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 (10)
(10)
1. 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
温經湯方
吳茱萸(三兩) 當歸 芎藭 芍藥(各二兩) 人參 桂枝 牡丹皮 阿膠 生薑(各二兩) 甘草(二兩) 半夏(半升) 麥門冬(去心,一升)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及至期不來。
【集解】李彣曰:《內經》云:血氣虛者,喜温而惡寒,寒則凝濇不流,温則消而去之。此湯名温經,以瘀血得温卽行也。方內皆補養氣血之藥,未嘗以逐瘀為事,而瘀血自去者,此養正邪自消之法也。故婦人崩淋不孕,月事不調者,並主之。
帶下經水不利,少腹滿痛,經一月再見者,土瓜根散主之。
【按】「再」字當是「不」字,若是「再」字,一月兩來,與上文不利不合,是傳寫之譌。
【註】此亦前條在下未多,經候不勻之證。帶下,胞中病也。胞中有宿瘀,從氣分或寒化,則為白帶;從血分或熱化,則為赤帶;從氣血寒熱錯雜之化,則為雜色之帶也。若兼經水不利,少腹滿痛,乃有瘀血故也。其經至期不見,主以土瓜根散者,土瓜能逐瘀血,䗪蟲能開血閉,桂枝合芍藥舒陽益陰,通和營氣,則瘀去血和,經調帶止矣。
土瓜根散方
土瓜根 芍藥 桂枝 䗪蟲(各三分)
上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此名曰革。婦人則半產漏下,旋覆花湯主之。
【按】此條詳在《傷寒論·辨脈法篇》,錯簡在此。「旋覆花湯主之」一句,亦必是錯簡。半產漏下,則氣已下陷,焉有再用旋覆下氣之理。
旋覆花湯方
旋覆花(三兩) 蔥(十四莖) 新絳(少許)
上三味,以水三各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婦人陷經漏下,黑不解,膠薑湯主之。
【註】陷經者,謂經血下陷,卽今之漏下崩中病也。黑不解不成文,膠薑湯方亦缺。
【集註】李彣曰:陷經漏下,謂經脈下陷,而血漏下不止,乃氣不攝血也。黑不解者,瘀血不去,則新血不生,榮氣腐敗也。然氣血喜温惡寒,用膠薑湯温養氣血,則氣盛血充,推陳致新,而經自調矣。
【按】此條文義,必有缺誤,姑採此註,以見大意。
婦人少腹滿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生後者,此為水與血俱結在血室也,大黃甘遂湯主之。
【註】敦,大也。少腹,胞之室也。胞為血海,有滿大之狀,是血蓄也。若小便微難而不渴者,水亦蓄也。此病若在生育之後,則為水與血俱結在血室也。主之大黃甘遂湯,是水血並攻之法也。
大黃甘遂湯方
大黃(四兩) 甘遂(二兩) 阿膠(二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其血當下。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來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白話文: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溫經湯方:
吳茱萸三兩、當歸、川芎、芍藥各二兩、人參、桂枝、牡丹皮、阿膠、生薑各二兩、甘草二兩、半夏半升、麥門冬(去心)一升。以上十二味藥材,用一斗水煎煮至三升,分三次溫服。此方也適用於婦女小腹寒冷,久不受孕,伴隨崩漏出血,或月經量過多,以及月經遲遲不來等情況。
李彣在《集解》中說:《內經》記載:血氣虛弱的人,喜歡溫暖而害怕寒冷,寒冷會導致血液凝滯不通,溫暖則能使血液通暢。此方名為溫經湯,因為瘀血遇到溫熱就會運行。方中所有藥材都具有補益氣血的作用,並未直接使用破瘀的藥物,但瘀血卻能自行消散,這是養護正氣使邪氣自然消退的方法。因此,婦女崩漏、尿頻、不孕、月經不調等症狀,都可以用此方治療。
帶下經水不利,小腹脹痛,月經一個月來兩次的,用土瓜根散治療。
【按】「再」字應為「不」字,若為「再」字,則一個月來兩次月經,與上文「經水不利」不符,應是抄寫錯誤。
【註】這也是前文所述帶下過多,經期不規律的症狀。帶下是婦科疾病,胞宮內有瘀血,從氣分或寒化,則為白帶;從血分或熱化,則為赤帶;從氣血寒熱錯雜而化,則為雜色帶下。如果同時伴有經水不利,小腹脹痛,就是有瘀血的緣故。如果經期不到卻不見經血,則用土瓜根散治療,因為土瓜根能活血化瘀,䗪蟲能通經活血,桂枝配伍芍藥,能溫陽益陰,調和營氣,這樣瘀血去除,血氣調和,月經自然恢復正常,帶下也就停止了。
土瓜根散方:
土瓜根、芍藥、桂枝、䗪蟲各三分。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每次服用一寸匕,每日三次。
寸口脈弦大,弦脈代表氣血不足,大脈代表氣虛;氣血不足則為寒,氣虛則為虛;寒虛互相搏結,稱為革脈。婦女則出現產後出血不止,旋覆花湯治療。
【按】此條詳細記載於《傷寒論·辨脈法篇》,可能是因為錯簡才放在這裡。「旋覆花湯主之」一句,也可能是錯簡。產後出血不止,氣血已下陷,怎麼還能再用旋覆花下氣呢?
旋覆花湯方:
旋覆花三兩、蔥十四莖、新絳少許。以上三味藥材,用三升水煎煮成一升,一次服用。
婦女經血下陷不止,顏色發黑,膠薑湯治療。
【註】經血下陷,指經血下墜不止,也就是現在說的崩漏。顏色發黑,不成形,膠薑湯方也缺失。
【集註】李彣說:經血下陷不止,是氣血不能攝血所致。顏色發黑不成形,是因為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導致營氣腐敗。因為氣血喜溫惡寒,所以用膠薑湯溫養氣血,氣血充盛,新陳代謝旺盛,月經自然就會恢復正常。
【按】此條內容,一定有缺漏錯誤,姑且參考此註釋,以了解大意。
婦女小腹脹滿如同鼓狀,小便略微困難但不口渴,產後出現這種情況,這是水和血都積聚在胞宮內,大黃甘遂湯治療。
【註】敦,很大之意。小腹,是胞宮所在。胞宮是血海,脹滿如同鼓狀,是血瘀積聚。如果小便略微困難但不口渴,則也是水液停滯。如果這種病是在生產之後發生的,那就是水和血都積聚在胞宮內。用大黃甘遂湯治療,這是攻瀉水和血的方法。
大黃甘遂湯方:
大黃四兩、甘遂二兩、阿膠二兩。以上三味藥材,用三升水煎煮成一升,一次服用,血就會排出。
婦女中風七八天,接著出現寒熱,發作有規律,月經剛好結束,這是熱邪入侵胞宮,血必然瘀滯,所以出現類似瘧疾一樣,發作有規律的症狀,小柴胡湯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