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謙等

《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卷四

None

2. 痰飲欬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三

夫病人飲水多,必暴喘滿。

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

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裏虛。

脈偏弦者,飲也。

【按】此條微者短氣之下,古本有「脈雙弦者,寒也」等句,文義不屬,當另分為一條在後。

【註】凡病人食少飲多,小便利者,為消渴病;小便不利者,為留飲病。

留飲者,卽今之停水飲病也。

若水停上焦胸中,則壅肺氣不得降,故暴喘滿也,若水停中焦心下,甚者則凌心,故病悸動不安,微者則礙肺,故病呼吸短氣;若水停下焦少腹,則不輸膀胱,故必苦裏急也。

白話文:

病人如果喝水太多,就容易出现呼吸急促、胸闷的症状。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食量减少,却喝水过多,水就会停留在心下,严重的会导致心悸,轻微的则会呼吸短促。

脉象双弦,代表寒症,通常是大泻之后导致的体内虚寒。

脉象偏弦,则是水饮的症状。

病人如果食量减少、喝水过多,并且小便频繁,则为消渴病;如果小便不畅,则为留饮病。

留饮病,就是现在所说的水停饮病。

如果水停留在上焦的胸腔,就会阻碍肺气下降,导致呼吸急促、胸闷;如果水停留在中焦的心下,严重的会影响心脏,造成心悸不安,轻微的则会阻碍肺气,导致呼吸短促;如果水停留在下焦的小腹,就会无法输送至膀胱,导致小便困难,并伴有腹痛的症状。

仲景於此,但言上、中二焦,不及下焦者,非略之也,謂已詳於《傷寒論》中也。

【集註】程林曰:飲水多,則水氣停泛於胸膈,必暴喘滿也。

凡人食少飲多,則胃土不能游溢精氣,甚者必停於心下而為悸。

微者則阻於胸膈而為短氣也。

先渴後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茯苓湯主之。

【註】水停心下,中焦部也,中焦屬胃,故不止病悸、短氣,而亦病嘔也。

病悸、短氣者,是水停胃外,從膈下而上干於胸也。

病嘔者,是水停胃內,從胃中而上越於口也。

然必先渴飲水多而後作嘔者,方屬飲家嘔病也。

白話文:

張仲景在這裡只提到上焦、中焦,沒有提到下焦,並不是刻意忽略,而是認為這些内容已在《傷寒論》中詳細說明。

程林說:如果喝水過多,水氣就會停留在胸膈之間,必然會導致呼吸急促、胸悶。

一般人如果吃得少喝得多,胃部精氣無法正常運化,嚴重者就會停滞在心下,引起心悸。

輕微者則會阻塞在胸膈之間,導致呼吸短促。

先渴後嘔,是水氣停滞在心下,這屬於飲家,可以用小半夏茯苓湯治療。

水氣停滞在心下,屬於中焦部位,中焦屬胃,所以不僅會出現心悸、呼吸短促,還會出現嘔吐。

心悸、呼吸短促是水氣停滞在胃外,從膈下向上影響胸部。

嘔吐則是水氣停滞在胃內,從胃中向上逆流到口中。

但是,只有先渴後大量飲水,才會出現這種飲家嘔吐的症狀。

主小半夏湯者,以止嘔也;加茯苓者,以飲水多而病嘔,故兼利水也。

【集註】魏荔彤曰:水停心下,阻隔正氣,不化生津液上於胸咽,故渴也;渴必飲水,水得水而愈恣其衝逆,所以先渴而後必嘔也。

此屬飲家,當治其飲,不可以為渴家治其渴也。

治飲則用辛燥,治渴必用寒潤,大相徑庭,可不明其屬於何家,而妄治之乎?

尤怡曰:先渴後嘔者,本無嘔病,因渴飲水,水多不下而反上逆也,故曰:此屬飲家。

小半夏止嘔降逆,加茯苓去其停水。

小半夏加茯苓湯方

半夏(一升) 生薑(半斤) 茯苓(三兩)

白話文:

小半夏湯主要用來止嘔,加入茯苓是因為患者飲水過多而導致嘔吐,所以要兼顧利水。

水停留在心下,阻礙了正氣,無法化生津液上達胸咽,所以會感到口渴。口渴就會喝水,水遇到水更加助長衝逆之勢,因此先渴後必嘔。

這種情況屬於「飲家」,應該治療其「飲」,不能用治療「渴」的方法。

治療「飲」要用辛燥之法,治療「渴」要用寒潤之法,两者大相径庭,不能不分其属何家,而妄加治疗。

先渴后呕的患者,原本没有呕吐疾病,只是因为口渴喝水,水太多下不去反而向上逆流,所以被称为「饮家」。

小半夏可以止呕降逆,加茯苓可以去除停滞的水分。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生薑(半斤)、茯苓(三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

【註】飲家渴者,是水停氣不化生津液而渴也;嘔家渴者,是嘔吐胃乾燥傷津液而渴也,故曰嘔家本應渴也。

先嘔後渴者,當少少與飲之,以和胃生津,為欲解也;若嘔吐後反不渴者,是必心下素有支飲故也。

惟主小半夏湯止嘔,而不加茯苓者,以不渴並無新飲,且嘔後己傷津液,不可再行利水,重竭津液也。

【集註】李彣曰:此專以治嘔,言嘔家渴者,為欲解,以胃氣復而津液生也。

若心下素有支飲,則不燥自當不渴,泛溢而嘔也。

白話文:

將上述三種藥材,用七升水煮至一升五合,分溫熱兩次服用。

嘔吐的人原本應該感到口渴,因為口渴是想要解渴的表現。現在反倒不渴,是因為心下有積水,小半夏湯可以治療這種情況。

嘔吐的人口渴,是因為水停滯,氣無法化生津液而導致的;而嘔吐的人口渴,是因為嘔吐導致胃乾燥損傷津液而引起的,所以說嘔吐的人原本應該口渴。

先嘔吐後感到口渴的人,應該少量給予飲水,以滋潤胃部,生津止渴;如果嘔吐後反而不口渴,就一定是心下本來就有積水。

只用小半夏湯止嘔,不加茯苓,是因為患者不口渴,也就沒有新飲入的水,而且嘔吐後已經損傷津液,不能再利水,否則會加重津液損耗。

李彣說:這種藥方專門用來治療嘔吐,說嘔吐的人感到口渴,是因為想要解渴,因為胃氣恢復後,津液就會產生。

如果心下本來就有積水,就不會乾燥,自然就不會感到口渴,積水泛溢就會引起嘔吐。

半夏、生薑温能和胃氣,辛能散逆氣,為嘔家聖藥。

小半夏湯方

半夏(一升) 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集解】沈明宗曰:此支飲上溢而嘔之方也。

凡作嘔必傷津液,應當作渴,故為嘔家本渴,渴則病從嘔去,謂之欲解。

若心下有支飲,停蓄胸膈致燥,故嘔而不渴,則當治飲,所以生薑散邪,半夏滌飲,嘔自止矣。

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註】卒然嘔吐,雖然不渴而心下痞塞,是膈間有水凝結也。

眩者,是水阻陽氣不升也;悸者,是水氣上干於心也。

白話文:

半夏和生薑性溫,能溫和胃氣,辛辣能散解逆氣,是治療嘔吐的聖藥。

小半夏湯的配方:

半夏一升,生薑半斤。

將以上兩味藥材用七升水煮至一升半,分次溫熱服用。

此方適用於支飲上溢導致的嘔吐。嘔吐會損傷津液,患者應當感到口渴,這是因為嘔吐導致的津液虧損,口渴則預示著病症將要消失。

但如果心下有支飲積聚在胸膈,導致燥熱,則會出現嘔吐而不口渴的情況,此時需要治療支飲。生薑可以散邪,半夏可以清滌積飲,從而止嘔。

對於突然嘔吐、心下痞塞、膈間有水、頭暈心悸的患者,可以服用半夏加茯苓湯治療。

突然嘔吐,即使不口渴,但心下痞塞,說明膈間有水積聚。頭暈是水阻礙陽氣上升所致,心悸是水氣上衝心臟所致。

卽不渴無新飲,而平日飲盛可知,則不必顧及津液,亦必加茯苓以利水,斯結可開而阻可通也。

【集註】趙良曰: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陽氣必不宣散也。

經云:以辛散之。

半夏、生薑皆味辛,《本草》半夏可治膈上痰。

心下堅嘔逆眩者,亦上焦陽氣虛不能升發,所以半夏、生薑並治之。

悸則心受水凌,非半夏可獨治,必加茯苓去水,下腎逆以安神,神安則悸愈也。

尤怡曰:飲氣逆於胃則嘔吐,滯於氣則心下痞,凌於心則悸,蔽於陽則眩,半夏、生薑止嘔降逆,加茯苓去其水也。

半夏加茯苓湯方(見前)

白話文:

即使不渴也不要新喝水,但如果平時喝水很多,就可知體內有水,不必擔心津液,也要加茯苓利水,這樣結塊就能打開,阻礙就能通暢。

心下痞塞,膈膜間有水;頭昏心悸,說明陽氣不能正常散發。

經書說:用辛辣的藥物來散寒。

半夏和生薑都是辛味,而半夏能治膈膜上的痰。

心下堅硬、嘔吐反胃、頭昏眼花,都是上焦陽氣虛弱無法上升發散,因此用半夏和生薑來治療。

心悸是因為心臟受到水氣的侵襲,單靠半夏無法治癒,必須加茯苓去水,下行腎經逆氣來安神,神安定了心悸就會痊癒。

飲氣逆流到胃部就會嘔吐,停滯在氣機中就會心下痞塞,侵犯到心臟就會心悸,遮蔽陽氣就會頭昏,半夏、生薑止嘔降逆,加茯苓去除水氣。

半夏加茯苓湯方(見前)

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按】瘦人之「瘦」字,當是「病」字。

癲眩之「癲」字,當是「巔」字;巔者頭也。

文義相屬。

此傳寫之譌。

【註】悸者,築築然跳動病也。

上條心下有悸,是水停心下為病也;此條臍下有悸,是水停臍下為病也。

若欲作奔豚,則為陽虛,當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今吐涎沫,水逆胃也,巔眩水阻陽也,則為水盛,故以五苓散主之也。

五苓散方

澤瀉(一兩一分) 猪苓(去皮,三分) 茯苓(三分) 白朮(三分) 桂(去皮,二分)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很瘦,而且肚臍下跳動,還吐口水並且頭暈目眩,這是因為體內有水氣積聚,可以用五苓散來治療。

「瘦」字應為「病」字,

「癲」字應為「巔」字,指的是頭部。

這些文字互相連貫。

這是抄寫錯誤造成的。

「悸」指的是心臟跳動不規律。

上面提到心下有悸,是水氣積聚在心臟下方造成的;這段文字提到臍下有悸,是水氣積聚在肚臍下方造成的。

如果患者還伴隨有奔豚症狀,那就是陽氣不足,應該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來治療;現在患者吐口水,說明水氣逆流上衝胃部;頭暈目眩,說明水氣阻礙陽氣上行,這都是水氣過盛造成的,所以用五苓散來治療。

五苓散的藥方如下:

澤瀉一兩一分,豬苓去皮三分,茯苓三分,白朮三分,桂皮去皮二分。

上五味,為末,白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註】水停心下,甚者病悸,已明其治矣。

微者短氣,其治有二:氣虛短氣,是氣少不能長息而短也;微飲短氣,是水停阻礙呼吸而短也。

若呼之氣短,是心肺之陽有礙也,用苓桂朮甘湯以通其陽,陽氣通則膀胱之竅利矣。

吸之氣短,是肝腎之陰有礙也,用腎氣丸以通其陰,陰氣通,則小便之關開矣。

故曰:苓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也。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 桂枝 白朮(各三兩) 甘草(二兩)

白話文:

將五味藥材磨成粉末,用白開水送服,每次服用一小匙,一天服用三次,多喝溫水,出汗後就會痊癒。

對於呼吸短促且略有水腫的病症,應該從小便排出體內的水分,苓桂朮甘湯和腎氣丸都能治療此症。

註:水停留在心臟下方,嚴重者會出現心悸,治療方法已說明清楚。

呼吸短促可分為兩種:氣虛短氣,是因為氣不足,無法維持長呼吸而導致呼吸短促;微飲短氣,是水停滯阻礙呼吸,而導致呼吸短促。

若呼氣時感到呼吸短促,是心肺陽氣受阻礙,可以用苓桂朮甘湯來通暢陽氣,陽氣通暢,膀胱的排泄功能就會恢復正常。

若吸氣時感到呼吸短促,是肝腎陰氣受阻礙,可以用腎氣丸來通暢陰氣,陰氣通暢,小便的通道就會打開。

所以說,苓桂朮甘湯和腎氣丸都能治療呼吸短促的症狀。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的配方如下:

茯苓(四兩)、桂枝、白朮(各三兩)、甘草(二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則利。

腎氣丸方(見婦人雜病中)

【集解】尤怡曰:飲,水病也。

治水必自小便去之。

苓、桂、朮、甘益土氣以行水,腎氣丸温陽氣以行水,雖所主不同,而利小便則一也。

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留飲者,脇下痛引缺盆,欬嗽則轉甚。

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

四肢厯節痛,脈沉者有留飲。

【按】此條古本內於「四肢厯節痛」之下有「脈沉者有留飲」一句,當另為一條,始合論脈之義。

短氣而渴之「渴」字,當是「喘」字,四肢上當有缺文。

白話文:

將這四種藥材,用六升水煮成三升,分三次溫服,就能利尿。

腎氣丸的方子可以在《婦人雜病中》找到。

尤怡說:飲是指水病。

治療水病必須從小便排出。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益土氣以利水,腎氣丸溫陽氣以利水,雖然所治不同,但都能利小便。

胸腹積聚水飲的人,背部冰冷像手掌一樣。

積聚水飲的人,腋下疼痛並牽連到鎖骨,咳嗽時疼痛加劇。

胸中有積聚水飲的人,會呼吸短促並且口渴。

四肢關節疼痛,脈象沉者,體內有積聚水飲。

注:古本中「四肢歷節痛」之後的「脈沉者有留飲」一句,應該另起一條,才符合論脈的意義。

「短氣而渴」的「渴」字,應該改成「喘」字,四肢部分可能缺失了一些文字。

皆傳寫之譌。

【註】停飲初病,卽以小半夏湯加茯苓、五苓散、腎氣丸等藥治之而愈者,微邪也。

若邪甚而不去者,留於心上則阻心陽,必背寒冷;留於脇下則礙肝氣,必脇下痛引缺盆,欬嗽轉甚;留於胸中則壅肺氣,必短氣而喘;留於身體則塞經絡,必四肢厯節痛也。

由此推之,留於脾則腹腫身重,留於腎則囊足脛腫,理必然也。

膈上病痰,滿喘欬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劇,必有伏飲。

【註】傷飲之病,留而不去,謂之留飲;伏而難攻,謂之伏飲,伏飲者,乃飲留膈上伏而不出,發作有時者也。

白話文:

很多人在記載這些病症的時候,都出現了錯誤。

停飲初期,如果用小半夏湯加上茯苓、五苓散、腎氣丸等藥物治療就能痊癒,說明病情輕微,邪氣微弱。

但如果邪氣嚴重,沒有及時去除,就會停留在不同部位,造成不同的病症。停留在心臟就會阻礙心陽,導致背部寒冷;停留在脇下就會阻礙肝氣,導致脇下疼痛並向鎖骨延伸,咳嗽加重;停留在胸腔就會阻塞肺氣,導致呼吸短促,喘不過氣;停留在全身就會堵塞經絡,導致四肢關節疼痛。

由此推斷,停留在脾臟就會導致腹部腫脹,身體沉重;停留在腎臟就會導致小腿腫脹,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

如果疾病停留在膈膜之上,就會出現痰多、呼吸急促、咳嗽、嘔吐、發燒、背痛、腰痛、流淚不止,患者還會出現身體顫抖、眼球震顫、病情嚴重的症狀,這些都是伏飲的表現。

傷寒引起的停飲,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就會變成留飲;如果留飲難以治療,就會變成伏飲。伏飲指的是停飲停留在膈膜之上,潛伏不發,只有在某些時候才會發作。

卽今之或值秋寒,或感春風,發則必喘滿欬吐痰盛,寒熱背痛腰疼,欬劇則目泣自出,欬甚則振振身動,世俗所謂吼喘病也。

【集註】程林曰:痰飲留於膈,則令人喘欬吐;發於外,則令人寒熱,背痛、腰疼;欬甚則肺葉舉,而目泣出;喘甚則息搖肩,而振振身瞤。

如此劇者,必有伏飲。

脈浮而細滑,傷飲。

【註】凡飲病得脈浮而細滑者,為痰飲,初病水邪未深之診也。

【集註】李彣曰:飲脈當沉,今脈浮者,水在肺也。

脈沉者,有留飲。

【按】此條係在四肢厯節痛之下,今分在此。

【註】凡飲病得脈沉者為留飲,水邪將深之診也。

白話文:

現在有些人,一到秋天就容易受寒,春天也容易被風吹,發病時必然喘不過氣,咳嗽不止,痰多,還伴隨著寒熱交替、背痛腰疼。咳嗽厲害時,眼淚止不住地流出來,咳嗽得厲害時,全身顫抖,這就是民間俗稱的吼喘病。

【集註】程林曰:脈得諸沉者,當責有水,故脈沉者為水飲。

李彣曰:經云:沉潛水蓄是也。

病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

【按】「此為留飲欲去故也」句,當在利反快之下,必傳寫之譌。

【註】凡飲病得脈伏者,為伏飲,水邪已深之診也。

凡病飲之人,欲自下利,利後通快,此為所留之飲,欲自去而愈故也。

若雖利,利反不快,心下續有堅滿,乃所留之飲盤結不欲去也,宜攻之以甘遂半夏湯。

方中反佐甘草以激之,意在所向無前,卽潛伏難攻,水結未有不破者;因自下利,故又佐芍藥以約束之,防勝後窮追不止也。

白話文:

程林說,脈象沉在深處,就要考慮是否有水飲積聚,所以脈象沉者屬於水飲。

李彣說,《經》書上說:「沉潛水蓄」就是這個道理。

病人脈象沉伏,想自己瀉下,瀉下後反而很快,雖然瀉下了,但心下仍然堅滿,這是因為留飲想要出去的緣故,甘遂半夏湯可以治療。

「此為留飲欲去故也」這句話應該放在「利反快」之下,應該是抄寫錯誤。

凡是飲證病人脈象沉伏,稱為伏飲,是水邪深入體內的診斷。

凡是患有飲證的人,想要自己瀉下,瀉下後通暢舒爽,這是因為停留在體內的水飲想要自己出去而痊癒的緣故。

如果雖然瀉下,但反而不舒爽,心下繼續堅滿,那就是停留在體內的水飲盤結在一起,不想出去,應該用甘遂半夏湯攻破它。

方劑中反佐甘草來激發藥力,意思是所向披靡,即使潛伏難攻,水結也不可能不破;因為要瀉下,所以又佐以芍藥來約束藥力,防止瀉下過度,窮追猛打,停不下來。

甘遂半夏湯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十二枚) 芍藥(五枚) 甘草(炙,如指大一枚)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藥汁煎取八合,頓服之。

【集解】程林曰:留者行之,用甘遂以決水飲;結者散之,用半夏以散痰飲。

甘遂之性直達,恐其過於行水,緩以甘草、白蜜之甘,收以芍藥之酸,雖甘草、甘遂相反,而實有以相使,此酸收甘緩,約之之法也。

《靈樞經》曰:約方猶約囊。

其斯之謂歟!

尤怡曰:甘草與甘遂相反,而同用之者,蓋欲其一戰而留飲盡去,因相激而相成也。

白話文:

甘遂半夏湯由甘遂、半夏、芍藥、甘草四味藥组成。甘遂用三枚,半夏用水煮至一半,去渣后取十二枚,芍藥用五枚,甘草炙后用一枚。将这四味药用水煎煮至一半,去渣后加入蜂蜜,再煎至八合,一次服用。

程林认为,此方用于治疗水肿,甘遂能利水消肿,半夏能化痰止咳。甘遂性猛烈,容易伤阳气,因此用甘草、蜂蜜缓和药性,芍药则收敛药性。虽然甘草与甘遂药性相反,但两者相辅相成,使药性得以平衡。

《灵枢经》中说,用药要像扎紧口袋一样,使药效集中。甘草与甘遂相克,但两者一同使用,是为了使药性更加强劲,一次性将水肿消除。

芍藥、白蜜不特安中,亦緩藥毒耳!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

問曰:四飲何以為異?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飲後水流在脇下,欬吐引痛,謂之懸飲;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欬逆倚息,氣短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

【註】設問曰:夫飲,不止於留飲伏飲也,而世謂飲有四者,何也?師曰:留飲、伏飲,言飲病新久深淺之理也,今世所謂四者,有痰飲、懸飲、溢飲、支飲,言飲病之情狀也。

四飲亦不外乎留飲、伏飲之理,但因其水流之處,特分之為四耳!由其狀而命之名,故有四也。

白話文:

芍藥和白蜜不只可以安撫腸胃,還可以緩解藥物毒性。

問:所謂「飲」,指的是哪四種? 答:有痰飲、懸飲、溢飲和支飲。

問:這四種「飲」有什麼不同? 答:體質本來強壯,現在卻消瘦,小便頻繁而且有滴答聲,稱為痰飲;喝水後水流在脅肋下方,咳嗽吐痰時感到疼痛,稱為懸飲;喝水後水流到四肢,本該出汗卻出不了汗,身體沉重疼痛,稱為溢飲;咳嗽逆氣,呼吸困難,無法平躺,身體腫脹,稱為支飲。

註解:問:所謂「飲」,不僅僅指停留在體內或潛伏在體內的飲邪,為什麼世間要說「飲」有四種? 答:留飲、伏飲,指的是飲邪病症的新舊、深淺程度,而世間所說的四種「飲」,指的是痰飲、懸飲、溢飲、支飲,指的是飲邪病症的表現形式。

四種「飲」也脫離不了留飲、伏飲的原理,只是根據水流到不同部位,而將其分為四種。根據其表現形式而命名,所以有四種。

痰飲者,水飲走腸間不瀉,水精留膈間不輸,得陽煎熬成痰,得陰凝聚為飲,凡所在處有聲,故在上則喉中有漉漉之聲,在下則腸間有瀝瀝之聲,卽今之遇秋冬則發,至春夏則止,久欬嗽痰喘病也。

懸飲者,飲後水流在脇下,不上不下,懸結不散,欬唾引痛,卽今之脇下有水氣,停飲脇痛病也。

溢飲者,飲後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壅塞經表,身體疼重,卽今之風水、水腫病也。

支飲者,飲後水停於胸,欬逆礙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水腫狀,卽今之停飲,喘滿不得臥之病也。

【集註】趙良曰:水行走下,而高原之水,流入於川,川入於海,塞其川則洪水泛溢,而人之飲水亦若是。

白話文:

痰飲是指水液停留在腸道中無法排出,水精停留在膈膜間無法輸送到全身,受到陽氣的蒸烤變成痰,受到陰氣的凝聚變成飲。無論痰飲停留在哪裡,都會發出聲音,比如停留在上部就會在喉嚨中發出漉漉的聲音,停留在下部就會在腸道中發出瀝瀝的聲音。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秋冬發作,春夏消失,久咳痰喘的疾病。

懸飲是指飲水後,水液流到脇下,既不上升也不下降,懸掛在那裡,無法散去,咳嗽或吐口水時會引發疼痛。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脇下有水氣,停飲脇痛的疾病。

溢飲是指飲水後,水液流遍全身四肢,應該出汗卻出不了汗,阻塞了經絡表面,導致身體沉重。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風水、水腫的疾病。

支飲是指飲水後,水液停留在胸腔,咳嗽嘔逆,呼吸困難,喘不過氣來,無法平躺,身體呈現水腫的樣子。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停飲,喘滿不得臥的疾病。

趙良說:水流向低處,就像高原上的水流入河流,河流再流入大海,如果堵塞了河流,就會造成洪水泛濫,人體的飲水也是如此。

《內經》曰: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

今所飲之水,或因脾氣而不上散,或因肺氣而不下通,以致流溢,隨處停積,而為病也。

程林曰:《內經》云土鬱之發,飲發於中。

以其性流衍不常,治法亦有汗下温利之異。

李彣曰:夫飲有四,而此獨以痰飲名,總之水積陰或為飲,飲凝陽或為痰。

則分而言之,飲有四,合而言之,總為痰飲而已。

尤怡曰:素盛今瘦,知其津液盡化痰飲,故不復外充形體,而反下走腸間也。

飲水流溢者,水多氣逆也,其流於脇下者,則為懸飲;其歸於四肢者,則為溢飲;懸者懸於一處,溢者溢於四旁。

白話文:

《內經》說:喝進去的飲料,在胃裡經過消化,精華氣息往上輸送給脾,脾氣將精華散布,再往上輸送給肺,肺調節水液運行,往下輸送給膀胱,水液精華遍佈全身,流經五臟六腑。

現在喝進去的水,有時候因為脾氣不足,無法往上散布,有時候因為肺氣不順,無法往下流通,導致水液流溢,停留在身體各處,就會產生疾病。

程林說:《內經》說土氣鬱結導致疾病,飲水停滯導致內傷。

因為水液流動不正常,治療方法也各有不同,有的是用汗法,有的是用下法,有的是用溫法,有的是用利法。

李彣說:水液停滯分為四種,而這裡只提到痰飲,總而言之,水液停滯在陰寒部位就叫做飲,飲液凝結在陽氣部位就叫做痰。

所以,分開來看,飲有四種,合起來看,總體都是痰飲。

尤怡說:以前身體豐滿,現在瘦弱,就知道是津液都轉化成了痰飲,所以無法滋養身體,反而往下流入腸道。

喝水流溢,是因為水多氣逆,如果流到脅下就叫做懸飲,如果流到四肢就叫做溢飲;懸飲停留在一個地方,溢飲則散佈到四肢各處。

其偏結而上附心肺者,則為支飲。

支飲者,如水之有派,木之有枝,附近於藏而不正中也。

欬逆倚息不得臥者,上迫肺也。

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飲。

水在肺,吐涎沫,欲飲水。

水在脾,少氣身重。

水在肝,脇下支滿,嚏而痛。

水在腎,心下悸。

【按】心下悸之「心」字,當是「臍」字,必傳寫之譌。

【註】四飲之水,或留膈間,或留腸間,或留脇下,或留肢體,或留胸中,然不能盡水之為病也。

故又發明水之在心者,心下堅硬,短氣而悸,不欲飲水也;水之在肺者,吐涎沫,渴欲飲水也;水之在脾者,少氣身重也;水之在肝者,脇下支滿,嚏而痛也;水之在腎者,臍下悸也。

白話文:

如果水飲停滯向上,附著在心肺部位,就叫做支飲。支飲就像水流分出支流,樹木長出枝條一樣,停留在臟腑附近,但並不在正中央。支飲症狀包括咳嗽、氣逆、呼吸困難、不能平臥,這是水飲上逼肺部的緣故。如果水飲停留在心臟,則心下堅硬,呼吸短促,厭惡水,不想喝水。如果水飲停留在肺部,會吐出泡沫狀唾液,並且渴想喝水。如果水飲停留在脾臟,則氣息短促,身體沉重。如果水飲停留在肝臟,則脅肋部位脹滿,打噴嚏時疼痛。如果水飲停留在腎臟,則臍下會悸動。

醫者以此觸類而通之,則水之病,自無遁情矣。

支飲胸滿者,厚朴大黃湯主之。

【按】支飲胸滿之「胸」字,當是「腹」字,若是胸字,無用承氣湯之理,是傳寫之譌。

【註】支飲胸滿,邪在肺也,宜用木防己湯、葶藶大棗湯;支飲腹滿,邪在胃也,故用厚朴大黃湯,卽小承氣湯也。

【集註】尤怡曰:胸滿疑作腹滿,支飲多胸滿,此何以獨用下法?厚朴大黃與小承氣湯同,設非腹中痛而閉者,未可以此輕試也。

厚朴大黃湯方

厚朴(一尺) 大黃(六兩) 枳實(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白話文:

醫生以此類推,就能明白水腫的病症,無處可逃了。

支氣管炎導致胸部滿悶的,用厚朴大黃湯治療。

「胸」字應該寫成「腹」字,因為如果是胸部滿悶,就不需要用承氣湯,可能是抄寫錯誤。

支氣管炎導致胸部滿悶,是因為邪氣在肺部,應該用木防己湯、葶藶大棗湯;支氣管炎導致腹部滿悶,是因為邪氣在胃部,所以要用厚朴大黃湯,也就是小承氣湯。

尤怡說:胸滿可能是寫錯了,應該是腹滿。支氣管炎通常是胸部滿悶,為什麼這裡只用瀉下方法?厚朴大黃湯和小承氣湯一樣,如果沒有腹部疼痛和閉塞,不能輕易使用它。

厚朴大黃湯的配方:

厚朴一尺、大黃六兩、枳實四枚

將以上三味藥用五升水煮成兩升,分開溫服。

心下有痰飲,胸脇支滿,目眩,苓桂朮甘湯主之。

【註】此承上條詳出其證,以明其治也。

心下有痰飲,謂痰飲之水流在膈間,故胸脇支滿,支滿則阻礙陽氣,不得上通於頭目,故目眩也。

主以苓桂朮甘湯者,利水而通陽氣也。

【集註】李彣曰:胸脇支滿,痰飲停滯於中也;目眩,阻遏陽氣不上升也。

茯苓淡滲以利水飲,桂枝宣導以行陽氣,白朮去濕健脾,甘草和中益氣,同為補土制水之劑。

苓桂朮甘湯方(見上)

腹滿,口舌乾燥,此腸間有水氣,己椒藶黃丸主之。

【註】此又承上條互詳其證,以別其治也。

白話文:

如果胸口下方有痰飲,胸脇感到飽滿,頭昏眼花,可以用苓桂朮甘湯治療。這種情況是指痰飲停留在膈膜之間,導致胸脇飽滿,阻礙陽氣上升,所以頭昏眼花。苓桂朮甘湯能利水通陽氣,所以可以治療這種病症。

茯苓能利水滲濕,桂枝能宣通陽氣,白朮能健脾去濕,甘草能調和脾胃,益氣生津,共同起到補土制水的作用。

如果肚子脹滿,口舌乾燥,這是腸道積水,可以用己椒藶黃丸治療。這兩種情況雖然都有水氣積聚,但部位不同,治療方法也有所區別。

心下有痰飲,喉間有漉漉聲,腸間有水氣,腸中有瀝瀝聲者,用苓桂朮甘湯,卽温藥和之之法也。

若更腹滿,則水結實矣,口舌乾燥,則水不化矣。

故以防己、椒目、葶藶、大黃,前後分攻水結,水結開豁,則腹滿可除。

水化津生,則口燥可滋。

小服而頻,示緩治之意。

稍增者,稍稍增服之。

口中有津液渴者,乃飲渴也。

加芒硝者,以峻藥力耳!

【集註】李彣曰:腹滿,水聚於胃也。

腸間有水氣,則濕漬中焦,津液不為灌溉,故口舌乾燥。

前云水走腸間,瀝瀝有聲為痰飲,此腸間有水氣,卽痰飲也。

白話文:

如果胸口有痰,喉嚨有咕嚕咕嚕的聲音,腸胃有積水,腸子裡有滴滴答答的聲音,可以用苓桂朮甘湯,這是溫和的藥物來調和身體。

如果肚子更加脹滿,表示水積聚成塊了,口舌乾燥表示水無法轉化為津液。

因此要使用防己、椒目、葶藶、大黃,前後分開攻破水塊,水塊消散,腹脹就能消除。

水轉化為津液,口乾就能得到滋潤。

少量多次服用,表示緩慢治療的意思。

如果病情稍微加重,就稍微增加服藥量。

如果嘴巴裡有津液卻仍然感到口渴,這是口渴的表現。

加芒硝,是為了加強藥效!

腹脹,是因為水積聚在胃裡。

腸胃有水氣,就會使中焦濕潤,津液無法滋潤,所以口舌乾燥。

之前說的水流經腸道,滴滴答答的聲音是痰飲,這裡說的腸胃有水氣,也是痰飲。

防己椒目葶藶大黃丸方

防己 椒目 葶藶(熬) 大黃(各一兩)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一丸,日三服,稍增。

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兩。

【集解】程林曰:防己、椒目導飲於前,清者從小便而出:大黃、葶藶推飲於後,濁者得從大便而下也。

此前後分消,則腹滿減而水飲行,脾氣轉而津液生矣。

若渴則甚於口舌乾燥,加芒硝佐諸藥,以下腹滿而救脾土。

脈沉而弦者,懸飲內痛。

【註】沉主裏,弦主飲,懸飲之病,屬飲停裏,故主懸飲內痛也。

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

白話文:

防己、椒目、葶藶、大黃各取一兩,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藥,飯前服用一丸,每天服用三次,逐漸增加劑量。如果患者口中乾燥,感到口渴,可以加入芒硝半兩。

這個方子中,防己和椒目負責將水分從前引導出來,排出體外;大黃和葶藶則負責將水從後方推出來,使濁氣從大便排出。這樣前後分開消水,就可以減輕腹脹,促進水液代謝,使脾胃功能恢復,津液得以生成。

如果患者感到非常口渴,超過了單純的口乾,可以加入芒硝幫助藥物作用,消除腹脹,保護脾胃。

脈象沉而弦者,屬於懸飲內痛,也就是水停留在體內,導致內臟疼痛。

這個方子主要是用來治療懸飲,也就是水停留在體內,導致內臟疼痛的疾病。 如果患者患有懸飲,可以用十棗湯來治療。

【註】此承上條,以明其治也。

主以十棗湯,亦形氣實者宜之,若形氣稍虛,又當臨證斟酌也。

【集註】趙良曰:脈沉病在裏也。

凡弦者,為痛、為飲,為癖,懸飲結積在內作痛,故脈見沉弦。

十棗湯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搗篩,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棗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

强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平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服半錢。

得快利後,糜粥自養。

【集解】李彣曰:三物皆味苦,苦以泄之,能直達水飲窠囊之處,但恐峻利泄人真元,故加大棗甘以緩之,且棗為脾果補土,所以制水也。

白話文:

【註】這段是接續上一個條目,用來說明其治療方法。

主要使用「十棗湯」,適合那些形體和氣質都比較強健的人使用,如果形體和氣質稍微虛弱,則應在臨牀診斷時考慮調整。

【集註】趙良說:脈象沈,表示疾病在內部。

凡是脈象呈弦狀,可能代表疼痛、飲食過量或有結塊在體內導致疼痛,因此脈象會呈現沈弦的特徵。

「十棗湯」配方:

芫花(經過烘焙處理)、甘遂、大戟(每種材料份量相同)

以上三種材料研磨篩選後,用水1.5升,先煮沸10枚肥大的棗子,取出8升,去除渣滓,加入藥材粉末。

強壯的人服用半錢匕,體弱的人服用半錢匕,於清晨溫和服用。

如果藥效不顯著,第二天可以再服用半錢匕。在獲得舒適的排便後,可以食用稀飯調養身體。

【集解】李彥說:三種材料都是苦味,苦可以通導水液和飲食,能夠直接穿透體內積聚的水液和飲食,但擔心過於強烈的藥性會耗損人的真元,因此加入大棗來緩和藥性,且棗子是補益脾胃的水果,用來剋制水液。

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註】溢飲病屬經表,雖當發汗,然不無寒熱之別也。

熱者以辛涼發其汗,大青龍湯;寒者以辛温發其汗,小青龍湯。

故曰: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也。

【集註】尤怡曰:水氣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重痛,謂之溢飲。

夫四肢,陽也,水在陰者宜利,在陽者宜汗。

大青龍湯方

麻黃(去節,六兩) 桂枝(二兩) 甘草(炙,二兩) 杏仁(去皮尖,四十個)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石膏(如雞子大)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

白話文:

溢飲症狀的病人,需要透過發汗來治療,大青龍湯和小青龍湯都可以使用。溢飲屬於表證,雖然需要發汗,但病症寒熱有別。熱症需要用辛涼藥物發汗,適合使用大青龍湯;寒症則需要用辛溫藥物發汗,適合使用小青龍湯。所以說,大青龍湯和小青龍湯都能治療溢飲。

溢飲是指水氣在體內流通不暢,積聚在四肢,應該要出汗卻出不了汗,導致身體沉重疼痛的病症。四肢屬陽,水氣在陰則宜利,在陽則宜汗。

大青龍湯的藥方是:麻黃(去節,六兩)、桂枝(二兩)、甘草(炙,二兩)、杏仁(去皮尖,四十個)、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石膏(如雞子大)。以上七味藥材,用九升水先煮麻黃,煮到剩下八升,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下三升,去渣,溫服一升,直到微微出汗即可。

汗多者,温粉撲之。

小青龍湯方

麻黃(去節,三兩) 芍藥(三兩) 五味子(半升) 乾薑(三兩) 甘草(炙,三兩) 細辛(三兩) 桂枝(三兩) 半夏(湯洗,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集解】尤怡曰:大青龍合桂、麻而去芍藥加石膏,則水氣不甚而挾熱者宜之。

倘飲多而寒伏,則必以小青龍為當也。

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

【註】弦為諸飲之診,然專主者肝也,水在肝部,則病懸飲,故脈沉弦也;水在肺部,則病支飲,故脈不弦也。

白話文:

出汗過多的人,可以用溫熱的粉末輕輕拍打身體。

小青龍湯的配方:

麻黃(去節,三兩) 芍藥(三兩) 五味子(半升) 乾薑(三兩) 甘草(炙,三兩) 細辛(三兩) 桂枝(三兩) 半夏(湯洗,半升)

將以上八味藥材,用一斗水先煮麻黃,煮至水量減少兩升,去掉表面的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過濾藥渣,溫熱服用一升。

說明:

大青龍湯加入桂枝、麻黃,去除芍藥,並加入石膏,適合水氣不甚但夾雜著熱症的人。

如果喝水多,但寒氣積在體內,就應該服用小青龍湯。

肺部積水不弦,表現為咳嗽喘息,氣短。

註釋:

弦是判斷各種積水的脈象,但主要負責的是肝臟,水在肝臟部位,就會患上懸飲,所以脈象沉弦;水在肺部,就會患上支飲,所以脈象不弦。

喘欬短氣,肺飲證也;脇下引痛,肝飲證也。

今亦不見脇下引痛之肝證,但見苦喘短氣之肺證,故曰:肺飲不弦也。

【集註】李彣曰:弦為肝脈,故肺飲不弦,苦喘短氣,肺邪迫塞也,前云欬逆倚息短氣為支飲是也。

支飲亦喘而不能臥,加短氣,其脈平也。

【註】支飲,水在肺之病,故亦喘而不能臥,短氣也。

其脈平,謂見肺之平脈,或浮、或濇、或短。

此詳申上條不弦之義也。

支飲不得息,葶藶大棗湯主之。

【註】此承上條以明其治也。

喘欬不能臥,短氣不得息,皆水在肺之急證也,故以葶藶大棗湯,直瀉肺水也。

白話文:

呼吸困難、咳嗽、氣短,是肺部積水(肺飲)的症狀;肋下疼痛,是肝部積水(肝飲)的症狀。現在病人沒有肋下疼痛的肝部積水症狀,只有呼吸困難、氣短的肺部積水症狀,所以說肺飲不弦。

意思是說,肺部積水沒有影響到肝臟的氣血運行,導致只有肺部的症狀,沒有肝臟的症狀。患者呼吸困難、氣短,是肺部邪氣阻塞造成的,就像以前提到的咳嗽、喘息、呼吸短促,是支氣管積水的症狀一樣。

支氣管積水也會導致呼吸困難、不能平躺,並且氣短,脈象平緩。這是因為水積在肺部,所以會造成呼吸困難、不能平躺、氣短。脈象平緩,指的是脈象可能浮、緊、短,都屬於肺部的正常脈象。

這些說明了「不弦」的含義。

對於支氣管積水,患者無法呼吸,可以用葶藶大棗湯治療。

這段話承接上文,說明治療方法。

呼吸困難、咳嗽、不能平躺、氣短、呼吸急促,都是肺部積水嚴重症狀,所以用葶藶大棗湯,直接瀉掉肺部積水。

【集註】沈明宗曰:此支飲偏溢於肺也。

支飲貯於胸膈,上干於肺,氣逆則呼吸難以通徹,故不得息。

然急則治標,所以佐大棗之甘以保脾,葶藶之苦以泄肺,俾肺氣通調,脾得轉輸,為峻攻支飲在肺之方也。

尤怡曰:不得息,肺滿而氣閉也,葶藶入肺,通閉泄滿。

用大棗者,不使傷正也。

葶藶大棗湯方(見肺癰中)

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

虛者卽愈,實者三日復發,復與不愈者,宜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

白話文:

沈明宗說,這種支飲症狀,主要表現為肺部功能失調。

支飲停留在胸膈部位,向上影響肺部,導致氣逆,呼吸不暢,因此病人感到呼吸困難,無法平靜休息。

在緊急情況下,需要先治標,所以用大棗的甘甜來保護脾胃,用葶藶的苦味來泄肺,使肺氣通暢,脾胃恢復轉輸功能,這是一個快速攻治肺部支飲的方子。

尤怡說,呼吸困難是因為肺部充盈,氣閉不通,葶藶入肺,可以通暢閉塞,泄除充盈。

用大棗的原因,是不想傷及正氣。

葶藶大棗湯的方劑,可以在治療肺癰的章節中找到。

當支飲停留在膈間,病人會出現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脈沉緊等症狀,如果持續數十天,用吐下法治療無效,可以用木防己湯治療。

虛弱的病人服用木防己湯後會立即好轉,實證病人則會在三天後復發,如果再次服用木防己湯仍不見效,可以將木防己湯中的石膏去掉,加入茯苓和芒硝,再用此方治療。

【註】支飲則喘滿不得息,水在胸肺也,更兼心下痞堅,則水盤結連引膈間,故曰:膈間支飲也。

面色黧黑,水邪深結之色也。

其脈沉緊,水邪深結之脈也。

水邪深結,故有喘滿痞堅之證也。

得之數十日,醫或吐之不愈者,是水邪不單結在上,故越之而不愈也。

或下之不愈者,是水邪不單結在下,雖竭之亦不愈也。

心下痞堅,飲結在中可知,故以木防己湯開三焦水結,通上中下之氣。

方中用人參,以吐下後傷正也。

故水邪虛結者,服之卽愈。

若水邪實結者,雖愈亦復發也,卽復與前方亦不能愈,當以前方減石膏之寒凝,加芒硝峻開堅結,加茯苓直輸水道,未有不愈者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呼吸困难、胸闷气短、无法喘息,说明水气积聚在胸肺,而且还伴随心窝处胀满坚硬,这是水气凝聚在一起,牵连到隔膜之间的现象,所以称为“膈间支饮”。

患者面色暗黑,是水邪深结的表现。

脉象沉紧,也是水邪深结的脉象。

由于水邪深结,因此出现了喘满、痞坚等症状。

如果病症持续数十日,用吐法治疗无效,说明水邪并非只积聚在上焦,所以吐之不愈。

如果用泻法治疗无效,说明水邪并非只积聚在下焦,所以泻之不愈。

心窝处胀满坚硬,可以确定是饮邪积聚在中焦,因此可以用木防己汤来疏通三焦水气,使上、中、下三焦之气流通。

方剂中加入人参,是为了弥补吐泻后伤及正气。

如果水邪虚结,服用此方即可痊愈。

如果水邪实结,即使暂时痊愈也会反复发作,再次服用此方也不能治愈。这时候应该减去方剂中的石膏,避免寒凝,加入芒硝峻烈开结,加入茯苓直达水道,这样一定能治愈。

【集註】李彣曰:喘滿痞堅,膈間支飲逆上也。

面黑者,飲屬北方水色也。

脈沉為飲,緊為寒,皆陰脈,以水飲稟陰寒之氣也。

吐下俱行不愈,則陰陽之氣俱虛,木防己湯補虛散飲,虛者受補卽愈。

實者飲邪固結不解,故復發不愈,乃寒氣凝聚未解,故去石膏,恐寒胃也,加茯苓淡以滲飲,芒硝鹹以軟堅。

木防己湯方

木防己(三兩) 石膏(雞子大,十二枚) 桂枝(二兩) 人參(四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湯方

木防己 桂枝(各二兩) 人參 茯苓(各四兩) 芒硝(三合)

白話文:

喘息胸悶,身體僵硬,是因膈間積聚水飲逆流上涌所致。面色發黑,是因為水飲屬北方水色。脈象沉陷代表水飲,脈象緊緊則代表寒氣,皆為陰脈,因水飲帶有陰寒之氣。吐泻都无法痊癒,说明阴阳之气皆虚,木防己汤可补虛散饮,虚者接受补益即可痊癒。若为实证,则水饮邪气凝结不解,故反复发作不能痊癒,这是因为寒气凝结未散,所以去掉石膏,以免寒伤胃气,加入茯苓以淡渗水饮,芒硝以鹹軟坚硬之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則愈。

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

【註】心下,膈下也。

水在膈上則喘滿,水在膈間則痞悸,水在膈下則惟苦眩暈。

以澤瀉湯之平和小劑主之,治支飲之輕者可也。

若陽虛水盛,又當從事乎苓桂朮甘湯、五苓散矣。

【集註】尤怡曰:水飲之邪,上乘清陽之位,則為冒眩。

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之也;眩者,目眩轉而乍見眩黑也。

澤瀉泄水氣,白朮補土氣,以勝水也。

澤瀉湯方

澤瀉(五兩) 白朮(二兩)

白話文:

將這四味藥材用六升水煮到剩下兩升,去渣,加入芒硝,再稍微煎一下,分溫服下,稍微通便就痊癒了。

心下有支飲,患者會感到頭昏眼花,澤瀉湯可以治療。

註:心下就是膈下。

水在膈上就會喘滿,水在膈間就會痞悸,水在膈下就會感到頭昏眼花。

用澤瀉湯這種平和的小劑量來治療,可以治癒輕微的支飲。

如果陽虛水盛,就要使用苓桂朮甘湯或五苓散了。

集註:尤怡說:水飲這種邪氣上犯清陽之位,就會導致頭昏眼花。

冒是指昏沉,神志不清,好像有東西遮蔽一樣;眩是指眼花,頭暈目眩,突然看見黑暗。

澤瀉泄水氣,白朮補土氣,以克制水氣。

澤瀉湯的藥方:

澤瀉(五兩) 白朮(二兩)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病痰飲者,當以温藥和之。

【註】稠濁為痰,陽之盛也;稀清為飲,陰之盛也。

有痰無飲,當以涼藥治之;有飲無痰,當以熱藥温之。

若痰而兼飲者,此不可純涼,又不可純熱,故當以温藥和之可也。

夫有支飲家,欬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歲,宜十棗湯。

【註】支飲,水在膈之上下也。

水乘肺則欬,水乘心則煩,水結胸則痛,其人形氣俱實,以十棗湯攻之可也。

然病此卒不死,或至百日,或延至一年者,以飲陰邪,陰性遲,故不卒死也。

白話文:

將以上兩種藥材,用兩升水煮,煮到剩下約一升,分開溫熱服用。

如果病人是痰飲症,就應該用溫和的藥物來調和。

稠濁的為痰,是陽氣盛的表現;稀清的為飲,是陰氣盛的表現。

如果病人只有痰,沒有飲,就應該用涼性的藥物治療;如果病人只有飲,沒有痰,就應該用熱性的藥物溫熱。

如果病人既有痰又有飲,就不能單純用涼性的藥物,也不能單純用熱性的藥物,所以應該用溫和的藥物來調和。

患有支飲的人,會咳嗽、煩躁,胸部疼痛,不會馬上死亡,可能會持續一百天或一年,應該服用十棗湯。

支飲是指積聚在膈膜上下方的水。

水如果上犯肺部就會咳嗽,水如果上犯心臟就會煩躁,水如果凝結在胸部就會疼痛,這類病人通常形氣都實證,用十棗湯來攻克它就可以了。

但是患這種病的人不會馬上死亡,有的會持續一百天,有的甚至會延至一年,這是因為飲是陰邪,陰性遲緩,所以不會馬上致命。

十棗湯方(見上)

欬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

【註】此承上條,以出其脈也。

欬家,謂久欬之家也,欬家未可攻也。

若脈弦,其欬則為有水也,有水可攻,故以十棗湯攻之。

【集註】魏荔彤曰:欬嗽者,有飲冷而欬嗽者,有因外感風寒而欬嗽者,所謂形寒飲冷則傷肺也,此外感風寒之欬嗽也。

有因傷倦而欬嗽者,所謂陰虛內熱,火刑肺金,此內傷虛勞之欬嗽也。

於此俱無涉也。

仲景命之曰:欬家,專為痰飲在內,逆氣上衝之欬嗽言也。

故其脈必弦,無外感家之浮,無內虛家之數,但見弦者,知有水飲在中為患也。

白話文:

如果咳嗽的人脈象弦緊,說明體內有水飲,可以用十棗湯來治療。 這種情況指的是長期咳嗽的人,還不能用攻邪的方法治療。 脈象弦緊,咳嗽就說明有水飲,有水飲就可以用攻邪的方法治療,所以用十棗湯來攻邪。

主之以十棗湯,使水邪有所制,斯下注而免於上厥也。

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裏虛。

脈偏弦者,飲也。

【按】此條係在首條「微者短氣」之下,今分在此。

【註】脈雙弦者,兩手左右脈皆弦也。

偏弦者,或左、或右,脈單弦也。

偏弦者,飲也,故當下之;雙弦者,寒也,不當下也。

卽偏弦當下,亦不可大下,若大下之,則虛其裏,單弦變而為雙弦矣。

弦為陰脈,重陰則寒,故曰:雙弦者寒也。

此又示人不可以弦脈,專主飲也。

脈弦數,有寒飲,冬夏難治。

【按】脈弦數之「數」字,當是「遲」字,始與寒飲之理合,是傳寫之譌。

白話文:

給病人喝十棗湯,讓水邪受到抑制,這樣就能往下走,避免上厥。脈象雙弦的,是寒證,都是大瀉後裡虛。脈象偏弦的,是飲證。偏弦的患者要瀉下,雙弦的患者不應該瀉下。即使是偏弦需要瀉下,也不能大瀉,如果大瀉,就會傷及脾胃,單弦的脈象會變成雙弦。弦脈屬於陰脈,陰氣重則寒,所以說雙弦是寒證。這也告訴我們,不能單憑弦脈就判定為飲證。脈弦而數的,有寒飲,冬夏難治。

【註】單弦主飲,固當下也,若單弦兼遲,而有寒飲,不可下也。

寒飲之欬,冬夏難治者,以夏陰極於內,冬陰極於外故也。

此承上二條,詳申弦脈飲病可下、不可下之義也。

久欬數歲,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者,死。

其脈虛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治屬飲家。

【註】久欬數歲,卽今之年年舉發,痰飲欬嗽水喘之病也。

若其脈弱者,知邪不進則為可治。

若實大數者,知邪日進故死也。

若脈虛者知正氣虛,必苦冒也,審其人素本有支飲,則不必治其欬,宜於痰飲家求治法也。

白話文:

單弦脈象代表身體有水飲,應該要瀉下治療。但如果單弦脈象同時遲緩,又有寒飲存在,就不宜瀉下。

寒飲引起的咳嗽,在冬天和夏天都很難治癒,這是因為夏天寒氣積聚在體內,冬天寒氣則積聚在體外。

以上說明了單弦脈象出現飲病時,什麼情況可以瀉下,什麼情況不能瀉下。

長期咳嗽好幾年,如果脈象虛弱,是可以治療的;如果脈象實大,則預後不良。

脈象虛弱的人,往往會伴隨頭昏腦脹,這是因為體內有支飲積聚在胸腔中,應該由專門治療飲證的醫師治療。

長期咳嗽好幾年,就是現在所說的每年都會發作的痰飲咳嗽、水腫喘息等疾病。

如果脈象虛弱,說明邪氣沒有深入,是可以治療的。

如果脈象實大,說明邪氣日益加重,所以預後不良。

如果脈象虛弱,說明正氣不足,所以才會頭昏腦脹。如果患者平時就有支飲存在,就不需要單獨治療咳嗽,應該尋求專門治療痰飲的醫師治療。

【集註】尤怡曰:久欬數歲不己者,支飲漬肺而欬,飲久不已,則欬久不愈也,欬久者,其氣必虛,而脈反實大數者,則其邪猶盛,以猶盛之邪,而臨已虛之氣,其能久持乎?故死。

若脈虛者正氣固虛而飲氣亦衰,故可治。

然飲雖衰而正不能御,亦足以上蔽清陽之氣,故其人必苦冒也。

此病為支飲所致,去其飲則病自愈,故曰:治屬飲家。

欬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

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少腹上衝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復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衝。

白話文:

長期咳嗽好幾年都止不住,是因為水飲停留在肺部,導致咳嗽,水飲久久不消,咳嗽就久久不愈。咳嗽久了,體氣一定虛弱,但脈象卻反倒強勁有力,這是因為邪氣仍然很盛,邪氣盛而正氣虛,能持久嗎?所以會導致死亡。

如果脈象虛弱,就代表正氣本來就虛弱,水飲也衰退,所以是可以治療的。

但即使水飲衰退,正氣還是無法抵禦,也足以阻塞清陽之氣,所以病人一定會感到頭昏腦脹。

這種病是由水飲引起的,去除水飲,病自然就會好,所以說:治療方法屬於治飲。

咳嗽逆上,喘不過氣來,不能平躺,用小青龍湯治療。

服用小青龍湯後,經常流口水,口乾,寸脈沉,尺脈微,手腳厥冷,氣從小腹向上衝到胸咽,手腳麻痺,臉發熱像是喝醉了,然後又向下流到陰部,小便困難,偶爾還會頭昏腦脹,就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療氣衝的症狀。

衝氣卽低,而反更欬、胸滿者,用苓桂五味甘草湯去桂,加乾薑、細辛,以治其欬滿。

欬滿卽止,而更復渴,衝氣復發者,以細辛、乾薑為熱藥也,服之當遂渴。

而渴反止者,為支飲也。

支飲者,法當冒,冒者必嘔,嘔者復內半夏以去其水,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去甘草桂枝加細辛乾薑半夏湯主之。

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加杏仁主之。

其證應內麻黃,以其人遂痹故不內之;若逆而內之者必厥。

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虛,麻黃發其陽故也。

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衝熏其面。

加大黃以利之。

白話文:

如果患者原本就呼吸急促,後來又出現咳嗽、胸悶的症狀,可以用苓桂五味甘草湯去除桂枝,加入乾薑、細辛,來治療咳嗽和胸悶。

如果咳嗽、胸悶的症狀消失,卻又出現口渴,呼吸急促再次出現,這是因為細辛、乾薑屬於溫熱藥物,服用後會導致口渴。

如果口渴的症狀反而消失了,則可能是「支飲」,也就是水停滯在體內。

治療支飲的方法是讓水氣向上冒出來,水氣上冒就會導致嘔吐,嘔吐後再服用半夏來去除體內的水分,可以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去除甘草和桂枝,加入細辛、乾薑、半夏來治療。

如果水氣排出,嘔吐停止,患者身體浮腫,則加入杏仁來治療。

這種情況應該服用麻黃,但因為患者血虛,麻黃會發散陽氣,所以不能服用,如果逆著服用,就會導致昏厥。

原因是患者血虛,麻黃會發散陽氣,導致昏厥。

如果患者臉頰發紅,像是喝醉一樣,這是胃熱上衝,熏蒸到臉部,應該加入大黃來瀉火。

【按】小青龍湯下已之「下」字,當是「汗」字,大小青龍湯皆汗劑,必是傳寫之譌。

【註】欬逆,古欬嗽名也;倚息,今呼吸促也。

欬嗽呼吸氣促不得臥,久病多屬痰飲,新病每兼形寒,故宜以小青龍湯汗之,以散內飲外寒也。

小青龍湯辛温大散,惟有餘之人宜之,若誤施之於不足之人,辛熱則傷陰,故多唾口燥也;大散則傷陽,故手足厥逆也;面熱如醉,陽外浮也;小便難,氣上衝,陰內竭也;脈沉微,裏氣弱也;手足痹,表氣虛也;時復冒,虛之甚也。

雖陰陽表裏俱虛,然屬誤汗,寒熱錯雜之壞病,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先通陽和陰,俟上衝氣平,再議他法也。

白話文:

「小青龍湯下已之『下』字,應該是『汗』字。」小青龍湯和大青龍湯都是發汗的藥方,這個「下」字應該是抄寫錯誤。

「欬逆」是古代咳嗽的別稱;「倚息」指的是現在的呼吸急促。

咳嗽、呼吸急促、無法平躺,如果是久病,多半是痰飲;如果是新病,往往伴隨畏寒,因此應該用小青龍湯發汗,以散去體內的痰飲和外來的寒氣。

小青龍湯性辛溫,具有很強的散寒作用,只有體質偏盛的人適合服用。如果誤用在體質虛弱的人身上,辛熱會傷陰,就會出現口乾舌燥;散寒過度會傷陽,就會出現手腳厥冷;面部發熱如醉,是陽氣外浮;小便困難、氣上衝,是陰氣內虛;脈象沉細微弱,是內氣虛弱;手腳麻痺,是表氣虛弱;時而發熱,是虛弱的極度表現。

雖然患者的陰陽、表裏都虛弱,但這屬於誤用發汗藥造成的寒熱錯雜的病症,因此應該先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來溫陽和陰,待氣上衝的情況緩解後,再考慮其他的治療方法。

今氣衝雖下而反更欬嗽胸滿者,則知寒飲貯胸,故嫌桂枝偏於走表,加乾薑、細辛獨勝中之寒飲也。

服之欬滿卽止,而更復渴,衝氣復發,則知陰火上逆,為乾薑、細辛熱藥所動故也。

若服之時遂渴,稍時而渴反止者,則為其人素有支飲也。

支飲者,法當冒,冒者是因飲逆胸中作嘔而冒,非陽虛為飲所阻不升之冒也。

故仍以本方復加半夏者,以去水也,更去甘草者,恐甘助嘔也。

水去嘔止,其人面形腫者,加杏仁以降嘔欬,上逆之餘邪,若不因嘔欬面腫,則為風邪所襲,應加麻黃。

今其人血虛手足痹,陽虛手足厥,且因嘔欬後而腫,故不加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氣衝往下走,反而更咳嗽胸悶,就表示寒飲停留在胸腔,所以不適合單用桂枝,因為它偏於走表。應該加入乾薑、細辛,專門針對胸中的寒飲。

服用後咳嗽胸悶就停止,但又開始口渴,氣衝又發作,就表示陰火上逆,是乾薑、細辛這類熱藥引起的。

如果服用後馬上就口渴,但過一會兒口渴就停止,就表示這個人本來就有支飲。

支飲的人,應該要冒汗,冒汗是因為飲邪逆上胸中引起嘔吐而冒汗,不是因為陽虛,被寒飲阻滯而無法升發的冒汗。

所以仍然用這個方子,再加半夏來去水,並且去掉甘草,因為甘草會助長嘔吐。

水消嘔止後,如果病人臉形腫脹,就加杏仁來降嘔止咳,清除上逆的餘邪。如果沒有因為嘔咳而臉腫,那就是風邪入侵,應該加麻黃。

現在這個病人血虛手足痺,陽虛手足厥,而且是因嘔咳後而腫,所以不加麻黃。

若兼有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衝熏其面,更加大黃以利胃熱可也。

苓桂五味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 桂枝(四兩) 甘草(炙,三兩) 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苓甘五味薑辛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 乾薑 細辛(各三兩) 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苓桂五味甘草去甘草去桂加乾薑細辛半夏湯方

茯苓(四兩) 細辛 乾薑(各二兩)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白話文:

如果患者除了以上症狀,還有臉頰發紅像喝醉一樣,這是胃熱往上衝,熏染到臉部導致的,可以用大黃來幫助胃熱排出。

以下是幾個方子:

苓桂五味甘草湯

茯苓四兩、桂枝四兩、甘草(炙)三兩、五味子半升

將以上四味藥材,用八升水煮成三升,去渣,分溫三次服用。

苓甘五味薑辛湯

茯苓四兩、甘草三兩、乾薑三兩、細辛三兩、五味子半升

將以上五味藥材,用八升水煮成三升,去渣,溫服半升,一天三次。

苓桂五味甘草去甘草去桂加乾薑細辛半夏湯

茯苓四兩、細辛二兩、乾薑二兩、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將以上五味藥材,用八升水煮成三升,去渣,溫服半升,一天三次。

苓甘五味加薑辛半夏杏仁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子(半升) 乾薑(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 杏仁(去皮尖,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苓甘五味加薑辛半杏大黃湯方

茯苓(四兩) 半夏(半升) 甘草(三兩) 五味子(半升) 乾薑(三兩) 細辛(三兩) 杏仁(去皮、尖,半升) 大黃(三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白話文:

這兩種湯方分別為「苓甘五味加薑辛半夏杏仁湯」和「苓甘五味加薑辛半杏大黃湯」。前者由茯苓、甘草、五味子、乾薑、細辛、半夏、杏仁組成,後者則在此基礎上添加了大黃。兩者都用一斗水煮成三升,溫服半升,每日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