的情況,才能確定是體內積水。如果腹部沒有脹滿急迫感,說明體內積水尚未嚴重,不可服用瀉下藥物。若小便通暢,則屬於津液耗損導致的口渴,而非體內積水引起的口渴,也不可利小便。

積水是水氣在體內積聚,與風水不同,因此脈象不浮而沉,且水氣充盈於內,必然會向外溢出,導致全身面部黃腫。

水病患者小便應該不利,如果小便反而通暢,說明津液已經耗損,水病已經痊癒,但卻引發了口渴。

越婢加朮湯方(見下)

心下堅硬,形狀如盤,周圍像旋轉的盤子,這是水飲積聚所致,可用枳實白朮湯治療。

心下堅硬如盤,周圍像旋轉的盤子,這是體內積水所導致的,雖然看似可以服用瀉下藥物,但實際上不可服用。因為堅硬如盤但沒有脹滿疼痛,說明是水氣虛弱凝結,還不能服用瀉下藥物。

故以白朮倍枳實,補正而兼破堅,氣行則結開,兩得之矣。

此裏水不可下之和劑也。

【集註】趙良曰:心下,胃上脘也。

胃氣弱,則所飲之水入而不消,痞結而堅,必强其胃,乃可消痞。

白朮健脾强胃,枳實善消心下痞,逐停水,散滯氣。

程林曰:此證如盤而不如杯,是水飲散漫之狀也。

以散漫於心下如盤,不必辛熱之劑以發之。

但用枳、朮以散之,得腹中軟而水自消矣。

沈明宗曰:見心下堅大如盤,當審虛實寒熱,脈之浮沉、遲數、大小為異,毋得執方而誤用也。

尤怡曰:言水飲所作者,所以別於氣分也。

白話文:

因此用白朮加倍枳實,既補正氣又破除堅硬的積塊,氣機暢通則結塊自然散開,兩方面都得到了效果。

這是一個不可服用利水藥的方劑。

心下指的是胃的上脘部位。

胃氣虛弱,喝下去的水無法消化,形成痞結而堅硬,必須要補強胃氣才能消痞。

白朮健脾強胃,枳實善於消散心下痞塊,驅除停滯的水液,散開阻塞的氣機。

這種病症就像盤子一樣,不像杯子那樣集中,是水飲散漫的狀態。

因為水飲散漫於心下像盤子一樣,不必用辛熱的藥物來發散它。

只需要用枳實和白朮來散開它,等到腹部柔軟,水液自然就會消散。

要觀察心下堅硬腫大如盤的程度,需要仔細辨別虛實寒熱,以及脈象的浮沉、遲數、大小,不要死板地執著於方劑而誤用。

水飲所致的病症,是為了與氣分病症區別開來。

氣無形以辛甘散之,水有形以苦泄之。

枳實白朮湯方

枳實(七枚) 白朮(二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腹中軟卽當散也。

【集解】李彣曰:枳實消脹,苦以泄之也;白朮去濕,苦以燥之也。

後張元素治痞用枳朮丸,亦從此湯化出。

但此乃水飲所作,則用湯以蕩滌之;彼屬食積所傷,則用丸以消磨之。

一湯一丸,各有深意,非漫無主張也。

跗陽脈當伏,今反緊,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醫反下之,下之則胸滿短氣。

跗陽脈當伏,今反數,本自有熱,消穀,小便數,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白話文:

氣體無形,可用辛辣甘甜的食物來疏散它,水有形狀,可用苦味的食物來排泄它。

枳實白朮湯的配方:

枳實七枚,白朮二兩。

將以上兩種藥材放入五升水中煮沸,煮至三升時,分三次溫服。

如果腹部柔軟,就應該要散寒。

枳實可以消脹,用苦味來排泄;白朮可以除濕,用苦味來乾燥。

後來張元素治療痞塊也使用枳朮丸,也是從這個湯方演化而來。

但是,這個湯方是針對水飲引起的病症,用湯來蕩滌;而丸藥是針對食積引起的病症,用丸藥來消磨。

湯藥和丸藥各有其深意,並不是隨意使用的。

跗陽脈應該沉伏,現在卻緊,說明本來就寒,疝氣、瘕積、腹痛,醫生反而用下瀉的方法,下瀉就會導致胸滿氣短。

跗陽脈應該沉伏,現在卻數,說明本來就熱,能吃飯,小便頻繁,現在卻不利,這是要變成水飲的表現。

【註】此明裏有水兼寒兼熱,誤下之義也。

裏水脈伏,非謂三部脈皆當伏,乃謂跗陽胃脈當伏也,若脈不伏反緊,其人必本自有寒也。

水寒同病,則疝瘕腹中痛,醫誤以為裏水而下之,水去寒留,更虛其中,故胸滿短氣也。

若脈不伏反數,其人必本自有熱也。

水熱同病,當消穀而小便數,不病水也,今小便反不利,此欲作水之病也。

【集註】趙良曰:跗陽當伏者,非跗陽胃氣之本脈也,為水蓄於下,其氣伏,故脈亦伏。

脈法曰:伏者為水。

魏荔彤曰:跗陽有水邪,則當伏,以胃陽為衣,濕陰寒所固閉,故陽明之脈不出也,今反緊,不惟水盛於裏,而且寒盛於中矣。

白話文:

這表示病人內部有水,並且同時有寒氣和熱氣,誤下瀉藥是不對的。

水在內部的脈象應該是伏的,這裡指的並不是三部脈都要伏,而是指跗陽和胃脈應該伏。如果脈不伏反而緊,就表示病人原本就有寒氣。

水寒症狀相同,就會出現疝氣、瘕積、腹痛等症狀,醫生誤以為是內有水而使用瀉藥,水瀉掉了,寒氣卻留著,導致身體更加虛弱,因此才會胸悶氣短。

如果脈不伏反而數,就表示病人原本就有熱氣。

水熱症狀相同,應該會出現食慾不振,小便次數頻繁,這並不是水病。而現在小便反而不順暢,這是快要變成水病的徵兆。

趙良說:跗陽脈伏,並不是說跗陽胃氣的本脈伏,而是因為水積在下面,氣機沉伏,所以脈也伏。

脈法書中說:伏脈代表水。

魏荔彤說:跗陽脈有水邪,就會伏,因為胃陽氣就像衣服一樣,被濕邪和寒邪所阻礙,所以陽明脈氣無法外露。現在脈反而緊,不只是水盛在內部,而且寒氣也盛在裡面了。

蓋其人不止有水氣之邪,而更兼平日有積寒疝瘕,腹中常常作痛,水邪中又兼寒邪也。

醫者不識其為陰寒,乃以為水邪可下,雖水下沉,而寒邪上逆,故胸滿短氣矣。

此病跗陽脈當伏,今反數,為本自有熱。

然本自有熱,則當消穀,小便數,大便堅,如傷寒胃實之證也。

今小便反不利,則知為欲作水,與濕熱之邪無疑也。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脇下腹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

【註】以上發明表裏上下之水,以下發明五藏氣血之水也。

肝主筋,腹脇是其部也,水邪干之,外則筋緩不能自轉側,內則腹大、脇痛,淋溲也。

白話文:

这个人不仅有水气邪气,还平日里积寒疝瘕,肚子经常疼痛,水邪之中又夹杂着寒邪。医生没有识别出这是阴寒之症,反而认为水邪可以往下排泄,虽然水往下沉,但寒邪上逆,所以胸口满闷呼吸短促。

这种病症跗阳脉应该沉伏,现在反而是浮数,说明本来就有热。

本来就有热,应该能消化食物,小便次数多,大便干结,像伤寒胃实一样。

现在小便反而不利,就知道是想发作水肿,毫无疑问是湿热邪气。

肝主水,所以腹部肿大,不能自己翻身,肋骨下腹部疼痛,时常有津液微微生成,小便持续通畅。

以上说明了表里上下之水,以下说明了五脏气血之水。

肝主筋,腹部肋骨是肝的部位,水邪侵犯它,外面就筋骨无力,不能自己翻身,里面就腹部肿大、肋骨疼痛,还有小便淋漓不畅。

【集註】魏荔彤曰:肝水者,水附肝,則肝水也。

肝經有水,必存兩脇,故腹大而脇下痛。

少陽陰陽往來之道路,有邪窒礙,故不能自轉側。

肝有水邪,必上衝胸咽,故時時津液微生,及上升而下降,小便不利者又續通,此水邪隨肝木往來升降之氣上下為患也。

見此知肝經有水,當於肝藏治之也。

尤怡曰:肝之府在脇,而氣連少腹,肝之水不行,則腹大不能轉側,脇下腹痛也,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者,肝喜沖逆而主疏泄,水液隨之而上下也。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

白話文:

魏荔彤認為,肝水指的是水附著在肝臟上,所以叫做肝水。

肝經有水,水氣必然會聚集在兩側肋骨下方,因此肚子會脹大,肋骨下方會疼痛。

少陽經是陰陽氣血往來交匯的道路,如果有邪氣阻礙,就會導致無法自行翻身。

肝臟有水邪,必然會上衝胸部和咽喉,因此會經常出現唾液分泌增多,以及上衝再下降的現象,同時還會出現小便不利的狀況,這是因為水邪隨著肝木的升降氣機,在身體上下運行而造成的。

看到這些症狀就知道肝經有水,就應該針對肝臟進行治療。

尤怡認為,肝臟的府在兩側肋骨下方,氣息連接著小腹,如果肝臟的水氣無法運行,就會導致肚子脹大無法翻身,肋骨下方和腹部疼痛。經常出現唾液分泌增多,小便不暢的現象,這是因為肝臟喜歡上衝,並且主導著疏泄功能,水液隨著肝氣的升降而上下運行。

心水指的是,身體沉重,氣息不足,無法平躺,心煩意亂,身體出現陰腫。

【按】「其人陰腫」四字,當在腎水條內,錯簡在此。

【註】心主脈,膻中是其部也。

水邪干之,外則周身之脈不行,其身重也;內則少氣心煩,不得臥而躁也。

【集註】程林曰:《內經》云:心主身之血脈。

《上經》曰: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是以身重少氣也。

《內經》曰:諸有水病者,不得臥。

夫心屬火,水在心是以不得臥而煩躁也。

魏荔彤曰:夫水邪,亦積聚之類也。

切近於其處,則伏留於是藏,卽可以藏而名證。

水附於心,則心水也。

心經有水,四肢百骸,皆可灌注,故身重;氣為水邪所阻,故少氣;水邪逼處,神魂不安,故不得臥;神明擾亂,故躁而煩。

白話文:

「其人陰腫」這四個字應該屬於腎水條,這裡應該是誤抄了。

心臟主宰血管,膻中穴是心臟所在的位置。

水邪入侵心臟,外在表現為周身脈絡不通,身體沉重;內在表現為氣短心煩,無法平躺,躁動不安。

《內經》記載:心臟主宰身體的血脈。

《上經》記載:水在心臟,心下堅硬,呼吸短促,因此身體沉重,氣短。

《內經》記載:所有患水病的人,都無法平躺。

心臟屬火,水在心臟,因此無法平躺,煩躁不安。

魏荔彤說:水邪也是積聚的一種。

水邪靠近心臟,就會停留在心臟,然後以藏於心臟的病症呈現出來。

水附著在心臟,就成了心水。

心經裡有水,四肢百骸都可以被灌注,所以身體沉重;氣被水邪阻礙,所以氣短;水邪逼近心臟,神魂不安,所以無法平躺;神志混亂,所以躁動不安。

見此知心經有水,當於心經治之也。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則小便難。

【註】脾主腹,四肢是其部也。

水邪干之,外則四肢苦重,內則腹大少氣、小便難也。

【集註】魏荔彤曰:脾水者,水附於脾,則脾水也。

脾專主腹,故腹大,脾主旋運,又主四肢,旋運不利,故四肢苦重。

津液不生,氣不行於上下,則阻礙不通,故上則苦少氣,下則小便難,見此知有水在脾,當於脾藏治水也。

尤怡曰:脾主腹,而氣行四肢,脾受水氣則腹大,四肢重。

津氣生於穀,穀氣運於脾,脾濕不運,則津液不生而少氣,小便難者,濕不行也。

白話文:

看到這些症狀就知道心經有水,應該要治療心經。

脾臟積水的人,肚子會很大,四肢很沉重,體液無法生成,而且會感到氣短,所以排尿困難。

脾臟主宰腹部,四肢是脾臟所管轄的範圍。

水邪入侵脾臟,外在表現為四肢沉重,內在表現為肚子大、氣短、排尿困難。

魏荔彤說:脾臟積水,就是水附著在脾臟上,所以叫做脾水。

脾臟專門主宰腹部,所以肚子會大;脾臟主宰氣血循環,又主宰四肢,氣血循環不暢,所以四肢會沉重。

體液無法生成,氣血無法上下流通,就會阻礙不通暢,所以會感到氣短,排尿困難,看到這些症狀就知道脾臟有水,應該要治療脾臟。

尤怡說:脾臟主宰腹部,而氣血運行到四肢,脾臟受到水氣影響,就會導致肚子大、四肢沉重。

體液是由食物生成的,食物的精華由脾臟運化,脾臟濕氣重無法運化,就會導致體液無法生成,氣短,排尿困難,這是因為濕氣無法排出。

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

【註】肺主氣,皮毛是其部也。

水邪干之,外則周身皮腫,內則不輸小便。

大腸乃其府,水走大腸,故鴨溏也。

【集註】趙良曰:肺主皮毛,行榮衛與大腸合,今有水病,則水充滿皮膚。

肺本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為尿溺,今既不通,水不得自小便出,反從其合,與糟粕混成鴨溏也。

魏荔彤曰:肺水者,水附於肺,則肺水也。

肺主氣,氣引水行,亦能使之周身浮腫。

肺不肅則氣化壅,故小便難,小便難則清濁不分,故便鴨溏,此知為有水在肺,當於肺藏治水也。

白話文:

肺部積水的人,身體會浮腫,小便困難,而且經常拉稀。

尤怡曰:鴨溏如鴨之後,水糞雜下也。

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尿,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按】面反瘦之下,當有上條:「其人陰腫」四字。

【註】腎主腰,足、陰是其部也。

水邪干之,外則陰腫,陰下濕,足冷面瘦;內則腹大臍腫,腰痛不得尿也。

此五者,指水氣等脹為言,故俱不喘欬也。

【集註】程林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令聚水而生病,是以有腹大臍腫之證也。

腰者腎之外候,故令腰痛。

膀胱者,腎之府,故冷不得尿也。

以其不得尿,則水氣不得泄,浸漬於睪囊而為陰汗,流注於下焦而為足冷。

白話文:

尤怡指出:鴨塘中的情況就像鴨子的屁股一樣,是水和糞便混在一起排出的現象。

腎水的情況,腹部會變得很大,肚臍處腫起,腰部會疼痛,無法排尿,私處潮濕,像牛鼻子上的汗水,腳底反常地寒冷,臉部反而消瘦。

【按】在「臉部反而消瘦」下面,應該有「這個人的陰部腫大」四個字。

【註】腎臟主管腰部,腳和陰部都是它的部位。

如果水邪侵犯身體,外部表現為陰部腫大,私處潮濕,腳底寒冷,臉部消瘦;內部表現為腹部增大,肚臍腫起,腰部疼痛,無法排尿。

這五點,指的是水氣等物導致脹滿的問題,因此都沒有喘息或咳嗽的症狀。

【集註】程林認為:腎臟,就像是胃部的閘門,閘門運作不順暢,所以積聚水分引發疾病,因此會出現腹部增大,肚臍腫起的症狀。

腰部是腎臟的外部表現,所以會感到疼痛。

膀胱是腎臟的倉庫,因此寒冷會影響到無法排尿。

由於無法排尿,水分不能排出,滲透到睪丸囊中形成陰汗,流向低部造成腳底寒冷。

夫腎為水藏,又被水邪,則上焦之氣血隨水性而下趨,故其人面反瘦,非若風水裏水之面目浮腫也。

魏荔彤曰:腎水者,水附於腎,則腎水也。

腎主少腹,少腹水濕固冱,故腹水臍腫腰痛。

腰以下俱腎主之也,水濕在下焦,膀胱之氣反塞,故不惟小便難,而且竟不得尿。

陰寒下盛,故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冷而且黏,其足皆逆冷也。

面乃陽之部位,下陰盛,上陽衰,故面必瘦,見此知水在腎,當於腎藏治水也。

尤怡曰:身半以下,腎氣主之,水在腎,則腰痛臍腫腹大也。

不得尿,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者,腎為陰,水亦為陰,兩陰相得,陽氣不行,而濕寒獨勝也。

白話文:

腎臟是人體儲藏水分的地方,如果腎臟受到水氣侵襲,上半身的氣血就會隨著水分往下流動,導致面容消瘦,與風寒入侵導致的面部浮腫不同。

腎水指的是附著在腎臟上的水分。

腎臟主管下腹部,下腹部積水濕氣就會導致腹水、臍部腫脹和腰痛。

腰部以下都是腎臟所主宰的區域,下半身積水濕氣,膀胱的氣機就會阻塞,不僅排尿困難,甚至完全無法排尿。

由於陰寒之氣在下半身聚集,所以陰部濕潤如同牛鼻子上的汗水,冰冷而黏膩,雙腳也會感到冰冷。

面部屬陽,下半身陰氣盛盛,上半身陽氣衰弱,因此面容必然消瘦。見到這些症狀,就知道水停留在腎臟,應該針對腎臟治療水濕。

身體下半部是由腎氣所主管,水積在腎臟,就會導致腰痛、臍部腫脹和腹部膨大。

無法排尿,陰部濕潤如同牛鼻子上的汗水,雙腳冰冷,這是因為腎臟屬陰,水也屬陰,兩者相合,陽氣無法運行,濕寒之氣就獨占上風。

面反瘦者,面為陽,陰盛於下,則陽衰於上也。

師曰: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寒水相搏,跗陽脈伏,水穀不化,脾氣衰則鶩溏,胃氣衰則身腫,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不通,經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

【註】寸口,兩寸也。

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水寒相搏於胸中,則陽氣不運,故跗陽兩關之脈伏而不起,水穀不化也。

若脾氣衰則鶩溏,胃氣衰則身腫也。

少陽右尺脈陷下,少陰左尺脈細小,亦因寒水太甚,命火受制,故男子水精不化,小便為之不利,女子血化為水,經水為之不通也,經血而曰經水者,以水為血之體也,女子以血為主,故曰:血分也。

白話文:

臉色反常地瘦削,這是因為臉部屬陽,陰氣過盛在下半身,陽氣就會衰弱在上半身。

老師說:寸口脈沉而遲,沉代表水,遲代表寒,寒水相搏,跗陽脈就沉伏,水谷無法消化,脾氣衰弱就會腹瀉,胃氣衰弱就會身體腫脹,少陽脈沉陷,少陰脈細小,男性則小便不順暢,女性則月經不調。經絡主血,血氣不暢就會變成水,稱為血分。

註:寸口,指的是手腕兩寸處。

脈沉而遲,沉代表水,遲代表寒,水寒相搏於胸中,就會阻礙陽氣運作,所以跗陽兩關的脈搏沉伏不起,水谷無法消化。

如果脾氣衰弱就會腹瀉,胃氣衰弱就會身體腫脹。

少陽右尺脈沉陷,少陰左尺脈細小,也是因為寒水過盛,命火受制,所以男性精氣無法轉化,小便就會不順暢,女性血液轉化為水,月經就會不調。稱為經水,是因為水是血液的本質,女性以血為本,所以稱為血分。

【集註】趙良曰:仲景脈法寸口多與跗陽合,何也?蓋寸口屬肺,手太陰之所過,肺朝百脈,十二經各以其時,來見於寸口。

脾、胃二經,出在右關。

胃乃水穀之海,五藏皆稟氣於胃,則胃又五藏之本,所以經脈尤為諸經之要領也。

邪或干於胃者,必再就跗陽診之。

跗陽,胃脈之源也。

尤怡曰:此合診寸口跗陽,而知為寒水勝,而胃陽不行也。

胃陽不行,則水穀不化,水穀不化,則脾胃俱衰。

脾氣主裏,故衰則騖溏;胃氣主表,故衰則身腫也。

少陽者生氣也,少陰者地道也,而俱受氣於脾胃,脾胃衰則少陽脈卑,而生氣不榮,少陰脈細,而地道不通,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血不通。

白話文:

趙良說:仲景脈法中,寸口脈多與跗陽脈合在一起診斷,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寸口脈屬於肺經,是手太陰經脈經過的地方,而肺經統攝全身經脈,十二經脈都依照各自的時間來到寸口脈上。

脾經和胃經,都從右關脈處出來。

胃是水穀的匯集之處,五臟都從胃中獲取氣息,所以胃又是五臟之本,因此胃經的脈象就成為諸經脈象的關鍵所在。

如果邪氣侵犯胃部,就必須再到跗陽脈處診斷。

跗陽脈是胃經的源頭。

尤怡說:這樣合診寸口脈和跗陽脈,就可以知道是寒水過盛,導致胃陽氣不足。

胃陽氣不足,則水穀不能消化,水穀不能消化,則脾胃都衰弱。

脾氣主內,所以脾衰弱就會導致大便稀溏;胃氣主外,所以胃衰弱就會導致身體浮腫。

少陽經是生氣之經,少陰經是地道之經,他們都從脾胃獲取氣息,脾胃衰弱就會導致少陽脈虛弱,生氣不能滋養,少陰脈細小,地道不通暢,男性就會小便不利,女性就會經血不通。

而其所以然者,則皆陽氣不行,陰氣乃結之故。

曰血分者,謂雖病於水,而實出於血也。

師曰:寸口脈遲而濇,遲則為寒,濇為血不足;跗陽脈微而遲,微則為氣,遲則為寒。

寒氣不足,則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榮衛不利;榮衛不利,則腹滿腸鳴相逐,氣轉膀胱;榮衛俱勞,陽氣不通,卽身冷;陰氣不通,卽骨疼。

陽氣前通則惡寒,陰氣前通則痹不仁。

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實則失氣,虛則遺尿,名曰氣分。

【按】「名曰氣分」之下,當有下條「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十五字。

白話文: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陽氣運行不暢,導致了陰氣凝結。

血分,指的是雖然病症在水,但實際上是由血液問題引發的。

老師說:寸口脈跳動緩慢且澀,緩慢表示寒,澀表示血量不足;跗陽脈微弱且緩慢,微弱表示氣的不足,緩慢表示寒。

寒氣不足,就會導致手腳逆冷;手腳逆冷,使得營衛運行受阻;營衛運行受阻,會導致腹脹腸鳴相互跟隨,氣流轉動至膀胱;營衛都感到疲憊,陽氣不能正常流通,身體就會變得寒冷;陰氣不能正常流通,則會導致骨頭疼痛。

陽氣先流通則會感到畏寒,陰氣先流通則會導致痹症和麻木感。

陰陽調和,氣息才能順暢流通,大氣一旦轉動,氣息就能散開,實質的病症會失去氣息,虛弱的病症會出現尿失禁,這被稱為氣分。

【補充說明】在「名曰氣分」之下,應該接著有「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這十五個字。

【註】寸口脈遲為寒,脈濇少血,跗陽脈微乏氣,遲亦為寒。

是則氣血俱虛,為寒氣所干,榮衛不利,陰陽不通,故身寒骨痛,手足逆冷,腹滿腸鳴,惡寒麻痹,失氣遺尿也。

此氣血俱虛,寒氣內客氣脹,故曰氣分。

而下條發明主治,用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者,温養榮衛陰陽,發散寒邪之氣也。

【集註】程林曰:氣散必從前後而去,邪氣實則失氣於後,正氣虛則遺尿於前也。

尤怡曰:微則為氣者,為氣不足也。

寒氣不足,該寸口、跗陽為言寒,而氣血復不足也。

寒氣不足,則手足無氣而逆冷,榮衛無源而不利,由是藏府之中,真氣不充,而客寒獨勝,則腹滿腸鳴相逐,氣轉膀胱而下輸也。

白話文:

寸口脈搏遲緩代表身體寒冷,脈搏微弱則表示血液不足,跗陽脈搏微弱則表示氣虛,遲緩也代表寒冷。

由此可知,氣血雙虛,被寒氣侵襲,導致營衛失調,陰陽不通,因此出現身體寒冷、骨骼疼痛、手腳冰冷、腹脹腸鳴、畏寒麻木、氣虛遺尿等症狀。

這是因為氣血雙虛,寒氣內侵,導致氣分受阻。

以下治療方法,使用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目的是溫養營衛陰陽,散寒邪之氣。

氣散失通常由前後兩端散失,邪氣盛則後失氣,正氣虛則前失尿。

脈象微弱代表氣虛。

寸口、跗陽脈搏代表寒冷,同時也代表氣血不足。

寒氣不足導致手腳無力冰冷,營衛無力,導致臟腑氣血不足,寒邪獨勝,因此出現腹脹腸鳴,氣逆膀胱而遺尿。

榮衛俱勞者,榮衛俱乏竭也。

陽氣温於表,故不通則身冷;陰氣榮於裏,故不通卽骨疼。

不通者,虛極而不能行,與有餘而壅者不同。

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痹不仁者,陽先行而陰不與俱行,則陰失陽而惡寒;陰先行而陽不與俱行,則陽獨滯而痹不仁也。

蓋陰與陽常相須也,不可失,失則氣機不續而邪乃著,不失則上下交通而邪不容,故曰: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

失氣遺尿,謂分虛實而散也。

曰氣分者,謂寒氣乘陽之虛,而病於氣也。

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氣血都虛弱,就表示氣血都已經耗竭了。陽氣溫暖身體表面,所以不通暢就會感到寒冷;陰氣滋養身體內部,所以不通暢就會感到骨頭疼痛。不通暢是指身體虛弱到氣血無法運行,這和氣血過盛而阻塞不通暢是不同的。陽氣先通暢則會怕冷,陰氣先通暢則會出現麻木不仁,這是因為陽氣先運行而陰氣沒有跟著運行,導致陰氣失去陽氣而怕冷;陰氣先運行而陽氣沒有跟著運行,導致陽氣單獨停滯而麻木不仁。因為陰氣和陽氣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如果失去平衡,氣機就會中斷,邪氣就會入侵;如果陰陽平衡,上下氣機就會暢通,邪氣就無法入侵,所以說:陰陽協調,氣血才能運行,氣機循環流轉,邪氣就會消散。失氣遺尿是指氣虛分佈不均而散失。所謂「氣分」,是指寒氣趁陽氣虛弱時入侵,而導致氣分病變。氣分病變,會在心下感覺堅硬,形狀像盤子,邊緣像旋轉的杯子,是喝冷水引起的,可用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

【按】「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之十六字,當是衍文,觀心下堅之本條自知。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十五字,當在上條氣分之下,義始相屬,正是氣分之治法,必是錯簡在此。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方

桂枝(三兩) 生薑(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麻黃 細辛(各一兩) 附子(炮,一枚)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卽愈。

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

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惡風;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跗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其汗;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黃汗其脈沉遲,身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致癰膿。

白話文:

「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這十六個字,應該是後人添加的,看看心下堅這一條本身就知道。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這十五個字,應該放在上面那條氣分的下面,這樣意思才連貫。這正是氣分症狀的治療方法,一定是抄寫時弄錯了位置。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的藥方:

桂枝三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麻黃、細辛各一兩、附子(炮製過的,一枚)

以上七味藥材,用七升水煮麻黃,去浮沫,加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二升,分三次溫熱服用。

當汗水像蟲子一樣爬在皮膚上時,病就好了。

老師說:疾病有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黃汗五種。

風水的脈象浮,症狀是骨節疼痛,怕風;皮水的脈象也浮,症狀是腳踝腫脹,按下去手指陷下去,不畏風,肚子像鼓一樣,不口渴,應該發汗;正水的脈象沉遲,症狀是喘不過氣;石水的脈象沉,症狀是肚子脹滿,不喘;黃汗的脈象沉遲,身體發熱,胸部脹滿,四肢、頭面腫脹,久治不愈,最終會導致長膿瘡。

【註】風水得之內有水氣,外感風邪。

風則從上腫,故面浮腫,骨節疼痛惡風,風在經表也。

皮水得之內有水氣,皮受濕邪。

濕則從下腫,故跗浮腫,其腹如鼓,按之沒指,水在皮裏也。

非風邪,故不惡風,因水濕故不渴也。

其邪俱在外,故均脈浮,皆當從汗從散而解也。

正水,水之在上病也,石水,水之在下病也;故在上則胸滿自喘,在下則腹滿不喘也。

其邪俱在內,故均脈沉遲,皆當從下從温解也。

黃汗者,汗出柏汁色也。

其脈沉遲,藏內有寒飲;身發熱者,經外有伏熱。

白話文:

風水病是体内有水气,又受了风寒。风邪从上往下侵袭,所以脸部浮肿,骨节疼痛怕风,这是风邪在经络表面。皮水病是体内有水气,皮肤受了湿邪。湿邪从下往上侵袭,所以脚踝浮肿,肚子像鼓一样,按下去手指陷下去,这是水在皮肤里面。因为不是风邪,所以不怕风,因为水湿的原因所以不渴。这些病邪都在外,所以脉象浮,都要通过发汗散邪来治疗。正水病是水邪在上面的病,石水病是水邪在下面的病。所以水邪在上就会胸闷气喘,水邪在下就会肚子胀满但不气喘。这些病邪都在内,所以脉象沉迟,都要通过温热从下往上驱散来治疗。黄汗是指汗液像柏树汁液的颜色。脉象沉迟,说明体内有寒饮;身体发热,说明经络外有伏热。

寒飲故胸滿,四肢頭面浮腫;伏熱若久不愈,故必致癰膿也。

由此推之,可知黃汗是內飲外熱,蒸鬱於中,從土化而成也。

以黃汗而列水病之門者,亦因水之為病而腫也。

【集註】程林曰:風水與皮水相類屬表,正水與石水相類屬裏。

但風水惡風,皮水不惡風,正水自喘,石水不自喘為異耳!

尤怡曰:風水,水為風搏,因風而病水也。

風傷皮毛,而濕流關節,故脈浮惡風,而骨節疼痛也。

皮水,水行皮中,內合肺氣,故其脈亦浮,不兼風,故不惡風也。

其腹如鼓,卽《內經》𪔣𪔣然不堅之意。

白話文:

如果體內寒飲積聚,就會導致胸悶、四肢頭面浮腫;而如果體內伏熱長期不癒,就一定會引發癰腫膿瘡。

從這些推論可以得知,黃汗是由於內有寒飲、外有熱氣,互相蒸鬱,在體內化為水濕所致。

將黃汗歸類為水病,是因為水濕病變會導致身體腫脹。

程林認為:風水和皮水都屬於表症,而正水和石水都屬於裡症。

但風水怕風,皮水不怕風;正水會喘,石水不會喘,這就是它們之間的區別。

尤怡認為:風水是風氣搏擊水氣,因此因風而致水病。

風邪傷損皮毛,濕氣則流注關節,所以脈象浮而怕風,骨節也會疼痛。

皮水是水氣停留於皮膚之中,內裡則與肺氣相連,所以脈象也浮,但沒有風邪,所以不怕風。

皮水患者的腹部像鼓一樣,這就如同《內經》中所說的「𪔣𪔣然不堅」的狀態。

以其病在皮膚,而不及腸藏,故外有脹形,而內無喘滿也。

水在皮者,宜從汗解,故曰:當發其汗。

正水,腎藏之水自盛也。

石水,水之聚而不行者也。

正水乘陽之虛,而浸及上焦,故脈沉遲而喘。

石水因陰之盛而結於少腹,故脈沉腹滿而不喘也。

黃汗,汗出沾衣如柏汁,得之濕熱交病,而濕居熱外,其盛於上而陽不行,則身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則浸及於裏而榮不通,則逆於肉裏而為癰膿也。

脈浮而洪,浮則為風,洪則為氣。

風氣相搏,風强則為隱疹,身體為痒,痒為泄風,久為痂癩;氣强則為水,難以俯仰。

白話文:

因為疾病只在皮膚表面,沒有深入到腸胃,所以外觀腫脹,內部卻沒有呼吸困難。

水停留在皮膚,應該通過出汗排出,所以說要發汗。

正水是指腎臟貯藏的水分充足。

石水是指水積聚在一起,無法流動。

正水趁著陽氣虛弱,浸潤到上焦,所以脈象沉遲,呼吸困難。

石水因為陰氣旺盛,積聚在下腹部,所以脈象沉,腹部脹滿,但沒有呼吸困難。

黃汗是指汗水流出沾染衣服,像柏樹汁一樣,是由於濕熱交感而引起的病症。濕氣在上,熱氣在外,濕氣盛於上焦,陽氣不能流通,就會出現身體發熱,胸部滿悶,四肢頭面腫脹。時間長了,濕氣就會侵入內部,影響血液流通,就會在肉裏逆流,形成癰腫膿瘡。

脈象浮而洪,浮代表風,洪代表氣。

風和氣互相搏擊,風氣強盛就會出現隱疹,身體會發癢。發癢是泄掉風氣,時間久了就會變成痂癩。氣強盛就會變成水腫,難以彎腰抬頭。

風氣相擊,身體洪腫,汗出乃愈。

惡風則虛,此為風水;不惡風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為黃汗。

【按】身體洪腫之「洪」字,當是「浮」字。

「此為黃汗」四字,當是衍文。

【註】六脈俱浮而洪,浮則為風,洪則為氣。

風氣相搏之病,若風强於氣,相搏為病,則偏於營,故為隱疹,身體為痒,痒者肌虛,為風邪外薄故也。

名曰泄風,卽今之風燥瘡是也。

故日久不愈,則成痂癩。

痂癩,疥癬、癘癩之類是也。

若氣强於風,相搏為病,則偏於衛,故為水氣,難以俯仰,卽今之支飲喘滿不得臥也。

白話文:

當風和氣互相碰撞時,身體會浮腫,出汗就能痊癒。若害怕風,說明身體虛弱,這是風水症;若不害怕風,小便通暢,上焦有寒,口裡流口水,這是黃汗。身體浮腫的「洪」字,應為「浮」字。「此為黃汗」四字,應該是多餘的文字。六脈都浮而洪,浮代表風,洪代表氣。風氣相搏的疾病,如果風氣比氣強,相搏而病,就會偏於營氣,所以會出現隱疹,身體發癢,癢是因為肌膚虛弱,是風邪侵襲表面的緣故。這種病叫做泄風,就是現在的風燥瘡。如果久治不愈,就會變成痂癩,痂癩就是疥癬、癘癩之類的疾病。如果氣氣比風強,相搏而病,就會偏於衛氣,所以會出現水氣,難以彎腰仰頭,也就是現在的支飲喘滿不得臥。

若風氣兩相强擊為病,則為風水,故通身浮腫也。

以上諸證皆屬肌表,故當發汗,汗出乃愈也。

風水無汗,當以越婢湯發汗,若汗出惡風則為表陽虛,故加附子也。

若不惡風,小便通利,非表陽有寒,乃上焦有寒也。

上焦有寒,惟兼病水者,則其人口內必多生涎沫也。

【集註】尤怡曰:風,天之氣;氣,人之氣,是皆失其和者也。

風濕相搏,風强則氣從風而浸淫肌體,故為癮疹;氣强則風從氣而鼓湧水液,故為水;風氣並强,兩相搏擊,而水液從之,則為風水。

汗之則風去而水行,故曰:汗出乃愈。

白話文:

如果風和氣這兩種力量互相強烈衝擊而導致疾病,就會形成風水症,因此患者會出現全身浮腫。

上述這些症狀都屬於肌膚表面的病症,所以應該要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汗水排出後就能痊癒。

如果風水症患者沒有出汗,就要用越婢湯來發汗。如果患者出汗後怕風,就表示表面的陽氣虛弱,因此要加入附子。

如果患者不怕風,小便也通暢,就不是表面陽氣有寒,而是上焦部位有寒。

上焦部位有寒,只有同時伴隨水氣症狀的患者,才會在口中產生大量唾液。

風是天的氣息,氣是人的氣息,這些都是失去平衡的表現。

風和濕氣互相交戰,風力強盛就會帶著氣侵入肌膚,形成癮疹;氣力強盛就會帶著風鼓動水液,形成水腫;風力和氣力都強盛,兩者互相衝擊,水液就會隨著它們移動,形成風水症。

使用發汗法就能驅散風氣,排出水液,因此說汗水排出後就能痊癒。

若惡風者表虛也,不惡風而小便通利者,以上焦有寒不能約束津液,故其口多涎也。

寸口脈沉滑者,中有水氣,面目腫大有熱,名曰風水;視人之目裹上微擁,如蠶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時欬,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風水。

【註】此承上條詳申風水之證脈也。

寸口脈沉而滑,中有水氣之診也;面目腫大,中有水氣之證也。

有寒者,其脈沉遲,則為石水也。

有熱者,其脈沉滑,名曰風水也;視其人之目胞上微擁似蠶,如新臥起之狀,人迎頸脈動甚,時欬,按其腫之手足,陷而不起者,皆風水之證也。

【集註】趙良曰:《內經》云:脈沉曰水,脈滑曰風,面腫曰風,目腫如新臥起之狀曰水,頸脈動,喘欬曰水。

白話文:

如果怕風,就是身體表面虛弱;如果不怕風,但是小便頻繁,代表上焦有寒氣,無法約束津液,所以嘴巴會流很多口水。

如果寸口脈沉而滑,表示體內有水氣。臉部腫大伴隨發熱,稱為風水;眼睛周圍稍微腫脹,像是蠶寶寶剛睡醒的樣子,頸部脈搏跳動,經常咳嗽,按壓手腳,凹陷下去後難以恢復,這些都是風水的症狀。

以上詳細說明了風水的脈象。

寸口脈沉而滑,表示體內有水氣;臉部腫大,也代表體內有水氣。

如果體內有寒氣,脈象沉而遲,就稱為石水。

如果體內有熱氣,脈象沉而滑,稱為風水;眼睛周圍稍微腫脹,像是蠶寶寶剛睡醒的樣子,人迎頸脈跳動得很厲害,經常咳嗽,按壓腫脹的手腳,凹陷下去後難以恢復,這些都是風水的症狀。

《內經》中說,脈象沉代表水,脈象滑代表風,臉部腫脹代表風,眼睛腫脹像是剛睡醒的蠶寶寶一樣代表水,頸部脈搏跳動,喘不過氣,咳嗽,都代表水。

又腎風者,面跗龐然,少氣時熱,其有跗腫者,亦曰本於腎,名風水。

皆出《內經》也。

程林曰:沉者就下之性,滑者流衍之象,故沉滑者,中有水也。

面腫曰風,風鬱於經則熱,故面跗腫大有熱,名曰風水。

《內經》曰:諸有水者微腫,先見於目下也,水者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腫也。

頸脈人迎脈也,水邪干土,則頸脈動,水之本在腎,水之標在肺,故時時欬也。

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此屬水脹,如按水囊者,必隨手而起。

今風水搏於手足,胕屬肌肉之間,按而散之,猝不能聚,故陷下而不起也。

白話文:

腎風患者,面部和腳踝浮腫,氣短體熱,如果有腳踝腫大的,也稱之為源於腎臟,稱為風水。

這些都是出自《內經》。

程林說:沉重的東西具有往下沉的特性,滑潤的東西具有流動的象徵,所以沉滑的,其中含有水。

面部腫脹稱之為風,風鬱結於經脈就會發熱,因此面部和腳踝腫大發熱,稱為風水。

《內經》說:凡是有水的人,身體會輕微腫脹,首先會在眼下方出現,水屬陰,眼下方也是陰,腹部是至陰之處,因此水在腹部,必然會導致眼下方腫脹。

頸部脈搏是人迎脈,水邪侵入脾土,就會導致頸脈跳動,水的根源在腎臟,水的表現則在肺臟,因此會經常咳嗽。

用手按壓腹部,隨著手的移動而隆起,這屬於水腫,如同按壓水囊般,必然會隨著手的移動而隆起。

現在風水症狀,在手腳與肌肉之間搏動,按壓後會散開,瞬間無法聚集,所以會下陷而不隆起。

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

腹痛加芍藥。

【註】此承上條風水,詳申其證,以明其治也。

風水之病,外風內水也。

脈浮惡風者風也,身重腫者水也。

汗出表虛,故用防己黃耆湯,固表以散風水也。

若腹痛,加芍藥、甘草以調中也。

防己黃耆湯方(見濕病中)

太陽病脈浮而緊,法當骨節疼痛,反不疼,身體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卽愈,此為風水。

惡寒者,此為極虛,發汗得之。

渴而不惡寒者,此為皮水。

身腫而冷,狀如周痹,胸中塞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為黃汗。

白話文:

如果患者脈象浮,身體沉重,出汗怕風,可以用防己黃耆湯治療。如果患者伴有腹痛,可以加芍藥。

這種「風水」病症,指的是外感風邪,內有水濕。脈象浮、怕風說明是風邪,身體沉重、腫脹則是水濕。出汗說明表虛,所以用防己黃耆湯來固表散風除濕。如果患者腹痛,加芍藥、甘草調和脾胃。

防己黃耆湯的藥方,可以在「濕病中」找到。

另外,如果患者太陽病,脈象浮緊,按理應該骨節疼痛,但實際上卻不痛,反而覺得身體沉重酸痛,沒有口渴,出汗後就好了,這也屬於「風水」。

如果患者還伴有惡寒,說明是體虛,可以用發汗法治療。如果患者口渴但沒有惡寒,這是「皮水」。如果患者身體腫脹且冰冷,像周痹一樣,胸悶難食,反而聚集疼痛,晚上煩躁睡不着,這是「黃汗」。

痛在骨節,欬而喘,不渴者,此為脾脹,其狀如腫,發汗卽愈。

然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數者,皆不可發汗。

【按】脾脹之「脾」字,當是「肺」字,是傳寫之譌。

發汗卽愈之下,當有前條「越婢加朮湯主之」七字。

【註】此又詳申風水、皮水、黃汗、肺脹四證之治法也。

太陽病,謂頭痛發熱惡風也。

脈浮而緊,似傷寒也,傷寒法當骨節疼痛,反不疼,身體反重而酸,面目浮腫,其人不渴,非傷寒也,乃風水也,發汗汗出卽愈也。

若愈後而惡寒者,此為過於發汗,極虛得之,當補表陽,自可愈也,有是證渴而不惡寒,似傳裏也,但跗浮腫,其腹如鼓,乃皮水也。

白話文:

如果骨節疼痛、咳嗽喘息,而且不口渴,這是脾脹,症狀像腫脹一樣,發汗就能痊癒。

但如果這些症狀伴隨著口渴、腹瀉、頻繁小便,就都不能發汗。

註:這裡的「脾脹」應該指的是「肺脹」,是傳抄錯誤。

發汗就能痊癒之後,應該還有「越婢加朮湯主之」七個字。

這段文字詳細說明了風水、皮水、黃汗、肺脹四種病症的治療方法。

太陽病是指頭痛發熱怕風。

如果脈象浮而緊,看似傷寒,但按照傷寒的治療方法,應該會出現骨節疼痛,結果卻沒有疼痛,反而覺得身體沉重酸痛,面部浮腫,而且不口渴,這就不是傷寒,而是風水,發汗就能痊癒。

如果發汗後出現怕冷,這是因為過度發汗導致身體虛弱,應該補益表陽,就能痊癒。如果出現口渴但不怕冷,看似傳入裡證,但腳背浮腫,肚子像鼓一樣,這是皮水。

有是證胸中窒反聚痛,不能食,暮躁不得臥,似裏實也;但身腫而冷,麻木如痹,此為欲作黃汗也。

痛在骨節,似傷寒也,但其狀如水腫,欬喘不渴,此為肺脹也。

以上四證,皆初病皮毛,狀類傷寒,故均以越婢加朮湯主之,發汗卽愈也。

若渴而下利,小便數者,則津液已奪,故不可發汗也。

【集註】趙良曰:脾脹恐是「肺」字之誤。

《靈樞經》云:肺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欬也。

魏荔彤曰:其狀如腫者,按其手足,未至陷而不起,故曰如腫,似腫而實非腫也。

尤怡曰:太陽有寒則脈緊,骨疼有濕則脈濡,身重有風則脈浮、體酸,此明辨也。

白話文:

如果胸中感到悶塞,反覆疼痛,無法進食,傍晚煩躁不安,睡不著,看起來像是內實;但身體浮腫且冰冷,麻木像痺症,這是快要發黃汗的徵兆。

疼痛在骨節,好像傷寒,但症狀像水腫,咳嗽喘不過氣卻不口渴,這是肺脹。

以上四種症狀,都是初期病邪侵犯皮毛,表現類似傷寒,所以都用越婢加朮湯來治療,發汗就能痊癒。

如果口渴且腹瀉,小便次數頻繁,那就代表津液已經被奪走了,所以不能發汗。

趙良說:脾脹可能是「肺」字寫錯了。

《靈樞經》說:肺臟如果活動過度就會生病,肺脹會表現為胸部滿脹、膨脹,並且咳嗽喘氣。

魏荔彤說:症狀像腫脹,按壓手腳,沒有凹陷下去,但又沒有完全恢復,所以說像腫脹,看起來像腫脹,但實際上並不是腫脹。

尤怡說:太陽經有寒邪,脈象就會緊;骨頭疼痛有濕邪,脈象就會濡;身體沉重有風邪,脈象就會浮,身體酸痛,這就是辨別的方法。

今得傷寒脈,而骨節不疼,身體反重而酸,卽非傷寒,乃風水外勝也。

風水在表而非裏,故不渴,風固當汗,水在表者,亦宜汗,故曰:汗出卽愈。

然必氣盛而實者,汗之乃愈,不然則其表益虛,風水雖解,而惡寒轉增矣,故曰:惡寒者,此為極虛發汗得之。

若其渴而不惡寒者,則非病風而獨病水,不在皮外,而在皮中,視風水為較深矣,其證身腫而冷,狀如周痹。

周痹者,寒濕痹其陽也,皮水為水氣淫於膚也。

胸中窒不能食者,寒襲於外,而氣窒於中也。

反聚痛,暮躁不得眠者,熱為寒鬱,而寒甚於暮也,寒濕外淫,必流關節,故曰:此為黃汗,痛在骨節。

白話文:

如果現在診斷出傷寒,但病人骨節不痛,反而覺得身體沉重痠痛,這就不是真正的傷寒,而是風水外侵導致的。

風水入侵只在表層,不深入內部,所以病人不感到口渴。風本來就應該要讓病人出汗,而水在表層也需要透過汗液排出,因此說:「出汗就痊癒。」

但是,病人必須是氣盛體實的人,出汗才能痊癒,否則表層會更加虛弱,即使風水消退,惡寒症狀反而會加重,因此說:「惡寒者,這是因為過於虛弱而發汗導致的。」

如果病人口渴但不惡寒,就不是風病,而是單純的水病。水病不在皮膚表面,而是在皮膚深層,風水的侵襲比以往更深。這種病症會出現身體浮腫冰冷,類似周痹的症狀。

周痹是寒濕痹阻陽氣,皮水則是水氣浸淫於皮膚。

胸中堵塞不能進食,是寒氣侵襲外體,而氣機阻滯於內。

反覆出現疼痛,晚上躁動難眠,是熱氣被寒氣鬱積,而且寒氣在晚上更加嚴重。寒濕外侵,必定會流竄關節,因此說:「這是黃汗,疼痛在骨節。」

其欬而喘不渴者,水寒傷肺,氣攻於表,有如腫病,而實同皮水,故曰:發汗則愈。

然而諸病若渴而下利,小便數者,則不可謂水氣當汗概發之也。

仲景叮嚀之意。

豈非慮人之津液先亡也哉!或問:風水外證骨節疼,此云骨節反不痛,身體反重而酸;皮水不渴,此云渴何也?曰:風與水合而成病,其流注關節者,則為骨節疼痛;其浸淫肌體者,則骨節不疼,而身體酸腫,由所傷之處不同故也。

皮水不渴者,非言皮水本不渴也,謂腹如鼓而不渴者,病方外盛而未入裏,猶可發其汗也,此所謂渴而不惡寒者,所以別於風水之不渴而惡風也。

白話文:

咳嗽且喘氣但不口渴的人,是寒水傷了肺,導致氣逆上衝表層,就像腫病一樣,但實際上是水腫,所以說出汗就會好。

然而,如果各種疾病出現口渴、腹瀉、小便頻繁的情況,就不能籠統地說這是水氣,需要出汗來治療。

仲景的提醒之意,難道不是擔心人體的津液先被耗盡嗎?

有人可能會問:風水外證導致骨節疼痛,這裏卻說骨節反而不痛,身體反而沉重酸痛;皮水不渴,這裏又說口渴是怎麼回事?

其實,風和水結合形成疾病,如果流注關節,就會導致骨節疼痛;如果浸淫肌體,就會導致骨節不痛,但身體酸腫,這是因為受傷部位不同的緣故。

說皮水不渴,並不是說皮水本身不渴,而是指腹部像鼓一樣膨脹但不口渴的人,這種病症還在表層,尚未深入內裏,還可以出汗治療。這種情況叫做“渴而不惡寒”,用來區別於風水導致的“不渴而惡風”。

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越婢湯主之。

惡風加附子。

【註】此又承上條風水,互詳其證而變其治也。

風水之邪,全在表而不在裏,故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也。

初本無汗,身無大熱,續自汗出而不惡風寒,表不虛也,故用越婢湯以發之。

若惡風甚者,表陽虛也,前方加附子一枚,以補其在表之陽也。

越婢湯方

麻黃(六兩) 石膏(半斤) 生薑(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五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白話文:

如果病人怕風,全身浮腫,脈象浮而無口渴,之後自發汗出,但沒有發熱,也沒有明顯怕冷的症狀,可以用越婢湯治療。

如果怕風症狀嚴重,可以加附子,因為這代表表陽虛弱,需要補陽氣。

這種情況屬於風邪侵襲表面的症狀,所以怕風,全身浮腫,脈象浮而無口渴。

一開始沒有汗,也沒有發熱,之後自發汗出,但不怕風寒,說明表層虛寒,可以用越婢湯來發汗。

如果怕風症狀很嚴重,說明表陽虛弱,需要加附子來補陽氣。

越婢湯的藥方:

麻黃(六兩) 石膏(半斤) 生薑(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五枚)

將以上五味藥材用六升水煎煮,先煮麻黃,去上層泡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到三升,分三次溫服。

惡風者,加附子一枚,炮。

風水,加朮四兩。

皮水為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主之。

【註】此承皮水互詳其證,以明其治也。

皮水之病,是水氣相搏,在皮膚之中,故四肢聶聶瞤動也,以防己茯苓湯補衛通榮,祛散皮水也。

【集註】沈明宗曰:此邪在皮膚而腫也。

風入於衛,陽氣虛滯,則四肢腫。

經謂結陽者腫四肢,卽皮水也。

皮毛受風氣虛而腫,所謂水氣在皮膚中,邪正相搏,風虛內鼓,故四肢聶聶而動,是因表虛也,蓋三焦之氣,同入膀胱,而行決瀆,今水不行,則當使小便利而病得除。

白話文:

怕風的人,可以加附子一顆,炮製後服用。

患風水病的,可以加朮四兩。

如果出現皮水病,四肢腫脹,水氣停留在皮膚中,四肢麻木顫動,可以用防己茯苓湯來治療。

皮水病是水氣在皮膚中相互搏鬥造成的,所以四肢會麻木顫動。防己茯苓湯可以補益衛氣,通暢血脈,驅散皮水。

皮水病是邪氣停留在皮膚中導致的腫脹。

風邪入侵衛氣,陽氣虛弱停滯,就會導致四肢腫脹。

經書上說,陽氣凝聚就會導致四肢腫脹,這就是皮水病。

毛髮和皮膚受風邪,氣虛就會腫脹,這就是水氣停留在皮膚中,邪氣和正氣相互搏鬥,風邪虛弱內鼓,導致四肢麻木顫動,這是因為表虛造成的。三焦之氣都通入膀胱,行於水道,現在水氣不能流通,就要讓小便通暢,這樣病才能痊癒。

故防己、茯苓除濕而利水,以黃耆補衛而實表,表實則邪不能容,甘草安土而制水邪,桂枝以和榮衛,又行陽化氣而實四末,俾風從外出,水從內泄矣。

防己茯苓湯方

防己(三兩) 黃耆(三兩) 桂枝(三兩) 茯苓(六兩) 甘草(三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裏水,越婢加朮湯主之,甘草麻黃湯亦主之。

【按】裏水之「裏」字,當是「皮」字,豈有裏水而用麻黃之理?閱者自知,是傳寫之譌。

【註】皮水表虛有汗者,防己茯苓湯固所宜也。

若表實無汗有熱者,則當用越婢加朮湯。

白話文:

防己、茯苓能除濕利水,黃耆則補益衛氣,使表氣充實,邪氣便無處可容。甘草能固護脾胃,制止水邪,桂枝則調和營衛,並行陽氣化濕,使四肢強健,讓風邪從外排出,水邪從內泄出。

以下是防己茯苓湯的配方:

防己(三兩)、黃耆(三兩)、桂枝(三兩)、茯苓(六兩)、甘草(三兩)。

將以上五味藥材,用水六升煎煮至二升,分三次溫服。

裏水,可以用越婢加朮湯或甘草麻黃湯治療。

「裏水」中的「裏」字,應該是「皮」字,因為皮水表虛有汗才適合用麻黃,裏水是不應該用麻黃的。讀者自己判斷吧,可能是傳抄錯誤。

如果表氣充實無汗,還有發熱的情況,則應該使用越婢加朮湯。

無熱者,則當用甘草麻黃湯發其汗,使水外從皮去也。

越婢加朮湯方

於越婢湯中加朮四兩。

甘草麻黃湯方

甘草(二兩) 麻黃(四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風寒。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

【按】「厥而」二字,當是衍文。

【註】水在皮膚,浸淫日久,必然腐潰而出水也,當以蒲灰散敷之,以燥水也。

蒲灰散方(見消渴中)

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

浮者為風,無水,虛脹者為氣水,發其汗卽已。

白話文:

如果病人沒有發燒,就應該用甘草麻黃湯發汗,讓水分從皮膚排出。

越婢加朮湯的製作方法:

在越婢湯的基礎上,加入四兩的朮。

甘草麻黃湯的製作方法:

取甘草二兩、麻黃四兩,用水五升,先煮麻黃,去除浮沫,再放入甘草,煮至三升,溫服一升,重複服用直至出汗,如果沒有出汗就繼續服用,但要注意風寒。

如果病人出現厥逆,且有皮水症狀,可以用蒲灰散來治療。

「厥而」兩個字應該是多餘的。

水停留在皮膚上,時間久了就會腐爛潰爛,出現水腫,應該用蒲灰散來敷,以乾燥水分。

蒲灰散的製作方法(見消渴篇)。

水引起的疾病,脈象沉小,屬於少陰。

浮腫是風邪所致,沒有水腫,虛脹是氣水症,發汗就可以治療。

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浮者,宜杏子湯。

【按】為氣水之「氣」字,當是「風」字,若是「氣」字,則無發汗之理,且通篇並無氣水之病。

【註】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水也,今脈不沉小而浮,浮者為風,非少陰水也。

若無水虛脹者,為風水也,風水發其汗卽已。

風水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汗之;脈浮者,宜杏子湯汗之。

麻黃附子湯方

麻黃(三兩) 甘草(二兩) 附子(炮,一枚)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集解】沈明宗曰:麻黃附子湯,今人置之不講,余特舉而明之。

白話文:

脉沉的病人适合用麻黄附子汤,脉浮的病人适合用杏子汤。

不过,这里的“气”字应该改为“风”字,因为通篇没有气水之病,且如果用“气”字,就没有发汗的道理。

水病的脉象是沉小,属于少阴水,而现在脉象不沉小反而浮,浮则为风,并非少阴水。

如果不是水虚胀,那就是风水病,只要发汗即可。

风水的脉沉者,适合用麻黄附子汤发汗;脉浮者,适合用杏子汤发汗。

麻黄附子汤的配方如下:

麻黄三两、甘草二两、附子炮制后一枚。

将以上三种药材用七升水煮沸,先煮麻黄,去上层浮沫,再加入其他药材,煮至二升半,温服八合,每天服用三次。

沈明宗说:麻黄附子汤,现在许多人都不重视,我特地把它列出来,以便让大家明白它的重要性。

麻黃、附子通陽開竅,治水妙劑。

今人惟用腎氣湯、丸壅補其內,致陽氣不宣,轉補轉壅,邪無出路,水腫日增,欬血而死者,不知凡幾矣。

杏子湯方

麻黃(四兩) 杏仁(五十個) 甘草(炙,二兩)

上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得汗止服。

問曰:黃汗之為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何從得之?師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宜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主之。

【註】此承黃汗互詳其證,以明其治也。

白話文:

麻黃和附子能通陽氣,打開阻塞,是治療水腫的妙方。然而,現代人只知道用腎氣湯、丸來補益身體內部,卻忽略了疏通陽氣的重要性。這樣一來,陽氣無法宣泄,補益反而加重了阻塞,邪氣無處可去,水腫越來越嚴重,甚至咳血而死的人不計其數。

杏子湯方:

將四兩麻黃、五十個杏仁、二兩炙甘草放入七升水中,先煮麻黃,煮到只剩下五升,去掉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下三升,去渣,溫溫地喝下一升,出汗就停止服用。

有人問:黃汗病的症狀是身體腫脹、發熱、出汗卻口渴,看起來像水腫,汗液沾到衣服,顏色像柏樹汁一樣黃,脈象沉伏,這是怎麼引起的?

醫師說:這是因為在水中洗澡時,水從汗孔進入身體而引起的。治療要用黃芪、芍藥、桂枝和苦酒熬成的湯藥。

這段文字將黃汗病的症狀和治療方法詳細描述,並強調了疏通陽氣在治療水腫中的重要性。

黃汗屬濕,故身體腫;屬風,故發熱、汗出而渴。

狀如風水者,謂面目浮腫也。

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謂汗出黏黃也。

脈自沉者,謂從水得之也。

究其得之之由,以汗出入冷水中浴,則悽愴之寒內入,遏鬱汗液於肌腠,從土蒸化而出,故色黃也。

宜黃耆、桂枝解肌邪,以固衛氣;白芍、苦酒止汗液,以攝營氣。

營衛調和,其病已矣。

【集註】程林曰:汗出則元府開,入水浴則悽愴之水寒,藏留於腠理皮膚之中,則身腫發熱也。

汗出沾衣如柏汁,則津液內竭,是以汗出而渴也。

身腫雖狀如風水,但風水之脈不沉,汗不黃,口不渴,為異耳!

白話文:

黃汗病症分析及治療

黃汗屬濕,故身體腫;屬風,故發熱、汗出而渴。

意思是說,黃色的汗水是由於濕氣所致,因此身體會浮腫;而黃汗也伴隨風邪,所以患者會發熱,並伴隨出汗和口渴。

狀如風水者,謂面目浮腫也。

指黃汗病患者的面容浮腫,像風水病一樣。

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謂汗出黏黃也。

描述黃汗病患者的汗水沾染衣物,呈現鮮黃色,如同柏樹汁液般。

脈自沉者,謂從水得之也。

說明黃汗病患者的脈象沉細,表示是因接觸冷水而導致的。

究其得之之由,以汗出入冷水中浴,則悽愴之寒內入,遏鬱汗液於肌腠,從土蒸化而出,故色黃也。

分析黃汗病的病因,認為患者在出汗後浸泡冷水,導致寒氣侵入體內,阻礙汗液排出,積聚在肌膚腠理,經由土氣蒸發而出,因此汗液呈現黃色。

宜黃耆、桂枝解肌邪,以固衛氣;白芍、苦酒止汗液,以攝營氣。

建議使用黃耆和桂枝來解表驅寒,增強人體抵抗力;用白芍和苦酒來止汗,滋養氣血。

營衛調和,其病已矣。

只要營氣和衛氣恢復平衡,黃汗病就會痊癒。

【集註】程林曰:汗出則元府開,入水浴則悽愴之水寒,藏留於腠理皮膚之中,則身腫發熱也。

程林醫師認為,汗液排出時,人體元氣也會隨之外泄,如果在出汗後立刻浸泡冷水,寒氣就會侵入肌膚腠理,導致身體浮腫發熱。

汗出沾衣如柏汁,則津液內竭,是以汗出而渴也。

黃汗沾染衣物如同柏樹汁液,表示人體津液不足,因此才會出汗口渴。

身腫雖狀如風水,但風水之脈不沉,汗不黃,口不渴,為異耳!

強調雖然黃汗病患者身體浮腫,但與風水病還是有區別的。風水病患者的脈象不沉,汗液不黃,而且不口渴。

李升璽曰:按汗出浴水,亦是偶舉一端言之耳。

大約黃汗由脾、胃濕久生熱,積熱成黃,濕熱交蒸而汗出矣。

魏荔彤曰:黃汗者,汗出之色黃而身不黃,與發黃之證不同也。

尤怡曰:黃汗之病,與風水相似。

但風水脈浮,而黃汗脈沉;風水惡風,而黃汗不惡風為異。

其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則黃汗之所獨也。

風水為風氣外合水氣,黃汗為水氣外合熱氣,熱被水遏,互鬱交蒸,汗液則黃。

用黃耆、桂枝、芍藥三味,行陽以益陰,則榮氣和而衛氣周,蓋欲使榮衛大行,而邪氣畢達耳。

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方

白話文:

李升璽說:汗出像洗澡水一樣,這只是一個例子而已。

大概是因為脾胃濕氣長期積聚生熱,熱氣積聚變成黃色,濕熱互相蒸發,所以才會出黃汗。

魏荔彤說:黃汗是指汗液顏色發黃,但身體並沒有發黃,這與身體發黃的症狀不一樣。

尤怡說:黃汗的病症與風水病類似。

但風水脈搏浮,而黃汗脈搏沉;風水怕風,而黃汗不怕風,這兩者不同。

黃汗沾在衣服上,顏色呈正黃色,就像柏樹汁一樣,這是黃汗的特徵。

風水病是外在的風氣與水氣結合,黃汗則是水氣與熱氣結合,熱氣被水氣阻礙,互相鬱結蒸發,汗液就變成黃色。

要用黃耆、桂枝、芍藥三味藥,通過行陽來益陰,這樣才能讓營氣和諧,衛氣流通,目的是要讓營氣衛氣暢通,讓邪氣完全排出。

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的方子。

黃耆(五兩) 芍藥(三兩) 桂枝(三兩)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當心煩,服至六七日乃解。

若心煩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

【方解】服後心煩者,以苦酒止汗太急也。

蓋汗出於心,急止之,則不得出,故心煩也,至六七日乃解者,正復而邪自退也。

【集解】魏荔彤曰:古人稱醋為苦酒,非另有所謂苦酒也。

美酒醯,卽人家所制社醋,卽鎮江紅醋是也。

又醋之劣者,卽白酒醋,各處皆是,總以社醋入藥。

尤怡曰:苦酒阻者,欲行而未得遽行,久積藥力乃自行耳,故曰:服至六七日乃解。

白話文:

黃耆芍藥桂枝湯 方解

藥材:

  • 黃耆:五兩
  • 芍藥:三兩
  • 桂枝:三兩

製法:

將以上三味藥材,用苦酒一升,水七升混合煮沸,煮至剩下三升,溫服一升。

服用方法:

服藥後,可能會出現心煩症狀,一般需服藥六到七日才能緩解。

方解:

如果服藥後心煩不止,可能是因為苦酒收汗過急所致。

因為汗液由心氣所生,如果急於止汗,汗液無法排出,就會導致心煩。一般服藥六到七日後症狀才會緩解,這是因為身體恢復正常,邪氣自然退去。

集解:

魏荔彤說:古人所稱的苦酒,其實就是醋,並非另外一種酒。

美酒醯,也就是民間製作的社醋,例如鎮江紅醋。

而品質較差的醋,就是白酒醋,各地都有。總之,用於藥方的醋都是指社醋。

尤怡說:苦酒阻者,是指藥力欲行而未行,經過一段時間藥力的積累,才會自行發揮功效。因此說:「服至六七日乃解」。

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此屬厯節。

食已汗出,又身常暮臥盜汗出者,此勞氣也。

若汗出已,反發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發熱不止者,必生惡瘡。

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卽胸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桂枝加黃耆湯主之。

【按】此承黃汗詳申其證也。

但文義未屬,必是錯簡,不釋。

桂枝加黃耆湯方

桂枝 芍藥(各二兩) 甘草(二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黃耆(二兩)

白話文:

如果病人流黃色汗,小腿又冰冷,即使發燒,這都屬於歷節病症。

吃完飯就流汗,而且經常在晚上睡覺時盜汗,這是勞氣所致。

如果流汗後反而發燒,久了身體就會出現各種病症;如果持續發燒,就會長惡瘡。

如果身體沉重,流汗後卻變輕,久了就會出現胸痛,而且從腰部以上會一直流汗,而下半身卻不流汗,腰髖疼痛,感覺像是皮膚裡有東西,嚴重時會食慾不振、全身疼痛、煩躁不安、小便不順暢,這就是黃汗,可以用桂枝加黃耆湯治療。

這段文字詳細說明了黃汗的症狀。

但有些字詞的意義不符,可能是抄寫錯誤,暫不解釋。

桂枝加黃耆湯的藥方:桂枝、芍藥各二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黃耆二兩。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須臾,飲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温覆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寸口脈浮而遲,浮脈則熱,遲脈則潛,熱潛相搏,名曰沉。

跗陽脈浮而數,浮脈卽熱,數脈卽止,熱止相搏,名曰伏。

沉伏相搏,名曰水。

沉則絡脈虛,伏則小便難,虛難相搏,水走皮膚,卽為水矣。

【按】此條文義不屬,不釋。

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卽惡寒,水不沾流,走於腸間。

【按】此條必有脫簡,不釋。

問曰:病者苦水,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用八升水煮至三升,溫熱服用一升,稍等片刻,再喝一升多熱稀粥,幫助藥力發揮,蓋被取微汗,若不流汗則再服藥。

手腕寸口脈浮而遲,浮脈代表熱,遲脈代表潛,熱與潛相互搏擊,稱為沉。

足踝跗陽脈浮而數,浮脈代表熱,數脈代表止,熱與止相互搏擊,稱為伏。

沉伏相互搏擊,稱為水。

沉則代表絡脈虛,伏則代表小便難,虛與難相互搏擊,水氣流至皮膚表面,就是水症了。

(註:此條文義理不通,不予解釋。)

手腕寸口脈弦而緊,弦則代表衛氣不暢,也就是惡寒,水氣無法流通,跑到腸道去了。

(註:此條必有遺漏,不予解釋。)

請問:病人患有水腫病症,面部、身體、四肢都腫脹,小便也不順暢。

脈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氣上衝咽,狀如炙肉,當微欬喘。

審如師言,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沉而緊,沉則為水,緊則為寒;沉緊相搏,結在關元,始時當微,年盛不覺,陽衰之後,榮衛相干,陽損陰盛,結寒微動,腎氣上衝,咽喉塞噎,脇下急痛。

醫以為流飲,而大下之。

氣擊不去,其病不除;後重吐之,胃家虛煩,咽燥欲飲水,小便不利,水穀不化,面目手足浮腫。

又與葶藶丸下水,當時如小瘥,食飲過度,腫復如前,胸脇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揚溢,則浮欬喘逆。

當先攻擊衝氣,令止,乃治欬,欬止其喘自瘥,先治新病,病當在後。

【按】此條文義不屬,不釋。

白話文:

病人脈象顯示不像是水腫,反而說胸口疼痛,氣往上衝到喉嚨,感覺像燒肉,還有輕微的咳嗽和喘不過氣。

詢問老師,這脈象屬於哪種類型?老師回答:寸口脈沉而緊,沉則為水,緊則為寒;沉緊交纏在一起,卡在關元穴,剛開始可能會稍微感覺到,年紀輕的時候不會察覺,陽氣衰退之後,營氣衛氣互相影響,陽氣受損陰氣盛,結寒微微活動,腎氣往上衝,導致咽喉阻塞,脇下劇痛。

醫生誤以為是流飲,就用瀉藥大力瀉下。

由於氣機阻塞沒有排除,病症並沒有消除;後來又用藥催吐,導致胃氣虛弱,喉嚨乾燥想要喝水,小便不順暢,飲食無法消化,臉部、手腳浮腫。

又用葶藶丸利水,當時症狀稍有好轉,但是飲食過度後,浮腫又恢復原樣,胸脇疼痛,像是有東西在胸口奔竄,水氣上涌,就會出現咳嗽、喘不過氣的症狀。

應該先治療氣機上衝,讓它停止,才能治療咳嗽,咳嗽停止了,喘不過氣自然就會好轉。先治療新的病症,舊病症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