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 (7)
(7)
1. 禽獸魚蟲禁忌并治第二十四
六畜自死,皆疫死,則有毒,不可食之。
【註】疫毒能死六畜,其肉必有疫毒,故不可食。
獸自死,北首及伏地者,食之殺人。
【註】凡獸北向自死,及死不僵而伏地者,食之多殺人。
食生肉飽,飲乳,變白蟲。
【註】食生肉飽,卽飲乳酪,則成濕熱,必變生白蟲。
疫死牛肉,食之令病洞下,亦致堅積,宜利藥下之。
【註】疫死牛肉,有毒不可食,食之若洞瀉,為其毒自下,或致堅積,宜下藥利之。
脯藏米甕中有毒,及經夏食之,發腎病。
【註】脯肉藏米甕中,受濕熱鬱蒸之氣,及經夏己腐者,食之腐氣入腎,故發腎疾。
治自死六畜肉中毒方
用黃柏搗屑,取方寸匕服。
【註】六畜自死,肉中有毒,中其毒者,以此方服之,苦能解毒也。
治食鬱肉漏脯中毒方
燒犬屎,酒服方寸匕。每服人乳汁亦良。飲生韭汁三升亦得。
【註】鬱肉,密藏經宿之肉也。漏脯,經漏水之脯也。食之中毒,以燒犬屎、人乳汁、生韭汁,量其輕重而解之。
治黍米中藏乾脯食之中毒方
大豆濃煮汁飲之,數升卽解,亦治狸肉、漏脯等毒。
【註】同上鬱肉。大豆汁亦能解毒。
治食生肉中毒方
掘地深三尺,取其下土三升,以水五升,煮數沸,澄清汁,飲一升卽愈。
【註】地漿能解諸毒,掘得黃土有泉滲出,謂之地漿。三尺,大概言也,未見黃土,皆穢土,得黃土乃可取用。
治食六畜鳥獸肝中毒方
水浸豆豉,絞取汁,服數升愈。
【註】食禽肉獸肝,中毒在胃,故用豆豉涌吐其毒。
馬腳無夜眼者,不可食之。(夜眼一名附蟬尸)
【註】凡馬皆有夜眼,若無者其形異,故勿食之。
食酸馬肉,不飲酒,則殺人。
【註】馬肉味酸有毒,故飲酒以解之。
馬肉不可熱食,傷人心。
【註】馬屬火,肉熱火甚,恐傷心,當冷食之。
馬鞍下肉,食之殺人。
【註】鞍下肉,久經汗漬,有毒,食之殺人。
白馬黑頭者,不可食之。
【註】《食療》云:食之令人癲。
白馬青蹄者,不可食之。
【註】白馬青蹄,騎之不利,人食之必取害,故不可食。
馬肉㹠肉共食,醉飽臥,大忌。
【註】馬肉屬火,㹠肉屬水,共食已屬不和,若醉飽卽臥,則傷脾氣,故曰:大忌。
驢馬肉合猪肉食之,成霍亂。
【註】諸肉雜食,恐難消化,亂於腸胃,故成霍亂。
馬肝及毛,不可妄食,中毒害人。
【註】《漢史》云:文成食馬肝而死。故曰:不可妄食。恐中其毒也。
治馬肝毒中人未死方(馬肝一名懸熢)
雄鼠屎二七粒,末之,水和服,日再服。
【註】馬食鼠屎則腹脹,是鼠能制馬也,故中馬肝毒,以此解之。
又方:
人垢,取方寸匕,服之佳。
【註】人垢,卽人頭垢也。用方寸匕,酒化下,得吐為佳。
治馬肉中毒欲死方
香豉(二兩) 杏仁(三兩)
白話文:
禽獸魚蟲禁忌並治
六畜(家畜)暴死,都是因為疫病而死,牠們的肉有毒,不能吃。
獸類暴死,頭朝北或趴在地上的,吃了會死人。
吃生肉吃飽後,又喝牛奶(或乳製品),會長蛔蟲。
疫病死的牛肉,吃了會導致腹瀉,也會造成便秘,應該服用瀉藥。
將肉脯放在米甕裡,或是夏天吃過夏天的肉脯,會得腎臟病。
治療因吃暴死六畜肉中毒的方法:
用黃柏磨成粉,服用一錢(約3克)。
治療因吃腐敗的肉或泡爛的肉脯中毒的方法:
燒焦狗屎,用酒調服一錢(約3克)。每次服用人奶也很好。喝三升生韭菜汁也可以。
治療因吃黍米中存放的乾肉脯中毒的方法:
將大豆濃縮煮汁,喝幾升就能解毒,也可以治療吃狸肉、泡爛的肉脯中毒。
治療因吃生肉中毒的方法:
挖地三尺深,取下方的土三升,加水五升,煮沸幾次,取澄清的汁液,喝一升就能痊癒。
治療因吃六畜鳥獸肝中毒的方法:
將豆豉浸泡在水中,絞取汁液,喝幾升就能痊癒。
馬的腳沒有夜眼(一種寄生蟲)的,不能吃。
吃酸味的馬肉,不喝酒,會死人。
馬肉不能熱著吃,會傷心。
馬鞍下的肉,吃了會死人。
白馬黑頭的,不能吃。
白馬青蹄的,不能吃。
馬肉和驢肉一起吃,又喝醉了睡覺,是大忌。
驢肉、馬肉和豬肉一起吃,會得霍亂。
馬肝和馬毛,不能亂吃,會中毒害人。
治療因馬肝中毒,還沒死的人的方法:
雄鼠屎二十一粒,磨成粉末,用水調服,一天服用兩次。
另一個方法:
取一錢(約3克)的人垢(頭皮屑),服用,最好能吐出來。
治療因馬肉中毒,快要死的人的方法:
香豉(二兩)、杏仁(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