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補名醫方論》~ 卷五 (8)
卷五 (8)
1. 刪補名醫方論(五)
上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酒鹽湯下。
【集註】羅謙甫曰:此方為陽衰陰弱,不能升精於目而設,故目科與《千金》磁朱丸並重,治證亦同。然磁朱為鎮墜藥,此為羨補藥。《針經》曰:五臟六腑精氣,皆上於目而為之精。故夫目之精明者,陰陽合傳而為精明者也。若腎肝虛,則陰弱不能斂精以升養神水於內。脾肺虛,則陽衰不能攝陰而浮散神光於外。
以致神水寬大,睹物成二。此其治法,其營在肝,其主在腎,其合在脾,能合腎脾之陰而使肝達之,則必能歸精於兩眸,而繼明如晝夜矣。是方先補腎肝,以二冬、二地、菟絲、枸杞、五味、牛膝、蓯蓉群隊滋陰之品,以之強陰填精,斂氣安神養血,此壯水之主,亦所以生水也。復以人參、炙草、茯苓、山藥培補中宮,使調合陰陽也。
佐之以蒺藜、甘菊、川芎、枳殼、防風行肝達氣,青葙、決明子解結散滯,黃連、烏犀、羚角清火瀉熱。然必取石斛之妙合脾腎者清而行之,要使升精歸明之用,臟腑合德專精緻一耳。其以為丸者,補上治下,利以緩,利以久,不利以速也。
洗刀散,治風熱上攻,火眼赤痛,驟生雲翳,外障遮睛。
防風(一錢),石膏(一錢),滑石(一錢),歸尾(一錢),赤芍(八分),羌活(八分),荊芥(五分),黃芩(五分),連翹(五分),川芎(五分),桔梗(五分),麻黃(五分),白朮(五分),大黃(五分),芒硝(五分),獨活(五分),元參(五分),木賊(五分),菊花(五分),白蒺藜(五分)蟬蛻(五分),草決明(五分),薄荷(四分),梔子(四分),蔓荊子(四分),細辛(三分),甘草(三分),
加清茶葉五分,水煎服。
【注】目之病內障者,昏暗不明而不腫痛,得之於內,七情動中,勞傷心腎也。外障者,赤腫而痛,睛不昏暗,得之於六淫所襲,熱蘊經絡也。故內障多虛,外障多實。子和曰:眼無火不病,非止內障,正指外障而立言也。外障赤腫而痛者,或散外邪,或瀉內熱,或並解之,可立愈也。
其有風火上攻,留而不散,凝結雲翳,掩其光明者,又非或散、或下所能即愈也。洗刀散方既可以攻風熱,又可以去雲翳,是一方而兼擅其長也。方中用防風通聖散全劑,是主以去風熱也。倍歸尾、赤芍,是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加羌、獨活,蔓荊子,倍防風,是祛風而專在太陽表也。
太陽之裡少陰也,故又加細辛直走少陰,加元參下安腎火,是治表而顧及其里也。其加木賊、蟬蛻、草決明、白蒺藜、菊花者,是佐諸祛風清熱之群藥,以消風熱驟壅之雲翳也。
失笑散,治產後心腹絞痛欲死,或血迷心竅,不省人事。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用溫熱的酒或淡鹽水送服。
【集註】羅謙甫說:這個藥方是針對陽氣衰弱、陰氣不足,導致精氣無法上升到眼睛的情況而設的,因此在眼科中與《千金方》中的磁朱丸同樣受到重視,治療的病症也相同。然而,磁朱丸是鎮靜降逆的藥,這個方子則是滋養補益的藥。《針灸經》說:五臟六腑的精氣都上行到眼睛,形成眼睛的精華。因此,眼睛的明亮,是陰陽協調運作的結果。如果腎臟和肝臟虛弱,陰氣不足就無法收斂精華,使其上升滋養眼睛中的神水;如果脾臟和肺臟虛弱,陽氣衰弱就無法攝取陰精,導致神光外散。
這樣一來,眼睛中的神水就會寬大,看東西會出現重影。治療的方法是,它的根本在肝臟,主導在腎臟,而與脾臟的協調很重要。能夠協調腎臟和脾臟的陰氣,並使肝臟通暢,就一定能讓精華回歸到雙眼,使眼睛像白天黑夜一樣明亮。這個藥方首先補益腎臟和肝臟,使用天冬、麥冬、生地、熟地、菟絲子、枸杞子、五味子、牛膝、肉蓯蓉等眾多滋陰的藥材,來強壯陰氣、填補精華、收斂氣息、安定心神、滋養血液,這是壯大水之根本的方法,也是產生水的方法。再用人參、炙甘草、茯苓、山藥來培補中焦,使陰陽調和。
再佐以蒺藜、甘菊花、川芎、枳殼、防風來疏肝理氣,青葙子、決明子來解開結滯,黃連、犀角、羚羊角來清熱瀉火。還必須選用能調和脾腎的石斛,使其清熱而疏通。總之,要讓精華能上升到眼睛,使臟腑協調配合,才能專心一意地使眼睛恢復光明。之所以做成丸子,是為了補益上焦和治療下焦的疾病,利用緩慢的方式來達到長久的療效,不適合求速效。
洗刀散,治療風熱向上侵襲,引起的火眼紅腫疼痛,突然產生像雲霧般的翳障,遮擋住眼睛的視線。
藥材成分:防風(一錢),石膏(一錢),滑石(一錢),當歸尾(一錢),赤芍(八分),羌活(八分),荊芥(五分),黃芩(五分),連翹(五分),川芎(五分),桔梗(五分),麻黃(五分),白朮(五分),大黃(五分),芒硝(五分),獨活(五分),元參(五分),木賊(五分),菊花(五分),白蒺藜(五分),蟬蛻(五分),草決明(五分),薄荷(四分),梔子(四分),蔓荊子(四分),細辛(三分),甘草(三分)。
再加入清茶葉五分,用水煎服。
【注】眼睛的疾病,內障是指眼睛昏暗不明,但不紅腫疼痛,病因來自內部,是情緒波動和勞累傷及心腎所致。外障是指眼睛紅腫疼痛,但視力不昏暗,病因是受到外界邪氣侵襲,熱邪鬱積在經絡所致。因此,內障多為虛證,外障多為實證。朱丹溪說:「眼睛沒有火氣不會生病」,不只是指內障,更是針對外障而說的。外障引起的紅腫疼痛,可以疏散外邪,或者瀉除內熱,或者同時兼顧,就能立即治癒。
如果風火向上侵襲,停留而不消散,凝結成雲翳,遮蔽眼睛的光明,就不能單靠疏散或攻下就能立即治癒了。洗刀散這個方子既可以攻散風熱,又可以去除雲翳,是一個藥方兼具多種功效的例子。方子中使用了防風通聖散的全部藥材,主要是用來去除風熱。加倍使用當歸尾和赤芍,是運用「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原理。加入羌活、獨活、蔓荊子,並加倍使用防風,是祛除風邪,且專注於太陽經。
太陽經的內裡是少陰經,因此又加入細辛,直達少陰經,再加入元參來降下腎火,這是治療外在病症的同時兼顧到內在病因。加入木賊、蟬蛻、草決明、白蒺藜、菊花,是用來輔助其他祛風清熱的藥物,消除風熱突然壅盛所造成的雲翳。
失笑散,治療產後心腹絞痛,痛到快要死亡的程度,或者血瘀迷亂心竅,導致不省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