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謙等

《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 卷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4)

1. 五藏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第十一

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運而重,冒而腫脹。

【按】身運而重,當是「頭運而身重」,冒而腫脹,當是「冒風而腫脹」,始與文義相合,此必傳寫之譌可知。

【註】肺主氣,外合皮毛,肺中風邪,風傷氣則津結不行,故口燥;風傷肺則氣逆上壅,故喘欬。

頭運而身重者,氣傷而力乏也。

冒風而腫脹者,皮傷風水也。

【集註】李彣曰:肺主氣,風邪中之則氣壅而津液不行,故口燥、氣逆而呼吸不利,故氣喘也。

肺中寒,吐濁涕。

【註】肺中寒邪,胸中之陽氣不治,則津液聚而不行,故吐濁涎如涕也。

白話文:

肺部受風的人,嘴巴會乾燥並且喘不過氣,身體會覺得沉重,而且還會感到頭部脹痛。

「頭部沉重」,應該是指「頭部沉重而身體也沉重」,「冒而腫脹」應該是「冒風而腫脹」,這樣才符合文意,這應該是抄寫過程中出現的錯誤。

肺主氣,與皮膚毛髮相連。肺部受風邪,風邪傷氣則津液無法運作,所以嘴巴乾燥;風邪傷肺則氣逆上壅,所以會喘氣咳嗽。

頭部沉重而身體也沉重,是氣受傷而力量不足的表現。

冒風而腫脹,是皮膚受風邪入侵而導致水腫。

李彣說:肺主氣,風邪入侵肺部,氣就會鬱結,津液無法運作,所以嘴巴乾燥,氣逆上衝,呼吸不順暢,所以會喘氣。

肺部受寒邪,會吐出濁痰。

肺部受寒邪,胸中的陽氣不能運作,津液就會積聚無法運作,所以會吐出濁痰,就像鼻涕一樣。

【集註】李彣曰:五液入肺為涕,肺合皮毛,開竅於鼻,寒邪從皮毛而入於肺,則肺竅不利而鼻塞涕唾,濁涎壅遏不通,吐出於口也。

肺死藏,浮之虛,按之弱如蔥葉,下無根者,死。

【註】肺中風寒之邪,脈若見浮之極虛,按之弱如蔥葉之空,下無根者,乃肺藏之死脈也。

以下五藏俱言浮者,是明外中之邪,應得之脈也。

【集註】程林曰:真肺脈至,如以毛羽中人膚,非浮之虛乎?蔥葉中空,按之弱如蔥葉,下又無根,則浮毛虛弱是無胃氣也。

此真藏已見,故死。

肝中風者,頭目瞤,兩脇痛,行常傴,令人嗜甘。

白話文:

五種液體進入肺部會變成鼻涕,肺和皮膚毛髮相連,在鼻子開竅,寒邪從皮膚毛髮進入肺部,就會導致肺部開竅不利,鼻子堵塞、流鼻涕、口水,濁痰堵塞不通,從嘴巴吐出來。

如果肺臟已經死亡,脈象浮而極虛,按之軟弱如同空空的蔥葉,向下沒有根,這就是肺臟死亡的脈象。

之後提到的五臟都提到「浮」的脈象,說明這是外邪入侵的脈象。

真肺脈到達時,如同羽毛觸碰皮膚,不是浮虛嗎?蔥葉空心,按之軟弱如同蔥葉,向下也沒有根,這就是浮而虛弱,沒有胃氣。

這表示真藏已經出現問題,所以死亡。

肝臟中風的人,會出現頭目眩暈、兩側肋骨疼痛、行走時身體彎曲,並且喜歡吃甜食。

【註】肝主風,外合於筋,肝中風邪,風勝則動,故頭目瞤動也。

兩脇肝之部,肝受病故兩脇痛也。

風傷筋,故行常傴僂也。

肝苦急欲甘緩之,故令人嗜甘也。

【集註】徐彬曰:高巔之上,惟風可到,風性動搖,故頭目瞤動。

肝脈上貫膈,今脇肋有邪故痛。

肝主筋,風勝則筋急故傴。

人以脾胃為主,木邪甚而土負,甘益脾,嗜甘所以自救也。

肝中寒者,兩臂不舉,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食則吐而汗出也。

【按】「兩臂不舉,舌本燥」二句,「而汗出」三字,文義不屬,必是錯簡,不釋。

白話文:

肝臟主導風氣,與筋脈相連。肝臟受到風邪侵襲,風氣過盛就會使人身體活動,因此頭目會出現抽動的現象。

兩側肋骨部位是肝臟所屬之處,肝臟生病就會導致兩側肋骨疼痛。

風邪會損傷筋脈,所以走路時常常彎腰駝背。

肝臟喜歡舒緩,渴望甘甜的味道,因此讓人愛吃甜食。

徐彬說:頭頂最高的地方,只有風可以到達,風的特性是搖動,所以頭目會抽動。

肝臟經脈向上貫穿橫膈膜,現在兩側肋骨有邪氣,所以疼痛。

肝臟主導筋脈,風氣過盛就會導致筋脈緊繃,所以彎腰駝背。

人以脾胃為主,木氣過盛而土氣受損,甘甜的食物可以滋養脾胃,所以愛吃甜食是自我救治的方法。

肝臟寒氣過盛,就會導致兩臂抬不起來,舌根乾燥,喜歡嘆氣,胸部疼痛,無法翻身,吃飯就嘔吐並且出汗。

「兩臂不舉,舌根乾燥」兩句話,「並且出汗」三個字,語義不通,一定是錯簡了,無法解釋。

【註】肝性條達,氣行於胸側,肝中寒邪,故有氣抑不伸,喜太息。

氣滯不行,痛不得轉側也。

食則吐,亦寒邪上逆也。

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死。

【註】肝中風寒之邪,若脈見浮之極弱,按之不弦,是失其肝之本脈也。

今按之如索不來,曲如蛇行而去,夫索曲蛇行,去而不來,非皆肝藏之死脈乎?

【集註】周揚俊曰:按之如索,則弦緊俱見,脈有來去,乃陰陽往復之理。

今曰:不來但去,是無胃氣也。

否則真氣將散,出入强勉,有委而不前,屈且難伸之狀,故曲如蛇行也。

白話文:

肝臟的特性是條達舒暢,氣血運行於胸側,若肝臟有寒邪入侵,就會導致氣機鬱滯不舒,因此感到氣悶想嘆氣。

氣機鬱滯不通,就會疼痛難忍,無法翻身側臥。

吃東西就嘔吐,也是寒邪上逆的表現。

肝臟失去生機,摸起來脈象浮而虛弱,按壓時如同繩索般沒有回彈,或者像蛇一樣扭曲移動,這就是肝臟死亡的徵兆。

肝臟受到風寒之邪侵襲,如果脈象呈現浮而極弱,按壓時不弦,表示失去了肝臟的本脈。

現在按壓時如同繩索般沒有回彈,扭曲像蛇一樣移動,繩索扭曲、蛇行,失去而沒有回彈,難道不是肝臟死亡的脈象嗎?

周揚俊說:按壓如同繩索般,則弦緊都可見,脈象有來有去,這是陰陽往復的道理。

現在說:不來只去,是沒有胃氣。

否則真氣將要散失,出入強勉,呈現委靡不振,屈伸困難的狀態,所以像蛇一樣扭曲移動。

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

【按】「旋覆花湯主之」六字,與肝著之病不合,當是衍文。

【註】肝著者,為肝氣著而不行,致胸痞塞不快也。

故其人常欲按摩其胸,以疏通其氣也。

其先未曾痞塞苦時,但欲飲熱者,乃寒氣為病也。

【集註】李彣曰:肝主疏泄,著則氣鬱不伸,常欲人蹈其胸上,以舒其氣,又以寒氣固結於中,欲飲熱以勝其寒也。

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飢,食卽嘔吐。

【按】翕翕發熱,中風之本證也。

不能起,心中飢,食卽嘔吐,文義不屬,必是錯簡,不釋。

白話文:

肝氣鬱結,患者常想有人踩踏自己的胸口,在未出現胸悶不適前,只想要喝熱水。旋覆花湯不適合治療肝氣鬱結。肝氣鬱結是指肝氣停滯不流通,導致胸部悶塞不適。患者常想按摩胸口,以舒緩肝氣。在出現胸悶不適前,患者只想要喝熱水,這是因為寒氣入侵導致的。

心中風是指中風的症狀,患者會發熱,無法起身,並且感到飢餓,但吃東西就會嘔吐。 這些症狀與中風的本症狀不符,可能是抄寫錯誤,不做解釋。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噉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譬如蠱注,其脈浮者,自吐乃愈。

【註】其人苦病心如噉蒜狀,謂辛辣刺心之狀也。

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謂心背相應而痛也,譬如蠱注,謂似蟲之往來不已而痛也。

此皆心中寒邪之證。

若其脈浮,是心得本脈,為寒邪上越之候,故自吐則邪去乃愈也。

【集註】徐彬曰:寒則為陰邪,外束之則火內鬱,故如噉蒜狀,其似辣而非痛也。

劇則邪盛,故外攻背痛,內攻心痛。

徹者相應也。

譬如蠱注狀,其綿綿不息。

若脈浮,是邪未結,故自吐而愈。

白話文:

心寒的人,會感到胸口苦痛,就像吃蒜一樣辛辣刺痛,嚴重時還會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感覺就像有蟲子在體內不斷穿梭,脈搏浮的話,只要吐出來就能痊癒。

心傷者,其人勞倦,卽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熱,當臍跳,其脈弦,此為心藏傷所致也。

【按】其脈弦之「弦」字,當是「沉」字。

沉為腎脈,文義相屬。

必是傳寫之譌。

【註】心傷者,謂心傷病之人也。

因其人勞倦則擾其心,心之陽盛於上,故頭面赤也。

上盛則下虛,故下重而無力也。

心中痛,自煩發熱,當臍跳。

其脈沉,腎乘心傷之所致也。

【集註】尤怡曰:心傷者,其人勞倦,卽頭面赤而下重。

蓋心虛者,其陽易浮,上盛者,其下必虛也。

心中痛而自煩發熱者,心虛失養而熱動於中也。

白話文:

心臟受傷的人,通常會感到疲勞,而且臉色發紅,下肢沉重無力,胸口疼痛,心情煩躁,發熱,肚臍附近會跳動,脈搏沉弦,這些都是心臟受損造成的。

當臍跳者,心虛於上,而腎動於下也。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

血氣少者,屬於心。

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

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

【按】陰氣衰者為癲之「癲」字,當是「狂」字;陽氣衰者為狂之「狂」字,當是「癲」字,《內經》曰:重陰者癲,重陽者狂。

必是傳寫之譌。

【註】邪哭,謂心傷之人無故而哭也。

邪哭則使人魂魄不安,心之血氣少也。

血氣少而心虛,則令人畏,合目欲眠則夢遠行,此是精神離散,魂魄妄行也。

白話文:

當肚臍跳動時,代表心氣不足,腎氣虛弱。無故哭泣,是因為心神不寧,這代表血氣不足,而血氣不足又屬於心臟的問題。心氣虛弱的人容易害怕,想要閉眼睡覺,做夢時會夢到遠行,精神恍惚,魂魄無所依附。陰氣不足會導致癲狂,而陽氣不足則會導致狂躁。這段文字中「癲」和「狂」的字詞可能有所錯誤,因為《內經》中記載,陰氣過重則導致癲狂,陽氣過重則導致狂躁,所以應該將「陰氣衰者為癲」中的「癲」字改為「狂」字,而將「陽氣衰者為狂」中的「狂」字改為「癲」字。這應該是抄寫時出現的錯誤。

心之血陰也,陰過衰則陽盛,陽盛則為病狂也;心之氣陽也,陽過衰則陰盛,陰盛則病癲也。

心死藏,浮之實如丸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註】心中風寒之邪,若脈見浮之極實,如丸豆之狀,按之益勁躁疾亂動者,乃心藏之死脈也。

【集註】李彣曰:《難經》云心脈浮大而散,若浮之實如麻豆,按之益躁疾,則真藏脈見,胃氣全無,故死。

《內經》云: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尋薏苡子,累累然卽如麻豆。

意可與此同參。

脾中風者,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目瞤瞤而短氣。

【按】脾缺中寒之文,必是簡脫。

白話文:

心臟屬陰,陰氣過於衰弱,陽氣就會旺盛,陽氣過於旺盛就會導致狂躁;心臟屬陽,陽氣過於衰弱,陰氣就會旺盛,陰氣過於旺盛就會導致癲癇。

如果心臟已死,脈象浮於表面,堅實如丸豆,按之更加躁動不安,則此人必死。

註釋:心臟受到風寒之邪侵襲,脈象浮於表面且極度堅實,如丸豆狀,按之更加勁躁疾亂動,是心臟已死的徵兆。

集註:李彣說,《難經》記載,心脈浮大而散,如果浮於表面且堅實如麻豆,按之更加躁動不安,則心臟真脈已經消失,胃氣完全消失,因此必死。

《內經》記載,真正的心脈堅實有力,搏動如尋常的薏苡子,一串串排列起來就如同麻豆。

這個觀點可以與上述內容一起參考。

脾臟受到風寒侵襲,會出現發熱、形狀像醉酒的人、腹中沉重、皮膚和眼睛跳動以及呼吸短促等症狀。

按語:脾臟虛寒的症狀描述可能過於簡略。

【註】脾中風邪,翕翕發熱,中風之本證也。

形如醉人,亦風熱攘亂於中,應有之證也。

腹中不快而煩,身體懈惰而重,皮目瞤瞤,動而氣短,皆脾經證也。

【集註】李彣曰:風屬陽邪而氣疏泄,形如醉人,言其面赤而四肢軟也。

風氣內擾,故腹中煩重,皮目,上下眼胞也。

脾死藏,浮之大堅,按之如覆杯,潔潔狀如搖者,死。

【註】脾中風寒之邪,若脈見浮之大堅,失其和緩,按之狀如覆杯,高章明潔,有力如搖,乃脾藏之死脈也。

【集註】李彣曰:脈弱以滑,是有胃氣,浮之大堅,則胃氣絕,真藏脈見矣。

白話文:

脾脏里如果有风邪,就会出现发热、发热、发热等症状,这是中风的基本症状。

患者的形态像喝醉的人,这也是风热在体内扰乱的表现,是应该出现的症状。

肚子不舒服,烦躁,身体无力,沉重,皮肤和眼睛发热,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都是脾经的症状。

李彣说:风属于阳邪,其气疏散,患者形如醉人,是指面部发红,四肢无力。

风邪在体内扰动,所以肚子烦躁沉重,皮目指上下眼睑。

脾脏死亡,脉象浮而坚硬,按压像覆着的杯子一样,有清脆的摇动感,就是脾脏死亡的脉象。

脾脏里如果有风寒之邪,脉象浮而坚硬,失去和缓,按压像覆着的杯子一样,高耸明亮,有力如摇,这就是脾脏死亡的脉象。

李彣说:脉象虚弱而滑,是胃气尚存,浮而坚硬,则胃气消失,真藏脉象显现。

覆杯則內空,潔潔者,空而無有之象也。

狀如搖者,脈躁疾不寧,氣將散也,故死。

跗陽脈浮而濇,浮則胃氣强,濇則小便數,浮濇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

【按】此條當在《腹滿篇》中便難之下,必是錯簡在此。

【註】跗陽胃脈也,若脈濇而不浮,脾陰虛也,則胃氣亦不强,不堪下矣,今脈浮而濇,胃陽實也,則為胃氣强,脾陰亦虛也。

脾陰虛不能為胃上輸精氣,水獨下行,故小便數也;胃氣强,約束其脾,不化津液,故大便難也。

以麻仁丸主之,養液潤燥,清熱通幽。

不敢恣行承氣者,蓋因脈濇終是虛邪也。

白話文:

杯子倒置,裡面就空了,乾淨的東西,也是空無一物。脈象像搖動一樣,代表脈象躁急不安,氣要散掉,所以會死。跗陽脈浮而緊,浮則胃氣強,緊則小便頻,浮緊相搏,大便則乾結,脾臟虛弱,用麻子仁丸治療。這段內容應該在《腹滿篇》中便難之下,應該是書稿排版錯誤才放在這裡。跗陽脈是胃脈,如果脈緊而不浮,代表脾陰虛弱,胃氣也就不強,不適合服用瀉下藥。現在脈浮而緊,代表胃陽實,胃氣強,脾陰也虛弱。脾陰虛弱無法向上輸送精氣,水分單獨向下流動,所以小便頻。胃氣強,約束脾臟,無法化解津液,所以大便乾結。用麻子仁丸治療,可以滋養津液,潤燥通便,清熱通幽。不敢隨便服用承氣湯,因為脈緊終究是虛證。

【集註】徐彬曰:脾約病用丸不作湯者,取其緩以開結,不敢驟傷元氣也。

要知人至脾約,皆因元氣不充,津液不到所致耳!

李彣曰:跗陽胃脈也。

胃為水穀之海,浮為陽脈,故胃氣强而能食;小便數則津液亡,故脈濇。

蓋脾主為胃行津液,此以胃强脾弱,約束津液,不能四布,但輸膀胱,致小便數而大便堅也。

麻子仁丸通幽潤燥。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 芍藥(半斤) 枳實(一斤) 大黃(一斤) 厚朴(一尺) 杏仁(一升)

上六味,末之;煉蜜為丸,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三,以知為度。

白話文:

徐彬認為,脾約病用丸藥而不作湯藥,是因為丸藥能緩慢地打開結滯,不至於驟然損傷元氣。

要知道,脾約病都是因為元氣不足,津液無法到達病灶所導致的。

李彣說,跗陽是胃經的脈絡。

胃是水穀的匯集之處,浮於表面屬於陽脈,所以胃氣強盛才能吃得下東西。小便頻繁,就會損失津液,因此脈象才會急促。

這是因為脾臟負責為胃運送津液,而現在胃氣強盛、脾氣虛弱,導致津液被約束,無法四處散佈,只能輸送到膀胱,所以才會小便頻繁,大便乾燥。

麻子仁丸可以通暢幽門,滋潤燥結。

麻子仁丸的方劑如下:

麻子仁(二升)、芍藥(半斤)、枳實(一斤)、大黃(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

將以上六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成丸藥,每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丸,每天三次,以病情變化為服用標準。

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

身勞汗出,衣裏冷濕,久久得之。

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薑苓朮湯主之。

【按】腎缺中風、中寒二條,必是簡脫。

【註】腎著者,謂腎為寒濕所傷,著而不行之為病也。

腎受寒濕,故體重腰冷,如坐水中。

雖形如水腫之狀,反不渴而小便自利,非水也,乃濕也。

飲食如故,以病屬下焦腎,而不屬中焦脾故也。

詢其所以得之之由,身勞汗出,衣裏冷濕,久久傷之也,是以腰下冷痛寒勝也。

白話文:

腎臟受寒濕侵襲,患者身體沉重,腰部冰冷,感覺像坐在水中,身體浮腫,卻不感到口渴,小便自如,飲食正常,這是下焦腎臟的病症。 患者經常勞累出汗,衣服裡面濕冷,時間一長,就會導致腰部以下疼痛,腹部沉重,如同帶著五千錢。可用甘薑苓朮湯治療。

腎臟受寒濕侵襲的病因是簡略的,主要包括腎氣虛弱和寒濕侵襲。 腎臟被寒濕所傷,無法正常運作,就形成了這種病症。

患者身體浮腫,但卻不口渴,小便自如,說明不是水腫,而是濕邪造成的。 患者飲食正常,是因為病症在於下焦腎臟,而非中焦脾胃。

追究病因,是因為患者經常勞累出汗,衣服裡面濕冷,時間一長,寒濕侵襲了腰部以下,導致冷痛。

腹重,濕勝也。

如帶五千錢,形容重著之甚也。

以甘薑苓朮湯補上以制水,散寒以滲濕也。

【集註】尤怡曰:其病不在腎之中藏,而在腎之外府,故其治不在温腎以散寒,而在燠土以勝水也。

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方

甘草(二兩) 白朮(二兩) 乾薑(四兩) 茯苓(四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卽温。

腎死藏,浮之堅,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註】腎中風寒之邪,若見浮之極堅,按之亂動有如轉丸,及下入尺中,通然亂動,皆腎死真藏之脈也。

【集註】程林曰:腎藏死,浮之堅,與《內經》辟辟如彈石曰腎死同意,皆堅之象也。

白話文:

肚子沉重,是濕氣過盛的表現。就像腰間繫著五千枚銅錢那樣,形容沉重不堪。可以用甘草、乾薑、茯苓、白朮等藥物熬湯,補益脾胃以制水,散寒以滲濕。

這個病症不在腎臟內部,而是在腎臟的外圍,所以治療也不在溫暖腎臟以散寒,而是要溫暖脾土以勝水。

藥方:

甘草二兩,白朮二兩,乾薑四兩,茯苓四兩。將上述四味藥材以五升水煮至三升,分三次溫服,腰部就會感到溫暖。

如果腎臟已經死亡,摸起來堅硬,按壓時會像彈珠一樣亂動,並往下延伸到尺脈,則為死亡徵兆。

腎臟中受到風寒邪氣侵襲,如果摸起來非常堅硬,按壓時會亂動如同彈珠,並且往下延伸到尺脈,亂動不止,都是腎臟死亡的徵兆。

腎臟死亡的徵兆,摸起來堅硬,與《內經》中所說「辟辟如彈石」的腎臟死亡表現一致,都是堅硬的象徵。

按之則亂如轉丸,下入尺中者,此陰陽離決之狀也,故死。

以上真藏與《內經》互有異同。

總之脈無胃氣,現於三部中,脈象形容不一也。

問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謂也?師曰:上焦受中焦氣,未和,不能消穀,故能噫耳。

下焦竭,卽遺尿失便,其氣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須治,久則愈。

【註】三焦竭部者,謂三焦因虛竭而不各歸其部,不相為用也。

上焦受氣於中焦,下焦生氣於中焦,互相為用則為和也。

若中焦虛竭,不能消化水穀,穀氣不受,則上焦不相為用而失和也,失和則穀氣鬱而不宣,故善噫也。

白話文:

按壓脈搏時,感覺像滾動的珠子一樣亂,而且脈象下沉至尺部,這是陰陽分離的徵兆,所以會死亡。以上記載與《內經》有些相同,也有些不同。總而言之,脈象中缺乏胃氣,在三部脈象中表現各不相同。

有人問:三焦虛竭,上焦虛竭,容易打嗝,這是什麼原因呢?老師回答:上焦接受中焦的氣,由於未和諧,不能消化食物,因此容易打嗝。

下焦虛竭,則會出現遺尿失禁,這是因為氣不和諧,無法自行控制,不必治療,時間久了就會自然痊癒。

註解:三焦虛竭是指三焦因虛弱而不能各自歸位,相互協作。上焦接受中焦的氣,下焦由中焦生氣,互相協作就稱為和諧。如果中焦虛弱,無法消化水穀,穀氣不能被吸收,就會導致上焦不能協作而失和,失和就會造成穀氣鬱積不宣,因此容易打嗝。

下焦虛竭,不能供升生之氣於中焦,則失和也。

失和則腎氣獨沉,自不能禁,故前遺尿而後失便也。

不須治,久則愈,在善噫可也。

若遺尿失便,未有不治能愈者,恐是錯簡。

【集註】程林曰:竭,虛也。

本經云:三焦不歸其部,上焦不歸者,噫而酢吞;中焦不歸者,不能消穀引食;下焦不歸者,則遺溲。

上焦胃上口也,中焦脾也,脾善噫,脾不和,則食息迫逆於胃口而為噫也。

經云:膀胱不約為遺尿,因氣不和則溲便不約。

故遺失而不能自禁制也。

師曰:熱在上焦者,因欬為肺痿;熱在中焦者,則為堅;熱在下焦者,則尿血,亦令淋秘不通。

白話文:

下焦虛弱,無法將生氣供給中焦,導致氣機失調。

氣機失調,腎氣就往下沉,無法控制,所以才會出現小便失禁和大小便失禁的情況。

這種情況不用治療,時間久了自然會好,重點是要保持心情舒暢。

如果小便失禁和大小便失禁一直沒有改善,很有可能是誤診。

所謂的「竭」就是「虛」的意思。

經書上說:三焦氣機失調,上焦不歸位,就會出現打嗝和反胃;中焦不歸位,就會消化不良;下焦不歸位,就會出現小便失禁。

上焦指的是胃,中焦指的是脾,脾主打嗝,脾氣失調,食物就會逆流到胃,造成打嗝。

經書上還說:膀胱失約會導致小便失禁,因為氣機不和,導致大小便失禁。

所以才會出現小便失禁和大小便失禁無法控制的情況。

老師說:上焦有熱,就會咳嗽,演變成肺痿;中焦有熱,就會腹脹;下焦有熱,就會尿血,也會導致尿路不通暢。

大腸有寒者,多鶩溏;有熱者,便腸垢。

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熱者,必痔。

【註】熱在上焦者,篇中所謂肺痿吐涎沫也;熱在中焦者,篇中所謂腹滿堅痛也;熱在下焦者,篇中所謂小便淋瀝也。

其外大腸有寒者,多清徹鶩溏,卽下利溏瀉也。

有熱者,便稠黏腸垢,卽下利膿血也。

小腸有寒者,下重便血,卽結陰便血也。

有熱者,熱流於大腸,蓄於肛門必病痔也。

【集註】徐彬曰:小腸為受盛之官,與心為表裏。

丙,小腸也。

挾火以濟陰,而陰不滯,挾氣以化血,而血歸經,有寒則氣不上通而下重,血無主氣而妄行矣。

白話文:

如果大腸有寒氣,就會容易拉肚子,排泄物稀薄;如果大腸有熱氣,就會排泄物黏稠,甚至帶有膿血。

如果小腸有寒氣,就會導致排便困難,甚至便血;如果小腸有熱氣,就容易患痔瘡。

註:上焦的熱氣,文中所說的肺痿吐涎沫就是這個症狀;中焦的熱氣,文中所說的腹滿堅痛就是這個症狀;下焦的熱氣,文中所說的小便淋瀝就是這個症狀。

此外,大腸有寒氣的人,排泄物清澈稀薄,也就是拉肚子;大腸有熱氣的人,排泄物稠黏,帶有腸垢,也就是下利膿血。

小腸有寒氣的人,排便困難,甚至便血,也就是結陰便血;小腸有熱氣的人,熱氣會流到到大腸,積聚在肛門,就會患痔瘡。

集註:徐彬說:小腸是受納食物的器官,與心臟相表裡。

丙代表小腸。

用火來溫暖陰氣,陰氣就不會阻塞,用氣來化生血液,血液就能歸屬於經絡。如果小腸有寒氣,氣就不會上升,導致排便困難,血液沒有氣來統領,就會亂跑,造成便血。

直腸者,大腸之頭也,門為肛,小腸有熱,則大腸傳導其熱,而氣結於肛門故痔。

痔者,滯其丙小腸之熱於此也。

問曰:病有積、有聚、有䅽氣,何謂也?師曰:積者,藏病也,終不移。

聚者,府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為可治。

䅽氣者,脇下痛,按之則愈,復發為䅽氣。

諸積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

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

關上,積在臍傍;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

尺中,積在氣衝;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

白話文:

直腸是大腸的起始部分,肛門是大腸的出口。小腸有熱氣,就會傳導到直腸,熱氣在肛門處積聚,就形成了痔瘡。痔瘡就是小腸的熱氣停滯在肛門處造成的。

有人問:病有積、有聚、有䅽氣,這三種病症是什麼意思呢?醫生回答:積是指藏在體內的病症,一直存在,不會移動。聚是指停留在某個部位的病症,會在特定時間發作,疼痛會轉移,是可以治療的。䅽氣是指肋骨下方的疼痛,按壓時疼痛會減輕,但會反覆發作。

針對積症的治療方法:如果脈搏細弱且貼近骨頭,就是積症。脈搏在寸口處,積症在胸中;脈搏微微超過寸口,積症在喉中;脈搏在關上處,積症在臍周圍;脈搏在上關上處,積症在心臟下方;脈搏微微低於關上處,積症在小腹;脈搏在尺中處,積症在氣衝穴;脈搏偏向左側,積症在左側;脈搏偏向右側,積症在右側;脈搏同時在兩側,積症在身體中央。

各以其部處之。

(䅽作漀解,見首篇。

【註】病有積、有聚、有䅽氣,當別之也。

積者藏病,無時不有,不移其處也。

聚者府病,發作有時,展轉痛移也。

為可治,謂府病易治也。

䅽氣者,飲積脇下痛也,按之則止,不按復痛,以水氣得按暫散,故痛暫止也,此卽其證而言之。

然諸積大法,尤當以診候之也,脈來沉伏附骨而細者,乃諸積之診也。

若見兩寸,積在胸中也;微出近魚際,積在喉中也。

兩關,積在臍傍也;上關近寸,積在心下也;微下近尺,積在少腹也。

白話文:

每種病症都應根據其所在的部位進行治療。

(䅽氣的解釋,見首篇。

【註】病症有積、有聚、有䅽氣,必須區分清楚。

積是指藏在體內,隨時都可能發作,不會移動位置的病症。

聚是指聚集在某個部位,發作時間不定,疼痛會轉移的病症。

可以治癒,指的是府病比較容易治療。

䅽氣是指飲積在脇下,導致疼痛,按壓時疼痛會暫停,不按壓又會痛。這是因為水氣被按壓時會暫時散開,所以疼痛才會暫時停止。

不過,對於各種積病,最重要的是要根據診候進行判斷。脈象沉伏貼近骨頭,而且脈細,就是積病的診候。

如果脈象在寸關尺的兩寸位置,表示積病在胸中;如果脈象微弱,靠近魚際,表示積病在喉中。

如果脈象在兩關,表示積病在臍旁;如果脈象在寸關尺的上關靠近寸口,表示積病在心下;如果脈象微弱,靠近尺澤,表示積病在少腹。

尺中,積在氣衝也;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脈兩出,謂左右俱見,積在中央也。

各以其部之處,而診積之所在也。

【集註】徐彬曰:積者跡也,病氣之屬陰者也。

藏屬陰,兩陰相得,故不移。

不移者,有專痛之處,而無遷改也。

聚則如市井之物,偶聚而已,病氣之屬陽者也。

府屬陽,兩陽相比,則非如陰之凝,故寒氣感則發,否則已。

所謂有時也,既無定著,則痛無常處,故展轉痛移,其根不深,故比積為可治也。

李彣曰:積為藏病,深入在裏,故脈細而附骨也。

寸、關、尺,上下、左右,別積病之所在,皆指細而附骨之部分,卽《內經》前以候前,後以候後。

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

白話文:

如果在脈診中,發現脈象停留在尺部,就表示病氣積聚在氣衝穴;脈象偏向左側,則病氣積聚在左側;脈象偏向右側,則病氣積聚在右側;脈象同時出現在左右兩側,則病氣積聚在身體的中部。

根據脈象的位置,就可以判斷病氣積聚的部位。

積病指的是病氣長期停留在某個部位,屬於陰性病氣,因為陰性病氣屬於藏,兩者相合,所以不容易移動。

所謂不容易移動,指的是病痛集中在某個特定部位,不會隨意遷移。

聚則指的是病氣像市集一樣,臨時聚集在一起,屬於陽性病氣,因為陽性病氣屬於府,兩者相合,不像陰性病氣那樣凝固,所以遇到寒氣就會發作,否則就消失。

這種病痛會隨著時間變化,沒有固定的部位,所以痛處會不斷遷移,其病根不深,因此比積病更容易治療。

積病屬於藏病,病氣深入體內,因此脈象細小貼近骨骼。

通過寸關尺、上下左右等方法,可以區分積病的部位,這些方法都是指細小貼近骨骼的脈象,與《內經》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的診斷方法一致。

上部出現病變,指的是胸部和喉嚨的病症;下部出現病變,指的是小腹、腰部、大腿、膝蓋、小腿和腳部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