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 (4)
(4)
1. 果實菜穀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甘草煮汁,服之卽解。
春秋二時,龍帶精入芹菜中,人偶食之為病,發時手青腹滿,痛不可忍,名蚊龍病。治之方:
硬糖(二三斤)
上一味,日兩度服之,吐出如蜥蠍三五枚,瘥。
【方解】芹生陂澤之中,蚊龍雖變化莫測,其精焉能入此。大抵是蜥蜴虺蛇,春夏之交,遺精於此耳。且蛇嗜芹,尤為可證。按《外臺祕要》云:蚊龍子生在芹上,誤食入腹,變成龍子,飴、粳米、杏仁、乳餅煮粥食之,吐出蚊子大驗。張機用硬糖治之,考《本草》並無硬糖,當是粳米、飴糖無疑。二物味甘,甘能解毒是也。
食苦瓠中毒,治之方
黍穰煮汁,數服之解。
【註】《風俗通》云:燒穰可以殺瓠。又云:種瓜之家不燒漆,物性相畏有如是也。人過食苦瓠,吐利不止者,以黍穰汁解之,本諸此。
扁豆,寒熱者,不可食之。
【註】扁豆性滯而補,如患寒熱者忌之。
久食小豆,令人枯燥。
【註】小豆卽赤豆也,性主利水,久食令肌膚枯燥。
食大豆屑,忌噉猪肉。
【註】大豆卽黃豆也,若同猪肉食之,則閉氣,故忌之,小兒尤當忌之。
大麥久食,令人作㿍。
【集註】李彣曰:㿍疥同。蓋麥入心,久食則心氣盛而內熱。《內經》曰:諸瘡瘍皆屬心火。故作㿍。
白黍米不可同飴蜜食,亦不可合葵食之。
【註】黍米多熱,多食心煩。飴蜜味甘,多食中滿。《食療》云:黍米同葵食成痼疾。物性相反如此。
荍麥麵多食之,令人髮落。
【按】此義未詳。
鹽多食傷人肺。
【註】鹽味鹹,過食傷肺,發嗽哮喘。
食冷物,冰人齒。
食熱物,勿飲冷水。
【註】寒熱相摶,脾胃乃傷。
飲酒食生蒼耳,令人心痛。
【註】酒性純陽,蒼耳味苦有毒,苦先入心,飲酒以行其毒,故心痛。
夏月大醉汗流,不得冷水洗著身及使扇卽成病。
【註】夏月飲酒汗流,則腠理開,若浴水及使扇,寒風相摶,或卽成黃汗,或卽成漏風,戒之慎之!
飲酒大醉,灸腹背,令人腸結。
【註】灸家云:毋灸大醉人。卽此義也。
醉後勿飽食,發寒熱。
【註】醉則肝、膽之氣肆行,木來侮土,故曰:勿食飽,發寒熱。
飲酒食猪肉,臥秫稻穗中,則發黃。
【註】酒性多濕多熱,飲酒食肉,則濕熱交蒸於中宮,臥秫稻穰中,則濕熱困於外,故發黃也。
食飴多飲酒,大忌。
【按】諺云:酒家忌甘,此義未詳。
凡酒及水,照見人影動者,不可飲之。
【註】見此影動者,乃怪異也,切不可飲之。
醋合酪食之,令人血瘕。
【註】酪性黏滯,醋性酸收,故令成血瘕。
食白米粥,勿食生蒼耳,成走注。
【註】白米粥、蒼耳子同食,成走注病,然必性味不合也。
食甜粥已,食鹽卽吐。
【註】粥甘鹽鹹,先食甜已,復過食鹽卽吐,理必然也。
白話文:
甘草煮水服用,就能解毒。
春秋兩季,龍的精氣會進入芹菜中,人若偶然食用就會生病,發病時手腳青紫、腹部脹滿、疼痛難忍,稱為蚊龍病。治療方法:
用硬糖(二三斤)
每天服用兩次,就能吐出像蜥蜴、蠍子一樣的蟲子三五條,病就好了。
【說明】芹菜生長在水邊沼澤地,蚊龍雖然變化莫測,但它的精氣怎麼可能進入芹菜呢?多半是蜥蜴、毒蛇在春夏交接時,將精液留在芹菜上。而且蛇喜歡吃芹菜,更能證明這一點。《外臺秘要》記載:蚊龍的幼蟲生在芹菜上,誤食入腹,會變成龍子,用飴糖、粳米、杏仁、乳餅煮粥食用,就能吐出蚊子大小的蟲子,效果很好。張機用硬糖治療此病,考究《本草綱目》,並沒有硬糖這種藥材,應是指粳米、飴糖無誤。這兩種東西味道甘甜,甘味能解毒。
食用苦瓠中毒,治療方法:
將黍穰煮水,服用幾次就能解毒。
【註解】《風俗通》記載:燒過的黍穰可以殺死瓠瓜。又說:種瓜的人家不燒漆,說明不同物種間的特性互相剋制。人如果過食苦瓠,嘔吐腹瀉不止,用黍穰水解毒,就是基於這個道理。
寒熱體質的人,不能食用扁豆。
【註解】扁豆性味滯澀且具有補益作用,患有寒熱症的人應該忌食。
長期食用小豆,會使人皮膚乾燥。
【註解】小豆就是赤豆,其性味能利水,長期食用會使皮膚乾燥。
食用大豆渣,忌食豬肉。
【註解】大豆就是黃豆,如果和豬肉一起食用,會導致氣滯,所以要忌食,小孩子尤其要注意。
長期食用大麥,會讓人患上疥瘡。
【集註】李彣說:疥瘡和㿍(一種皮膚病)是一樣的。因為麥子入心經,長期食用會導致心氣盛而內熱。《內經》說:各種瘡瘍都屬於心火所致。所以會患上疥瘡。
白黍米不能和飴糖、蜂蜜一起食用,也不能和葵菜一起食用。
【註解】黍米性熱,多吃會心煩。飴糖蜂蜜味甘,多吃會腹脹。《食療本草》記載:黍米和葵菜一起食用會導致慢性疾病。它們的藥性相剋。
多吃荍麥麵,會導致頭髮脫落。
【按】此處意思不明確。
多吃鹽會傷肺。
【註解】鹽味鹹,多吃會傷肺,引起咳嗽哮喘。
食用冰冷的食物,會傷害牙齒。
食用熱食,不要喝冷水。
【註解】寒熱交加,會損傷脾胃。
飲酒後吃生的蒼耳子,會讓人心痛。
【註解】酒性溫熱,蒼耳子味苦且有毒,苦味先入心經,飲酒會加速毒素的傳播,所以會心痛。
夏天大醉後汗流浹背,不要用冷水洗澡或用扇子扇風,否則會生病。
【註解】夏天飲酒後汗流浹背,毛孔張開,如果用冷水洗澡或用扇子扇風,寒風入侵,就會導致黃汗病或漏風病,一定要小心謹慎!
飲酒大醉後,灸燒腹部和背部,會導致腸道阻塞。
【註解】灸法療法中記載:不要灸燒大醉的人,就是這個意思。
醉酒後不要吃太飽,否則會發寒熱。
【註解】醉酒後肝膽之氣盛行,木克土,所以說:不要吃太飽,否則會發寒熱。
飲酒後吃豬肉,睡在秫稻穗中,就會發黃疸。
【註解】酒性濕熱,飲酒後吃肉,濕熱之氣就會在中焦(胃腸)堆積,如果再睡在秫稻穗中,濕熱之氣就會被困在外,所以會發黃疸。
多吃飴糖並大量飲酒,是大忌。
【按】俗話說:酒家忌甘,此處意思不明確。
凡是酒和水,能照見人影晃動的,都不能飲用。
【註解】能看見人影晃動的酒水,是不正常的,絕對不能飲用。
醋和酪一起食用,會導致血瘀。
【註解】酪性黏膩,醋性酸澀收斂,所以會導致血瘀。
食用白米粥,不要吃生的蒼耳子,否則會患上走注病。
【註解】白米粥和蒼耳子一起食用,會患上走注病,因為它們的藥性相剋。
吃完甜粥後,馬上吃鹽就會嘔吐。
【註解】粥是甜的,鹽是鹹的,先吃甜的,再吃鹹的就會嘔吐,這是很正常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