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謙等

《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 卷一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2)

1. 藏府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師曰:寸口脈動者,因其王時而動,假令肝旺色青。四時各隨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時色脈,皆當病。

【註】寸口者,統言左右三部脈也。脈動法乎四時,命乎五藏,然必因其旺時而動,則為平脈也。假令肝旺於春,隨其時,色當青,脈當弦,此不病之色脈也,若色反白,脈反浮,此非其時,乃病之色脈也。四時準此。

【集註】尤怡曰:旺時,當時至而氣旺,乃脈乘之而動,其色亦應之。如肝旺於春,脈弦而色青,此其常也。推之四時,無不皆然。若色當青而反白,為非其時而有是色,不特肝病為然,卽肺亦當病矣。

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何謂也?師曰: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為未至而至也;似得甲子,而天未温和,此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至而太過也。

【註】冬至之後,得甲子日夜半,少陽之氣始生,天漸温和,氣之常也。若未得甲子,天卽温和,此為未至而至也。氣未應至而先至者,是來氣有餘也。已得甲子,陽氣漸盛,天未温和,此為至而不至也,氣應至而不至者,是來氣不足也。若天大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也。氣應去而不去者,是去氣太過也。若天過温如盛夏時,此為至而太過也。氣應至而甚者,是至氣太過也。太過者,其氣淫,則薄其所不勝,乘其所勝也;不及者,其氣迫,則所勝妄行,所生者受病,所不勝薄之也。此《內經》所謂謹候其時,氣可與期。餘皆倣此。

師曰:病人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後,其病在裏。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氣而極也。

【註】脈浮,虛風之候也。關前之寸脈浮者,病在表也;關後之尺脈浮者,病在裏也。虛風在表,故主腰痛背强不能行也;虛風在裏,故主短氣而極也。

問曰:經云:厥陽獨行。何謂也?師曰:此為有陽無陰,故稱厥陽。

【註】陰陽偕行,順也;陰陽獨行,逆也。厥,逆也。逆陽獨行,此為有陽無陰,故稱厥陽也。

【集註】李彣曰:厥陽卽陽厥也。《內經》云: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此厥陽獨行,有陽無陰之大概也。

高世栻曰:按此為有陽無陰,是為厥陽也。經曰: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帝曰:熱厥何如而然也?岐伯曰:陰氣虛,則陽氣入;陽氣入,則胃不和;胃不和,則精氣竭;精氣竭,則不營於四肢也。乃腎氣日衰,陽氣獨勝,此所以為有陽無陰,而為厥陽獨行也。

問曰:寸脈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血氣入藏卽死,入府卽愈,此為卒厥。何謂也?師曰:脣口青,身冷,為入藏,卽死;如身和,汗自出,為入府,卽愈。

白話文:

脈象觀察與疾病診斷

老師說:寸口脈搏動,是因為臟腑旺盛的時候脈象才會顯現,例如肝氣旺盛時,面色青白。四季脈象的顏色也各有不同。如果肝的顏色應該青卻反而是白色,這就不是正常的顏色和脈象,就表示有病。

(註解:寸口脈指的是左右三部脈的總稱。脈象的變化依循四季的變化,也與五臟的盛衰相關,只有在臟腑旺盛的時候脈象才會正常。例如肝在春天旺盛,此時面色應當青,脈象應當弦,這就是正常的顏色和脈象;如果顏色反而是白色,脈象反而是浮,這就是不正常的顏色和脈象,表示有病。其他四季也以此類推。)

(集註:尤怡說:臟腑旺盛的時候,是該臟腑的氣血充盈,脈象才會隨之而動,顏色也會相應變化。例如肝在春天旺盛,脈象弦而顏色青,這是正常的現象。其他四季也一樣。如果顏色應該是青卻反而是白色,表示在非旺盛的季節出現了這種顏色,不僅肝臟有病,即使是肺臟也可能生病。)

問:有時候還沒到該旺盛的季節就旺盛了,有時候到了該旺盛的季節卻不旺盛,有時候到了該衰退的季節卻不衰退,有時候到了該旺盛的季節卻過於旺盛,這是怎麼回事呢?老師說:冬至後,甲子日半夜,少陽之氣開始生發。少陽之時,陽氣開始生長,天氣逐漸溫暖。如果還沒到甲子日,天氣就已經溫暖了,這就是還沒到季節卻已經旺盛了;如果到了甲子日,天氣卻沒有溫暖起來,這就是到了季節卻沒有旺盛;如果到了甲子日,天氣仍然寒冷,這就是到了季節卻沒有衰退;如果到了甲子日,天氣溫暖得像盛夏五六月一樣,這就是到了季節卻過於旺盛了。

(註解:冬至之後,甲子日的半夜,少陽之氣開始生發,天氣逐漸溫暖,這是正常的現象。如果還沒到甲子日,天氣就已經溫暖了,這就是還沒到季節卻已經旺盛了,表示陽氣過盛。如果到了甲子日,陽氣應該漸漸旺盛,天氣卻沒有溫暖起來,這就是到了季節卻沒有旺盛,表示陽氣不足。如果天氣仍然寒冷,這就是到了季節卻沒有衰退,表示陽氣運行失常。如果天氣溫暖得像盛夏一樣,這就是到了季節卻過於旺盛,表示陽氣過盛。過於旺盛的氣,會損害它所克制的臟腑,而加強它所克的臟腑的功能;不及的氣,會使它所克制的臟腑失常,導致所生的臟腑受損,所克制的臟腑則受損害。這正如《內經》所說:謹慎觀察時令,氣候變化是可以預期的。其他的情況也以此類推。)

老師說:病人脈象,浮脈在寸關之前,病在表;浮脈在寸關之後,病在裏。腰痛背強不能行走,一定是氣短到極點了。

(註解:浮脈是虛風的表現。寸脈(關前)浮,病在表;尺脈(關後)浮,病在裏。虛風在表,則會導致腰痛背強不能行走;虛風在裏,則會導致氣短到極點。)

問:經書上說:「厥陽獨行」。這是什麼意思呢?老師說:這是指只有陽氣而沒有陰氣,所以稱為厥陽。

(註解:陰陽同時運行是正常的;陰陽單獨運行是不正常的。「厥」就是逆的意思。逆行陽氣單獨運行,是指只有陽氣而沒有陰氣,所以稱為厥陽。)

(集註:李彣說:厥陽就是陽厥。《內經》說:陽氣衰敗在下則為寒厥,陰氣衰敗在下則為熱厥。這厥陽獨行,大致就是只有陽氣而沒有陰氣的意思。

高世栻說:按,這是指只有陽氣而沒有陰氣,所以稱為厥陽。經書說:陰氣衰敗在下,則為熱厥。黃帝問:熱厥是怎麼回事呢?岐伯說:陰氣虛弱,則陽氣侵入;陽氣侵入,則胃氣不和;胃氣不和,則精氣耗竭;精氣耗竭,則不能滋養四肢。這是因為腎氣日漸衰弱,陽氣獨盛,所以才會出現只有陽氣而沒有陰氣,也就是厥陽獨行。)

問:寸脈沉而大且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血氣進入臟腑就會死亡,進入府藏就會痊癒,這就是卒厥。這是什麼意思呢?老師說:嘴唇和口唇青紫,身體冰冷,這是血氣進入臟腑,就會死亡;如果身體溫暖,汗水自行排出,這是血氣進入府藏,就會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