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補名醫方論》~ 卷三 (4)
卷三 (4)
1. 刪補名醫方論(三)
風盛則筋骨拘勁,故佐枸、杜、地黃以滋之。病久氣必滯,故佐枳殼、厚朴以行之。風多從燥化,故佐知、膏、黃芩以清之。更佐諸羌、獨輩發散之品,以驅六經之風,是風非汗不除也。久病風邪之人,若一旬無汗,須加麻黃微汗以和其表。若數日大便不利,更加大黃微利以和其里。
春倍柴胡、半夏,夏倍知、膏、黃芩,季夏倍防己、朮、苓,秋倍厚朴加桂、藿,冬倍歸、桂加附子,此皆通塞從時,活變法也。一氣一候亦然,假如今日風氣大來,是風淫也,則倍防風;熱氣大來,是火淫也,則借黃芩;濕氣大來,是濕淫也,則倍蒼朮;清氣大來,是燥淫也,則倍桂枝皮;寒氣大來,是寒淫也,則加炮附子。此又隨氣候加藥法也。
清熱化痰湯,用參、苓、朮、草以補氣,木香、枳實以利氣,橘、半、南星以化痰,黃芩、黃連以瀉熱,菖蒲通心,麥、竹清心,薑汁、竹瀝通神明去胃濁,則內生諸病自漸愈矣。氣實減人參、白朮者,恐助熱也。氣虛減木香枳實者,恐傷氣也。痰熱甚盛,大便秘實者,此方攻病力緩,又當與礞石滾痰丸相兼服之,大便利,止再服,恐過則傷正也。若利後數日,仍秘實者,仍服之,是又恐痰熱盛而助邪也。
其變通加減施治,總在臨證者消息之,難以盡述。
防風通聖散,風熱壅盛,表裡三焦皆實者,此方主之。
防風,川芎,當歸,芍藥,大黃,薄荷,麻黃,連翹,芒硝(各半兩),石膏,黃芩,桔梗(各一兩),滑石(三兩),甘草(三兩),荊芥,白朮,梔子(各二錢半),生薑(三片)
每服三錢。
【集註】吳琨曰:防風、麻黃解表藥也,風熱之在皮膚者,得之由汗而泄。荊芥、薄荷清上藥也,風熱之在顛頂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黃、芒硝通利藥也,風熱之在腸胃者,得之由後而泄。滑石、梔子水道藥也,風熱之在決瀆者,得之由尿而泄。風淫於肺,肺胃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胃也。
而連翹、黃芩,又所以祛諸經之遊火。風之為患,肝木主之,川芎、歸、芍,和肝血也。而甘草、白朮,所以和胃氣而健脾。劉守真長於治火,此方之旨詳且悉哉!亦治失下發斑,三焦火實。
全方除硝、黃名雙解散,解表有防風、麻黃、薄荷、荊芥、川芎,解里有石膏、滑石、黃芩、梔子、連翹,復有當歸、芍藥以和血,桔梗、白朮、甘草以調氣,營衛皆和,表裡俱暢,故曰雙解。本方名曰通聖,極言其用之妙耳。
九味羌活湯(一名沖和湯),四時發散之通劑。
羌活,防風,川芎,白芷,細辛,蒼朮,黃芩,甘草,生地
加生薑三片,蔥白三莖,水煎服。
活人敗毒散,治傷寒溫疫,風濕風眩,拘蜷風痰,頭痛目眩,四肢痛,憎寒壯熱,項
白話文:
風邪盛行時,會導致筋骨僵硬,所以要用枸杞、杜仲、地黃等藥材來滋養它。病久了氣血容易停滯,所以要用枳殼、厚朴等藥材來疏通氣機。風邪多會轉變成燥熱,所以要用知母、石膏、黃芩等藥材來清熱。還需要搭配各種羌活、獨活等發散的藥材,來驅散全身各經絡的風邪,因為風邪不發汗是很難去除的。久病受風邪的人,如果十天都沒有出汗,就要用少量的麻黃來微微發汗,調和體表。如果幾天大便不暢,就要用少量的大黃來微微通便,調和腸胃。
春天要多用柴胡、半夏,夏天要多用知母、石膏、黃芩,季夏要多用防己、白朮、茯苓,秋天要多用厚朴,再加桂枝、藿香,冬天要多用當歸、桂枝,再加附子,這些都是順應時節變化來調整用藥的靈活方法。一天之內不同時段的氣候變化也要如此,例如今天風特別大,是風邪過盛,就要多用防風;熱氣特別大,是火邪過盛,就要用黃芩;濕氣特別大,是濕邪過盛,就要多用蒼朮;乾燥的氣特別大,是燥邪過盛,就要多用桂枝皮;寒氣特別大,是寒邪過盛,就要加用炮附子。這些都是隨著氣候變化而加減藥材的方法。
清熱化痰湯,用人參、茯苓、白朮、甘草來補氣,用木香、枳實來疏通氣機,用橘紅、半夏、南星來化痰,用黃芩、黃連來瀉熱,用菖蒲來通心竅,用麥冬、竹葉來清心火,用薑汁、竹瀝來通達神明、去除胃中的濁氣,這樣體內各種疾病就會逐漸好轉。如果氣血強盛,就要減少人參、白朮的用量,因為它們可能會助長熱邪。如果氣虛,就要減少木香、枳實的用量,因為它們可能會耗損氣血。如果痰熱非常嚴重,而且大便秘結,這個方子的藥力比較緩和,應該搭配礞石滾痰丸一起服用,大便通暢後就停止服用,以免過度損傷正氣。如果通便後幾天,大便又秘結,就要繼續服用,因為可能是痰熱再次盛行而助長邪氣。
這些隨機應變的加減藥物的方法,總要靠醫生在臨證時仔細斟酌,很難全部詳細說明。
防風通聖散,適用於風熱壅盛,表裡三焦都有實證的病人。
防風、川芎、當歸、芍藥、大黃、薄荷、麻黃、連翹、芒硝(各半兩),石膏、黃芩、桔梗(各一兩),滑石(三兩),甘草(三兩),荊芥、白朮、梔子(各二錢半),生薑(三片)
每次服用三錢。
吳琨說:防風、麻黃是解表藥,風熱在皮膚的,可以用發汗的方式排出。荊芥、薄荷是清上藥,風熱在頭頂的,可以從鼻子排出。大黃、芒硝是通利藥,風熱在腸胃的,可以從大便排出。滑石、梔子是利水藥,風熱在膀胱的,可以從小便排出。風邪侵襲肺部,肺和胃都會受邪,石膏、桔梗是清肺胃的藥。
連翹、黃芩,是用來祛除各經絡的遊走火氣。風邪的作祟,跟肝木有關,川芎、當歸、芍藥,是用來調和肝血的。甘草、白朮,是用來調和胃氣、健脾的。劉守真擅長治療火熱病,這個方子的用意詳盡而周到!也可以治療失治後導致的發斑,以及三焦火熱實證。
這個方子除了芒硝、大黃是雙解藥,還有防風、麻黃、薄荷、荊芥、川芎來解表,有石膏、滑石、黃芩、梔子、連翹來解裡,還有當歸、芍藥來調和氣血,桔梗、白朮、甘草來調理氣機,使營衛調和,表裡通暢,所以說它是雙解。這個方子名叫通聖,是極力稱讚它功效的絕妙。
九味羌活湯(又名沖和湯),是四季都可以用的發散藥。
羌活、防風、川芎、白芷、細辛、蒼朮、黃芩、甘草、生地
加生薑三片,蔥白三段,用水煎服。
活人敗毒散,治療傷寒溫疫、風濕引起的眩暈、手腳抽筋、風痰、頭痛、眼睛昏花、四肢疼痛、怕冷發熱、脖子僵硬等等。