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和鼎整理自張介賓之論述

《宜麟策》~ 續篇 (8)

回本書目錄

續篇 (8)

1. 修造犯胎不足信(胎教八)

便產須知云:不利嗣息,動必成災。雖鄰家自家,修造動土,犯其胎氣,令子破形損命。刀犯者形必傷,泥犯者竅必壅,打擊者色青黯,繫縛者相拘攣等說,此為術者妄言,百無一驗,必不可信,惟修造興工,下椿動土,皆非娠婦所宜見,謹避之可也。

白話文:

民間流傳的生產經驗說:不利於生育後代,動土修造必定會招致災禍。即使是鄰居家或自己家裡,修造動土,衝犯了孕婦的胎氣,都會導致孩子畸形或夭折。說刀具動土會使孩子身體受傷,泥土動土會使孩子身體竅穴阻塞,打擊聲會使孩子面色青黯,捆綁的動作會使孩子肢體拘攣等等,這些都是術士的妄言,根本沒有驗證,絕對不可相信。只是說,修造施工、打樁動土,都不適合孕婦看見,謹慎避開即可。

2. 轉女為男之理(胎教九)

乾坤秘竅云:古人有轉女為男之法。夫男女媾精,陽勝成男,陰勝成女,氣以成形,豈有法焉?可以人力轉變之哉?其法於始覺有娠之時,以斧仰置孕婦床下,弗令知之,則生男。又為之說曰:如不信,待雞抱卵時,置斧窠中,則一窠盡雄。又法取弓弩弦縛孕婦腰下,滿百日去之。

又法三月以前,或取雄雞尾尖上長毛三莖,或取夫發及手足甲,潛安婦人臥席下,弗令知之。又法帶雄黃袋,或佩宜男草。是瑣瑣者,豈竟能奪造化之功哉?此難憑信者也。然而術不足信,理有可憑,轉女為男,實有良法。人能方寸之地,刻刻栽培,積功累行,則陽長陰消,陰從陽化,不弄瓦而弄璋,有斷斷然者,則人定可勝天,特恐人之不能自蓄其德耳。

白話文:

古代相傳有方法能讓胎兒從女變男。男女結合,精氣交融,陽氣旺盛則生男孩,陰氣旺盛則生女孩。氣息化為形體,怎麼可能憑人力改變呢?

有人說,孕婦懷孕初期,在床下放一把斧頭,不要讓她知道,就能生男孩。還有人說,不信的話,可以試試看把斧頭放在雞窩裡,雞孵出來的小雞就會都是公的。還有一種方法是用弓弩弦綁在孕婦腰下,滿一百天後解開。

還有人說,懷孕三個月內,可以取雄雞尾部三根長毛,或者取丈夫的頭髮和指甲,偷偷放在孕婦睡的席子底下,不要讓她知道。也有人說,孕婦可以佩戴裝有雄黃的香袋,或佩戴宜男草。

這些方法繁瑣瑣碎,真的能改變自然規律嗎?這些說法很難令人相信。雖然這些方法不可靠,但道理還是有的。讓胎兒從女變男,確實有好的方法。只要人能時刻在方寸之間努力培養,積累功德,就能使陽氣增強,陰氣消減,陰氣轉化為陽氣,就能生男孩。如果能堅持不懈,人就能戰勝天命,只是擔心人們很難做到自我修養。

3. 孕婦飲食忌(胎教十)

雞肉合糯米食,令子生寸白蟲。

食犬肉,令子無聲。

鱠鯉同雞子食,令子生疳多瘡。

兔肉食之,令子缺唇。

羊肝,令子多厄難。

鱉肉,令子短頸。

鴨子與桑堪同食,令子倒生心寒。

鱔魚同田雞食,令子喑啞。

雀肉合豆醬同食,令子面生雀斑黑子。

食螃蟹,橫生。

食子姜,令子多指生瘡。

食水漿,冷絕產。

食雀肉飲酒,令子多淫無恥。

食茨菰,消胎氣。

乾薑蒜雞,毒胎無益。

黏膩難化,傷胎。

食山羊肉,子多病。

無鱗魚勿食。

菌有大毒,食之令子風而夭。

食雀腦,令子雀目。

白話文:

孕婦飲食忌(胎教十)

雞肉和糯米一起吃,會讓孩子生寸白蟲。

吃狗肉,會讓孩子啞巴。

鯉魚和雞蛋一起吃,會讓孩子長疳瘡。

吃兔肉,會讓孩子兔唇。

吃羊肝,會讓孩子多災多難。

吃鱉肉,會讓孩子脖子短。

鴨子和桑葚一起吃,會讓孩子胎位不正且體寒。

鱔魚和田雞一起吃,會讓孩子啞巴。

麻雀肉和豆醬一起吃,會讓孩子臉上長雀斑。

吃螃蟹,會讓孩子橫著生。

吃子姜,會讓孩子多指或長瘡。

喝冷水,會導致難產。

吃麻雀肉喝酒,會讓孩子淫亂無恥。

吃茨菰,會導致流產。

乾薑、蒜、雞肉一起吃,對胎兒有害無益。

食物黏膩難以消化,會傷胎。

吃羊肉,孩子容易多病。

不要吃沒有鱗的魚。

菌類有毒,吃了會讓孩子得風疾夭折。

吃麻雀腦,會讓孩子眼睛像麻雀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