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 卷三 (3)
卷三 (3)
1.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并治第十
跗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胠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温藥服之。
【註】跗陽胃脈也,當緩而和,今見弦脈,是肝脈也。
肝脈見於脾部,是木盛土虛也,法當腹滿。
今不腹滿者,肝脈微弦,不盛而脾不虛,故脾未受病也,肝自鬱則失其條達之性,必本經自病,故便難兩胠痛也。
然非肝火實病,此乃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温藥服之。
腹滿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温藥。
【按】此篇無治虛寒腹滿之方。
當與温藥之下,當有「宜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十四字,必是脫簡,閱《傷寒論·太陰篇》自知。
白話文:
如果脈象在足陽明胃經的位置微弱而弦緊,就應該腹滿,如果沒有腹滿,一定是排便困難。同時,兩側大腿內側疼痛,這是由於虛寒從下往上引起的,應該服用溫性藥物治療。
【註】此承上條,互詳其證,以明其治也。
腹滿便難,脾實病也,今腹滿而不便難,脾虛病也。
且腹滿有時而減,有時復如不滿,乃虛寒也,當與温藥主之。
以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消滿散寒,緩中降逆補虛,乃治虛滿之法也。
【集註】魏荔彤曰:腹滿或服下藥,或服補藥。
有時減退,未幾旋腹滿如故,則不可作實與熱治也。
仲景明此為寒,裏寒從無下法,惟有温藥與服,虛者以温中補氣,實者亦以温中行氣為義,是治氣寒腹滿第一善法也。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方
厚朴(半斤) 生薑(半斤) 半夏(半斤) 人參(一兩) 甘草(炙,三兩)
白話文:
承接上文,相互參照病情,以清楚說明治療方法。
腹脹便秘,是脾臟實證的病症,但現在腹脹卻不便秘,是脾臟虛證的病症。
而且腹脹有時減輕,有時又像沒減輕,這是虛寒所致,應該用溫藥來治療。
可以用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等藥材熬湯,來消脹散寒、緩解脾胃、降逆氣、補虛,這是治療虛寒腹脹的方法。
魏荔彤說:腹脹可能是吃藥造成的,也可能是補藥造成的。
有時減輕,不久又像以前一樣腹脹,就不能把它當作實證或熱證來治療。
仲景認為這是寒證,內寒無從下泄,只能用溫藥治療,虛者用溫中補氣,實者也用溫中行氣,這是治療寒氣腹脹的最佳方法。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的藥方:
厚朴(半斤)、生薑(半斤)、半夏(半斤)、人參(一兩)、甘草(炙,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須下之,宜大承氣湯。
【註】腹滿時減、時滿,虛滿也;腹滿常常而滿,實滿也。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謂腹滿不減,雖減不過稍減,不足言減也。
虛滿當温,實滿當下,故宜大承氣湯下之,此治實滿之法也。
【集註】尤怡曰:減不足言,謂雖減而不足云減,所以形其滿之至也,故宜大下。
所謂中滿者,瀉之於內也。
大承氣湯方(見前痙病中)
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可下之。
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
白話文:
以上五種草藥,以一斗水煎煮後收獲三升濃縮液,然後溫熱服用,每日三次。
若腹部脹滿的情況沒有減少,或者即使有減少也並不足以描述,則需要進行排泄操作,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註解】腹部脹滿時時有減緩、時時有滿脹感,是虛脹;腹部持續滿脹感,是實脹。
腹部脹滿的情況沒有減少,或者減少得不夠多,指的是腹部脹滿的情況沒有減少,即使有減少也只是稍有減輕,不足以描述減少的程度。虛脹的情況應該用溫和的方法來治療,實脹的情況應該使用排泄的方法來治療,因此適合使用大承氣湯來排泄,這是一種治療實脹的方法。
【集註】尤怡說道:「減少得不夠多」,指的是即使有減少也並不足以描述減少的程度,這是為了強調滿脹的嚴重程度,因此需要進行大量的排泄。所謂中滿,是指在內部進行排泄。
大承氣湯方(請參照之前的痙病中)
如果病人腹部脹滿,按壓時無痛感為虛脹,有疼痛感為實脹,需要進行排泄。舌頭呈黃色但尚未進行排泄的患者,進行排泄後黃色就會消失。
【註】前條腹滿,以時減、時不減別虛實;此條腹滿,以痛、不痛辨有餘不足也。
腹滿按之不痛為虛,虛者脾虛也,可温之,則當與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也。
按而痛者為實,實者胃實也,可下之,當與大承氣湯。
胃實者舌苔必黃,若未下者,下之黃苔自去也。
【集註】趙良曰:腹滿亦有屬實,實則非虛寒也明矣,豈概以温藥治之乎?故有試之之法,在痛與不痛之分,虛實較然矣。
蓋胃實必熱,熱蒸必舌黃,下其實熱,舌黃不自已乎?有此一辨,并虛者愈審已。
魏荔彤曰:無形之虛氣作痞塞,則按之無物,何痛之有?倘挾有形之實物為患,如宿食在胃,疝氣在少腹等是也。
白話文:
腹脹,如果隨著時間推移,有時減輕、有時不減輕,可以區分虛實;如果腹脹伴隨疼痛,則可以判斷是陽氣有餘還是不足。按壓腹部不痛,屬於虛證,多是脾虛,可以用溫補的方法治療,可以服用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等組成的湯劑。如果按壓腹部疼痛,屬於實證,多是胃實,可以用瀉下方法治療,可以服用大承氣湯。胃實的人舌苔一定會發黃,如果沒有瀉下,瀉下之後黃苔就會自然消失。
按之有物阻礙於藏府之側焉,有不痛者乎?是於按之痛否,以決其虛實之法也。
病者痿黃,躁而不渴,胸中寒實而利不止者,死。
【按】躁而不渴,當是「燥而不渴」,文始通順。
胸中寒實,當是「胃中寒實」。
若是胸中寒實,如何曰下利不止者死?皆是傳寫之譌。
【註】病者面色痿黃,若口燥而渴者,熱實也;今痿黃口燥不渴,寒實也。
寒實者當不下利,若下利是寒虛也;今下利不止,乃寒虛胃氣下脫,故死也。
【集註】程林曰:痿黃者,脾胃病也。
見燥而渴者為熱,不渴者為寒。
白話文:
按壓病人身體時,如果感覺到有東西阻礙在內臟周圍,難道不會痛嗎?這個方法可以通過按壓是否有痛感來判斷病人的虛實狀況。
患者出現面色萎黃、躁動不安卻不口渴,胸中寒實並且腹瀉不止的症狀,就會死亡。
「躁而不渴」應該改為「燥而不渴」,這樣文意才通順。
「胸中寒實」應該改為「胃中寒實」。
如果胸中寒實,怎麼會腹瀉不止而死呢?這些都是抄寫錯誤造成的。
患者面色萎黃,如果口燥且口渴,屬於熱實證;現在患者萎黃且口燥不渴,屬於寒實證。
寒實證一般不會腹瀉,如果腹瀉屬於寒虛證;現在患者腹瀉不止,是因為寒虛導致胃氣下陷,所以才會死亡。
程林說:面色萎黃是脾胃病。
患者出現燥熱卻不口渴的症狀屬於寒證,不口渴的症狀屬於寒證。
病人既痿黃,又兼下利不禁,則脾氣衰絕,故死。
李彣曰:下利若燥而渴者為熱,陽氣尚存,猶為可治。
今燥而不渴,胃中寒邪盛也,若利不止,則陰盛陽衰,氣下脫矣,故死。
夫瘦人,繞臍痛,必有風冷,穀氣不行,而反下之,其氣必衝。
不衝者,心下則痞。
【註】此承上條「寒實證誤以寒藥下之」之義也。
瘦人形氣虛弱,難禦外邪,若繞臍痛,必有風冷傷胃,致令穀氣不行也。
繞臍疼痛,雖屬實邪,但因風冷則為寒實,醫者當温而行之,今反以寒藥下之,其風冷之邪,若上虛則氣上衝,中虛則痞結心下,理必然也。
白話文:
病人如果出現痿黃症狀,又同時伴隨著不受控制的腹瀉,就代表脾氣衰竭,因此會死亡。
李彣說:如果腹瀉的排泄物乾燥且病人感到口渴,這表示體內還有陽氣,仍可治療。
現在腹瀉的排泄物乾燥,病人卻沒有口渴,代表胃中寒邪盛行。如果腹瀉持續不止,就會導致陰盛陽衰,氣往下墜,因此會死亡。
瘦人如果出現繞臍疼痛,必定是寒邪入侵,導致穀氣不能流通,若再用寒性藥物瀉下,就會使氣往上衝。
如果氣不往上衝,就會造成心下痞塞。
瘦人體質虛弱,抵抗外邪的能力較差。如果出現繞臍疼痛,必定是風寒傷胃,導致穀氣不能流通。
繞臍疼痛雖然屬於實邪,但因為是風寒引起的,屬於寒實。醫生應該使用溫和的藥物來治療,現在卻用寒性藥物瀉下,就會導致寒邪上沖,若上半身虛弱就會氣往上衝,若中半身虛弱就會造成心下痞塞,這是理所當然的。
【集註】尤怡曰:瘦人藏虛氣弱,風冷易入,入則穀氣留滯不行,繞臍疼痛,有似裏實而實為虛冷。
是宜温藥以助脾之行,乃反下之,穀出而風冷不與俱出,正乃益虛,邪乃無制,勢必上衝,若不衝者,心下則痞。
寸口脈弦者,卽脇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也。
【註】此詳申首條,兩胠疼痛屬寒之義也。
寸口脈弦,卽首條之弦也。
脇下拘急而痛,卽首條之兩胠疼痛也。
何以知其為寒也?然必其人有陽虛嗇嗇惡寒之證,始為肝寒而痛也,卽有腹滿,亦當温之可也。
【集註】程林曰:弦,肝脈陰也。
白話文:
尤怡說:瘦弱的人體內虛氣不足,容易受風寒入侵。風寒入侵後,會導致穀氣停滯無法運化,引起臍周圍疼痛,看似裡面實證,實際上是虛寒。
因此應該用溫性藥物來幫助脾胃運化,反而用下瀉的方法,穀氣排出,但風寒卻留在了體內,反而加重虛弱,邪氣得不到控制,勢必上衝,如果不衝,就會出現心下痞滿。
寸口脈弦的人,通常會出現脇下拘急疼痛,而且畏寒怕冷。
這段文字詳細解釋了首條中的兩胠疼痛屬寒的道理。
寸口脈弦,就是首條中提到的弦脈。
脇下拘急而痛,就是首條中提到的兩胠疼痛。
為什麼知道這是寒證呢?因為只有那些陽氣虛弱,畏寒怕冷的人,才會出現肝寒疼痛。即使有腹滿,也應該用溫藥來治療。
程林說:弦脈,是肝經的陰脈。
肝脈循脇裏,寒主收引,故脇下拘急而痛。
以寒勝於內,而陽氣不行於外,故外亦嗇嗇而惡寒也。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發熱色和者,善嚏。
【註】中寒家,謂素有中寒病之人也。
前以時減辨腹滿之中寒,又以惡寒辨脇痛之中寒,此以喜欠清涕出而辨心胸之中寒也。
欠者,呵欠也。
夫人欲睡喜欠者,陰引陽入也;睡覺喜欠者,陽引陰出也。
今中寒喜欠者,是陰盛引陽也。
年老之人清涕出者,是陽虛也;遇寒之人清涕出者,是寒盛也。
今中寒而清涕出者,是陽氣虛寒也。
白話文:
肝經循行於身體兩側肋骨下方,寒邪會收縮經脈,所以會造成肋骨下方緊繃疼痛。由於內寒勝過陽氣,陽氣無法順利運行至體表,因此體表也會感到寒冷畏縮。那些體內原本就寒氣重的人,經常會打呵欠,流清鼻涕,並且發熱但面色紅潤,還容易打噴嚏。這些都是心胸部位寒氣重的表現。打呵欠是因為陰氣過盛將陽氣拉入體內,而年老的人流清鼻涕是陽氣虛弱,受寒的人流清鼻涕則是寒氣過盛。中寒之人流清鼻涕,是因為陽氣不足又受到寒邪侵襲。
若發熱色和者,非為中寒也,乃為外寒所搏,雖有清涕出,亦因善嚏而出也。
中寒,其人下利,以裏虛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一云痛。
)
【註】上條以喜欠、清涕自出,辨心胸之中寒;此條以下利、欲嚏不能嚏,而辨腹中寒也。
其人下利裏氣素虛也,欲嚏不能嚏,何以知此人腹中寒也?蓋噴嚏者,雷氣之義也,其人內陽外陰,陽氣奮發而為嚏也。
今欲嚏不能嚏,是陽欲出而復留,陰氣盛也,故知腹中寒也。
【集註】沈明宗曰:此脾經受寒現證也。
寒中太陰,陰寒濕盛,陽虛不固,其人下利,但通多不足,故為裏虛。
白話文:
如果發燒但面色正常,就不是內寒,而是外寒入侵所致,即使有清鼻涕流出,也是因為打噴嚏引起的。
內寒的人會腹瀉,這是因為脾胃虛弱。他們想打噴嚏卻打不出來,這是因為肚子裡寒氣重。
打噴嚏是陽氣外發的表現,如果想打噴嚏卻打不出來,說明陽氣被陰氣壓制,所以可以判斷肚子裡寒氣重。
這說明脾經受寒。因為寒氣侵犯脾胃,導致脾胃虛寒,陽氣不足,所以出現腹瀉。腹瀉是因為脾胃虛弱,而不是因為寒氣重。
蓋陽和則嚏,而欲嚏不能,乃陰寒凝滯於裏,所以肚中病也。
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脇逆滿,嘔吐,附子粳米湯主之。
【註】腹中切痛寒也,腹中雷鳴氣,腹中寒氣,故雷鳴切痛。
而胸脇逆滿者,腸胃之外寒氣為之也;腹痛雷鳴嘔吐者,腸胃之中,寒氣為之也。
主之以附子粳米湯,勝寒氣,和內外,此治腹中寒之法也。
附子粳米湯方
附子(炮,一枚) 半夏(半升) 甘草(一兩) 大棗(十枚) 粳米(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湯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不可觸近,大建中湯主之。
白話文:
人體陽氣充足,就會打噴嚏。如果想打噴嚏卻打不出來,就是體內有陰寒之氣積聚,導致腹部疾病。
如果肚子裡有寒氣,感到雷鳴般疼痛,胸口兩側脹滿,還伴隨嘔吐,可以用附子粳米湯來治療。
腹部的劇烈疼痛是因為寒氣,雷鳴般的聲音是氣體在腹中積聚的表現,這都是因為腹中寒氣。
胸口兩側脹滿是寒氣在腸胃外圍造成的,而腹痛、雷鳴、嘔吐則是寒氣在腸胃內部引起的。
附子粳米湯可以溫暖寒氣,使內外平衡,是治療腹中寒氣的有效方法。
附子粳米湯的藥方如下:
附子(炮製,一枚)、半夏(半升)、甘草(一兩)、大棗(十枚)、粳米(半升)
將以上五味藥材,用水八升,煮米熟後,去掉藥渣,溫熱服下一升,每天服用三次。
如果心胸部位有嚴重的寒痛,無法進食,腹部也感到寒冷,寒氣上衝至皮膚,甚至出現頭足狀的症狀,並且疼痛難忍,無法觸碰,可以用大建中湯來治療。
【註】心胸中大寒痛,謂腹中上連心胸大痛也。
而名大寒痛者,以有厥逆、脈伏等大寒證之意也。
嘔逆不能飲食者,是寒甚拒格於中也。
上衝皮起,出見頭足者,是寒甚聚堅於外也。
上下痛不可觸近,是內而藏府,外而經絡,痛之甚亦由寒之甚也,主之以大建中湯,蜀椒、乾薑大散寒邪,人參、膠飴大建中虛。
服後温覆,令有微汗,則寒去而痛止。
此治心胸中寒之法也。
大建中湯方
蜀椒(去汗,二合) 乾薑(四兩) 人參(二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膠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爨頃可飲粥二升,後更服,當一日食糜温覆之。
白話文:
心胸部位劇烈寒冷疼痛,指的是腹部上端連接到心胸部位的劇烈疼痛。
之所以稱為大寒痛,是因為它具有厥逆、脈伏等嚴重的寒症表現。
嘔吐逆流,無法進食,是因為寒氣嚴重,阻塞在體內。
上衝皮膚,出現於頭部和足部,是因為寒氣嚴重,凝結在體表。
上下疼痛,不能靠近,是因為內臟和經絡都疼痛嚴重,這是由於寒氣太重的緣故。治療應使用大建中湯,蜀椒、乾薑可以大力散寒邪氣,人參、膠飴可以大力健脾補虛。
服藥後要溫暖覆蓋,讓身體微微出汗,寒氣就會消失,疼痛也會停止。
這就是治療心胸部位寒氣的方法。
大建中湯方:
蜀椒(去汗,二合)、乾薑(四兩)、人參(二兩)
以上三味藥材,用四升水煮至二升,去渣,加入一升膠飴,用小火煎至一升半,分溫兩次服用。每次服藥後,可以喝兩升粥,之後再服用藥物,並食用溫熱的米粥,同時溫暖覆蓋。
寒氣厥逆,赤丸主之。
【按】此條之文、之方,必有簡脫,難以為後世法,不釋。
赤丸方
茯苓(四兩) 半夏(洗,四兩一方用桂) 烏頭(炮,二兩) 細辛(一兩)
上四味,末之,真朱為色煉丸,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飲下三丸,日再夜一服。
不知稍增之,以知為度。
痛而閉者,厚朴三物湯主之。
【註】腹滿而痛下利者,用理中湯,所以温其中也;腹滿而痛便閉者,用厚朴三物湯,所以開其下也。
厚朴三物湯方
厚朴(八兩) 大黃(四兩) 枳實(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內大黃,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為度。
白話文:
如果感到寒氣上逆,可以用赤丸來治療。
赤丸的組成是:茯苓、半夏、烏頭、細辛。將這四味藥研磨成粉末,用朱砂染色,製成麻子大小的丸藥。每次飯前服用三丸,用酒送服,一天服用兩次,晚上服用一次。服用劑量可根據個人情況調整。
如果疼痛伴隨便秘,可以用厚朴三物湯來治療。
厚朴三物湯的組成是:厚朴、大黃、枳實。將這三味藥用水煮,先煮厚朴和枳實,取五升湯汁,再加入大黃,煮至三升,溫服一升,以通便為度。
腹滿伴隨腹痛且腹瀉,可以用理中湯溫暖脾胃;腹滿伴隨腹痛且便秘,可以用厚朴三物湯通便。
其脈數而緊,乃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
脈弦數者,當下其寒。
脈緊大而遲者,必心下堅。
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可下之。
【按】「其脈數而緊,乃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脈弦數者」之十九字,當是衍文,閱《傷寒論·辨脈法》自知。
「當下其寒」之四字,當在「必心下堅」之下,文義始屬。
【註】脈緊大而遲者,必心下堅硬,乃寒實也,當下其寒。
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也,大者陽實,緊者陰實也,故可下之。
脇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宜温藥下之,以大黃附子湯。
白話文:
如果脈搏跳動頻率快而且緊,就是弦脈,摸起來像弓弦一樣,按下去不會移動。弦脈而且跳動頻率快,代表體內有寒氣,需要趕快去除寒氣。脈搏跳動力量大、速度慢而且緊,代表心臟部位有寒凝的現象。脈搏跳動力量大而且緊,代表陽氣中有陰寒,可以服用瀉下藥物來去除寒氣。
【按】脇下偏痛之「偏」字,當是「滿」字,必是傳寫之譌。
【註】腹滿而痛,脾實邪也;脇下滿痛,肝實邪也;發熱若脈數大,胃熱實邪也。
今脈緊弦,脾寒實邪也,當以温藥下之,故以大黃附子湯下其寒實。
方中佐細辛者,以散其肝邪,此下肝脾寒實之法也。
【集註】尤怡曰:脇中滿痛而脈緊弦,陰寒成聚也,雖有發熱,亦是陽氣被鬱所致。
是以非温不能已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結,故曰:宜以温藥下之。
大黃附子湯方
大黃(三兩) 附子(炮,三枚) 細辛(二兩)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
白話文:
腋窩偏痛的「偏」字,應該是「滿」字,一定是抄寫錯誤。腹脹痛是脾臟實證,腋窩脹痛是肝臟實證,發熱脈搏快速有力,是胃熱實證。現在脈象緊弦,是脾寒實證,應該用溫藥瀉下,所以用大黃附子湯瀉寒實。藥方中加入細辛,可以散肝邪,這是瀉下肝脾寒實的方法。脇中脹痛,脈象緊弦,是陰寒凝聚,即使有發熱,也是陽氣被鬱結造成的。所以必須用溫藥來解除寒邪,用瀉藥來去除積聚,因此說應該用溫藥瀉下。大黃附子湯藥方:大黃三兩、附子(炮製)三枚、細辛二兩,以上三味藥材,用水五升,煮至二升,分三次溫服;如果是體質強健的人,可以煮至二升半,分三次溫服。
服後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
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厚朴七物湯主之。
【註】病腹滿,裏證也。
發熱,裏熱也。
然十日脈浮而數,表熱亦未已也。
飲食如故,胃熱能消穀也。
因胃熱裏實,表熱發熱,故用厚朴七物湯,表裏均解,腹滿發熱兩除也。
此桂枝、小承氣湯之複方也。
【集註】程林曰:腹滿者,內有實熱也。
十日脈尚浮而數,浮為在表,表熱邪未已,故發熱。
數為在裏,裏熱能消穀,故飲食如故。
與此方蕩腹滿而除表熱。
夫表裏俱實,當先解表,乃可攻裏,今表邪微而裏邪甚,故用承氣桂枝二湯,相合以和表裏,如傷寒之用大柴胡,此其義也。
白話文:
服藥後如果覺得自己走了四、五里路的距離,那麼可以再服用一次。
如果病人感到腹部脹滿,伴有發熱,經過十天後,脈搏仍然浮動且快速,但吃飯飲食的狀態如常,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厚朴七物湯來治療。
【注釋】腹部脹滿,這是內部有實質性的熱症狀。
發熱,這是內部的熱症狀。
然而,經過十天後脈搏仍然浮動且快速,這代表表層的熱邪症狀尚未消除。
吃飯飲食如常,這表示胃部的熱能消化食物。
因為胃部的熱和內部的實症同時存在,表層的熱邪也導致發熱,所以使用厚朴七物湯,這樣可以同時解決表裡兩層的問題,消除腹部脹滿和發熱。
這等於結合了桂枝湯和小承氣湯的功能。
【集註】程林說:腹部脹滿,表示內部有實質性的熱症狀。
經過十天後脈搏仍然浮動且快速,浮動代表仍在表層,表層的熱邪症狀尚未消除,因此會出現發熱。
快速的脈搏代表內部,內部的熱能消化食物,所以吃飯飲食的狀態如常。
使用這個方子可以消除腹部脹滿並除掉表層的熱邪。
如果表層和內部都有實症,應該先解除表層的問題,然後才能對付內部的問題。現在表層的邪氣輕微,而內部的邪氣嚴重,所以使用承氣湯和桂枝湯結合,以此來調和表層和內部,類似於傷寒時使用大柴胡湯的原理。
厚朴七物湯方
厚朴(半斤) 甘草(三兩) 大黃(二兩) 大棗(十枚) 枳實(五枚) 桂枝(二兩) 生薑(五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
嘔者加半夏五合。
下利去大黃。
寒多者,加生薑至半斤。
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
【按】按之心下滿痛之下,當有「有潮熱」之三字,若無此三字,則不當與大柴胡湯,是必傳寫之遺。
【註】按之心下滿痛,有潮熱者,此為表裏俱實,當下之,宜大柴胡湯兩解之。
此二治皆下實滿之法也。
白話文:
厚朴七物湯是用厚朴、甘草、大黃、大棗、枳實、桂枝、生薑七味藥材,用水煮成藥湯,每次服用八合,每天服用三次。如果病人嘔吐,可加半夏五合;如果病人腹瀉,則要去掉大黃。如果病人怕冷,可以增加生薑用量至半斤。如果病人感覺心下滿悶疼痛,這是實證,需要下瀉治療,可以服用大柴胡湯。
此外,原方中“按之心下滿痛之下,當有『有潮熱』之三字”,如果缺少這三個字,就不應該使用大柴胡湯。
“按之心下滿痛,有潮熱者”,這表示表裡俱實,需要下瀉治療,宜用大柴胡湯。
這兩種治療方法都是針對實證引起的滿悶症状而進行的下瀉治療。
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洗,半斤) 枳實(炙,四枚) 大黃(二兩) 大棗(十二枚) 生薑(五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腹痛,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卽惡寒,緊則不欲食,邪正相搏,卽為寒疝。
繞臍痛苦,發則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脈沉緊者,大烏頭煎主之。
【按】此條脈重出,下條有證無脈,「其脈沉緊者」之五字,當在下條裏急之下。
然脈弦而緊,是勁急之甚,當屬寒疝之重者,其白汗之「白」字,當是「自」字。
白話文:
大柴胡湯方包含柴胡、黃芩、芍藥、半夏、枳實、大黃、大棗和生薑八味藥材,以水煮沸後取汁服用,一天三次,每次服用一升。適用於腹痛、脈象弦緊的患者,這種脈象代表衛氣運行不暢,因此患者容易感到惡寒,同時由於氣機阻滯,也不想進食,是寒疝的典型症狀。如果腹痛繞臍,伴有白汗出、手足厥冷,且脈象沉緊,則應服用大烏頭煎治療。
下條其脈沉緊是裏痛之脈,當屬寒疝之輕者,必是傳寫之譌。
【註】疝病犯寒卽發,故謂之寒疝也。
其病發則繞臍少腹急痛,惡寒汗出,手足厥冷,不欲飲食,脈弦而緊,主急主痛,此寒疝應有之證脈也。
主之烏頭煎者,是專以破邪治標為急,虛實在所不論,故曰: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也。
烏頭煎方
烏頭(熬,去皮,不㕮咀,大者五枚)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二升,煎令水氣盡,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瘥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寒疝,腹中痛,及脇痛裏急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
白話文:
脈象沉緊,通常是內臟疼痛的徵兆,屬於輕微的寒疝,這應該是抄寫錯誤。寒疝是由於受寒引起的,發病時會感到肚臍周圍和小腹疼痛,怕冷出汗,手腳冰冷,食慾不振,脈象弦緊,這些都是寒疝的典型症狀。烏頭煎專門用來破除寒邪,治標為主,不考慮虛實,體質強壯的人服用七分,體弱的人服用五分。烏頭煎的製作方法是用烏頭五枚,加水三升煮至一升,去渣後加入蜂蜜兩升,煎至水氣蒸發,取兩升,體質強壯的人服用七分,體弱的人服用五分,如果效果不好,隔天再服用,不可一天服用兩次。對於寒疝引起的腹痛和脅痛,可以用當歸生薑羊肉湯來治療。
【按】脇痛裏急之下,當有上條「其脈沉緊」四字。
【註】寒疝腹中痛及脇痛裏急,脈見沉緊,較之繞臍苦痛輕矣。
且無惡寒汗出,手足厥冷,故不用烏頭煎之大温大散,而用當歸生薑羊肉湯,養正為本,散寒為次,此治寒疝之和劑也。
服烏頭煎病勢退者,亦當與之。
【集註】李彣曰:疝屬肝病,肝藏血,其經布脇肋,腹脇并痛者,血氣寒而凝濇也。
當歸通經活血,生薑温中散寒。
裏急者內虛也,用羊肉補之。
《內經》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是也。
沈明宗曰:按此連衝脈為疝,治當温補也。
白話文:
脇痛且有裡急的情況,應該要留意脈象沉緊。寒疝引起的腹部疼痛和脇痛,伴隨裡急,脈象沉緊,與繞臍疼痛相比,症狀較輕。患者也沒有惡寒、汗出、手足厥冷等表現,所以不用烏頭煎這種溫散寒邪的藥物,而用當歸生薑羊肉湯,以養正為主,散寒為輔,這是治療寒疝的和緩方劑。即使服用烏頭煎後病況減輕,也應該繼續服用當歸生薑羊肉湯。
疝氣屬於肝臟病變,肝臟主藏血,經絡分布在脇肋部位,因此腹脇疼痛是血氣寒凝所致。當歸可以通經活血,生薑溫中散寒。裡急則代表內虛,用羊肉來補益。正如《內經》所說:「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疝氣與衝脈有關,治療應該溫補。
肝木受邪,乘脾則腹中痛;本經之氣不舒,故脇亦痛;連及衝脈則裏急矣,所以當歸補養衝任而散風寒,羊肉温補營衛之氣,脾邪散而痛自止。
方後云:痛而多嘔,乃肝氣上逆臨胃,故加橘、朮補之。
當歸生薑羊肉湯方
當歸(三兩) 生薑(五兩) 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若寒多者,加生薑成一斤。
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二兩、白朮一兩。
加生薑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
白話文:
肝臟受邪氣入侵,影響脾胃,導致腹部疼痛;肝經氣血不暢,因此肋部也疼痛;邪氣蔓延至衝脈,引起便意頻頻。因此用當歸補益衝任二脈,散寒解表;羊肉溫補營衛之氣,散去脾胃之邪氣,疼痛自然消失。
如果疼痛伴隨嘔吐,這是肝氣上逆犯胃所致,因此加入橘皮和白朮補益脾胃。
藥方如下:
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將以上三味藥材,用水八升,煮至三升,溫熱服食七分,每日三次。
如果寒氣較重,可增加生薑至一斤。
如果疼痛嚴重且伴隨嘔吐,可加入橘皮二兩、白朮一兩。
加入生薑者,用水五升,煮至三升二分,服用。
若患有寒疝,腹部疼痛,身體發冷,手腳麻木,或全身疼痛,針灸和藥物都無法治癒,可服用烏頭桂枝湯。
【按】「抵當」二字,衍文也。
【註】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身體疼痛,此疝之寒重者也。
灸刺、諸藥不能取效,則急以烏頭煎加桂枝五合,以解內外之盛寒也。
【集註】徐彬曰:起於寒疝腹痛,而至逆冷,手足不仁則陽氣大痹;加以身疼痛,營衛俱不和,更灸刺諸藥不能治,是或攻其外,或攻其內,邪氣牽制不服也。
故以烏頭攻寒為主,而合桂枝全湯以和營衛,所謂七分治裏,三分治表也。
烏頭桂枝湯方
烏頭
上一味,以蜜二斤,煎減半,去滓,以桂枝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初服二合;不知,卽服三合;又不知,復加至五合。
白話文:
【按】「抵當」二字,是誤加的文字。
【註】寒疝導致腹部疼痛,感覺逆冷,手腳無知覺,全身疼痛,這就是寒疝症狀較嚴重的情況。
若針灸或其他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應立即使用烏頭煎加上五合的桂枝,以消除體內及體外的強烈寒氣。
【集註】徐彬認為,從寒疝引起的腹部疼痛開始,到出現逆冷、手腳無知覺,這代表陽氣受到嚴重阻塞;再加上全身疼痛,表示營養和衛生系統都失調。即使經過針灸和其他藥物治療仍無法痊癒,可能是因為治療方式未能針對根本原因,或者是在攻擊外在或內在問題時受到邪氣的反制。
因此,以烏頭作為主要的寒氣治療,同時配合桂枝來調節營養和衛生系統,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七分處理內部問題,三分處理外部問題的方式。
烏頭桂枝湯配方:
烏頭 以上一種材料,加入二斤蜂蜜一起煎煮,直到剩下一半,然後去除濾渣,加入五合的桂枝進行調解,使其成為一升的劑量。初次服用兩合,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增加到三合,如果還是沒有效果,可以再增加到五合。
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
【方解】以桂枝五合解之者,溶化也。
令得一升,謂以烏頭所煎之蜜五合,加桂枝五合溶化,令得一升也。
不知,不效也;又不知,又不效也;其知者,已效也。
如醉狀,外寒方散。
得吐者,內寒已伸,故為中病也。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濇,尺中亦微而濇,故知有宿食,大承氣湯主之。
【按】尺中亦微而濇之「微」字,當按《傷寒論》作「大」字是。
【註】宿食病,卽今之傷食病也,謂食隔宿不化也。
人病腹滿而痛,何以別之為宿食也?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濇,謂按且大、且濇,且有力也,關上尺中亦然,大濇有力為實而不利,故知有宿食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意識模糊,像喝醉酒一樣,能嘔吐出來,就是屬於中病。
用桂枝五合來治療,目的是讓藥物溶解。
讓藥物達到一升的量,意思是說用烏頭煎煮的蜜五合,加入桂枝五合,溶解後使其達到一升的量。
如果病人不認識藥性,治療就不會有效;如果病人再不認識藥性,治療仍然不會有效;如果病人認識藥性,治療就會有效。
病人像喝醉酒一樣,是外寒,應該用散寒的藥物治療。
病人能嘔吐,表示內寒已經散開,所以是中病。
有人問:人如果生病是吃壞肚子,怎麼分辨呢?老師說:寸口脈浮大,按下去反而沉緊,尺中脈也微弱而沉緊,所以就知道是吃壞肚子,應該用大承氣湯治療。
尺中脈也微弱而沉緊中的「微」字,應該按照《傷寒論》改成「大」字。
吃壞肚子,就是現在所說的傷食病,意思是說食物停留在腸胃中無法消化。
人如果生病肚子脹痛,怎麼分辨是吃壞肚子呢?寸口脈浮大,按下去反而沉緊,意思是說按下去又大又沉緊,還有力量。關上脈和尺中脈也一樣,大而沉緊有力,表示實證而非虛證,所以就知道是吃壞肚子。
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脈數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
【註】腹滿而痛,脈數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故當下之。
【集註】李彣曰:滑者,水穀之氣勝也,若滑而兼數,則實熱已入胃府矣。
故云:有宿食可下之。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註】初下利不欲食者是傷食,惡食不欲食也;久下利不欲食者,是傷脾不能食也。
今初下利卽不欲食,以有宿食故也。
當下之,宜大承氣湯無疑矣。
【集註】沈明宗曰:此傷食而致下利也。
白話文:
現在的情況,應該服用大承氣湯。如果脈搏又快又滑,代表實證,這是因為積食,瀉下可以改善,應該服用大承氣湯。腹脹疼痛,脈搏又快又滑,代表實證,這是因為積食,所以應該瀉下。滑脉代表水谷之氣盛,如果滑脉又快,則實熱已經進入胃府。所以說,有積食就應該瀉下。腹瀉不想吃東西,是因為積食,應該瀉下,服用大承氣湯。剛開始腹瀉就不想吃東西,是傷食,厭惡食物不想吃;長期腹瀉不想吃東西,是脾胃受傷不能吃東西。現在剛開始腹瀉就不想吃東西,是因為積食。應該瀉下,服用大承氣湯毫無疑問。這是傷食導致的腹瀉。
驟傷宿食,停滯胃中,壅遏升降之機,不轉腸中,水穀不分而下奔則利,宿食在胃,故不欲食。
必當攻去宿食,利得止而欲食,故宜大承氣湯。
宿食在上脘,當吐之,宜瓜蒂散。
【註】胃有三脘,宿食在上脘者,隔間痛而吐,可吐不可下也;在中脘者,心中痛而吐,或痛不吐,可吐可下也;在下脘者,臍上痛而不吐,不可吐可下也。
今食在上脘,故當以瓜蒂散吐之也。
瓜蒂散方
瓜蒂(熬黃,一分) 赤小豆(煮,一分)
上二味,杵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錢匕,温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為度而止。
白話文:
如果突然受傷,導致吃進去的食物停留在胃裡,阻塞了胃的正常運作,無法順利往下傳遞到腸道,水和食物混在一起就快速排出,造成腹瀉。而食物停留在胃裡,就會導致不想吃東西。
必須要趕快把停留在胃裡的食物清除,腹瀉才能停止,恢復食慾,所以適合服用大承氣湯。
如果食物停留在上脘(胃的上部),就應該把它吐出來,可以使用瓜蒂散。
(註解:胃分為三個部位,上脘、中脘、下脘。食物停留在上脘會導致胃部疼痛並嘔吐,只能吐,不能瀉;停留在中脘會導致胸悶疼痛,並嘔吐,可以吐也可以瀉;停留在下脘會導致肚臍以上疼痛,但不會嘔吐,只能瀉。)
現在食物停留在上脘,所以應該使用瓜蒂散來催吐。
瓜蒂散的配方:
瓜蒂(用油炸至黃色,一份) 赤小豆(煮熟,一份)
將以上兩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七份香豉煮取汁液,加入一錢的藥粉,溫服。如果沒有嘔吐,可以稍微增加藥量,以快速嘔吐為度。
亡血及虛者,不可與之。
脈緊如轉索無常者,有宿食也。
【註】轉索無常,緊脈之狀也。
若浮緊,傷寒;沉緊,冷痛。
冷犯胃脘,穀氣不行,故曰:有宿食也。
脈緊,頭痛風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一云寸口脈緊)。
【註】脈緊頭痛,是外傷風寒病也,脈緊腹痛,是內傷宿食病也。
【集註】李彣曰:按此脈與證,似傷寒而非傷寒者,以身不疼。
腰脊不强故也。
然脈緊亦有辨浮而緊者,為傷寒;沉而緊者,為傷食。
《甲乙經》曰:人迎緊甚傷於寒,氣口緊甚傷於食,則寒與食又以左右手為辨已。
是以知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白話文:
身體虛弱、失血過多的人,不適合用這個方法。如果脈象緊緊的,像繩索一樣,而且時緊時鬆,表示有宿食積滯。浮緊的脈象,屬於傷寒;沉緊的脈象,屬於寒痛。寒氣侵犯胃脘,導致食物無法消化,所以說有宿食積滯。脈象緊緊的,伴隨頭痛,屬於風寒侵襲;脈象緊緊的,伴隨腹痛,屬於宿食不化。
李彣指出,這種脈象和症狀看似傷寒,但並非真正的傷寒,因為患者沒有身體疼痛,可能是腰脊无力所致。
不過,緊脈也有浮緊和沉緊之分,浮緊屬於傷寒,沉緊屬於傷食。《甲乙經》說:人迎脈緊甚者,是寒邪入侵;氣口脈緊甚者,是飲食積滯。由此可知,寒邪與食積可以用左右手的脉象來分辨。
所以可以知道,患者腹中有宿食未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