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補名醫方論》~ 卷七 (8)
卷七 (8)
1. 刪補名醫方論(七)
茵陳稟北方之氣,經冬不調,傲霜凌雪,偏受大寒之氣,故能除熱邪留結,率梔子以通水源,大黃以調胃實,令一身內外瘀熱,悉從小便而出,腹滿自減,腸胃無傷,乃合引而竭之之法,此陽明利水之聖劑也。
又曰:仲景治陽明渴飲有四法:本太陽轉屬者,五苓散微發汗以散水氣:大煩燥渴小便自利者,白虎加參清火而生津;脈浮發熱小便不利者,豬苓湯滋陰而利水;小便不利腹滿者,茵陳蒿湯以泄滿,令黃從小便出,病情治法,胸有成竹矣。每思仲景利小便必用氣化之品,通大便必用承氣之品。
故小便不利者,必加茯苓,甚者兼用豬苓,因二苓為氣化之品,而小便由於氣化也。茲小便不利,不用二苓者何?本論云: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小便故也。斯知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用,則汗不出而渴者,津液先虛,更不可用明矣。
此以推陳致新之茵陳,佐以屈曲下行之梔子,不用枳、樸以承氣,與芒硝之峻利,則大黃但可以潤胃燥,而大便之不遽行可知。故必一宿而腹始減,黃從小便去而不由大腸去,仲景立法神奇,匪夷所思耳。
白話文:
茵陳蒿這種藥材,稟受了北方的寒冷之氣,經歷冬天而不凋零,傲然挺立於霜雪之中,特別能承受嚴寒之氣,所以能去除體內積聚的熱邪。它搭配梔子,可以疏通體內的水道,加上大黃,可以調理胃部的實熱。這樣一來,就能讓身體內外積聚的瘀熱,都從小便排出,腹脹自然會減輕,腸胃也不會受到損傷。這是一種結合疏導和排泄的方法,可以將體內的邪氣徹底清除,是治療陽明病水濕停滯的良方。
另外有人說,張仲景治療陽明病口渴多飲的情況,有四種方法:從太陽病轉為陽明病的,可以用五苓散稍微發汗來散發水氣;如果出現嚴重煩躁口渴,但小便正常,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清熱生津;如果脈浮發熱,小便不利,可以用豬苓湯來滋養陰液並利尿;如果小便不利且腹脹,可以用茵陳蒿湯來消除腹脹,讓黃疸從小便排出。這些疾病的治療方法,心中都非常清楚了。我常常思考,張仲景利小便時必定會使用能促進氣化的藥材,通大便時必定會使用承氣類的藥材。
所以小便不利的情況,一定要加入茯苓,嚴重時還要兼用豬苓,因為茯苓和豬苓都是促進氣化的藥材,而小便的產生是依靠氣化的作用。但這裡小便不利,卻沒有使用這兩種藥材,是為什麼呢?本篇論文說:「陽明病,如果汗出很多又口渴,就不能使用豬苓湯,因為汗出過多會導致胃部乾燥,豬苓湯又會利小便。」由此可知,陽明病汗出很多又口渴的人不能使用,那麼沒有出汗卻口渴的人,就表示體內的津液已經虧虛,更不能使用了。
這裡使用茵陳這種可以將陳舊邪氣排出,並使新氣生成的藥材,搭配能使藥效向下行的梔子,沒有使用枳實、厚朴這些能幫助排便的藥材,也沒有使用芒硝這種藥性猛烈的藥材。所以這裡的大黃只能潤澤胃部的乾燥,而大便不會馬上排出。因此必定要過一夜,腹脹才會減輕,黃疸從小便排出,而不是從大腸排出。張仲景用藥的方法真是神奇,令人難以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